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苗因其个体较小,体质较弱,且游动迟缓,极容易遭到敌害生物的侵袭。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鱼苗在繁殖及培育期间正常生长。目前正值鱼苗繁育及培育的关键时期,搞好鱼苗池敌害生物防治直接关乎生产及养殖效益的提高。现将鱼苗池常见敌害生物及其防治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1.鱼苗鱼种培育为什么要分阶段进行?鱼苗鱼种培育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这主要是因为鱼苗、鱼种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1)鱼苗培育到夏花鱼种阶段。刚孵不久的鱼苗,游泳能力差,活动范围小,捕食能力和逃避敌害能力很弱,必须在浅水小池中培育。  相似文献   

3.
鱼苗池常见敌害生物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土池鱼苗培育时,由于鱼苗身体嫩弱,避敌能力差,常受到水中一些生物的危害,严重时可大幅降低鱼苗成活率,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根据笔者从事多年鱼苗培育的生产实践,现将鱼苗池中常见敌害生物以及防治办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茜 《齐鲁渔业》2005,22(5):37-37
在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鱼苗个体较小。活动能力差以及饲养管理条件和环境因子的作用常受到一些病害与敌害的危害,直接影响到鱼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鱼苗培育是渔业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目前渔业养殖中的薄弱环节。这个阶段鱼苗体弱幼嫩,摄食困难,对外界环境变化及敌害生物的侵袭能力差,极易死亡。如何提高成活率,使其出塘规格整齐,是鱼苗培育阶段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鱼苗下塘是鱼苗培育提高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鱼苗由于身体纤弱,对天气、水温、水质、敌害消除及放养时的操作等要求严格,养鱼者稍微疏忽,轻则造成鱼苗不同程度的死亡,重则导致养殖失败。现将鱼苗下塘技术要点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水蜈蚣又名水夹子。是鱼苗培育中常见的危害性大的敌害,用25%粉剂的西维因进行杀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桂香 《齐鲁渔业》2007,24(6):14-14
培育鱼苗要比养殖成鱼技术要求高。这是因为鱼苗体小,游动力弱,取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鱼苗培育一定要加强管理,注意防病。  相似文献   

9.
朱伟 《内陆水产》2007,32(11):42-42
鱼苗因其个体较小,体质较弱,且游动迟缓,极容易遭到敌害生物的侵袭。在生产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对象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鱼苗在繁殖及培育期间正常生长。现  相似文献   

10.
鱼苗孵出后几天,待鳔点出齐即可下塘,在池塘内经过15至20天的培育可长到3公分左右,此阶段为夏花鱼种培育阶段。由于鱼苗身体微小细嫩,游动能力弱,取食能力低,食料范围窄,对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也不会逃避敌害的侵袭。因此,在此阶段必须给它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加强技术措施,才能提高其成活率。其培育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文军 《河南水产》2007,71(2):23-24
鱼苗培育阶段具有鱼苗体小,游泳能力弱,摄食能力差,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低,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因此,需要精心管理。现将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我县从广西水产研究所引进尼岁罗非鱼鱼苗。当年就开始了海水繁殖尼罗罗非鱼鱼苗的试验工作,初步取得了成功;但由于数量少,不能满足生产需要。1982和1983二年海水养殖的尼罗罗非鱼鱼苗主要还是从淡水中繁殖培育的。由于运输和没有进行完善的海水驯化工作,加上鱼苗个体小,鱼塘面积大,敌害多等原因,成活率很低,  相似文献   

13.
关建生 《内陆水产》2001,26(6):28-28
鱼苗培育是指水花下池经过20天左右饲养成体长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由于鱼苗小,游动力弱,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和敌害生物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鱼苗培育必须精细管理,小心操作,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也必须慎之又慎。1 鱼苗池准备鱼苗池要求面积适当(660~1 330米2),池形整齐,水深适度(蓄水1~1.5米),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适量,无水草丛生,鱼池向阳,光照充足。整个鱼苗池的选择应有利于鱼苗生活、饲养管理和便于捕捞。2 鱼苗池清整鱼苗下池前7~10天,放干池水,清除杂草及淤泥。每667米2…  相似文献   

14.
半翅目(Hemiptera)昆虫的划蝽(Corixid)和松藻虫(Notonecta)在鱼苗池塘中容易大量发生,是鱼苗的主要敌害生物之一。尤其是在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或分池时,鱼苗连同昆虫一起密集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会有大量的鱼苗受害致死,严重影响鱼苗的成活率。对于这类昆虫过去一直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1982年6月至7月问我们在佳木斯市郊区永安渔场的夏花培育池中,采用0.5ppm敌百虫两次用药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杀灭效果。在本文中提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苗种培育成活率差一直影响着成鱼的产量和规模化生产。培育鱼苗比养殖成鱼技术要求高,这是因为鱼苗体小,游动力弱,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差,新陈代谢水平高。因此,在鱼苗生产中,常常出现成活率不高,甚至全军覆灭的情况。其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培育中的某个重要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县鱼苗培育方法多是采取肥水下塘,并投喂豆浆。肥水与投饵相结合比单一施肥培育法容易掌握,比清水下塘把握性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技术水平不同,鱼苗  相似文献   

16.
潘五海 《内陆水产》1996,22(3):14-14
提高鱼苗发花成活率的关键在鱼苗培育成夏花的发花过程中,往往有许多生产单位或个体专业户发花成活率不高,这样不仅降低了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当年的生产计划。大家知道,鱼体越小,越容易受疾病和敌害的侵袭,也越容易受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死亡率也就越高。根据多年...  相似文献   

17.
培育鱼苗成活率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在鱼苗生产中的某个环节未能满足鱼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条件,造成了鱼苗大量死亡。我地多是采取肥水下塘与投饵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一般经过20~25天的培育,鱼苗规格可达3厘米,成活率80%左右。其技术要点是:1彻底清塘培肥水质鱼苗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池形规则,淤泥少,池底平坦。放养前彻底清塘消毒和施肥进行饵料生物培养。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一般水深10~15厘米每667米2使用生石灰75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鱼苗培育池清塘后注水要用栏网,放鱼前要用密眼网(夏花网)拉空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相似文献   

18.
正鱼苗培育是指从水花下塘后培育至夏花的生产过程。受精卵经过孵化,鱼苗破卵而出,生长至卵黄囊消失、腰点明显的仔鱼,称之为水花;经过10~15天饲养,将水花培育为1.5~2.0厘米的稚鱼,称之为乌仔;乌仔经10~15天饲养,成为3.0厘米左右的幼鱼,称之为夏花或寸片。由于鱼苗游动能力和摄食能力低,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弱,以及对敌害生物抵抗力差,因此,在鱼苗培  相似文献   

19.
在鱼苗鱼种培育过程中,苗种池中大量杂草不但吸收了营养元素,而且影响光照,使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苗种的生长,因此,清除池中杂草和敌害,给苗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高白鲑系冷水性鱼类,我们采用了水库深层流水(水库深层水水温变化不大)孵化和培育,在其生产过程中鱼卵、鱼茁的体质弱,活动能力小,容易受到敌害生物和疾病的侵袭,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到孵化和培育效果。因此,加强孵化和鱼苗培育过程中的疾病防治对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