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究了环状倒贴皮处理对富士苹果幼树短枝内可溶性糖、赤霉素、脱落酸及细胞分裂素含量的影响。在整个试验期内,处理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均较对照树显著增加;处理后一个月,与对照树相比,3种激素的变化分别是:赤霉素含量下降;脱落酸含量上升;在细胞分裂素的3个活性组分中,组分B活性增加,而组分A和组分C的活性下降,但细胞分裂素总量变化不大;激素间的平衡变化表现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组分B和赤霉素/脱落酸的比值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复两年研究了新梢和短枝在前期生长过程中,也即在苹果树花芽分化(7月上中旬)前的一段时间里内源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新梢比短枝含有更多的赤霉酸和细胞分裂素组分A和C,二者均在新梢生长转入加快时逐渐增加,分别在6月22日和6月8日达到高峰,尔后急剧下降。脱落酸则相反,在新梢开始生长时下降,生长缓慢时明显增加,而短枝在花芽开始分化前两周,脱落酸含量达到高峰。细胞分裂素组分B在新梢和短枝中均表现很高的活性,它在新梢中有上升的趋势,在短枝中有下降的趋势,但当短枝处于花芽生理分化期(即花芽形态分化前两周),细胞分裂素组分B却一直保持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调节角色,对草莓的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激素参与了草莓花芽的分化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从植物激素的种类、生理作用、调控机制等方面综述了植物激素在草莓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了植物激素在草莓栽培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桃树上施用多效唑是为了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使赤霉素和生长素类物质含量降低,使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和脱落酸含量提高,从而使树体营养生长减缓,光合产物更多地用于生殖生长(即花芽形成和果实生长).多效唑在桃树上的施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桃树上施用多效唑是为了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使赤霉素和生长素类物质含量降低。使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和脱落酸含量提高,从而使树体营养生长减缓,光合产物更多地用于生殖生长(即花芽形成和果实生长)。多效唑在桃树上的施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对葡萄组培植株进行处理,进而分析其生理及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MeJA能抑制植株不定根的分化和伸长,诱导根、茎、叶组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但降低赤霉素(GA)、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ZR)的含量,且影响叶片中叶绿素代谢导致褪绿黄化。MeJA能诱导植物体内茉莉酸合成代谢基因表达进而提高内源茉莉酸的含量,诱导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路径中的基因表达,但是会抑制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合成代谢基因的表达,抑制了与根发育和延伸相关基因VvXET、VvEXPB2、VvEXPA7和VvWUS的表达,进而抑制不定根的发生,导致植物发育缓慢。因此,MeJA通过影响其他激素的合成代谢来调控它们在植物中的含量,导致内源激素不平衡影响植株发育,并调控植株根的发育状态,在不定根发育方面起负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围绕花色苷合成路径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综述了脱落酸、茉莉酸、乙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赤霉素、独脚金内酯对果树中花色苷积累的调控作用及其内在分子机制,以期为明确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关键通路,合理应用植物激素类物质调控果实发育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不同果树花色苷代谢通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激素及其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除了遗传因素和受温度、阳光、水分、空气等自然条件影响外,还受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调节与控制。这些物质通常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激素。现已发现植物体中天然存在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但它们的含量甚微,如在3000公斤的花椰菜叶子中,仅能提取出3毫克生长素,20万公斤的稻谷中,仅含1克赤霉素,而14000公斤的豌豆荚,也只有1克脱落酸。这样微量的物质要在生产上应用是不现实的。 目前在蔬菜生产上应用的植物激素,大多数是化学合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或类激素物质…  相似文献   

9.
自从30年代发现了植物生长素以来,50和60年代又相继确定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对植物的作用。目前有些人把油菜素内酯称之为植物第六激素。以上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这类物质虽含量甚微,但起的作用很大,能参与调节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植物的发芽、生根、生长、器官分化、开花、结果、成熟、脱落、  相似文献   

10.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供给,而且还需要一些含量甚微的生理活性物质,即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代谢的产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起着调节作用,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种类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许多人工会成的药剂,也具有生理活性,为了区别于天然激素,称之为生长调节剂。由于生长调节剂能大量生产,价格相对较低,使用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其在农业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
浅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葡萄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数十年来,对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迅速,目前已公认植物体内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激素。20世纪70年代发现具有多种作用和强大活性的芸苔素内脂,许多人认为它可能是另一类新的植物激素。这些激素在植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状态,对植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被广泛应用于调节各类植物生长发育中。在生产中,常常结合产业实际问题,以现有研究为基础,应用外源激素调控植株生长、改良性状、提高产量。该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植株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调控研究,具体阐述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类物质对不同植株生长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其他化学物质在杧果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从20年代以来,人们已陆续发现了多种植物激素,它们是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五大类。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将天然激素从植物体内提出,以化学方法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将它们用各种方法渗入植物体内,影响植物体内源激素的调节系统,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以达到为生产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膨大剂在猕猴桃上应用的利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膨大剂是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的生长发育除了需要水分、矿质营养和有机营养外,还需要一些微量的具有生理活性、能调节生长发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植物激素。目前已发现的植物激素有5类,即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这5类激素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因为它们都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所以又叫内源激素。它们在植物内含量甚微,多以微克来计算。  相似文献   

15.
植物激素,又称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利五大类。它们可有效控制蔬菜等作物的生长与发育,增加产量,改进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因而生产上应用日益广泛。尤其在反季节早熟栽培的蔬菜上,植物激素的使用更为普遍。但由于使用方法、使用时机掌握不当,加上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往往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1 喷施激素与微肥 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可提高和调节树体内的营养物质向花器和果实中运转,保证果实生长和受精过程的  相似文献   

17.
以‘三季梨’为试材,对果实内激素进行了动态分析,总结不同授粉方式和不同花粉浓度对三季梨果实品质及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花粉与淀粉比为1?2的人工点授方式可以得到单果重量最大的果实。三季梨的生长素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7月4日达到最高水平;赤霉素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在6月21日达到最高水平;脱落酸含量呈现一直升高趋势;细胞分裂素含量一直下降。纯花粉的授粉效果最好,液体授粉效果好于自然授粉。人工点授和液体授粉通过影响花粉的浓度来改变果实内4种激素的含量。花粉与淀粉比为1?2的人工点授方式加快果实的快速发育期,延长了三季梨的发育时间,容易获得单果重量较大的果实。  相似文献   

18.
PBO是江苏省江阴市果树促控研究所研制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专利号:CN1358439A,产品为灰白色,可湿性粉剂),其主要成分是细胞分裂素BA(又名促花激素)、生长素衍生物ORE等多种激素和微量元素,作用机理是调控果树花器子房及果实内激素的比率,促进树体大量成花,有控梢、促花果的效果。老乔化富士品种一般生长势强旺,成花率低,为明确PBO在老乔化富士品种上喷施后的成花效果,笔者从2001~2004年进行了此项试验,简报如下:1试验处理1.1不同浓度喷施试验设喷PBO100、200、300倍液3个处理,以未喷作对照,喷施时间2001年6月25日(时值苹果花芽分…  相似文献   

19.
 以葡萄同源四倍体玫瑰香和其二倍体玫瑰香母株的嫩枝插条为试材, 研究了扦插生根过程中(0~18 d) 生根部位皮层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玫瑰香葡萄同源加倍以后, 不仅改变了不同时期插条生根部位皮层的内源激素水平, 也改变了该部位对外施NAA的反应。在不定根诱导期( 0~3 d) ,促进生根的生长素水平下降, 抑制生根的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上升, 生长素与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下降;应用NAA处理以后, 在根原基诱导期(0~3 d) , 赤霉素、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含量不降反升, 改变了内源激素的整体变化态势。分析认为, 同源加倍后嫩枝插条生根部位内源激素的代谢变化是造成其生根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植物激素对枇杷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试验在花前和花后不同时期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生长调节剂,分析了有籽枇杷和无籽枇杷果实在发育过程中三种内源激素(生长素、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开花前赤霉素处理形成的无籽果实不能长大的原因是无籽果实在细胞分裂期缺少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同时,本文还探讨了枇杷果实发育和单性结实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