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小均  陈杰 《农技服务》2013,(9):1015-1018
在贵州道真、贵州德江、重庆彭水、湖南桑植4个烤烟主产县进行移栽期、种植密度、施氮量、留叶数4因素5水平的均匀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留叶数是影响烤烟大田生育期关联度最大的指标;留叶数是与茎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关联度最高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留叶数是与产值、产量关联度最大的指标,其次是种植密度。通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推导出了不同产区最大产值产量时的4个影响因素理论水平数值。道真县在常规移栽期提前8 d,施氮肥3 kg/667 m2,种植密度1 143株/667 m2,留叶数24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45.08 kg/667 m2,最高产值1 714元/667 m2。德江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6 d,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55.7 kg/667 m2,最高产值2 742元/667 m2。彭水县在常规移栽期移栽,施氮肥5 kg/667 m2,种植密度1 043株/667 m2,留叶数23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63.2 kg/667 m2,最高产值2 552元/667 m2。桑植县在常规移栽期推后7 d移栽,施氮肥12 kg/667 m2,种植密度700株/667 m2,留叶数17片时,可获得最高产量190.75 kg/667 m2,最高产值3 706元/667 m2。  相似文献   

2.
凉山烟区浓香型烟叶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栽培措施是烤烟清甜香型表现的保障因素。本研究通过开展浓香型烤烟适宜品种筛选、适宜施氮量、适宜种植密度以及留叶数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凉山烟区浓香型烤烟关键栽培技术。初步明确了凉山烟区适宜种植的浓香型质量特色烤烟品种为湘烟3号、NC97,适宜施氮量是10kg/667m2,不要超过12kg/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m2、留叶数为19~21片,可以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个体与群体关系良好,利于形成浓香型特色的烟叶。  相似文献   

3.
栽培措施是烤烟清甜香型表现的保障因素。本研究通过开展浓香型烤烟适宜品种筛选、适宜施氮量、适宜种植密度以及留叶数等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形成了凉山烟区浓香型烤烟关键栽培技术。初步明确了凉山烟区适宜种植的浓香型质量特色烤烟品种为湘烟3号、NC97,适宜施氮量是10kg/667m2,不要超过12kg/667m2,适宜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m2、留叶数为19~21片,可以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个体与群体关系良好,利于形成浓香型特色的烟叶。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在黔南烟区烤烟栽培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研究烤烟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烟叶平均单叶重、产量、产值、化学成分、香气成分和评吸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黔南烟区无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以施氮量8~8.5kg/667m2,密度1000~1100株/667m2(行距为110cm,株距为55~60cm),留叶数20~22片,可获得较理想的烟叶产量、产值、农艺性状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豫烟11号的适宜栽培措施,提高豫烟11号的产量和质量,设置了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豫烟11号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影响的L_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密度对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最大,施氮量对节距和叶宽的影响最大,留叶数对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最小,但对化学成分的影响较大;综合各指标来看,豫烟11号在豫西种植密度为1 112株/667 m~2、施氮量为5.0 kg/667 m~2、留叶数为20~22张时株高、叶宽、产量、产值和均价均达到最大值,化学成分相对协调,钾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K326碳代谢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不同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K326碳代谢和产质量的影响,施氮量3个水平(4kg/667m2,8kg/667m2和12kg/667m2),留叶数3个水平(14片/株、18片/株和22片/株),两因素采用裂区设计,共有9个处理.研究表明,施氮量对碳代谢关键酶淀粉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力影响都达到显著水平,留叶数对蔗糖磷酸合成酶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两者交互作用对蔗糖磷酸合成酶活力达到极显著水平.化学成分方面,在施氮量为4kg/667m2~8kg/667m2、留叶数为14~18片/株变化显著,在高氮水平和高留叶数水平时变化不显著.施氮量为8kg/667m2,留叶数为18~22片/株的处理田间长势和上等烟率均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配套烤烟新品种云烟121最优栽培技术,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选择适宜云烟121种植的贵州西部代表烟区威宁县,设置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3个因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利用指数和法及回归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云烟121的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确定了云烟121的最佳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组合。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和留叶数对云烟121的产量和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当施氮量为98.80 kg/hm2、种植密度为15 247株/hm2和留叶数为16片/株时,云烟121有最高产量(1 941.53 kg/hm2);当施氮量为109.9 kg/hm2、种植密度为14 993株/hm2和留叶数为16片/株时,云烟121有最高产值(53 286.36元/hm2);当施氮量为85.72 kg/hm2、种植密度为17 571株/hm2和留叶数为19片/株时,云烟121有最高综合品质值(92.1)。综合...  相似文献   

8.
烤烟优质丰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K326、云烟87、云烟85为试验品种,设立种植品种、种植密度、施肥水平、留叶数和烟田耕层厚度试验,开展了烤烟优质丰产综合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烤烟达到优质丰产是可行性的,优质丰产烟田的烟叶产量可达175~200 kg/667m2;烤烟栽培要达到优质丰产,种植品种以K326为最优;种植密度以行株距120 cm×50 cm为最优;施肥水平以施纯氮10.5 kg/667m2,硼钼镁锌肥2 kg/667m2,N∶P∶K配比为1∶1∶2.5,且以集中施肥方法为最优;烟株打顶留叶数以始花打顶,株留有效叶20~22片最好;烟田选择以耕层厚度18~20 cm以上的优质丰产田最好。  相似文献   

9.
烤烟品种NC102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烤烟品种NC102在云南烟区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在云南省石林县板桥镇马街村进行了施氮量、株行距、留叶数、打顶时期4因素3个水平对该品种产量、产值影响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施氮量与株距互作对NC102产量的影响极显著,株距、留叶数的影响显著;施氮量、株距、施氮量与互作株距对产值的影响极显著,留叶数的影响显著;各因素对NC102产量与产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施氮量施氮量与株距互作株距留叶数。NC102品种的田间最佳技术措施组合为施纯氮量6.5kg/667m2、株距0.6m、留叶数20片、现蕾打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重庆烟区开展烤烟新品种云烟116的配套栽培措施研究,为云烟116在重庆烟区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选择施氮量、种植密度及留叶数3个栽培因素,采用3因素3水平无交互正交试验,按L_9(3~4)正交表设置9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按随机区组排列。【结果】不同施氮量水平间烟叶产量、产值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低施氮量水平下烟叶产量和产值均最高(2326.65 kg/hm~2、61 251.45元/hm~2),因此建议云烟116在重庆巫山烟区应适当减氮,比当地常规施氮量降低7.5 kg/hm~2为宜;不同种植密度水平间烟叶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产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高密度水平下烟叶产量、产值最高(2213.25 kg/hm~2、58 980.00元/hm~2),因此推荐适当增密,以16 665~18 116株/hm~2为宜;不同留叶数水平对烟叶产量、产值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低留叶数水平下产量和产值相对最高。【结论】重庆巫山烟区云烟116种植应适当减氮增密,推荐施氮量比当地常规减少7.5 kg/hm~2,种植密度16 665~18 116株/hm~2,留叶数根据烟株长势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