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宁夏养禽业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草原(滩)鸡的养殖成为禽业发展的一大亮点。草原(滩)鸡养殖不仅节约了成本.生产出符合人类健康需求的绿色禽产品.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而且把草业和禽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我国已经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在不断提高,如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达到3 000多万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经营模式不断转变,产、加、销一体化格局正在加快形成;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牢固,仅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草原畜牧业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和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因此,应该积极应对客观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有利机遇,进一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掖畜牧业发展有着优势资源,除了两个天然牧草场外,又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养殖产业形成了养殖园区和“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养殖中以清洁生态循环来发展,在现代畜牧养殖中有着不同的产业特色,探索出了绿色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试论甘孜州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甘孜州草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性及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当前全州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探索适合甘孜州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并提出发展草原畜牧业的保障措施,有力促进全州草原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草畜平衡制度是切实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和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在全国五大牧区率先推行草畜平衡制度,取得了初步成效,探索出一条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成为促进锡盟畜牧业经济转型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湖北畜牧兽医》2013,(11):89-89
据悉.来自黑龙江省各地的50多家畜牧企业和养殖场正式成立了黑龙江省畜牧业协会绿色养殖分会。这些企业和养殖场将通过建立“无抗养殖”新模式.开发养殖“无抗猪”、“无抗鸡”、“无抗蛋”等绿色畜产品,推动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畜禽产品。  相似文献   

7.
不断发展的中国草原畜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原畜牧业是指以草原(包括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地)为基础,进行草食家畜生产的畜牧产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草原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及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宁夏地处西北边陲,有着大量的天然草场,草畜产业在牧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养禽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草原(滩)鸡的养殖成为禽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节约了成本,生产出符合人类健康需求的绿色畜产品,提高了农牧民收入,而且把草业和禽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但同时也发现在养殖草原鸡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选址不科学,饲养管理粗放混乱,不注重草原补播改良和人工种草,出现破坏草场植被的情况。就如何发展草原(滩)鸡作一些浅谈。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通过调整优化草原畜牧业经济结构,发展种草养畜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方式,草原畜牧业由“靠天养畜”向“建设养畜”转变,由自给半自给型向商品化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省草原畜牧业生产迈入持续稳定发展的良性轨道,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疆畜牧业》2006,(5):I0003-I0003
博湖县畜牧局于1986年10月20日成立,现有职工38名,下设3个站所,动物防疫监督站,治蝗站、草原监理站。近年来,博湖县畜牧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稳定草原畜牧业,努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在品种改良、特色养殖、疫病防治、兽医体制改革、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依法合理保护利用草场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使全县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十五期间,  相似文献   

11.
草原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完整开放性的系统。近年,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由于生产经营不合理,盲目扩大养殖规模,过度放牧超量放牧,造成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场生产能力逐渐变差,优质牧草数量锐减,有毒有害杂草丛生。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确保草原畜牧养殖产业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可持续发展。该文深入探讨畜牧业发展对草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推动畜牧业发展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北州“门源县草地畜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系青海省农业综合开发草原建设计划项目,于1993年9月组织实施,1995年完成,1996年1月通过省级验收。示范工程按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指导思想,采取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相结合的办法,以强化牧业基础设施为主,实施大规模综合开发,实现了牲畜半舍饲化、绵羊暖棚化、种草收割机械化和绵羊良种化。比前几年的草原“六配套”提高了一个层次,显示出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的雏形,找到了畜牧业再上新台阶,实现草原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途径。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针对当地草原退化突出、水土流失严重、草食畜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提出了草原恢复和建设的技术措施。通过两年的实施,产生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在生态建设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建设中保护生态”的新路子。现本文将其主要做法予以介绍,供业界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开创“十五”内蒙古畜牧业发展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5-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笔者回顾和总结了内蒙古“九五”计划执行情况,客观评价了内蒙古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十五”期间的全区畜牧业发展奋斗目标及工作思路,即:继续深化牧区改革,全面完善草原“双权一制”政策;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深入贯彻“双增双提”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草原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以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科技兴牧,提高畜牧业生态环境;以畜牧业“种子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科技兴牧,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积极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继续推动农区畜牧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草原资源丰富,总面积584.22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37.9万公顷,林间、林下草地及田间隙地288.36万公顷。这些丰富的草原资源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加快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颁布和“退耕还草”、“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草原禁牧和牲畜舍饲”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省的草原畜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现就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化草地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近年来,随着生态省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省的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1康定县草原畜牧业发展现状畜牧业是康定县农牧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全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从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入手,大力推进农区规模养殖和牧区生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不同地区的环境情况差异较大。我国有广阔的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先天优势和坚实的资源基础,但随着草原资源的减少和畜禽养殖数量的急剧扩增,破坏了原有的草畜平衡状态。养殖污染超出了草原承载,形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了人们生存的环境质量,伴随的动物疾病等问题也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所以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需要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本文对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甘肃畜牧兽医》2014,(2):71-71
近年来,武威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没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治风沙生态立市战略,走“规模化、多品种”设施养殖发展之路,切实保护好石羊河流域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使得天然草原退化、沙漠扩张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设施畜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边陲,有着大量的天然草场,草畜产业在牧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养禽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草原(滩)鸡的养殖成为禽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它不仅节约了成本,生产出符合人类健康需求的绿色畜产品,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而且把草业和禽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但也同时发现在草原鸡生产中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选址不科学,饲养管理粗放混乱,不注重草原补播和人工种草,出现破坏草场植被的情况.本文就如何发展草原(滩)鸡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饲料广角》2006,(2):4-7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第四章畜禽养殖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畜牧业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引导和支持畜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畜禽生产,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国家支持草原牧区开展草原围栏、草原水利、草原改良、饲草饲料基地等草原基本建设,优化畜群结构,改良牲畜品种,转变生产方式,发展舍饲圈养、划区轮牧,逐步实现畜草平衡,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第三十六条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其财政预算内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