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团总支组织发起的“茶叶所首届青年学术报告演讲会”于3月18日在该所举行。演讲会共收到学术论文17篇,内容涉及茶树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科技情报、茶叶机械、  相似文献   

2.
一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的茶树轻、深修剪机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农牧渔业部于1982年底将“茶树机械化修剪技术”列为重点示范推广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负责主持,以安徽省周王茶场和  相似文献   

3.
受农牧渔业部宣传司委托,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编的我国第一部茶树栽培理论专著——《中国茶树栽培学》已完成初稿,6月11~17日在杭州召开编审会议。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刘家坤主持,21个单位的40  相似文献   

4.
科技简讯     
XZ-80型 XZ-1200型茶树重修剪机通过鉴定“茶树重修剪机的研究”是农牧渔业部下达、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六五”期间重大科研项目,XZ-800型和XZ-1200型茶树重修剪机已研制成功,于1985年12月11日在浙江肖山通过科研鉴定。该课题组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杭州采茶机械厂(试制)和浙江省南湖林场(试点)三个  相似文献   

5.
正8月14~16日,应斯里兰卡茶叶研究所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组一行4人对斯里兰卡茶叶研究所和康提茶叶试验站进行了访问,实地参观了斯里兰卡茶树种植园,研究所下属的St Comboos庄园及其茶叶加工厂,Labookellie Tea Centre、Geragama茶叶加工厂等,重点对斯里兰卡茶叶科技创新管理和茶叶品牌运作模式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6.
茶叶试验加工厂,在茶叶综合专业研究单位中,与科研实验室、茶树种植试验场同等重要,都是开展科研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支柱性条件,于是,国内外的茶叶研究单位均十分重视试验加工茶厂的建设。不久前峻工投入使用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加工厂,就是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促进该所科研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20~22日,由中国茶叶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联合主办的植物(茶树)分子生物学高级研修班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全国19个茶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64名科技人员参加了研修班,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分别由所长、书记和系主任带队参加研修班。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是1958年秋成立的,全所现有职工183人,其中科技人员93人,建立了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叶加工、茶树植保、茶叶机械、茶叶生理生化、茶叶综合利用、茶叶科技情报八个研究室和茶树生理、茶叶生化、土壤农化、茶树栽培、综合利用等11个实验室,装备了较先进的实验设备,并附设试验茶场和实验茶厂,有茶园220余亩,生产绿茶为主,加工机具比较齐全。经过二十六年的努力,已初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水平、学科比较齐全的综合性茶叶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2~5日,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全体会议暨茶树品种区试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议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中罔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共同举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协办。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顾问黄继仁、白堃元,鉴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杨亚军,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陈应志、张定、梁月荣,以及来自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11个茶叶主产省的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全国茶树品种区试点的负责人共40多人参加了会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栋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词。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讯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陈直考察恩施州茶产业发展8月18~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陈直一行,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茶叶生产并看望农业部驻恩施扶贫挂职的同志。陈直书记一行先后考察了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生态茶园以及花枝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伍家台富硒贡茶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茶大户,并与当地有关领导及扶贫联络组座谈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叶》2007,29(1):9-9
2006年12月27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茶树钾镁营养特性与养分管理技术”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目从1992年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国际钾肥研究所、加拿大磷钾研究所、硫酸钾信息委员会等开展的国际合作以及浙江省国际合作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经过长达13年的系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狗牯脑”茶叶树种选人第五轮全国茶树品种区域试验选育的重点茶树品种,此次选人“区试”的遂川茶树品种名称为绿茶“狗牯脑02号”,11月19日至27日,3000株“狗牯脑02”良种茶苗分别运送至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河南省信阳农科所4家科研单位,在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开展推广应用试验,采集科学种植和加工数据,4个区试点每组参试对比品种一致,各区试点同时承担绿茶品种专业制样工作。  相似文献   

13.
茶,源于我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和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截止1989年,全国17个产茶省中,巳登录的茶树资源达1200多份,(含近缘种、野生种)其中海南岛仅有岭头茶场茶叶研究所保存的海南、台湾大叶种2份登记在册.1962年春、夏,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广东英德茶叶试验站组成联合考察队,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07,29(1):15-15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完成的“茶树种苗快速繁育体系创新”项目于2006年12月27日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多年茶园优化施肥的研究成果,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的茶树专用肥——百禾福(Biofert)活性生物有机肥,并在广大茶区进行推广试验,结果表明,百禾福茶树专用活性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提高茶叶品质、提高施肥效益、施用方便等优点,因而受到广大茶区茶农的普遍欢迎.为了更好地向广大专业户推荐这一新型有机肥,日前,本刊记者就目前在茶园中施用该有机肥的重要性以及该有机肥的特性和施用方法走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上壤肥料专家吴洵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南茶北移"超越北纬38°是我国茶叶科研人员多年的夙愿.20多年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成功地将茶树引种到山东省境内,最北达到了北纬37°多的青岛、荣城一带,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使"南方之嘉木"在我国更北的地方落户,使北方广大山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河北省农科院于1997年正式立项,进行茶树引种研究.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吴洵等众多专家的关怀和技术指导下,历时5年,于2001年7月14日顺利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认为该项试验的初步成功,使我国的茶树栽培北限又向北推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北方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新思路.2002年试制样茶2.5kg,先后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样品测定分析和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分析,氨基酸含量特高,风味富有特色,感官品质优良.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茶叶》2012,(4):27-27
正本刊讯3月27~28日,中国茶叶学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国家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松阳县政府在浙江省松阳县组织召开了全国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防治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10个重点产茶省的科研院校、技术推广单位和生产企业的17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直书记、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王建强副处  相似文献   

18.
外事活动     
△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博罗杰先生等一行二人.于三月十七日参观访问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并就该公司产品氯氰菊酯农药在茶叶上进行试验一事,与茶叶研究所举行了商谈,经过友好协商,双方达成合作试验协议。外宾在所期间,参观了茶树病虫标本室、茶叶样品陈列室和龙井茶优良品种丰产示范茶园。△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横山昭一先生和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漱井富雄先生于三月二十八日来杭。在杭期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谈性信息激素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安溪县人民政府茶叶委员会在乌龙茶故乡——安溪县联合召开了茶园平衡施肥座谈会.根据科学家研究,茶树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土壤中吸取13种以上的营养元素,除氮、磷、  相似文献   

20.
正9月13日,四川省宜宾市召开茶叶生产系列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西南大学、四川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的七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宜宾市茶叶生产系列地方标准"进行了审查。在评审现场,7位专家被分为加工组和栽培组,分别对茶树良种扦插繁育技术规程、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程、宜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