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旅游收入是衡量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森林公园旅游经营经济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基于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选取2004-2017年江西省境内政府部门公布的与森林公园旅游经营收入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经营收入的11个相关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得出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相关度排序.结果表明: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经营的投资额与森林公园旅游经营收入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才是到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的游客人次,再次为全省的旅游总收入,最小的是区域人口基数.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改改善江西省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甘肃森林公园发展现状甘肃省森林公园从1984年在永登县连城林区的吐鲁沟开辟了全省第1个森林公园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壮大,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业的主体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省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林业产业的生力军。截至2003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64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14处。森林旅游线路与全省六大旅游线路相联系,构成大旅游网络。其中以环城(客源发生地)森林旅游短线在休闲旅游市场中颇具竞争力,其余为长线观光产品的配套辅助产品。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多万元,约占全省国内旅游收入的1/3。…  相似文献   

3.
吴保华 《中国林业》2009,(17):35-35
森林公园的成长与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林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和普遍欢迎。安徽森林公园如同全国森林公园—样,随着往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强化。全省现有森林公园52处,其中国家级29处,总面积13.69万公顷。2008年全省茄淋公园共接黼457万人次,旅游收入20,905万元,  相似文献   

4.
江西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丰富,但在省内各区域的分布不平衡,且各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时间各异,因此森林公园间的旅游发展现状存在较大的差异。基于旅游收入及其收入结构的差异性对江西国家级森林公园聚类分析,进行量化比较研究,探寻江西省整体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格局,为江西森林公园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被称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森林公园成为人们旅游、观光、避暑、休闲、度假的最佳目的地。河北省自建立秦皇岛海滨森林公园以来到2007年底,全省森林公园总数达到68处,总经营面积约46万公顷。2007年全省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8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1亿元。然而,河北省森林公园在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甘肃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森林公园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近几年发展迅速,截至2004年全省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省级森林公园54个,省级森林生态旅游区1个。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多万元,约占全省国内旅游收人的1/3。建设森林公园、发展森林旅游,既可以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林区改革,  相似文献   

7.
贵州森林公园经济效益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贵州森林公园旅游对经济、收入、就业等方面影响,并对未来的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和旅游就业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湖南现有国有林场177个,森林公园53个,共有干部职工51450人,经营总面积77.52万公顷,占全省林业用地的6.4%,活立木总蓄积3700万立方米,占全省活立木总蓄积的12%,森林覆盖率81.5%,比全省高出近30个百分点,森林公园年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创旅游收入4.6亿元,创社会产值达25亿元。湖南省国有林场大部分建于20世纪50年代,森林公园大部分建于80年代。自建立以来,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消灭宜林荒山,实现全面绿化,发展森林旅游,繁荣林区经济,促进林业科技进步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四川江河纵横,群山叠翠,气象万千,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和动植物种类均名列全国前列。四川省自1989年建立第一个森林公园以来,经过10多年的努力,到2005年底,全省已建立森林公园85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8个,省级森林公园50个,市、县级森林公园7个,经营面积73万公顷,森林公园旅游人次已达980多万,旅游直接收入突破8.6亿元,社会综合收入16亿元。以九寨沟、海螺沟、瓦屋山、二郎山、千佛山、华蓥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基础设施的精品森林旅游景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旅游业的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森林旅游开发日益受到重视,森林公园也应运而生,而且发展十分迅速。森林公园的建设不仅开发了旅游资源,增加了经济收入。还对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结合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探讨森林公园的概念,明确森林公园在自然保护区中的地位,并提出加强森林公园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南京城市湖滨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南京城市湖滨公园的植物种类特征、植物类型组成、树种的季相结构、树种重要值、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建议。可为今后南京城市湖滨公园植物景观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论述了我国飞播造林的历史沿革和飞播林群落的演替阶段, 以及飞播林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改善飞播林质量的对策, 为“山上再造”工程战略的实施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岳阳市为例浅论园林大面积草坪的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城市大面积草坪存在功能性不强,管护成本高、容纳量小、生物多样性单一,景观观赏效果差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改造设计理念、立体配置模式、园林小品设计角度,提出改造设计方面的构思,旨在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的建设,促进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宏观上初步划分了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的结构,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依据河岸带自然结构的质地和坡度,把雅砻江上游地区河岸带划分为30种类型.江心洲有无作为1级分类依据,河岸质地作为2级划分标准,缓冲坡坡度作为3级划分标准,缓冲区坡度和类型作为4级划分标准.本文还分析了地形地貌、人为干扰和植被特征等因素在河岸带类型形成中的塑造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缘拥有大量的湿地,是我国重要河流的发源地.这一地区湿地的变化会影响我国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研究地点选取青藏高原东缘的3处典型湿地:若尔盖高原湿地,九寨沟温地及虹口自然保护区湿地.本文通过对这一地区生物量变化的观测,研究结果发现通过比较,在地上生物量方面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甘海子和其他3组都与有相关性,且相关性明显(P<0.01).而其他3组相互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在地下生物量方面若尔盖地区的数据和其他3个地区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高海拔地区的生物量要比低海拔地区的生物量要高.甘海子和九寨沟的距离极为接近,但甘海子的地上生物量却是九寨沟湿地的2倍(F=9.05,P<0.01).而甘海子和九寨的的地下生物量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固碳效果方面甘海子湿地>若尔盖湿地>九寨沟湿地>虹口保护区.湿地类型是影响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方差分析(VR)、X2检验,结合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对南宁市城区近自然林林下灌木层25种灌木种联结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南宁市城区森林灌木层优势种多物种种间联结呈正关联;成对物种种间正关联居多,负关联较少,不显著居多,显著居少,说明南宁市城区森林灌木层种间具有一定的联结性,但联结性不显著,这是由于南宁市城区森林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各种对间随机结合,具有明显的次生性和年轻性,群落结构和功能尚不稳定;②得出10个比较明显的生态组合,有三叉苦-九节、阴香-小叶女贞、水蒲桃-土密树等,这些生态结合种组的可以作为南宁市城市森林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木工机械新理论研究的成果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国内外木材加工机械行业的理论发展现状,找出了国内木材加工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出了木材加工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总结了木工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新成果和木工机械检测技术的新进展。着重介绍了新西兰林科院在木材视频技术和木材缺陷探测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综述了人造板加工机械和木材加工机械的新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对目前商场常用的空调设备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商场空调设备的特点,在设备选型时应注意 的问题,对商场空调系统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县级林业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入手,研究我国县级林业发展规划的现状,以及因县级林业发展规划问题所引发的突出矛盾;提出解决这些矛盾,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四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