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从我国四个不同立地带——长白山、百花山、鼎湖山、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林下0~5cm土层土壤样品75个,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39株。其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和分离率有所差异,pH偏中性和含水量稍高的土壤,菌数较高;而与所测的各种土壤养分无明显相关。对39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鉴定:17株属库尔斯塔亚种,6株属松蠋亚种,16株未定名。毒力测定表明:对杨扇舟蛾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死率在50%以上的菌株约占70%;对榆蓝叶甲和黄粉甲幼虫均无明显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八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莲韵  王学聘 《林业科学》1994,30(2):117-123
从大兴安岭根河潮查、带岭、千佛山、崂山、黄山、紫金山、武夷山和西双版纳八个自然保护区采集到0—5cm土层林下土壤样品129个,从中分离出大量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研究表明:不同立地带森林土壤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出土率及占所分离芽孢杆菌的分离率间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它们与土壤含水量、pH、单一养分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我们还对所分离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所属亚种进行了初步鉴定,对六种有害昆虫进行了毒力测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四个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四个不同立地带-长白山,百花山,鼎湖山,尖峰岭自然保护区,采集到林下0-5cm土层土壤样品75个,分离到苏云金芽孢杆菌39株。其中芽孢杆菌的总数量和苏云金芽杆菌的出土率和分离率所有差异,pH偏中性和含水量稍高的土壤,菌数较高;而与所测的各种土壤养分无明显相关。对39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鉴定:17株属库尔斯塔亚种,6株属松Zhu亚种,16株未定名。毒力测定表明:对杨扇舟蛾和马尾松毛虫幼虫的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RFLP鉴定体系和SDS-PAGE表达蛋白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来自我国不同森林立地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高原亚热带,热带)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分离的72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 1,cry 2,cry 3,cry 4,cry 5,cry 8,cry 9,cry 10,cry 11,cry 1I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类型,表达蛋白和杀虫活性的生物测定。研究表明:同时含有cry 1,cry 2,cry 1I3类 有21株菌,6株菌含有cry 1,cry 2类基因,4株菌含有cry 1和cry 1I基因,只含有cry 1基因的1株,cry 2基因的4株,36株菌不含所鉴定的10类基因。同时证明:绝大多数含有cry1基因的菌株表达了130kD蛋白,含有cry2基因的菌株表达了60kD的蛋白。对不同农,林害虫棉铃虫,杨扇舟蛾,舞毒蛾,马尾松毛虫,黄粉甲,榆兰叶甲,落叶松叶蜂等幼虫的杀虫活性进行了生物测定。进一步证明了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表达蛋白及杀虫活性三者的相关性。为生产和科研提供了生物治虫,抗虫育种的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5.
厦门市坂头林场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中细菌、放线菌、丝状真菌的优势种群为指标 ,对厦门市坂头林场针叶林、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该林场内森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分布阔叶林大于针叶林 ,细菌数量为 10 5~ 10 7CFU·g-1样品 ,丝状真菌 10 4 ~ 10 7CFU·g-1样品 ,放线菌 10 3 ~ 10 5CFU·g-1样品 ,土壤芽孢杆菌数量 10 4 ~ 10 6CFU·g-1样品 。土壤全氮、全磷与微生物总数复相关系数为 0 83,可用微生物总数作为林地肥力的判断指标。细菌分布以腊状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为主 ;放线菌中链霉菌属为优势种群 ,占总放线菌数 82 4%~ 90 9% ,还有少量的稀有放线菌 ,如小单孢菌属和诺卡氏菌属等 ,链霉菌的不同类群以及稀有放线菌的分布在不同林分中的分布比例有较大的不同 ;土壤丝状真菌属种多样 ,优势属种为青霉、木霉、镰孢霉属等 ;显示了该林场森林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经室内一个世代饲养(温度28℃,RH:75%,L:O=16:8)马尾松毛虫二龄(脱皮第一天)幼虫为测试昆虫,测定了实验室生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含水量4%以下,细度≥200目,悬浮率85%,活孢子数为100O亿/g),获得较满意的结果。初步确定了以马尾松毛虫幼虫为测试昆虫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分属于苏芸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23个 H-血清型的30个亚种和3株新分离菌株孢子囊超薄切片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苏芸金杆菌30个亚种的芽孢和伴孢晶体在孢子囊中形成的部位、形状及数量有所不同。大部分亚种的伴孢晶体位于孢子囊的一端,以单个晶体存在于孢外膜之外,只有幕虫亚种(Subsp.finitimus)的伴孢晶体位于孢外膜之内。在孢子囊中晶体的形状分别为菱形、方形、圆形、不规则形。其数量大多数为一个。从不同森林土壤中分离到的87052、85020、85040三株菌,其中87052菌株伴孢晶体为圆形,与已知圆形伴孢晶体的亚种形态特征相似,其它两株菌在形态特征上与已知 30个亚种在孢子囊的超微结构上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作为应用最广最有效的细菌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形成芽孢时可产生具有杀虫活性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迄今为止,ICP已有近800种,对鳞翅目、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蜱螨目等害虫都具有特异性的毒杀作用。该文概述了ICP的结构、功能及基因分类,以及其基因工程研究及应用,为Bt杀虫蛋白的推广应用及其定向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83016菌株生理生化特性、不同培养和发酵条件下制备物室内毒力测定方法比较及小试产品对松毛虫等5种森林害虫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属苏云金芽孢杆菌库尔斯塔克亚种;三种不同制备方法的室内生测比较,以光密度测定法较其它两种方法简便可靠,适用于进行大量菌株筛选;83016菌株发酵产物和小试产品对马尾松毛虫等害虫有较高的毒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5省(区)已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级别特征的论述及其类型结构的分析表明,此西北5省(区)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数量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各省区分布不均衡;保护区的类型比较齐全,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内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自然保护区的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化;据此,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的网络化建设,扩建已有的保护区,将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13.
Ecological footprint (EF)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s in assessing the status and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EF of Yanbian forest regio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yearbooks and forest yearbooks from 1996 to 2002.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 per capita decrease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CC) per capita almost kept a static status, and ecological surplus per capita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The EF per 10 thousand Yuan GDP per capita in Yanbian decreased from 1996 to 2002. This trend was similar to that in western China, and distinctly higher than that in eastern China. The forest EF per capita kept a steady status, while the forest production footprint (FPF) and forest export footprint (FEF) decreased. Comparing the two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Program (NFPP) with the five years, the mean va1ue of FPF and FEF reduced by 0.341 (46.32%) and 0.327 hm2 per capita (54.94%),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the regional and forest development in Yanbian was sustainabl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NFPP was favorable to impro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region. However, the sustainability capacity was still lower than those in forest developed countries. Therefore,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improve forest productivity,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ecosystems scientificall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 25(2): 129–134 [译自: 生态学杂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神农架林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近20年的植被覆盖度变化信息,结合不同时期的森林经营活动和治理手段,进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与评价。

方法

以神农架林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外为研究区,应用1999年、2007年和2019年3期Landsat遥感影像,基于像元二分法模型估测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采用差值分析的方法,分别估算各区域植被覆盖变化量,并结合不同时期的治理政策和经营活动进行评价分析。

结果

1999年到2019年,神农架林区总体植被覆盖度均值提高了8.25%,其中高植被覆盖度占97.50%;前期保护区内的植被覆盖度一直优于保护区外,到后期保护区内、外的植被覆盖度差异变小。

结论

近20年来,神农架林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逐渐趋于平衡,说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对土壤微生物养分的限制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指示作用。[方法 ]以神农架地区水杉、柳杉、落叶松和华山松4种人工林纯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林分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和土壤化学性质。[结果 ]柳杉林、华山松林和落叶松林土壤β-葡萄糖苷酶(BG)活性显著高于水杉林,落叶松林土壤β-乙酰葡糖胺糖苷酶(NAG)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林分,不同林分间土壤磷酸单酯酶(AP)差异不显著;水杉林土壤BG:NAG和BG:AP显著低于其他3个林分,落叶松林土壤BG:NAG显著低于柳杉林和华山松林,落叶松林土壤NAG:AP显著高于其他3个林分,其中,本区域4种林分土壤NAG:AP(1.01±0.22)指示4种类型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可能受到土壤氮限制。冗余分析显示:土壤有机碳和pH值是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林分是土壤酶活性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土壤有机碳和pH值的影响是调控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雾灵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的天然更新情况,应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雾灵山森林天然更新与环境因子、群落结构特征及群落类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区森林天然更新的主要因素是海拔高度,其次是灌木层盖度和枯落物层的盖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滇西北区域林地变更成果、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等数据,采用影像判读确定滇西北区域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初步成果进行实地验证。结果表明:滇西北重要生态系统总面积为4 494 278.26 hm2,占滇西北土地总面积的76.96%,其中暖温性针叶林生态系统占比最大为23.10%,在滇西北各县均有分布;香格里拉市分布的重要生态系统面积最大,寒温性针叶林、温凉性针叶林和高寒山地硬叶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香格里拉市;纳入保护地的重要生态系统面积占滇西北重要生态系统面积的77.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