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茶业一项跨世纪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此笔者提出:在茶业行业内加大“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充分认识我国茶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依靠科技兴茶;并综合配套各项相关的对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茶叶》1990,(4)
浙江省是全国的重点产茶省之一。1989年生产茶叶11.78万吨,占全国总产茶量的5/1强;其中春茶产量6.89万吨,占全年产量的58.5%,1989年全省出口茶叶3.94万吨,创汇9335万美元,比1988年9267万美元,增0.73%,出口量及创汇均居全国之首。说明我省茶叶生产、流通、外贸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问题也不少。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地创制或恢复名茶的报道屡见于大小报刊,各种名茶竟相宣告问世,“名茶热”方兴未艾,名茶生产所形成的百花齐放的局面确实令人欣喜和振奋。然而,欣喜之余,“这些名茶是否都名副其实”的想法不禁油然而生。任何一种名茶从它的草创到名扬天下(或在特定销区蛮有名气),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不断地探索、改进、完善,使色、香、昧、形别具特色,从而赢得消费者出自内心的喜爱与信任。近几年来,新名茶不断涌现,但就其商品茶的质量而论,有些只能算是优质茶,谈不上什么名茶;老名茶靠已有的名气招徕顾客,忽视质量标准,难怪一些消费者抱怨“名茶不名,价格惊人”。对目前的“名茶热”,笔者觉得  相似文献   

4.
对啤酒大麦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中国啤酒工业发展之快众所周知,为世人所瞩目。1996年啤酒总产量达1600多万吨左右。将继续保持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啤酒产量虽然如此之高但人均消费只是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二分之一,要达到世界的人均水平,我们的产量几乎还要翻一倍,有人预计,到2000年,我国的啤酒产量将达到2000万吨,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如此看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存在着巨大的啤酒生产及消费潜力。啤酒不仅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国民经济也产生重要的影响。据统计,啤酒年总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注:民间交换数据…  相似文献   

6.
镉对作物的影响及作物对镉毒害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镉污染已成为中国南方部分农田的重要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特别是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综述了近年来镉污染对作物生长、生理特性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镉毒害对作物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酶活性、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及在遗传损伤效应和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作物对镉的吸收、分配和积累等方面的响应规律,并提出了镉胁迫下作物研究的可能方向,以期为利用作物进行镉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山茶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是引起茶树叶部病害的优势致病菌。从中国13个产茶省的茶树病叶中分离获得65株炭疽菌菌株,基于多基因系统发育树,结合菌落和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均属于山茶炭疽菌。采用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进行致病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能导致茶树叶片发病,但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YCW1180、YCW1331、YCW1382、YCW1387、YCW1419、YCW1443、YCW1451、YCW1453、YCW1454、YCW1461、YCW1613和YCW2134等12个菌株致病力显著强于其他菌株,菌株YCW1378致病力最弱。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试65个山茶炭疽菌菌株对25%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药剂敏感性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对菌株YCW1436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仅为36.00%,抑菌效果最差,而对大部分菌株的抑制率高于70.00%,表明大部分菌株对该药剂高度敏感。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影响了山茶炭疽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以上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治茶树叶部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光周期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影响及对激素的调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茎形成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出苗后接受1个月的每日8小时短日照处理并与当时自然光照长度进行比较,研究光照长度对块茎形成及内源激素②的影响,探讨块茎形成与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使块茎形成显著提早,但使结薯数减少,植株茎叶生长受抑,块茎淀粉含量降低;短日照处理使叶片中ABA含量提早增高,GA3含量提早减少,GA3与ABA的比值提早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茶皂素对农药的增效机理 Ⅰ.对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小艺  黄炳球 《茶叶科学》1998,18(2):125-128
###################################  相似文献   

11.
中国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之一,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神,由于其具有物质性与精神性双层面共存的特性,不仅内涵丰富,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指导和教育意义。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普及度越来越高,各高校正在努力的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但是教育是一个持续且长久的过程,就像一杯好茶一样,得经过千锤百炼才能散发出持久的清香。茶文化对我国高校的教育具有十分重大的启示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探讨茶文化对高等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海峡两岸茶业发展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两岸茶产业的合作基础等方面,介绍了两地茶业的发展情况,显示出两岸深厚的茶缘及二者在茶业交流合作方面的必然性,并对闽台两地茶业合作交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苏联科学家为了改进茶叶品质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起先,人们习惯于把叶子揉成细条,在此过程中,无意地破坏了叶细胞。但随着茶叶需要量的增加,发展到用茶机(揉捻机)把叶子揉成细条,但对叶细胞没有彻底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作者在农林省靜崗茶叶試驗場試驗的綜合报告。試驗方面試驗一: 1.处理品种是用S51,于头茶采后二茶初期,即在昭和15年7月4日把0.1克的赤霉素溶解于1000C  相似文献   

15.
还在远古时代的中国,茶叶已被当作药用了。早已知道,茶叶——不仅是惬意的、美味的和芬芳的饮料,而朋巳提神,帮助战胜疲劳,坚持体力和神经系统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同样在人体发烧时热茶有着良好的作用。在1892年,А.П.苏布波基在评论性的著作《茶及茶叶贸易在毁国及其他国家》中写道:茶叶在化学成分及溶解程度上的差异,是以茶叶采摘,茶叶加工,茶树年龄及贮藏时间长短等等方面为转移的。因此,不同的茶类,对人体会发生不同的影  相似文献   

16.
对农业丰收计划的实践徐建平,徐莞江苏省太仓市农业局郁寅良江苏省苏州市农业局2050061991~1992年,太仓市承担了农业部下达的棉花丰收计划项目。两年累计实施面积1.5万公顷,平均皮棉单产达1509kg/hm2,比项目实施前三年平均增42.55%...  相似文献   

17.
播前在不通气水中浸泡种子,导致多种植物种子发芽率降低。然而,对降低发芽的机制却了解甚少。在浸泡期间,像乙醇、乙醛和CO_2作为无氧代谢的最终产物从种子和浸泡水的累积物中排放出来。在一项对水稻、莴苣、玉米、蚕豆和豌豆的研究中,种子浸泡期间排放的乙醇数量与随后的发芽率呈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8.
《茶叶》1992,(1)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对商品的商标有着特殊的禁忌,以下列举一二: 美国人忌用珍贵动物的头部作商标图案,因为这样做会招致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抗议和抵制,也不喜欢在商标图案中出现一般人不熟悉的古代神话人物。英国人忌用象或人物肖像作商标图案。  相似文献   

19.
玉米对水分亏缺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亏缺指标进行分析,从玉米对水分亏缺的生态响应、激素响应、抗氧化系统的响应、渗透调节物质的响应、蛋白质的响应、呼吸作用的响应、氮代谢的响应、光合作用的响应、核酸的响应等方面研究结果进行综述。玉米吐丝期遭受水分亏缺时,对产量影响最大;在玉米受到水分亏缺时,首先细胞膨压进行改变,然后诱导信号物质(ABA)大量产生来调节气孔的开闭,达到减少水分散失的目的,进一步影响光合作用,抑制物质生产,最终产物分配受到约束,收获指数降低,产量下降。对玉米进行适度水分亏缺可以提高玉米抗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0.
有人认为大豆残茬有毒性,会降低其后茬作物冬小麦的产量.美国普度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家Scott Abney发现,种植在有大量残茬的大豆地上的冬小麦,减产高达29%.Abney说,这是因为豆茬中的化学物质会降低种子发芽率,推迟出苗,减少分蘖,还会阻碍植株发育.小麦播种前,将豆茬均匀地铺在地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