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库渔业》1982,(1):32-38
“水库鲢鳙鱼电、网联合渔法”具有赶鱼速度快,渔具成本低,劳动强度小,渔获效果好,经济效益大等优点。起水率为60~70%,高的可达90%以上。与“赶、拦、刺、张”联合渔法相比,赶鱼速度提高2~4倍,渔具成本降低20%左右,捕捞费用节省50~70%。  相似文献   

2.
水库中应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中,上层鱼类的效果一般在60%—70%之间,高的可达90%。对于同一种渔具,不同的渔法产生的不同效果在生产中是屡见的,何况还和库形,底貌等因素有关。“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就其作业过程的效果基本上可分为赶鱼的程度和鱼进定置网的情况两部分。根据各地生产情况看来,前者均较理想,后者则悬殊不同。这里除了对定置网的使用不得当外,还和水库底貌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底貌越复杂其效果就越差。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近年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水库鲢、鳙鱼的捕捞方法主要是“赶、拦、刺、张(拉)”联合渔法、“网、电”联合渔法、定置张网渔法和围网渔法等几种,这些渔法的渔获效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鲢、鳙鱼活动规律的掌握和渔法的施行。如何准确了解鱼群活动情况,有的放矢,以施行最佳渔法,达到高效、省工之目的,乃是一个应该研究和掌握的问题。本文基于笔者科研、生产实践和广大渔工的实践经验,就此谈谈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水库捕捞中通常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捕渔法,虽然这对捕捞中上层鱼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库貌复杂,残木、岩石多的水库,这种渔法损网量大,底层鱼捕获率低。1975年,我县19个水库捕捞。中,底层鱼仅占总产量5%,这就影响了放养底层鱼类的积极性。因此,改进现有渔具、渔法,充分发挥水库渔业生产潜力,这是摆在生产和科研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是从六十年代开始推广的一种捕鱼法。在二十年来的实践中,各地对该渔法有了许多改进,如:有的把定置张网改成笼式或车式;有的把赶网改为交替浮、沉下法或引网的下法。但这些改进都未能很好地解决.“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存在的缺陷:一是需要网具、船只多,速度慢;二是无法知道鱼群是否离开赶鱼区;三是因多年使用单一网具使鱼类产生了适应性而影响捕捞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光辉 《水库渔业》1984,(3):F002-F002
过去,河北省大水面捕捞,一般采取木船排成一字形、敲击船傍赶鱼入张网的落后方法。近年来引进了“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效果明显提高。下面~组照片是朱庄水库1983年试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一网次捕鱼47,000斤的场面。  相似文献   

7.
李崇良  迟恩绪 《水库渔业》1983,(3):33-35,27
当前,我国水库捕捞一般采甩“赶、拦、刺、张”或“赶、拦、刺、拉”联合渔法,在此渔法中,驱鱼效果的好坏乃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电气渔法是人们利用鱼类在水中电场里,所受电刺激后的电感、趋阳和迷昏(或称麻痹、击昏、电休克)等三种不同的生理反应,配合适当的渔具进行捕获、驱赶和拦阻鱼类防逃的一种渔法统称为电气渔法。电气渔法根据鱼类对水中电场刺激的不同生理反应,一般分为电赶、电拦和电捕(击昏和趋阳)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正> 长江流域淡水捕捞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若干具有代表性年份的淡水捕捞量计算,占全国淡水捕捞量的57.08~65.38%。长江流域河川交错,湖泊、水库众多,并有着种类繁多的适合鱼类习性和各种不同水域环境的渔具渔法。一、主要渔具渔法及发展近况 1966年,长江水产研究所等编写的《长江流域渔具渔法渔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渔具渔法  相似文献   

10.
对中型草型湖泊网湖鲢、鳙、草鱼在混浊水体中、多水草区以及草排区内对声与网具反应行为研究表明,鲢、鳙能基本结群、草鱼能部分或大部分结群被驱集至预定区域。可用集中型渔具渔法来取代原分散型个体单船体网作业。对三种集中型渔具渔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第三种亦即插拦、驱集、刺缠、Shen捕集中型渔具渔法最适宜中型草型湖泊鲢、鳙、草鱼的捕捞,年起捕率为86.2%-98.6%。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水库捕捞多年来主要采用三层刺网、围网及赶、拦、刺、张联合渔法。近年来,由于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应用了交流电赶捕渔法。在大、中、小三种不同类型水库进行赶捕鱼试验,均取得比较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及交流电赶捕渔法(以下总称赶捕渔法)是我省现阶段水库、内湖捕捞生产的主要渔具。据有关方面的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规模大小不等的赶捕渔具(包括交流电赶捕装置)达80多套。多年来,大部分地区的广大渔捞人员在赶捕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取得了理想的捕捞效果。但也有少数地区反映:他们那里存网捕不起鱼来,  相似文献   

13.
在渔船民中享有较高威望、被誉为“渔民的娘舅”的浙江省台州市渔业海事委员会,采取“基层消化,县(市)办案,海事委协调”的方法解决渔事纠纷,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全市除少数跨地(市)渔事纠纷案件尚未解决外,市内大部分渔事纠纷案件均得到调处,渔事纠纷案件结案率达到94.21%。 去年冬汛以来,台州市渔业生产形势十分喜人,9~12月份,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47.15万吨,创该市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渔船增多,渔场拥挤,渔事纠纷案件不断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渔场的正常生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农、林、牧付、渔五业并举”的方针指引下,淡水捕捞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局面。渔具渔法的革新有了显著的进展。广大劳动人民和科研工作者先后创造和采用了三层挂网、水库围网、电动抬网、奋斗网、框刺网、刺网、滚钩、大拉网、圈网等新渔具,以及诱鱼、赶鱼、拦鱼等新渔法,特别是“赶、拦、刺、张”和“赶、拦、刺、拉”等《联合渔法》的运用,基本解决了我国湖泊、水库以花、白鲢为主的中上层鱼类的捕捞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定置张网常年捕捞新渔法于1988-1991年分别在三座水库(养鱼面积计1319ha)中进行试验。试验期间共捕捞成鱼53.80万kg,占同期成鱼总产的60.99%(最高的水库达93.02%);单箱捕鱼年产量平均为1.35万kg(最高的水库为2.25万kg);成鱼捕捞成本平均为0.70元/kg(最低的水库为9.60元)。该渔法的综合经济效益比传统的联合渔法捕捞平均高38.8%。  相似文献   

16.
水库渔业己成为我国淡水渔业中一项重要的生产事业。随着家鱼人工繁殖技术获得成功和推广,从而保证了水库养鱼的鱼种来源,很快地促进了水库渔业的发展。但是,由此对水库捕捞技术的要求就日益提高。从六十年代起,首先参照海洋围网的渔具渔法,引进水库试验捕捞鲢、鳙鱼获得显著的生产效果。继而又创造了一套赶、拦、刺、  相似文献   

17.
水中电场对电气渔法来说就是一种无形的电网,因此电场分布是否合理,关系到电气渔法的功率和经济性。但由于电气渔法在实际应用中,影响电气渔法的因素很多,其中除电流型式,水、鱼和底质的导电率及水温等因素之外,电极外形、电极的布置型式和面积大小也是影响电场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电捕、电赶渔法早已在我国若干地区研究试验。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前几年曾在外荡对底层鱼进行电捕试验,取得了成效。这里刊登的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采用交流电赶鱼,效果较好。从已有的试验情况来看,采用电捕、电赶渔法,必须经过上级领导部门批准,在指定的水域范围内,按不损害水产资源的电场强度,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严格防止滥用电捕、电赶渔法而损害水产资源。  相似文献   

19.
我省一些大中型水库应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该渔法一次性投资大,作业时间长,投入的人员、船只多,经济效益较低。近几年由于多数灌溉型水库常年处于高水位运行,给联合渔法作业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于1983年引进了辽宁省大伙房水库的“网澳”,并进行了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20.
杨吞 《水产科技》1991,(3):41-45
拖网渔法是海洋渔业中主要作业方式之。许多渔业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拖网渔具渔法的研究、设汁、试验和改进,从而推动了拖网渔业的发展。目前,世界拖网渔具渔法多种多样,其中有些非常新颍奇特。现作简要介绍于下.或对国内同行在拖网渔具的设计,使用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