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已认识到甘薯块根的库容是决定经济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一个最重要因子。块根对干物质产量的影响,是通过“源—库关系”表现的。但是,块根库容还不很清楚,而且调节块根库容的生理及生化因子仍属未知。在大田条件下,曾采用块根库容相同品种作接穗的嫁接株或者交互的嫁接株来估测品种块根库客。但是,由于嫁接株顶部的生长因砧木品种而变动,即使采用相同品种作接穗,其  相似文献   

2.
改良籽粒产量和抗倒性是玉米育种计划的主要目标。美国公共和私人玉米育种者调查的130个反馈表明,提高籽粒产量、茎秆强度和根强度是玉米自交系培育计划中的最重要选择性状(Bauman,1981)。最近,Hunter 等(1983)列举了涉及籽粒产量与倒伏矛盾的3个因素:株型结构、病害、源库平衡。本文旨在评价3个籽粒库容水平对14个玉米材料根垂直抗拉性和茎秆碾碎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粒重类型玉米品种耐密性的群体库源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作物生长分析法,研究了不同粒型玉米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和群体库源特征等指标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30000~60000株/hm2,鲁单981(LD981)的单位面积实收穗数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高于60000株/hm2,穗粒数与千粒重则是决定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泉兴2101(QX2101)群体子粒产量的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实收穗数。LD981的单株产量、群体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对种植密度的敏感度要高于QX2101,前者在较低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后者则在较高密度时,易获得较高的群体库源比值与群体叶面积指数,产量潜力较高。群体库容量与源供应能力均是两种粒重类型玉米品种产量的限制因素,但群体库容量始终占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甘薯的源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产量的形成及抑制因素,对很多作物的源库关系的性质已进行了研究。尽管对甘薯的详细研究比较少,但普遍认为库的强度比源的潜力更为重要,并且在决定产量上,转移率可能比光合率更重要。近年来,我们做了若干试验,以检验这些关系对块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增加光照及其与改变源库互作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生殖生长期间的光照强度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环境因素.在美国麻省和中国黑龙江两地,通过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密度的大豆群体进行增加光照和改变源库处理,研究了两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增加光照光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增加光照光处理的增产效果不同,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最为明显,花期增加光照增加单株荚粒数,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增加百粒重.鼓粒期增加光照处理,百粒重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增产不显著,说明鼓粒期后的光照条件对大豆产量及百粒重的调节有限.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源库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剪叶处理产量下降幅度较去荚大,即源在产量形成中更加重要些,而在花期的增加光照处理条件下,库也成为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可见,光照条件在源库关系中起着显著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产水稻产量结构及生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使水稻取得高产 ,历来是稻作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 ,许多研究者围绕高产水稻的库源结构和物质生产等高产生理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为水稻高产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的综述。1 高产水稻的产量库结构水稻产量决定于产量库 (Sink)的大小和光合产物作为源 (Source)对产量库的供应能力。产量库又可定义为单位面积总粒数和单个谷粒容积的乘积。由于现有高产品种的粒容变异不大 ,因而产量库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总粒数 ;而单位面积总粒数则是决定于单位面积的穗数和每穗…  相似文献   

7.
玉米的单株产量是由籽粒大小、单穗粒数和单株穗数决定的。在性状表现上,经常是这3个彼此对立性状的互相配合对玉米产量产生决定的作用。在不同栽培条件下,某一个产量因素对单株最终产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全部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及其控制显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春季单次灌水对冬小麦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冀麦38为试验材料,进行春季田间不同时期单次灌水试验,以研究小麦不同穗发育时期定量灌溉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次灌水可以协调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雌雄蕊分化期灌溉。单位面积粒数最多,干粒重最低,形成源大库小的群体;抽穗期灌溉,单位面积粒数最少,千粒重最高,形成源小库大的群体;四分体时期灌溉,两者平衡配置比较理想,产量与其他处理相比较高。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单位面积粒数和干粒重成反比,雌雄蕊分化期充足的土壤水分,扩库作用最强,单位面积担数最多;雌雄蕊分化期后。水分的扩库作用遥渐减弱,增源作用逐渐变强,以抽穗期灌水的增源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嫁接对甘薯库源关系及成熟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四个具有明显不同性状品种的嫁按试验,探讨了甘薯源流库的关系及成熟期问题。结果表明,不仅源对库的作用很大,库对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流决定光合产物从源到库的转运。由于嫁接形成的愈伤组织阻碍了流的畅通,嫁接后的薯块产量普遍减产。以早熟品种作砧木,迟熟品种为接穗,薯块的早熟性消失,生长后期继续膨大,反之,以迟熟品种作砧木,早熟品种为接穗,茎叶的早衰现象也消失,产量成倍增长,成熟期表现出可变性。  相似文献   

10.
受异花授粉饰变的玉米胚乳的干物质和N素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籽粒产量受许多复杂过程的影响。但同化物源的强弱和籽粒库的大小通常被认为是决定最终产量的两个主要因子。在玉米上,关于究竟是源还是库限制产量的证据还有争议。一些研究已证明源的代谢活动影响籽粒产量(Egharevba等,1976;Tollenaar和Daynard,1978;Hunter,1980;Schoper等,1982)。既便是组培玉米果穗顶端的小籽粒也比田间果穗的大3倍多(Hanft等,1986)。这  相似文献   

11.
大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是决定产量的重要因素。关于大豆杂种后代产量因素的遗传变异及选择效果有过一些报道。为提高育种工作的效率,有必要了解不同产量因素杂交组合后代的遗传变异规律。为此,本文就产量因素差异较大的三个大豆杂交组合的后代产量及产量因素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探讨杂交组合产量因素差异对杂种F_1产量因素优势及其F_2变异和衰退的影响,比较不同组合在F_2中产量因素的遗传变异和选择效果;利用相关及通径分析剖析主要产量因素对产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为亲本选配,培育高产品种提供初步依据,从而提高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两系杂交稻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籽粒充实度差,籽粒充实度是由源的供应能力、流的运送能力、库的接受能力和亲和性及温度决定的。并指出研究亚种间杂种间优势利用,选育广亲和、高充实度的亲本配组及配套完善的栽培管理措施是实现水稻产量第三次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两系杂交稻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籽粒充实度差,籽粒充实度是由源的供应能力、流的运送能力、库的接受能力和亲和性及温度决定的。并指出研究亚种间杂种间优势利用,选育广亲和、高充实度的亲本配组及配套完善的栽培管理措施是实现水稻产量第三次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产量与源库的关系及其在作物高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关系在动态变化中相互协调取得平衡,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基础。“源”的大小对“库”的建成及其潜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作用,“库”原有的生产潜力能否转化为最终的籽粒产量,取决于同化“源”的供应量、因此,探讨“库”潜力,“源”的供应能力及“库”“源”的关系,时于充分发挥“库”的潜力,提高产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源库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产量与源库的关系及其在作物高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关系在动态变化中相互协调取得平衡,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基础。“源”的大小对“库”的建成及其潜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作用,“库”原有的生产潜力能否转化为最终的籽粒产量,取决于同化“源”的供应量。因此,探讨“库”潜力,“源”的供应能力及“库”“源”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库”的潜力,提高产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源库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玉米产量形成与源库关系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明  李文雄 《玉米科学》2006,14(2):067-070
研究表明,源库均影响玉米的产量。在不同基因型间源库特性存在差异,而基因型的源库性状表达又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和栽培措施的调控。基因型与环境条件之间原有的平衡关系,因新品种应用而打破,需要通过栽培措施调节环境条件,以满足品种遗传潜力发挥的要求,即通过栽培措施调节源库关系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从而在基因型与环境条件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产量形成过程中,产量的提高和潜力的发挥是作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调节过程,表现在源库平衡关系中,源是主导因素,库随源的变化进行调整,达到源库新的平衡。因此,源库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17.
徐建疆 《中国棉花》2008,35(11):26-27
杂交棉的产量和品质是由品种、环境条件(气候、土壤)、种植密度、栽培措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福优晚3百亩示范片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构成因素,并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和通径分析,明确了决定福优晚3产量的首要因素是穗粒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优晚3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
不同冠层结构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试验对低、中、高3个种植密度下夏播玉米CF008、郑单958和金海5号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进行了研究,明确不同株穗型品种在较高的种植密度下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3个夏玉米品种均在低中密度下冠层透光率较高,源库性能较优。在低中密度下LAI发展动态合理,叶片Pn较高,并且在中密度下群体粒数、群体粒重和子粒品质较高。早衰型品种CF008成熟期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高密度下源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保绿性较好的品种金海5号粒叶比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高密度下库容不足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郑单958中密度下成熟期LAI、粒叶比和子粒产量均较高,源库关系协调,但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均表现为库容不足。  相似文献   

20.
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寒地高产玉米的源库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显示,群体条件下高产处理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均高于低产处理。高产玉米的光合势始终高于低产处理,而且花后光合势与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891)。花后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对经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10和0.028。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对经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38和0.374。高产处理玉米截获更多的光能,子粒光能利用率比低产处理平均提高37.6%。建立花后平均LAI和单位粒数与产量的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0.9701),分析表明,在库或源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增源或增库均明显提高产量,随着库或源水平的逐渐提高,增源或增库的增产效果逐渐降低,当库或源水平较高时,提高源或库水平均导致产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