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在新疆莎车县分别比较研究了棉田与麦田间作不同条件下棉田几种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数量和益害比情况。结果表明:在麦收后前期(6月17日),麦 棉、麦 棉 麦、麦 棉 麦 棉3种布局方式棉田和3种麦棉比例棉田的增益作用要强于全棉棉田,控害效果明显。3种布局方式棉田和3种麦棉比例棉田与全棉棉田的天敌总数、瓢虫类天敌数量和两种益害比差异显著;3种麦棉布局棉田天敌总数分别高出全棉棉田104%、109.4%和113.8%;瓢虫类天敌数量分别高出全棉棉田137.4%、135.3%和173.4%。麦棉布局棉田中,麦 棉 麦 棉镶嵌式布局增益效果最好。麦棉比例1∶5以上、1∶1~1∶5及1∶1以下棉田的天敌总数分别高出全棉棉田79.1%、128.4%和121.2%;瓢虫类天敌数量分别高出全棉棉田108.7%、165.7%和176.2%;3种麦棉比棉田中,1∶1~1∶5的麦棉比例的增益效果最好。麦收后期(7月16日),麦田增益效果减弱,各类棉田天敌害虫发生趋于一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朱传经 《昆虫天敌》1994,16(1):28-35,27
随着棉虫综合防治的不断发展,棉虫天敌的保护和利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棉田内捕食性天敌视为一个整体,根据群落内物种的组成和数量,采用群落的几个参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了解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分类和群落内物种的联系及其功能,以期为棉虫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棉田插种玉米对天敌虫口的影响及其控制害虫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渭南地区棉虫的主要天敌有4大类:蜘蛛、瓢虫、食虫蝽和草蛉,以蜘蛛类为最重要。在棉田按每亩120~150株插种玉米,天敌虫口大量增加。插种玉米的棉田天敌数较对照纯棉田增加了62.8~115.7%。对棉铃虫、伏蚜、盲蝽和红铃虫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棉田插种玉米可以诱捕棉铃虫成虫,从而减少第二代该虫产卵,减轻棉花被害。  相似文献   

4.
在棉虫综合防治中,了解棉田的生态环境、天敌与害虫种群变动,对制定合理防治手段,充分发挥天敌控制害虫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大面积成片种植棉田,天敌优势种的变动 诸城县棉田中主要害虫是棉蚜、棉铃虫,盲蝽象、象鼻虫、棉小造桥虫等。由于棉花大面积成片种植,作物单一,因而害虫  相似文献   

5.
棉田及其邻作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陷阱法对小麦/玉米-棉花、苜蓿-棉花、棉花-棉花3种交错带的棉田及其邻作田共6种类型田块的地表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地表天敌物种组成、数量及多样性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与不同作物邻作的棉田中,每个陷阱全年收集到的物种数差异显著,以与小麦/玉米邻作的棉田物种最丰富,为13.3种,与苜蓿邻作和棉棉邻作棉田的物种数分别为10.4和11.7种;每个陷阱全年收集的天敌个体数差异亦显著,以棉棉邻作棉田的最少,平均50.1头,与小麦/玉米和苜蓿邻作棉田分别为75.1和77.6头.3种邻作方式下,棉田地表天敌数量在4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8月底至9月底则呈波动上升趋势.棉田及其邻作苜蓿田或小麦/玉米田天敌数量的季节性波动趋势基本一致,棉田与其邻作田之间地表节肢动物天敌存在迁移.综合6类型田块地表节肢天敌功能团的数量动态,蜘蛛类在各类型田块中长期是优势天敌功能团,尤以6、7、8月数量更大;隐翅甲是次优势天敌功能团.对6类型田块地表节肢天敌的群落特征分析表明,天敌功能团多样性指数H'与物种多样性指数H'显著相关,可用天敌功能团多样性指数H'代替物种多样性指数H'研究天敌群落特征;节肢动物天敌功能团优势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与物种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并不完全显著相关.对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群落特征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小麦/玉米邻作、棉棉邻作的两块棉田地表节肢动物天敌群落较为相似;与苜蓿邻作的棉田较为特殊,其多样性指数H'最低(1.425),优势度指数D最高(0.473),均匀度指数J最低(0.731).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4a测报调查资料整理,归纳了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的发生期和发生量,并分析了麦田天敌、棉田主要害虫、气象因素和棉田用药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棉虫综合治理对天敌昆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孔明  纪好勤 《昆虫天敌》1989,11(4):151-155
棉花是河南省主要经济作物,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我们于1988年组建了以保护与利用天敌力中心的棉田害虫综合治理模式,在主要产棉区太康县示范推广。本文报道了朱口乡棉虫综合治理示范区天敌昆虫群落结构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8.
2001年调查结果表明,青翅蚁形隐翅虫发生量在淮北棉田捕食性天敌中占8.1%,居第四位;与棉田主要害虫具有较强的追随关系;对棉铃虫、棉蚜、棉叶螨具有较强的聚集攻击效应;是淮北棉田优势种天敌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稻-棉邻作系统稻田和棉田地表捕食性天敌丰富度和多样性,采用陷阱诱捕法对邻作稻田-棉田地表的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群落特征参数等对陷阱诱集物种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稻-棉邻作系统共诱集3纲11目33科8532头样本。其中,稻田陷阱收集到8目27科35种5878头个体,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1.8779、0.7297、0.2576;棉田陷阱收集到3纲9目28科35种2654头个体,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2.4771、0.8041、0.4149。稻-棉邻作系统捕食性天敌有3纲3目13科17种5971头,优势种为捕食性天敌狼蛛,泽蛙是次优势天敌功能团,捕食性的鞘翅目天敌瓢虫类、步甲等种类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0.
新疆南部地区棉田捕食性天敌种群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开展棉田害虫生态控制,于2004年5~8月系统调查了新疆阿克苏棉区捕食性天敌的种群数量消长动态。结果表明:该地区捕食性天敌种类多数量大,有7目15科28种以上,高峰期天敌虫量平均达到8.86头/株;无干扰情况下能建立稳定的自然种群,对棉田发生的害虫基本上可有效控制;不同天敌田间消长动态存在差异,瓢虫和草蛉为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天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0—2012年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节肢动物群落调查方法,对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Bt棉田和常规棉田的天敌种类及数量进行系统调查,统计3种棉田天敌的群落特征参数并分析比较其在年份间和年度内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天敌群落的特征参数与另2种棉田均无显著差异。3种棉田天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的时间动态规律在同年份基本一致,且随棉花生育期而呈现阶段性变化,前二者表现为5月底或6月初开始上升,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达到并保持同等的较高水平,8月下旬呈下降趋势;而后者则在棉花生长前期和后期处于较高水平,7—8月中间生长期处于较平稳的低水平。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田的优势天敌种类比较稳定,与其它2类棉田相比,天敌群落的优势种基本一致,仅有个别种群的优势度有所差异。表明种植转基因抗草甘膦抗虫棉对棉田天敌群落结构的影响较小,不会扰乱天敌群落的稳定性,其合理种植更有利于优势天敌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摘     
科技文摘不同类型棉田棉铃虫及其优势天敌种群动态研究初报/夏敬源…(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455112)//中国棉花.—1996,23(6).—5~7北方棉区麦棉两熟制已占该区植棉总面积60%以上。作者研究了平作和麦套春棉治虫与不治虫共4种类型棉田的棉铃...  相似文献   

13.
一熟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1997年在田间研究了转Bt基因棉品系R93-4在一熟种植方式下对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及其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棉造桥虫(Anomis flava)有良好的抗性,发生高期百株幼虫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品种中12,但转基因棉田仍需防治第3和第4代棉铃虫。和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棉自然控制田和综合防治田的棉苗蚜(Aphis gossypii)分别增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田十一星瓢虫对棉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增加,使用化学农药后天敌控制能力下降[1],使得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暴发,成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加强天敌对棉蚜的控制作用,近几年新疆棉区对棉蚜不使用化学农药进行大面积防治,大多是在棉田出现中心蚜株时进行点片防治,棉虫基本上处于自然控制状态[2]。新疆尉犁县棉田十一星瓢虫((Coccinella undecimpunctata Linnaeus)种群数量大,繁殖速度快,是控制棉田棉蚜的主要天敌。本文报道在新疆棉田调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20 0 0~ 2 0 0 1年 ,在新疆棉区系统地研究了转Bt基因棉田主要害虫及其天敌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发生高峰期百株落卵量和百株幼虫数量都显著低于常规对照 ,转Bt自控田和转Bt化防田棉蚜和棉盲蝽发生数量则显著高于常规棉对照田。在天敌方面 ,转Bt自控田和转Bt化防田较常规棉对照田 ,丽草蛉种群数量有所增加 ,而小花蝽和黑食蚜盲蝽等 5种捕食性和几种寄生性天敌数量都有所下降。转Bt基因棉田棉蚜和棉盲蝽等刺吸性害虫发生数量加重而多种天敌数量减少的趋势值得引起重视。鉴于新疆地区棉铃虫发生数量较低目前无需专门防治的特点 ,作者建议 :可以考虑推广农艺性状较好的常规棉品种并保护天敌 ,以达到控制害虫、丰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门近年来棉田害虫天敌的系统观察与研究,从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及生物防治角度,提出了棉田害虫综合治理的措施,从而保护和利用了现有棉田害虫天敌资源,并在小区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棉田棉铃虫、棉蚜、棉盲蝽自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棉田,3种害虫的田间防效比对照棉田分别提高5.5%、6.4%和4.8%,试验田杀虫剂使用次数减少2-3次,成本测算每hm2棉花节约杀虫剂及人工成本共450元,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棉田是以棉花为中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由于棉花各生育阶段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化学信息物质,以及小气候的不同,因此,棉花各个生育阶段的害虫种类和种群数量是不一样的;与此相适应的天敌种类和种群数量也不相同。不同的棉虫和一种棉虫在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天敌对它的控制程度亦有区别。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棉虫自然天敌,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须了解在一定的区域内,棉虫天敌种类及其分布情况,研究它们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施药失当已使棉田的自然天敌数量大减。为了综合治理棉田害虫,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特提出保护棉田自然天敌九法。 1、种植诱集带 在棉田内每隔10行棉花种1行玉米,可使飘虫、草蛉、蜘蛛等天敌数量增加47%左右,或每隔8~10行棉花种1行甘兰型油菜(生长快,枝叶繁茂,菜蚜发生早),可招引天敌定居繁殖。据调查油菜百米单行天敌存量一般为1000头以上,能有效地控制棉蚜虫及二代棉铃虫为害。 2、设施诱集、诱杀 设置高压汞灯、双波灯和频振灯诱杀害虫成虫或利用杨树枝把、蜜源植物、性诱剂诱集虫蛾。这不仅能减少棉虫的落卵量,还可使…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e)是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有危害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防治二、三代棉铃虫时,棉田往往棉蚜、棉叶螨、棉铃虫三虫并发。为有效保护棉田天敌,做好综合防治,2006年我站选用5%虱螨脲乳油(美除)进行了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示范,拟通过试验、示范,观察对棉田优势天敌——瓢虫的影响;评价美除对棉铃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并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为该农药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供试药剂:5%虱螨脲乳油(美除)(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公司)。对照药剂:35%硫丹乳油(安庆市茁壮农药公…  相似文献   

20.
棉蚜是棉田前期的主要害虫,过去一直应用农药防治。1904-1988年,在江苏省射阳县的麦套移栽棉田,进行了6月底前不用农药和施用农药防治棉蚜的对比试验,结果6月底前棉田不用农药防治棉蚜,天敌总数增加47.96%,中、后期害虫减少54.54%,蕾铃期虫害减少58.62%,玉米螟蛀棉茎数明显减少。棉花的生长、产量和品质与施用农药的棉田,差异不显著。作者认为麦套移栽棉田,在雨水调匀,棉株正常生长发育的年份,充分利用棉田天敌的作用,6月底前苗期不施农药防治蚜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