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不同种植方式对冀西北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和引入的彩色花生为试验材料,研究覆膜双行垄种、单行垄种和平地直接条播3种种植方式对冀西北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双行垄种能提高花生出苗率,且使花生出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明显提前,与单行垄种和平地直接条播相比,覆膜双行垄种能显著提高花生的百果重和百仁重,并能增加花生的单株结果数,因此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不同种植方式对花生子仁品质也有影响,覆膜双行垄种能显著提高花生蛋白质含量、油酸/亚油酸比值。同一种植方式下,彩色花生的产量和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花生,在冀西北地区有更大的推广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在网室条件下对旱作水稻与花生间作的产量效益进行了2年试验研究,从氮素营养的角度对其产量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花生间作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间作产量可以提高18%~41%(LER)。间作系统中起增产作用的主要作物是水稻,在水稻/花生为3:3和4:2的2种间作方式下,间作水稻分别比单作水稻产量提高58.9%和31.8%,间作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水稻与花生间作可明显提高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如在水稻单作、水稻/花生为3:3和4:2间作方式,水稻叶片的含氮量分别为21.2、24.9、22.8 g·kg-1,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劲素花生专用肥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比验证劲素花生专用肥在花生上的肥效。结果表明,施用劲素花生专用肥相对于其他两种施肥方式,百果重分别提高1.5%、6.7%,百仁重分别提高3.0%、4.7%,出仁率分别提高2.2%、3.7%,产量分别提高12.4%、19.6%。综合分析,施用劲素花生专用肥,可明显的促进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提升,对花生有着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辽宁昌图冷凉风沙区采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进行花生栽培试验,以传统覆膜方式作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双沟覆土压膜方式降低人工引苗率,对照的人工引苗率为88.5%,而双沟覆土压膜方式仅7.7%。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出苗率较对照提高19.4%;根际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高3.6~19.8个百分点。双沟覆土压膜方式花生单株分枝数、主茎高、第一侧枝长、根系干重和茎叶干重等植株长势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荚果产量、百仁重和出仁率等产量及产量性状,分别提高18.7%、5.8%和2.6%。冷凉风沙地区,花生采用双沟覆土压膜方式栽培,幼苗出苗率高,根际土壤水分含量增加,植株长势增强,产量提高,饱果率、百果重、百仁重增加。  相似文献   

5.
通过不同覆膜方式对比试验,从花生出苗、根际土壤、植株性状与经济性状调查分析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种植相比,三种覆膜方式均能提高花生产量,以黑色地膜产量最高,与白色地膜共同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麦后夏直播花生生产发展潜力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麦后夏直播花生是解决粮油争地矛盾、实现花生轻简高效栽培及保障粮油安全的有效途径。本文简述了山东花生主要种植方式及其面积和产量状况,介绍了麦后夏直播花生分布区域与主要种植方式;从气候资源、种植面积和产量提高等方面探讨了夏直播花生的生产潜力;从土壤条件与田间作业优势、品种、技术及种植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发展夏直播花生的优势与条件;指出产量不稳、种植技术有待提高和管理粗放是制约夏直播花生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提出了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实施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及加强现有技术成果的集成与示范等进一步发展夏直播花生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黑龙江齐齐哈尔地区几种花生种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到适合齐齐哈尔地区花生栽培的方法,达到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取实验的方式研究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植株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以期提高我国夏直播花生的栽培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麦套花生是豫东地区花生的主要种植方式,其面积占全市花生总面积的60%以上。但是,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和劳动力价值的不断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氮肥施用方式对花生连作障碍的减缓效果,设置不同比例的底肥和追肥比例,研究氮肥施用方式对连作花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干物质质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条件下,大量氮肥肥效后移有利于增加连作花生荚果成熟过程中的有效光合面积,有利于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增加连作花生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干物质质量,提高产量;氮素底肥和追肥合理搭配较单一施用底肥更能满足连作花生生长发育对氮素的大量需求,保证了花生生长前期不缺肥、后期不脱肥,进而提高花生产量,其中,氮肥施用以底肥25%+花针期追肥75%处理产量最高(3 906.7kg/hm2),较全部底肥处理增产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