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酸蚀处理及赤霉素处理对苦楝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荣璐  李青松  韩晓玉  王金龙 《种子》2012,31(12):71-73
采用98%的浓硫酸对苦楝树种子进行酸蚀处理,暴晒2 d后再用赤霉素浸种,研究上述处理对苦楝树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树种子有坚硬种皮阻碍水分吸收和氧气进入,98%浓硫酸酸蚀可增加种子的透气性和吸水力,促进种子萌发;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也具有促进作用。用98%浓硫酸酸蚀50 min,再用400 mg/L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可使发芽天数缩短27 d,发芽率达60%。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沙藏、温水浸种、浓硫酸浸泡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小果白刺和白刺2种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试验,探讨不同处理对2种白刺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2种白刺种子的萌发特性,白刺的各种萌发特性均高于小果白刺;(2)沙藏处理7d后2种白刺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3)50℃温水中浸种2d可显著提高2种白刺的萌发效果,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种子的萌发特性都会降低;(4)小果白刺在浓硫酸处理15 min萌发效果最佳,白刺在浓硫酸处理10 min最佳.  相似文献   

3.
赤皮青冈种子质量与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缩短种子发芽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研究其内果皮、种皮、硫脲以及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赤皮青冈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的质量指标,掌握该种子的基本特性。结果表明:(1)赤皮青冈种子呈现卵状圆柱形,坚果,内果皮光滑,颜色为褐色或亮棕色。整个种子无胚乳结构,去掉种皮后是一个团状胚的结构。种子长(1.82±0.35) cm,种子宽(1.35±0.08) cm,种脐宽(0.76±0.36) cm,壳斗宽(1.61±0.18) cm,壳斗内径(1.60±0.09) cm,壳斗高(0.698±0.102) cm,百粒重为(150.1±40.95) g,鲜种子含水率在40%左右,未经贮藏种子发芽率为44.2%,发芽时间达68天。(2)同时,去掉内果皮和种皮,种子萌发所需时间最短,发芽率达66.5%;4%硫脲液浸泡处理,种子的露白和萌发时间也较短,发芽率为56.5%;200 mg/kg、600 mg/kg浓度的GA3 2组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34.0%、45.8%,说明600 mg/kg的浓度处理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苦参种子的硬实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方法对苦参种子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物理方法砂擦、砂纸摩擦、热水浸种均可破坏种皮,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砂纸摩擦处理种子效果较好.用化学方法高锰酸钾、硫酸、赤霉素溶液处理苦参种子均可破坏种皮.高锰酸钾和赤霉素溶液对苦参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不显著.用98%浓硫酸处理种子以20 min效果最佳,发芽率可达87.9%.砂纸摩擦处理种子发芽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摩擦处理、划破种皮处理、热水浸种处理、低温处理和浸泡处理5种物理方法处理武陵假俭草种子,比较了不同物理处理方法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3.30%、91.33%和68.03,分别比对照高50.71%、98.54%和86.34%;其次为划破种皮处理,该处理的发芽率可达88.67%;60℃热水浸种10min处理的发芽率为80.67%,比对照提高42.97%;-18℃处理50min和浸种处理12h也能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效果(p<0.05),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78.67%和75.33%。综上所述,如需小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摩擦处理,提高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如需大面积建植武陵假俭草草坪,建议采用60℃热水浸种10min,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浙江楠(phoebebe chekiangensis)是中国70年代新发现的樟科楠属新种,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树种。它的种子有休眠期,影响该树种的发展。试验结果,除去种皮能很好萌发,萌发率可达到100%.离体胚培养试验,种胚可以迅速萌发,发芽率达100%试验表明,浙江楠种子不属胚休眠,主要是种皮阻碍种子的充分萌发,种皮中虽含有ABA等抑制物质,但其种皮水浸提液并不影响已解除休眠及除去种皮的浙江楠种子的萌发。浙江楠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良好,而透气性差。当除去种皮后,其呼吸强度达1284.21微升氧气/10粒种子·小时,是完整种子呼吸强度的7.67倍。去种皮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用室温层积(1.5~11.5℃)和变温层积(15~25℃,15~30℃变温,高温8小时,低温16小时)3周,同样可软化种皮,增强透气性,促进萌发,发芽率可达81.5~90%。变温层积效果比室温层积好,但在生产上,室温层积既经济又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宁  李正芬 《种子》2003,(4):17-18,21
矮杨梅 (MyricananaCheval.)种子繁殖试验表明 :(1)当年收获种子基本无萌发能力 ;(2 )经低温 (4± 1℃ )层积或沙藏处理 8个月种子能萌发 ,前者发芽率低 (2 9.0 %) ,后者高 (6 7.5 %)。 (3) 6 0℃以上热水浸泡处理种子萌发率高 ;(4)种子在自然状态下不耐贮藏 ,经低温层积贮藏 2年的种子发芽率 (35 .4%)明显高于贮藏 3年种子 (8.2 %) ;(5 )矮杨梅是耐荫性植物 ,幼苗在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
化学药剂及温光条件对促进杜梨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化学药剂(NaOH、H2O2、H2SO4、KNO3)及其浓度水平对促进杜梨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温光条件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H2SO4、和H2O2处理对促进杜梨种子萌发的效果较好,且随着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提高,以95%H2SO4、30%H2O2处理效果最好;低浓度的KNO3和NaOH不能有效破除种子休眠,其中NaOH对当年采收的新种子萌发无效.20-25℃为杜梨种子最适宜发芽温度,带种皮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率相近,属非光敏性,但是黑暗或光暗交替有利于发芽种子胚轴、胚根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李刚  张建  武彦芳  陈霖欢  陈锐 《种子》2017,(3):42-45
蒙古蒲公英为我国药典和兽药典收录的基源植物,在我国广泛分布.实验发现,蒙古蒲公英存在休眠现象,本实验通过形态解剖、激素处理(IBA、NAA、6-BA、GA)来研究蒙古蒲公英休眠的原因以及打破休眠的方法,为提高蒙古蒲公英的发芽率提供可行依据.结果表明:室温条件培养1个月,蒙古蒲公英种子发芽率为1%左右;破种皮种子只有吸胀而无萌发;形态解剖发现蒙古蒲公英种子有形态后熟,1个月即可完成形态后熟;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以及不同浸种时间对蒙古蒲公英的发芽率有不同影响,其中6-BA浓度50 mg/L浸种9d的处理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54%,但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质量综合考虑,建议200 mg/L GA处理12d,效果最好.综上所述,蒙古蒲公英休眠主要由形态后熟以及生理休眠所导致,激素处理可以有效打破其休眠.  相似文献   

10.
测定分析了山白树种子的主要营养成分,并对其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白树种子(种仁)含有高的粗蛋白(36.04%)和粗脂肪(35.78%),较低的淀粉(4.56%)和可溶性糖(10.2%),富含钾、钙、镁、锌等矿质元素和17种氨基酸,与近源属植物牛鼻栓种子化学成分近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刚采收的山白树种子具有完整的胚结构,种子生活力高达90.0%±4.6%,由于山白树种子具有种皮抑制作用,且部分种子具有生理性休眠特性,在常规环境下发芽率小于0.3%;采用酸蚀、砂磨及一定浓度的GA3,预处理,发芽率低于10%;通过人工裂壳可解除种皮的抑制作用,有效提高山白树种子的发芽率,达39.3%±10.5%;随低温层积处理时间延长,山白树种子发芽率逐渐增加,低温层积处理150 d种子萌发最佳,发芽率达45.7%±9.8%.山白树种子需低温保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夏蜡梅种子形态结构和萌发特性,以其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体视显微镜结合石蜡切片法观察夏蜡梅种子形态和种胚的解剖结构,用称重法测定不同处理种子吸水率,并统计不同贮藏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夏蜡梅种子呈不规则纺锤状或长圆形,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属双子叶无胚乳种子;外种皮致密坚硬,深褐色、有光泽,透水能力较差,通过刻伤种皮,可显著提高吸水率;内种皮薄膜状,浅褐色,紧贴种胚;种胚发育较为成熟,白色或淡黄色,胚细胞富含淀粉粒,子叶发育良好,两片子叶相互卷合,胚芽分化不明显;湿沙冬藏处理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并显著提高发芽率,高达(72.22±6.44)%;刻伤种皮处理,可显著提高吸水率,从而打破休眠,提高其发芽率。研究表明,水分冲破种皮对破除夏蜡梅种子休眠和促进萌发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紫椴种子休眠原因并找到休眠解除方法,以紫椴种子为材料,对其透性、萌发特性及休眠解除方法进行了研究。种子透性试验结果表明,紫椴种子经浓硫酸处理后透性增加,吸水率显著提高。种子萌发特性试验显示,紫椴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去掉种皮后,保留完整胚乳的种子萌发率为4.0%,切除部分胚乳(根尖未露出)的种子萌发率为23.3%,剥除胚乳帽露出根尖的种子萌发率为84.7%,离体胚萌发率为100%,此结果表明紫椴种子存在休眠,但其种胚并不存在休眠,其休眠是由胚外因素导致,胚乳(尤其是胚乳帽)是造成紫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休眠解除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浓H2SO4处理15 min+500 mg/L GA3溶液浸泡12 h+低温层积30天,可使紫椴种子发芽率达92.0%,可作为快速解除紫椴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综上,紫椴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定的透性障碍,但胚乳帽是造成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使用浓H2SO4处理+GA3浸泡+低温层积的综合处理方法可在30天内解除紫椴种子的休眠。  相似文献   

13.
引发剂对黄檗种子休眠解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艳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09-216
黄檗种子具休眠特性,且休眠程度因种子产地和年份不同有较大差异,常规低温层积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在实际生产中效果不甚理想。为了解决黄檗种子的萌发率低的问题,探究最有效的打破种子休眠方式,采用了各种化学引发剂浸种处理,以及协同4℃或8℃低温层积处理。结果表明,NAA、6-BA、KNO3、PEG6000溶液浸种可部分解除种子的休眠,并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用引发剂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其中GA3(1000 mg/L)、NAA(80 mg/L)、6-BA(400 mg/L)、KNO3(1.0%)、PEG6000(20 g/L)溶液浸种后4℃层积30天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分别将黄檗种子发芽率分别从11.50%升高到91.00%、94.00%、97.00%、94.50%、83.00%。引发剂可有效打破黄檗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并能缩短低温层积时间。  相似文献   

14.
赤霉素对东北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找到有效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以软枣猕猴桃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软枣猕猴桃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以有效地打破软枣猕猴桃种子体眠,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可使发芽率提高50%以上,也可缩短种子萌发时间,提前7~8 d萌发,提旱达到发芽高峰,发芽持续时间较长,提高发芽速度.不同浓度之间存在差异,以750 mg/L赤霉素浓度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草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探讨草果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萌发的最佳条件,为草果种子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提高播种育苗成功率提供参考。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设置不同前处理、不同光照和温度、不同发芽床以及不同贮藏方法等处理对草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表明草果种子吸水率较低,吸水67 h仅达40%左右;种子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湿沙层积处理30天后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明显提高,较未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近50%;以纱布作发芽床,30/20℃变温、12 h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4.75%。草果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可能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湿沙层积处理可有效降解发芽抑制物,是草果种子最佳前处理方法;以纱布作发芽床,12 h光照、30/20℃变温条件是草果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草果种子以湿沙进行贮藏为好。  相似文献   

16.
厚皮甜瓜‘翠雪5号’新收获种子存在休眠现象,采用自动破休眠、高温、低温冷冻以及外源激素等处理进行种子萌发试验,以期找出破除‘翠雪5号’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发芽率的方法。结果表明,‘翠雪5号’种子的休眠解除主要依赖于自动破休眠过程,高温处理可加速该过程。另外,低温冷冻以及外源NAA和GA3处理不能破除‘翠雪5号’的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而外源6-BA可以在延长发芽时间的基础上显著促进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7.
不同处理对褐鳞苔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摸清褐鳞苔草种子的休眠机理、萌发过程,解决种子繁育难题,对褐磷苔草种子用物理(热水浸种、机械处理、层积催芽)、化学(浓H2SO4浸种、NaOH溶液处理、GA3处理)及综合方法处理后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褐磷苔草存在休眠,且休眠程度较高,使用10%NaOH溶液可以打破休眠,将自然条件下不萌发的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3.75%,其次是切破种皮+GA3 1000 mg/L,种子发芽率达到12.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GA3对天女木兰种子在变温层积条件下解除休眠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以此探讨外源赤霉素(GA3)对层积过程中天女木兰种子解除休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000mg/LGA3水溶液处理极显著促进天女木兰种子萌发,在整个层积过程中,GA3水溶液处理诱导淀粉含量下降;蔗糖含量变化剧烈,在层积90d降至最低,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在层积后期(90~120d)果糖和葡萄糖含量下降,蔗糖含量上升,从而说明了碳水化合物参与并调节了天女木兰种子休眠解除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9.
曼陀罗种子破眠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曼陀罗种子存在显著的休眠性,本试验对打破曼陀罗种子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10%NaOH处理90min为破除曼陀罗种皮障碍的最佳方法,种子的发芽势达40%,比对照提高36%,发芽率达82.5%,比对照提高74.5%。用10%NaOH处理90min后再用300mg/L的GA3溶液浸泡24h,为打破曼陀罗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种子的发芽势达74.5%,比对照提高70.5%,发芽率达91%,比对照提高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