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田丰  高鹏程  陶涛  齐杰  朱晓玉 《绿色科技》2019,(16):165-167
指出了关停、搬迁后的工矿企业通常都会遗留大量场地污染环境,且通常表现为复合型污染。污染场地修复应在完成污染场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修复范围,选定修复方案。对某污染场地修复过程中的污染特征进行了实例分析,总结了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时期,污染场地所引发的环境损害和民事纠纷等受到广泛关注,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刻不容缓。分析了我国污染场地修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国污染场地修复起步较晚,相应的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导致当前污染场地的调查与修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场地修复资金落实困难、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经验不足、场地资料整合困难等。在我国污染场地修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背景下,提出了只有深刻认识到问题现状并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才能更好地推动土壤修复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于石油烃污染场地有显著不同于其它类型污染场地的特征,故以探讨石油烃类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一般方法为目的,选取某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得出了该污染场地主要关注污染物为总石油烃。且土壤和地下水中总石油烃均存在超标现象,通过对超标点位进行分析判断原厂石油烃的排放源为生产车间、潜在排放源为罐区,场地污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油罐发生泄漏;对土壤和地下水中总石油烃的非致癌危害商与非致癌风险控制值表征,计算结果表明:石油烃污染物已对土壤造成污染,并迁移至地下水,该污染场地可能对居住地人群造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某化工污染场地污染及修复情况,从人体健康角度考虑场地污染给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做定性的分析评估。研究表明:项目场地修复后,在采取各项风险防范及管理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场地人群的健康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因城市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而遗留大量的污染场地。污染场地不仅会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制约了土地资源的安全再利用,需通过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污染修复。以某城市某片区关停企业场地修复工程为例,通过全面的污染调查与分析,提出了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方案及其实施要点,以期作为工程案例为同类污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杨艳林 《绿色科技》2020,(6):140-141
指出了近年来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市文明建设”等政策观念,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企业搬离工业场地后,应当对场地的污染情况负责,以保证场地的二次开发使用。基于此,针对场地污染中的土壤污染情况调查、风险评估方案进行了梳理,并以实际污染场地为实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蔡冰杰  丁亮  夏威夷 《绿色科技》2024,(2):104-107+113
以存在石油烃污染的典型加油站场地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膜界面探测(membrane interface probe, MIP)的场地原位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分析MIP搭载的火焰离子化检测仪(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FID)和光电离子探测器(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s, PID)的检测数据,对该地块内的污染物分布情况进行了拟合,构建地块污染程度分布模型,寻找潜在污染区域。对比分析由传统场地调查所获得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发现MIP捕捉的污染分布区域较为准确,表明MIP在加油站场地调查中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决策作用,尤其是对挥发性有机物的潜在污染区域有很强的指示性。通过在石油烃污染场地中的实际应用验证了MIP技术的适用性,以期能够指导更为精准化的场地环境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土壤污染形式,由于污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污染土壤的处理难度增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有机物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以及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氧化修复和热脱附-土壤淋洗技术是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协同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对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污染场地环境监测点位的布设是实现污染场地监测的关键步骤。从环境土壤监测体系和监测点布设方法两方面进行了现状综述,并通过研究得出:要从指导理论革新、优化操作指南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3个方面促进污染场地环境土壤监测点位的布设。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各地依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发布了疑似污染地块的名单,并要求土地使用权人开展进一步的土壤环境初步调查。针对某化工企业停产搬迁遗留场地,通过分析场地用地历史、生产工艺和产污环节等,制定了调查方案,并开展进一步的采样和检测工作,综合评估场地环境质量状况,进而明确该疑似污染地块是否属于污染地块,为后续的再开发利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试论建立我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有绪 《林业科学》1990,26(3):262-270
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其应用,是造林营林工作的科学基础。建立全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就包含了“立地区划”的任务,森林立地分类单位就是立地区划单位。本文阐述了立地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单位,并提出了我国包含3个立地区域、17个立地带、58个立地区和163个立地亚区的森林立地分类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不同整地和施肥方式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施友文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43-46,85
马尾松幼林整地和施肥试验表明:在三明Ⅱ类地立地条件下,施肥与不施肥的4年生林分在生长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整地方式幼林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在中上坡块状整地的林分比不整地的林分树高大26%,胸径大15%,蓄积量大15%,在中下坡树高、胸径、蓄积量分别大14%、24%和45%,但全面整地和块状整地间的林分生长差异不显著;中下坡和有整地的林分生物量明显大于中上坡和不整地的林分。树干生物量符合方程:W(干)=0.062(D2H)1.049;块状整地的投资效益最好,中上坡的投资效益依次为:块状整地>全面整地>不整地,中下坡依次为块状整地>不整地>全面整地。  相似文献   

13.
森林立地分类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云春 《林业科学》1991,27(3):246-252
立地分类与立地区划为两个并列的系统,二者不能混淆。除提出了一般原则外,还确定了立地分类的四大依据:1.立地基底;2.立地形态结构;3.生物气候肥力;4.立地表层特征。立地分类系统、立地系列、立地纲、立地目、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亚型)。规定了立地目-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亚型)的三名法命名法则,并列举了幕阜山立地分类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综合多因子分类方法,通过对山西省气候、地貌、地形、土壤、植被的综合分析研究,以逐级控制的方法,将山西省划分为5级立地分类系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共划分5个立地区.11个立地亚区,25个立地小区,115个立地类型组,215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5.
宫伟光 《林业研究》1994,5(2):29-36
1NTRODUCT1oNMaoerMountainliesintheeasternpartofnortheastChinamountainareawithinthenaturalgeographicaldistributionrangeofavaluabletimberspeciesofKoreanpine(PinusKoraiensis).Foraboatmorethanlooyears,cuttinganddestroyingcontinued;f9wnaturalprimaryKoreanpineforestsleft.AlargeareaofKoreanpineplantations,nevertheless,has'grownupastimegoing.Itisapressingproblemforushowtocultivatethemwell,andtorecoveranddevelopthemraPidlyinourforestproductionandscientificresearch.FortheKoreanpinetree,peopledid…  相似文献   

16.
广东海岛的森林立地分类与营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海岛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其森林立地同属北热带森林立地带,海岛森林立地区;并可分成6个立地类型组17个立地类型,不同的立地类型有不同的营林措施和相应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沿海立地区立地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浙江省沿海立地区立地分类系统的构成和分类依据,并将我省“沿海立地区”划分成4个立地类型区、7个立地类型组和26个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游(湖北段)江岸带立地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长江中游 (湖北段 ) 92 0km河段及其主要支流河流地貌类型、河型、岸堤侵蚀和成土过程等特点 ,提出长江中游 (湖北段 )江岸带立地分类系统与评价体系。划分出 2个立地类型小区、1 1个立地类型组、2 2个立地亚组、43个立地类型。为实现适区、适布局、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风沙区典型立地类型造林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梁峁顶黄土立地类型,阳坡、风沙土立地类型,缓坡阶地类钙层黄土立地类型,缓坡阶地风沙土立地类型4种立地类型的5种造林模式的研究分析,提出了适宜半干旱风沙区典型立地类型的优化造林模式以及小叶杨成过熟林(小老树)的最佳更新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