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农业防治的现状 当前,种田的农民朋友只要提到给作物防治病虫害,首先想到和使用的办法就是给作物喷洒农药.农药一喷,过不了多久,病虫害又出现了,于是,选用毒性更高的农药,加大用药量,不按规程操作(如农药安全间隔期限)的情况就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生产绿色果品,是我国果品生产的出路所在。这就对果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就是防止农药给果品和环境带来的污染。长期以来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连年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加之使用方法不当,使病虫产生了抗药性,并杀死了大量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农药对果品和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生产绿色果品,一定要改变依赖和滥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传统模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板栗是著名的干果之一。近年来,随着板栗生产的发展,板栗病虫害种类增多,果农们只好以农药与其相抗衡,但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危害板栗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采取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已成为发展板栗生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蔬菜病虫害抗药性大大提高,为害日益猖獗。为防治病虫害,许多菜农在蔬菜上大量使用高毒、长残效农药,使得蔬菜农药残留累积。城镇居民中毒事件增多。为确保人民身心健康,推动我市蔬菜  相似文献   

5.
有机农业中害虫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子英  刘保明 《农业与技术》2003,23(4):69-70,73
有机农业是一种在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以及转基因产品的系统.因此,有机农业的病虫害防治要求从作物病虫害的生态系统出发,综合应用各种生物的、农业的以及物理的方法,以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下面介绍几种有机农业中害虫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已应用多年,据统计,通过应用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150亿公斤,为我国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农民缺乏科学知识和相应的农药使用管理措施以及使用器械落后等问题,又出现了滥用农药,随意加大药量的情况,另外农药市场上很多农药商品不符合国家规定,如甲胺磷、克百威等巨毒杀虫剂,这些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机化学农药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以来,已成为农作物保护的重要手段。从整个农业病虫草害防治来说,应发挥各种防治方法的积极作用,因地制宜实行综合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这是病虫草害防治的主要方向。完全依靠农药,单独使用化学防治的做法将逐步减少以至不复存在。但必须指出,在综合防治中,化学防治今后仍占主要地位。在推行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大面积使用农药更是不可缺少。在广为使用的农药中,有90%可以在土壤中形成结合残留,且结合残留量一般可占农药施入量的20%~70%。大量事实表明,农药结合残留的形成可使残留物暂时避免被分解或矿化,但仍可因土壤微生物、动物或植物根系的作用而被释放出来,并通过土壤一植物体系在植物体内积累,造成迟发性危害;且可影响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并可导致整个生态链遭到破坏。为此。农业部发布了一系列的绿色食品标准,其中《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是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标准之一。绿色农业生产应从作物一病虫草害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滋生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笔者在绿色食品工作实践中对黑龙江垦区绿色农业植保工程的完善进行了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生态茶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关系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若农药使用不当,则容易造成农残超标。因此,关键在于科学使用农药,使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同时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生态茶园综合防治病虫害,务必合理选择适用农药,选用对病虫害防治效果高,对作物和天敌安全,并且成本低的低毒、低残留药剂。茶园禁止使用滴滴涕、六六六、对硫磷、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3—2013年我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以农药使用强度和作物多样性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农药使用强度及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农药使用强度不但能增加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而且具有明显的作物多样性门槛效应:当作物多样性低于门槛值时,农药使用强度每增加1个单位,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将增加0.8048个单位;当作物多样性高于门槛值时,农药使用强度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影响将降至低门槛值时的0.66倍。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具有明显的农药使用强度门槛效应,而且是双门槛:当农药使用强度低于低门槛时,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会有比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农药使用强度在高低门槛之间时,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影响仍然为负但不显著;当农药使用强度高于高门槛时,作物多样性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抑制作用比农药使用强度小于第一门槛值时更强烈。对此提出控制农药使用强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微生物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明典 《世界农业》1996,(10):18-19
农业微生物与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罗明典所谓“可持续农业”是指控制农业病虫害破坏程度、提高作物生命力、保持生物多样性、改良农业环境以及采用新式农具等方面内容;实际上它与生态农业密切相关。本文仅涉及农业病虫害控制与提高作物生命力这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农药污染成为威胁人们生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绿色生态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方向。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绿色农业中病虫害防治展开论述,依据相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要求,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对病虫害的防治提出可行的技术手段,并给予系统的整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当前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农药的使用涉及到人畜、作物和环境的安全,为此,从预防人畜中毒、防止作物药害、防止农产品农药残毒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总结了农药的安全使用,以为农药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减少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碳排放量,从发展精准农业、提高肥料使用效率、科学使用农药、节水灌溉、病虫害生态防治和农机农艺节能减排等方面探讨了低碳农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1,鳞翅目。成虫的膜质翅上有鳞毛和鳞片故称鳞翅目,代表昆虫为各种蝶类、蛾类,像农业昆虫中的二、三化螟、棉铃虫、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都属此类。其为全变态昆虫,成虫口器为虹吸式,幼虫口器为咀嚼式。鳞翅目害虫在幼虫期危害作物,通过咀嚼式口器,咬食作物组织(根茎叶等),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防治鳞翅目害虫的药剂有很多。对于食叶害虫可直接使用触杀兼胃毒剂型农药,如菊酯类(功夫等)、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等)、抗生素类(阿维菌素、甲维盐等)等,也可采用抑制昆虫几丁质的苯甲酰脲类农药,”如灭幼脲、氟铃脲等;对于钻心虫类可在使用具有内吸或内渗性农药,如三唑磷、毒死蜱、丙溴磷等;对于地下螟虫可使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农业综合防治、生态防治、无公害蔬菜生产使用农药准则以及生产使用农药注意事项4个方面阐述了控制农业生产的外源污染和农业自身污染,以及保护地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当前农业生产上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化学农药在目前的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中的作用已经无法被取代,尽管农药的大量使用引起的负面效应越来越严重,国内外的科学家也一再呼吁要减少农药的用量。现代农业要维持持续稳产、高产都离不开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7.
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及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水污染了农业环境,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降低了品质。治理污染可采取充分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科学施肥、综合防治病虫害、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强化农业执法等措施,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西安农业生态在光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应合理保护和利用,主要存在河流污染、农田农药污染、新病虫害危害、秸秆焚烧等生态问题,应采取治理工业污染,合理使用农药,种植多样化作物,增加湿地等措施改善我我市农业生态,并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在使用农药防除病虫害过程中,时常听到一些农民反映受骗上当,购买了“伪劣农药”,钱花了,工赔了,病虫害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我县(平乡县)一些农民,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不好或不明显的原因,除了确实存在一些伪劣农药外,更重要的是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出了差错,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辽宁农业科学》2011,(6):F0003-F0004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创新中心作物病虫害研究室,主要从事作物病虫害防治以及高梁、玉米等资源抗病虫鉴定、资源创新和分子辅助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