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胶粘荆,尤其是环氧胶粘剂的应用已扩展到许多领域,为各行各业简化工艺、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正在越来越多地代替机械联结。然而,一般的胶粘剂粘接强度低,只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程的一般粘接强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高科达 《林业科技》2009,34(3):53-55
将PVA水溶液、无机填料与高乙烯、高固体含量的VAE乳液复配,通过高速分散方式尽量增加填料的添加量,开发了一种高固体含量的家具组装胶。试验结果表明,当800目的重质碳酸钙与浓度为14%的聚乙烯醇水溶液质量比为1.6时,分散效果最佳;当VAE与填料质量比为1.6时,粘接强度最好。水性纳米膨润土用量占体系比例为10%时,对胶粘剂的固化速度和粘接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山楂核是山楂果品加工产生的废弃物,将它碎成200目以上的粉末后可作为脲醛树脂胶粘剂的填料使用。试验研究表明:山楂核粉在脲醛胶中的分散稳定性比面粉差,单独使用时胶合板板坯的预压性能不理想,与面粉混合使用可以满足预压工艺要求;山楂核粉可以显著地提高脲醛胶的胶合强度,当添加量为胶液10%~15%时,胶合板胶合强度提高幅度最大;山楂核粉具有降低脲醛胶胶合板甲醛释放量的作用,且其作用效果优于面粉。  相似文献   

4.
采用粉末状硬质聚氨酯泡沫与异氰酸酯树脂以不同比例混合,压制三层胶合板并测试胶合强度,考察聚氨酯粉末的加入对异氰酸酯树脂胶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氨酯粉末加入量的增加,树脂体系黏度有所增加;目数为500目的聚氨酯粉末对异氰酸酯胶合强度有一定增强作用,但加入量过大时(25%)胶合强度反而降低;目数为60目的聚氨酯粉末对胶合强度没有明显增强作用。适量聚氨酯微细粉末的加入,减少了树脂向木材的渗入,增强了板材的胶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水介质中采用少量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对HEC和PVA混合胶水进行交联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单组份亮白色的乳胶。采用正交实验,以压缩剪切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出制备改性PVA和HEC混合乳胶最佳工艺条件为:PVA加入量为8.0 g/100 mL、HEC加入量为4.0 g/100 mL、TDI加入量为3.0 mL/100 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90min,催化剂-D加入量为2.0 mL/100 mL。该条件下合成的乳胶压缩剪切强度可达到7.19 MPa。  相似文献   

6.
抗菌型饰面人造板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玲  万祥龙  王金林 《林业科学》2006,42(12):114-119
研究纳米二氧化钛(TiO2)浆料以及以纳米TiO2浆料为抗菌剂的饰面人造板的制备工艺,检测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U)中添加纳米TiO2浆料制成的饰面人造板的抗菌与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以聚丙烯酰胺为分散剂,聚乙二醇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为润湿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保护胶,在高速搅拌下制成的纳米TiO2浆料,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纳米TiO2颗粒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浆料经热水浴处理,TiO2基本未出现团聚,具有较好的贮存稳定性;在MU中添加纳米TiO2浆料调制的胶粘剂,其相容性好,且不影响其胶合性能;加入纳米TiO2的浸渍纸和浸渍单板具有明显的抗菌性,当MU胶粘剂中TiO2加入量为1%时,饰面人造板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它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脲醛树脂合成过程中经过适当脱水,加入三聚氰胺;在调胶时加入面粉等作为填充剂来减少脲醛树脂的实际使用量,最终达到降低胶合板甲醛释放量的目的.在调胶时,加入一定量的纳米SiO2、API胶粘剂,可保证胶合强度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及其在木材粘接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罗朝晖 《木材工业》1997,11(2):11-13,18
本文研究了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工艺,测试了固化后的聚氨酯胶粘剂胶片的性能,讨论了分子结构对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聚氨酯粘剂用于含水率木材粘接的试验,结果表明,具有线型结构的,高分子量的胶粘剂延伸性好,但拉伸强度稍低,聚氨酯胶粘剂可以用于高含水率木材的粘接。  相似文献   

9.
应用粉末冶金、木材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材料成形理论自主开发的木质粉末温压成形新技术,以棉梗粉末为基材,以电解紫铜粉末等为强化因子,在不添加任何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胶粘剂的前提下,制备的温压复合材料C-stal/Cu的静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分别高达85.30 MPa、7.13 MPa,磨耗量<0.05 g/100 r、吸水率<0.5%,且具有韧性断裂特征;采用C-stalk/Cu复合材料制备的滑动轴承的压溃强度、表观硬分别高达103.7MPa、53.1 HB,可望替代烧结青铜用于生产轻载滑动轴承,替代天然铁梨木、红木等珍贵木材用于生产高档工艺品,从而在节约有色金属与珍贵木材的同时为农林木质剩余物的高质清洁利用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SiO_2在超声波作用下与脲醛树脂溶液共混制作杨木强化材,测试其TVOC与甲醛释放量及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纳米SiO_2添加量影响处理材环保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机理。结果显示:纳米SiO_2的添加可以有效地降低处理材TVOC和甲醛的释放量、提高力学强度,且添加量显著地影响强化材TVOC和甲醛的去除率及力学性能。随着用量的增加,对TVOC、甲醛的控制效率和试件力学性能随之升高,但当添加量达0.5%后,以上各项性能有所降低。当纳米SiO_2添加量为0.5%时,对杨木处理材的TVOC和甲醛的控制效果最佳,且力学强度最佳。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结果显示:纳米SiO_2的添加不影响脲醛树脂在木材中的渗透性,但当纳米SiO_2添加量达到1.0%时,从电镜扫描图上可明显观察到纳米颗粒与树脂聚集形成的团状颗粒,导致其处理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酚醛胶粘剂用于铸模,被视为铸造工业的一次革命。传统的浇注型芯是用无机粘合剂 (水玻璃、水泥等)与有机粘接材料同硅砂混合做成的砂模型芯,这种型芯干燥时间长,强度低,难以满足大型的、结构复杂的制件,特别是钢铸件的制造。近年来开始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作为胶粘剂制作型芯,酚醛胶粘剂粘接硅砂做成的型芯已用在汽车和机械工业上。 功能性酚醛胶粘剂作为型芯胶粘剂有下列优点: 1.铸模造型易自动化和批量生产; 2.与其它有机、无机胶粘剂相比,固化速度快,制模周期短; 3.铸模的尺寸精度高,适用于精蜜制造; 4.铸模…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纳米SiO_2壳聚糖复合膜制备方法设计了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佳配比方案为:壳聚糖添加量为2.5%、纳米SiO_2质量百分比为0.2%、超声时间为20 min,膜的干燥温度为50℃、干燥时间为6 h, NaOH溶液浓度2.5%,实验表明复合膜比单一膜的机械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153.38%和56.23%,溶胀率降低了13.33%,氧气透过率降低24.6%,二氧化碳的透过率提高了138.38%,透光率提高了33.65%。  相似文献   

13.
NK-M快速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系南开大学科研人员多年研究和开发的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固化剂,已通过中试生产鉴定.由其配制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密封材料、灌封材料及粉末涂料,具有用量少(一般占环氧树脂量的2%-5%),常温下不固化、室温储存期达半年以上,而在中、低温(120至150℃)下又可快速固化(时间为10至60分钟)的特点,是作单包装环氧粘合剂、环氧粉末涂料的一种理想固化剂,广泛用于机械、汽车等行业的粘结、电子元件的密封、灌封及金属部件的防腐喷涂等.  相似文献   

14.
用于胶粘剂的衍生物预计胶粘剂和塑料一样会成为一种畅销的商品。早在1970年,胶粘剂总的需要量计为28亿磅/年(127万吨),到1980年估计可达60亿磅(约272万吨)。虽然在今后10年内发展的主要方面预计是合成树脂,但是研究提供了松香松节油改进胶粘剂一般性质如粘性、粘合强度和老化特性的可能性。新的松香产品,特别是双官能团一类如二聚酸,含有取代基来改进树脂酸分子表面活性的一类,以及已经清除共轭双稀体系的一类,  相似文献   

15.
乳液型聚氨酯胶粘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胶粘剂是以蓖麻油和甲苯二异氰酸盐为主要原料进行反应,同时加入乙烯共聚物及水溶性松香皂化酯,形成乳液型聚氨酯胶粘剂。主要用于未经处理的聚乙烯薄膜之间的粘接以及聚乙烯薄膜与纸的粘接。  相似文献   

16.
对采用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与偶联剂改性酚醛树脂制备铝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树脂肢粘剂制备复合材料表面胶合强度大于酚醛树脂胶粘剂,胶合强度都超过1.0 MPa,以杨木单板为基材不同混合比例之间表面胶合强度差异性极显著,但以中密度纤维板为基材不同混合比例之间表面胶合强度差异性不显著,随着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比例的增加,浸渍剥离性能降低,聚乙酸乙烯酯乳液与酚醛树脂最佳混合比为1:2;偶联剂的添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表面胶合强度,两者差异极显著,但偶联剂的加入对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较小,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比较加入不同量的纳米二氧化钛与普通级二氧化钛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及用其制造胶合板的甲醛释放量和胶合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级TiO_2加入量为2%时,树脂胶合强度最大,但对板材甲醛释放量没有显著影响;纳米级TiO_2加入脲醛树脂中在日光下搅拌20min能有效提高脲醛树脂的胶合强度,加入量为0.5%时,对用甲醛与尿素物质的量比为1.3:1的脲醛树脂胶压制的胶合板,其板材各项性能指标都超过国家标准E_1级板材要求。  相似文献   

18.
桂成胜  刘小青   《林产工业》2012,39(6):23-25,34
钠基蒙脱土(Na-MMT)的加入,提高了大豆蛋白胶黏剂的预压性能、粘接强度和耐水性,当Na-MMT的加入量为大豆分离蛋白的1 wt%时,增强效果最好,可以使杨木胶合板的干强度和Ⅱ类湿强度分别提高20.5%和18.8%;利用XRD、TEM、FTIR、接触角等分析方法研究了Na-MMT增强豆胶耐水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19.
利用纳米TiO2改性水性双组份聚氨脂清漆和丙烯酸清漆,将改性涂料直接涂饰染色单板并进行氙光辐射试验,探讨了纳米TiO2对染色单板光变色的抑制作用以及纳米TiO2加入量对光变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氨酯和丙烯酸清漆中纳米TiO2加入量分别为3%和5%时对染色单板光变色的抑制效果最佳。光辐射前后,涂饰改性与未改性聚氨酯清漆杨木染色单板的色差ΔEa*b分别为18.75、22.98,丙烯酸清漆的分别为11.75和16.98。改性涂料涂饰染色单板的光变色度小于未改性涂料染色单板,主要在于改性涂料能显著抑制染色单板红绿色品指数a*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以稻秸(Oryza sativa L.)纤维纸浆为原料,利用高压超声波震荡使纸浆纤维纤丝化,制得稻秸微/纳米纤丝,并将其作为增强材料填充到聚丙烯基体中制备丁稻秸微/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稻秸微/纳米纤丝以及改性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的不同添加最对于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秸微/纳米纤丝的添加量为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最大,为31.71MPa.拉伸模量随稻秸微/纳米纤丝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当添加量为8%时达最大值.拉伸断裂伸长率则随添加量增加而减小.改性剂的添加量对于聚丙烯基体及稻秸微/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断裂伸长率无显著的影响.在改性剂添加量为4%时,聚丙烯基体及稻秸微/纳米纤丝增强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模最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