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 ,研究水分胁迫下离体烟叶中脂氧合酶活性、水杨酸(SA)与茉莉酸 (JA)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分胁迫下茉莉酸积累的同时 ,脂氧合酶 (LOX)活性也上升 ,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去加愈创木酸 (NDGA)是LOX专一抑制剂 ,在抑制LOX活性的同时也阻断了水分胁迫下茉莉酸的积累 ;无细胞体系加入LOX可直接引起茉莉酸的积累。这表明LOX很可能是JA生物合成及胁迫诱导JA积累的一种关键酶 ,水杨酸抑制茉莉酸积累。  相似文献   

2.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盐胁迫下玉米根系吸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茉莉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应答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中起到重要作用。然 而以往针对茉莉酸提高植物非生物胁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茉莉酸提高植物抗氧化能力来提高植物抗性的研究, 而其对植物水分平衡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方法】通过水培(1/4 Hoaglands 营养液)条件下外源施加茉莉酸 甲酯(1 μmol/L)处理解析短期(2 h)盐(100 mmol/L)胁迫下茉莉酸对玉米根系吸水能力的影响,以期为玉 米抗盐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外源施加茉莉酸甲酯分别提高盐胁迫下根系生物量 41.32%,地上部生 物量 40.69%;同时,对生理指标分析发现:外源施用茉莉酸甲酯能有效提高盐胁迫下玉米净光合速率(47.48%)、 蒸腾速率和叶水势及叶相对含水量等叶片相关生理指标;盐胁迫下玉米高根系水力学导度(相比非茉莉酸处理 提高 41.60%)对维持高蒸腾速率与叶相对含水量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外源氯化汞抑制试验表明茉莉酸 甲酯处理下高的根系水力学导度与水通道蛋白活性显著相关。【结论】盐胁迫下茉莉酸能够通过调控玉米根系 水通道蛋白活性提高玉米根系水力学导度从而提高玉米根系吸水能力进而维持茉莉酸处理下玉米高的叶面蒸腾 速率及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  相似文献   

3.
以波姬红无花果为试材,40℃高温胁迫经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无花果幼苗,分析与抗逆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茉莉酸合成路径中脂氧合酶(LOX)活性变化及丙二醛、脯氨酸、多酚含量,同时,采用黑绒金龟蚕食伤害经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无花果幼苗,分析与生物胁迫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及单宁、胰蛋白酶抑制素含量。结果表明,高温胁迫经50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无花果幼苗,其SOD、POD、CAT活性与未用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照)相比有显著增加,脯氨酸、多酚含量提高,丙二醛含量降低;生物蚕食经50μmol/L茉莉酸甲酯处理的幼苗叶片,其PPO、PAL活性增加,单宁、胰蛋白酶抑制素含量提高。经茉莉酸甲酯处理的无花果幼苗,高温胁迫、生物蚕食能通过增加SOD、POD、CAT活性抵御非生物逆境的胁迫,通过提高PPO、PAL活性增强对生物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茉莉酸甲酯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温度胁迫、种子萌发及下胚轴和根的影响,并讨论了茉莉酸甲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茉莉酸参与植物逆境胁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阐述了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的合成、非生物胁迫,盐胁迫、高温胁迫、低胁迫、干旱胁迫、水分胁迫、伤胁迫,以及生物胁迫,防虫、防病原物入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尽管还有两个难点尚未研究解决,但茉莉酸的广谱生理效应,特别是参与植物抗逆境胁迫作用,已被人们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在应用,这两个研究难点,一是对JA的合成和调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但对JAS的作用机理还有许多不明之处,特别是在细胞学水平和分子学水平上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一是JA信号传导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茉莉酸对低温胁迫水稻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酸(J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生长调节物质,作为内源信号分子参与低温冷害、高温胁迫、盐胁迫、水分胁迫、病虫害以及机械伤害胁迫等抗逆反应。选用抗冷性存在明显差异的两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日本晴和IR50作为材料,通过设置对照(未经低温处理)、低温、低温+茉莉酸(JA)3种处理,研究茉莉酸对水稻幼苗的抗冷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添加茉莉酸溶液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低温胁迫对水稻幼苗造成的伤害,有效地提高抗冷性,但这种缓解效应在不同水稻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对昆虫取食和腐生型病原菌等生物胁迫的抗性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关于茉莉酸调控植物对非生物胁迫抗性的研究较少。以ABA和茉莉酸信号途径中一些番茄突变体为材料,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失水处理对茉莉酸信号途径中相关标记基因的诱导情况,证明失水处理可诱导茉莉酸信号途径中相关标记基因的表达,这种诱导既依赖于ABA合成,又依赖于茉莉酸合成和信号传导,说明茉莉酸信号途径可能在调控番茄抗旱反应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外源喷施不同浓度茉莉酸(5、25、50μmol/L),研究了茉莉酸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0μmol/L AlCl_3处理使得紫花苜蓿生长受到抑制,其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降低,光系统I (PSI)和光系统II (PSII)的相对电子传导速率、P700活性和环式电子传递量(CEF)也明显降低。外源喷施低浓度茉莉酸(~5μmol/L)对缓解苜蓿铝毒害的作用最为显著。外源喷施低浓度茉莉酸(5μmol/L)时,苜蓿根长、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铝胁迫处理,同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明显升高;PSI和PSII的相对电子传导速率、P700活性和CEF值显著增加。而喷施过高浓度茉莉酸(~50μmol/L)对铝胁迫下紫花苜蓿的生长无明显缓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茉莉酸对苜蓿铝毒害的缓解作用与茉莉酸改善铝胁迫苜蓿的光合作用和光化学系统电子传递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已筛选出的氮高效耐低氮水稻品种C156和氮敏感品种C111,分析植株根系的根系活力、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等指标,研究了镉胁迫条件下茉莉酸甲酯对水稻根系和光合作用影响。结果表明:镉胁迫下茉莉酸甲酯提高了C156品种根系活力,提高了2个品种总根长,但是影响不大。镉胁迫下茉莉酸甲酯显著降低了C156品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1603-1607
为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能否缓解盐胁迫对商洛黄芩的伤害及其适宜浓度,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以商洛黄芩种子为材料,研究0.5%Na Cl胁迫处理下,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对商洛黄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茉莉酸甲酯可缓解盐害,显著提高黄芩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提高叶片SOD,POD活性及叶绿素含量,降低MDA含量,可为解决黄芩生产中有关盐胁迫问题及耐盐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莹  陶雷  袁红梅  赵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11-6812
当植物受到生物或非生物因素胁迫时,体内会合成茉莉酸类物质,启动自身的防御反应。茉莉酸途径的抑制因子JAZ(Jasmonate ZIM-domain)蛋白近期被确认,该文对JAZ蛋白在茉莉酸信号传递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中草药金龙胆草(Conyza blinii H.Lév)为材料,研究不同非生物胁迫对其重要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为高品质金龙胆草的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模拟非生物胁迫盆栽试验的方法,检测高盐、低温、干旱、紫外和茉莉酸甲酯(MeJA)胁迫后金龙胆草皂苷、苦蒿素和黄酮含量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评价不同非生物胁迫的效果。[结果]在各非生物因素胁迫下3种次生代谢物含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紫外胁迫对皂苷和苦蒿素含量积累作用较明显,胁迫48 h皂苷含量增加了1.06倍,苦蒿素含量增加了0.43倍,而对黄酮含量影响较大的为茉莉酸甲酯,胁迫48 h黄酮含量增加了3.68倍。隶属函数分析显示,5种胁迫的效果由强到弱为紫外>茉莉酸甲酯>低温>高盐>干旱。[结论]利用非生物胁迫选育高次生代谢物含量的金龙胆草植株是可行的,且紫外胁迫为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3.
茉莉酸信号传导在植物抗逆性方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植物内源激素广泛参与调控植物防御反应和形态发育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茉莉酸在调控植物发育和渗透胁迫应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节点基因对根、气孔的发育以及对光合作用的影响阐述了该信号途径在植物抗逆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从而为全面认识茉莉酸及其信号途径在植物抗旱、耐盐碱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茉莉酸类物质的功能与胁迫防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具有茉莉酸基本结构的茉莉酸类衍生物,广泛在于植物界中,具有极为广谱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为能诱导与生物抗逆境作用相关的物质的形成、促进衰老以及抑制生长等。同时,茉莉酸类衍生物可诱导许多植物特异基因如贮藏蛋白基因和与植物抗病虫害及其它逆境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产生特异的蛋白质,最近还发现茉莉酸能充当胁迫诱导反应的信号分子,由其通知植株未受伤部位和邻近植株进入警戒状态,因而再度成为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还发现茉莉酸(JA)与脱落酸(ABA)在促进衰老及对胁迫的反应上作用较为相似,两者可独立地发挥作用或以某种形式相互协调,笔者就茉莉酸类衍生物的生理生化作用及其在胁迫防御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以美味猕猴桃品种秦美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对高温胁迫下猕猴桃组培苗膜脂过氧化及相关抗氧化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可抑制高温胁迫下猕猴桃叶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增强高温胁迫下猕猴桃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  相似文献   

16.
用50μmol/L茉莉酸和100μmol/L水杨酸预处理葡萄幼苗后,在高温胁迫下,蛋白质含量、抗坏血酸氧化物酶、谷胱甘酞还原酶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抗坏血酸含量持续下降,茉莉酸和水杨酸预处理过的葡萄幼苗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坏血酸氧化物酶、谷胱甘酞还原酶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与谷胱甘酞含量都高于对照。由此认为茉莉酸和水杨酸能减缓高温胁迫所引起的胁变反应。推测JA和SA处理在诱导葡萄抗热性能上可能具有相似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用PEG-6000(5%,10%,15%,20%)和茉莉酸甲酯(0.025,0.250,2.500μmol/L)在25℃暗处理浸种18 h对种子做引发处理,以15%的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茉莉酸甲酯和PEG引发对干旱胁迫下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0.25μmol/L茉莉酸甲酯浸种后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相比,其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极显著缩短了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了幼苗的苗高和根长,提高了幼苗活力,从而提高了达乌里胡枝子幼苗期的抗旱性。0.25μmol/L茉莉酸甲酯的引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高山杜鹃的耐热性,给高山杜鹃的引种栽培提供依据,通过对秦岭高山杜鹃外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高温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杜鹃幼苗叶片的热害指数,并测定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及质膜透性。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随着茉莉酸甲酯浓度的增加,SOD、POD及CAT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且茉莉酸甲酯浓度在100μmol/L时SOD、POD及CAT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107U/g、92U/g和12.74U/g;MDA含量、质膜透性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茉莉酸甲酯浓度在50μmol/L时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最小,分别为20%和8.92μg/g。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均能缓解高温对高山杜鹃幼苗的伤害。茉莉酸甲酯浓度为50μmol/L和100μmol/L时对高温胁迫下高山杜鹃各项生理生化特征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减轻高温对高山杜鹃的热伤害,提高其耐热性。  相似文献   

19.
茉莉酸是植物体内天然的调节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响应外界环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分析水稻中茉莉酸的响应基因,设计了Os PDF1.2,Os VSP2,Os JAZ8的定量PCR引物,利用100μmol/L茉莉酸和100μmol/L菲尼酮(内源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处理的叶片为材料,分析了Os JAZ8,Os PDF1.2,Os VSP2等3个基因对茉莉酸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Os JAZ8,Os PDF1.2随着茉莉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升高,随着菲尼酮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量逐渐降低,而Os VSP2则与之相反;Os JAZ8对于茉莉酸的响应较Os PDF1.2,Os VSP2这2个基因更加敏感。据此结果认为,Os JAZ8的表达量可以作为水稻叶片中茉莉酸相对含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从植物激素脱落酸、茉莉酸和水杨酸等信号物质对抗氧化代谢的调控等方面对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抗氧化代谢信号物质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