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场地中高浓度残留的多环芳烃污染已成为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难题。选取我国山西某典型焦化类污染场地,筛选化学氧化技术对场地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为研究不同的化学氧化药剂对本工程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为后期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启动化学氧化修复试验。试验样品来自于现场两个不同地点,土壤中6种目标污染物总浓度分别高达24.43 mg/kg、74.96 mg/kg。试验分别研究了两种化学氧化药剂K药剂(主要成分为过硫酸钠和硫酸亚铁)及S药剂(主要成分为过氧化氢和硫酸亚铁)对轻度和重度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并结合工程修复目标值、现场土质特点等情况,确定采用S药剂修复本场地PAHs和TPH污染土壤,建议工程药剂投加比为2%且分批次投加。结果表明: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具有去除效率高的特点,非常适合我国焦化类场地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除为山西某焦化类污染场地提供技术外,对其它场地多环芳烃和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化学氧化修复也具有非常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某化工厂场地PAHs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工程为例。综述了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根据场地污染情况,将污染土壤分为中度及轻度污染土壤,通过现场中试确定活化过硫酸盐作为工程的修复药剂。现场施工中,采用筛分混合设备对土壤进行修复施工,修复后进行暂存养护。养护完成后,由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了取样检测,并评估了修复效果。结果表明:工程土壤中PAHs总体达到修复目标值,修复达标。  相似文献   

3.
多环芳烃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综合评述了土壤—植物系统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阐述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机理及酶与多环芳烃的相关性,提出了今后研究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多环芳烃(PAHs)是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危害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其污染进行修复是目前人们关注的重点。探讨了影响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为多环芳烃的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多环芳烃的污染特点、性质、来源及污染现状,探讨了多环芳烃污染的修复措施,指出了由于生物修复没有副产品,可以在没有副作用的情况下消除污染物,因此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潜力的修复多环芳烃污染物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土壤的石油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在分析土壤石油烃污染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技术,包括物理修复、生物修复和化学修复等,并对各种技术的修复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综述。其中,原位化学氧化技术是修复城市保留建筑内的石油烃污染场地有效的技术之一,以上海市的工程实例对高压旋喷注射法在城市石油烃污染场地的原位修复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7.
多环芳烃(PAHs)是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理化性质影响PAHs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效率。以菲为多环芳烃(PAHs)代表物,人工添加栾树细根,设置3个处理:1加根处理:加根、加菲;2无根处理:不加根、加菲;3对照:不加根、不加菲,研究细根添加下菲污染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菲污染土壤p H略有上升,细根添加对污染土壤p H影响不明显;(2)菲污染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细根添加进一步增加污染土壤有机质含量;(3)菲污染显著降低了土壤全N、P含量,细根添加增加了污染土壤N、P含量,但仍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微生物降解是环境中去除多环芳烃污染的有效途径,厌氧降解更因其具有低毒性、分解彻底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阐述了多环芳烃在厌氧条件下的代谢途径以及主要的还原反应体系,希望为多环芳烃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与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天津某农药厂有机磷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修复技术中的过硫酸盐氧化和碱催化水解(碱解)对污染土壤中的对硫磷和甲拌磷进行了降解修复,探讨了不同氧化剂投加量(1%、3%、5%)和不同碱解条件(pH值10.5、11.5、12.5)在不同养护时间(7d、14d、21d)条件下,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化学氧化和碱解技术都能有效降解土壤中的有机磷污染物;化学氧化相比碱解技术,有机磷污染物降解效果更显著、效率更高,对硫磷和甲拌磷的氧化降解最高去除率可分别达到68.5%和78.8%,碱解降解最高去除率分别为48.5%和43.9%;化学氧化的最佳养护时间为7d,碱解的最佳养护时间为14d。  相似文献   

10.
[目的]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植物-白腐真菌联合修复是一种更高效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修复策略,但目前尚不清楚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后者与根际PAHs降解菌的生长和PAHs的生物降解密切相关.基于此,我们开展PAHs污染土壤中接种白腐真菌对植物根际土壤代谢组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温室中设置了 PAHs污...  相似文献   

11.
何佳乐 《绿色科技》2019,(16):176-177
指出了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态势严峻,已发生多起土壤污染事件。污染土壤的修复是以降低污染、恢复质量、重新利用为目的,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手段对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控制、降解和转化的过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主要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然后讨论了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最后针对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为相关土壤污染治理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定量研究了多环芳烃不同污染水平下樟树幼苗土壤微生物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多环芳烃改变了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组成;随着多环芳烃含量的增加,樟树幼苗土壤中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与对照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放线菌数量4月份的变化特征有所不同;不同多环芳烃含量的土壤中3大类微生物数量都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真菌和微生物总数从10月到翌年4月逐渐增加,4月到7月递减;与对照相比,多环芳烃污染土壤放线菌数量峰值的出现具有时间滞后性.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过硫酸盐的高级化学氧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从过硫酸盐活化方式及在土壤和地下水修复中的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危害及修复措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及特点出发,阐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土壤动物、土壤酶以及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措施进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等。可以预料,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将向着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的方向发展,并且多种修复方法的综合使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土壤铬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对土壤铬污染特征及危害、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机理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劣势,提出了在未来铬污染的修复中,综合考虑土壤适用类型、修复周期、铬污染浓度、经济成本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并建议选用实地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当前土壤污染现状,阐述了目前研究与应用较多的土壤修复技术,即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大类,对三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国内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化学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针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概述了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包括原位化学淋洗技术和异位化学淋洗技术,并分析了影响其修复效果的因素,着重介绍了主要的淋洗剂及其研究进展,针对化学淋洗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发现多环芳烃具有致癌症肿瘤的严重危害性,并将其作为环境优先污染物至今,各国环境监测部门都公布了优先监测的多环芳烃的种类、浓度或含量。对常见多环芳烃的危害性进行了梳理,并对大气、水体、土壤三种不同载体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及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气中的多环芳烃多产生于燃烧活动,居民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浓度比工业燃烧要高;水体中的多环芳烃的种类和含量,与地区的地理位置或城市的功能相关;土壤中的PAHs多通过蔬菜等食物间接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上述规律为环境监测多环芳烃的侧重点提供了数据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现阶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土壤污染形式,由于污染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复合污染土壤的处理难度增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有机物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场地,以及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电动-氧化修复和热脱附-土壤淋洗技术是修复复合污染土壤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开发新型协同处理技术提供参考,对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铬污染场地的污染现状和铬污染的危害,讨论了固化稳定技术、化学还原技术、土壤淋洗技术、电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等多种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的研究状况,并展望了当前铬污染场地治理的发展趋势。指出了生物修复技术无二次污染,电修复技术能增强土壤中的传质过程,两者联合作用可能会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