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形态解剖学观察,6个无核葡萄品种的胚珠发育表明,其胚珠于花后40 d 左右开始败育。不同品种胚珠内胚退化时的发育程度不同,分别达球形期和心形期。4个品种于花后35~40d 取出胚珠,接种在不同激素的 Nitsch 培养基上,培养60 d 后取出幼胚,其发育率为14.7%~68.8%,转至附加 BA 和 NAA 的1/2MS 培养基上,胚萌发率占发育胚数的65.2%~89.1%。将萌发胚及时转至无激素或附加不同激素的1/2MS 培养基上,可直接成苗或间接成苗。Lakemont、京可晶、布朗无核和 Remaily 的成苗率分别占萌发胚数的90%,75%,100%和37.5%,分别占胚珠数的40.5%,26.1,23.5%和5.69%。  相似文献   

2.
法国小麦和中国小麦杂交的后代和鸭茅状摩擦禾(父本)杂交,授粉1d后用100mg/L2,4-D蘸穗处理,12-14d取单倍体幼胚培养。结果表明,仅培养于1/2MS培养基上,成苗率为78.01%;而根据幼胚的发育状态,先将发育较完善的幼胚直接接种在1/2MS培养基上,将发育不良的幼胚先接种于1/2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养育幼胚,3-4d后再将其转入1/2MS培养基中,此法的成苗率为93.22%,较前者的成苗率提高了15.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法国小麦和中国小麦杂交的后代和鸭茅状摩擦禾(父本)杂交,授粉1 d后用100 mg/L 2,4-D蘸穗处理,12~14 d取单倍体幼胚培养。结果表明,仅培养于1/2 MS培养基上,成苗率为78.01%;而根据幼胚的发育状态,先将发育较完善的幼胚直接接种在1/2 MS培养基上,将发育不良的幼胚先接种于1/2 MS+2 mg/L 2,4-D的培养基上进一步养育幼胚,3~4 d后再将其转入1/2 MS培养基中,此法的成苗率为93.22%,较前者的成苗率提高了15.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成苗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的成苗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不同基因型、不同胚珠发育培养基、添加不同氨基酸及低温处理采后幼果对无核葡萄胚成苗率的影响。【结果】在无核葡萄胚离体发育中,母本和父本对胚的成苗均有影响;在二倍体无核葡萄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中,以二倍体无核葡萄作父本比以四倍体有核葡萄作父本更有利于胚的成苗。在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适宜于无核葡萄离体幼胚发育和成苗的培养基是MM4。ER添加4 mmol?L-1脯氨酸培养基最有利于无核葡萄胚的发育。低温处理3 d对红宝石无核×森田尼无核和红宝石无核×黑奥林胚的成苗促进最大。【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是ER+4 mmol?L-1脯氨酸或MM4培养基,低温处理幼果3 d能有效提高二倍体无核葡萄×二倍体无核葡萄胚挽救中胚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5.
大败育型无核葡萄胚珠培养成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金星×郑州早红的杂交葡萄果穗在授粉后 60 d采回 ,取出胚珠接种在 1 /2 MS无激素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 ,经1 2 0 d后转接到不同处理的培养基中促进胚萌发。试验结果表明 ,1 /2 MS培养基加 BA0 .2 mg/L结合低温处理 3 0 d的培养条件 ,胚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 ,所获植株占萌发胚的 86% ,占培养胚珠的 45 % ,据此作者讨论和提出了大败育型无核葡萄胚珠培养的成苗技术和培养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与四倍体杂交的无核葡萄胚珠培养获得三倍体植株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以四倍体葡萄为父本,与二倍体无核葡萄杂交,取其胚珠培养获得三倍体植株,胚珠培养的三倍体胚发育率为3.0%~8.3%,成苗率为0.5%~5.0%,根尖细胞当色体计数57条,在圃场内栽培的三倍体株花而不稔,用GA325mg/L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果穗,试验表明,无核葡萄胚珠培养是葡萄三倍体育种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获得无核抗寒葡萄新种质并提高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亲本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类型(MM3和ER)、不同氨基酸(MM3+2.5 mmol·L~(-1)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对无核葡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从杂交亲本中分别利用无核探针GSLP1-569、SCC8-1018和抗寒的分子标记S241-717,确定能扩增出特异带的亲本,再用相应的分子标记对其杂种后代进行无核和抗寒性状的鉴定。【结果】7个杂交组合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为1 168个,获得发育胚331个和杂种后代97株,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6.00%和17.33%。通过比较母本基因型,以‘双优’为父本,‘红脸无核’‘无核白’‘昆香无核’为母本,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5.39%和16.31%;以‘北冰红’为父本,‘红脸无核’‘美丽无核’‘无核白’为母本,杂交组合‘红脸无核’ב北冰红’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33.52%和6.59%。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成苗有一定影响,‘红脸无核’ב北冰红’和‘红脸无核’ב双优’,胚发育率分别为33.52%、39.00%,成苗率为6.59%、9.50%;‘无核白’ב北冰红’和‘无核白’ב双优’的胚发育率分别为7.64%、19.26%,成苗率为1.91%、8.15%。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获得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ER培养基。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的胚珠接种至添加2.5 mmol·L~(-1)谷氨酰胺的MM3培养基,获得胚发育率最高,为59.69%;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获得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0.93%,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对于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添加2.5 mmol·L~(-1)天冬酰胺的胚发育率最高,为55.71%;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2.22%,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利用无核标记GSLP-569、SCC8-1018和抗寒分子标记S241-717,共检测了6个杂交组合的83个杂种株系,其中携带无核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49个,抗寒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55个,同时携带无核和抗寒标记的杂种株系36个。【结论】‘昆香无核’和‘红脸无核’适宜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材料。‘双优’作为父本比‘北冰红’的胚挽救效率更高。MM3适宜作为胚发育培养基。MM3培养基中添加酰胺类氨基酸可以促进胚挽救成苗。分子标记检测的83个杂种株系中,36个杂种株系携带无核抗寒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8.
小麦大龄幼胚再生性能改进与农杆菌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小麦幼胚再生率与幼胚大小关系密切,改进小麦大龄幼胚再生性能促进小麦转基因研究。【方法】以18个普通小麦基因型和5个硬粒小麦基因型为材料,对其开花授粉后15—17 d的大龄幼胚进行破碎处理、组织培养和农杆菌转化,对转化后的幼胚组织和获得的抗性再生植株分别进行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和PCR检测。【结果】大龄幼胚培养2 d后破碎处理的再生率为18.2%,显著高于完整胚对照(.7%),培养2 d后进行破碎处理的再生效果高于4和6 d后破碎处理;不同基因型小麦大龄幼胚破碎处理后再生率为16.9%—46.7%,其中,Bobwhite和中8423大龄幼胚再生率达到了40%以上;大龄幼胚破碎后在弱光条件下培养,再生率进一步提高,较对照(完整胚黑暗培养)提高5.4%—47.4%;农杆菌侵染后GUS瞬时表达率为0—76.7%,其中科农199高达76.7%,其次为Verry(64.4%)和Alondra(47.2%);经PCR检测,农杆菌转化小麦大龄破碎幼胚获得了候选转基因植株。【结论】破碎处理和弱光培养显著提高了小麦大龄幼胚再生率,比对照提高5—10倍;科农199、Verry和Alondra大龄幼胚对农杆菌侵染比较敏感,适宜作为农杆菌转化的受体材料;农杆菌转化小麦大龄幼胚可以获得转基因植株。  相似文献   

9.
余小玲  何业华  韩景忠  谢志亮  彭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81-9982,9987
[目的]探讨早食李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早食李胚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胚龄、不同培养基、GA3浓度对离体胚培养的影响。[结果]花后26~41d的幼胚细小、胚乳尚存,经连续3代培养仍未发生任何变化;从花后48d开始胚乳已经消失,幼胚不断发育并逐渐充满整个种腔,接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后其成活率高达77%以上,培养初代即可启动;4.5%的花后65d幼胚已能培养成苗,此后成苗率随着胚龄增加而升高,至果实成熟时成苗率可达26.00%,并在培养初代可产生愈伤组织;花后65~83d的幼胚则需经2~3代以上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胚(花后88d)在WPM培养基的成苗率比MS培养基上高1倍左右;在同一基本培养基上,添加BA、KT或2,4-D后,成苗过程受到抑制。用1000mg/LGA3处理种子24h后能显著提高胚的成苗率。[结论]为建立早食李胚胎抢救技术及杂交育种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普通小麦与栽培大麦正反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效果,采用幼胚直接成苗和幼胚-愈伤组织成苗两种培养方法进行杂种幼胚离体培养。结果表明,采用幼胚直接成苗培养法,小麦石4185×大麦W30胚培出苗率为28.71%,胚拯救成功率为13.04%,移栽存活率为28%;大麦W30×小麦石4185胚培出苗率为38.83%,胚拯救成功率为17.51%,移栽存活率为34.21%。采用幼胚-愈伤组织成苗培养方法,小麦石4185×大麦W30胚培出愈率为16.67%,移栽存活率为88.41%;大麦W30×小麦石4185胚培出愈率为1045%,移栽存活率为89.29%。说明通过幼胚-愈伤组织成苗培养法可以获得大量健壮再生植物,是普通小麦与栽培大麦正反交杂种幼胚离体培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的组织培养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外植体的组织培养特性差异较大,总体表现为幼胚优于成熟胚优于花药。基因型对水稻组织培养影响较大,成熟胚和幼胚为外植体时宁粳34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71.9%、81.5%,绿苗分化率分别为51.0%、63.3%;花药为外植体时宁粳35的培养效果较好。不同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和基因型品种的培养效果不同,成熟胚为外植体时,NB培养基对宁粳16和宁粳35有利;幼胚培养时NB培养基对宁粳35和宁粳38有利;花药培养中宁粳35在A4培养基上表现出较好的培养特性,和N6相比绿苗分化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葡萄不同倍性品种间杂交胚挽救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倍体葡萄品种紫珍香、早玛瑙等为母本,与四倍体葡萄品种玫瑰露、峰后等杂交,杂种进行胚挽救培养,获得三倍体植株。胚珠培养胚萌发率最高可达39.21%,成苗率最高可达35.32%。对杂种后代先用细胞倍性测定仪初选,再用卡宝品红染色法根尖计数,得到染色体为57条,确定为三倍体植株。不同组合取样时期可确定为:早熟母本为花后40~50 d内,中熟品种为50~60 d内,晚熟品种则为60~80 d内。  相似文献   

13.
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挽救取样时期的确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系统测定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品种间杂交胚珠的重量变化和解剖观察胚珠的发育情况,判断其败育发生时期和发生方式,并进一步通过胚珠培养试验确定取样时期。与无核品种不同,大多数有核品种与倍性不同的品种杂交后,胚珠的败育存在个体间差异。胚珠发生败育的时期与母本品种的成熟期相关,早熟品种从花后第5周开始出现败育胚珠,中熟品种开始败育时期比早熟品种晚1周,晚熟品种花后9周才开始败育。胚挽救的取样时期可以根据母本品种成熟期确定,早熟品种为授粉后6~9周,中熟品种为授粉后7~10周,晚熟品种为授粉后9~12周。  相似文献   

14.
异源三倍体(ACC)与结球甘蓝回交的受精及胚胎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结球甘蓝与大白菜杂交获得的异源三倍体(2n=28,ACC)为母本,二倍体结球甘蓝(2n=18,CC)为父本,在蕾期和花期分别进行回交,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和石蜡切片等方法对其回交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花粉萌发数量很少,萌发的花粉管大部分弯曲变形或不能伸入柱头,柱头乳头细胞产生的大量胼胝质进一步阻碍了花粉管的进入,只有少数花粉管能够到达珠孔并进行受精;②受精胚珠在授粉11~13 d后,球形胚开始退化死亡,游离胚乳核已解体,未受精的胚珠已完全退化,仅残存珠柄;③回交后代结子率极低,仅为0.01%。  相似文献   

15.
以5个无核葡萄杂交组合金星无核×希姆劳特、奥迪亚无核×金星无核、火焰无核×森田尼无核、百乐无核×金星无核、安艺无核×奥迪亚无核为试材,研究不同取种时间、胚珠和胚发育培养基、胚萌发培养基以及增殖生根培养基对无核葡萄胚挽救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的胚挽救最佳取种时期分别为花后49、43、40、40和43 d;胚珠和胚发育培养阶段用ER培养基效果优于Nitsch,胚发育率达到6.4%~32.6%;火焰无核×森田尼无核、金星无核×希姆劳特、安艺无核×奥迪亚无核在WPM+BA 0.1 mg/L的培养基上获得最高的正常萌发率,分别达到78.3%、67.8%和66.7%,而奥迪亚无核×金星无核和百乐无核×金星无核则在MS/2+IAA 0.1 mg/L的培养基上正常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54.7%和65.3%;火焰无核×森田尼无核最佳增殖生根培养基为MS/2+ IBA 0.1 mg/L培养基,但另外4个组合则使用改良B5+ IAA 0.1 mg/L培养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对多花水仙4个品种类型进行胚珠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品种的倍性起着重要作用。三倍体难以培养成功。胚珠的发育状况亦有很大影响。用作离体培养的胚珠,以授粉后15—20天,正值球形胚或心脏形胚形成期为最适宜;未经授粉、受精的胚珠未能培养成功。适宜的培养条件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直接在试管审发芽成苗。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manually isolate the microstructures such as ovule and embryo of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 by the non-enzymatic method. [Method] With the gum block and dissecting microscope, its floral characteristics, ovule and embryo were manually isolated and observed by the non-enzymatic method. [Result] C. bursa-pastoris had four calyces, four petals, tetradynamous stamen and silicle, while its embryogenesis contained globular embryo, heart-shaped embryo and torpedo-shaped embryo. [Conclusion] The microstructures such as ovule and embryo of plants become easier to be isolated manually with the viscosity of gum block, which has small damage on embryo or disadvantages of keeping original shapes, and also can used in multi fields studies. This test can also be accomplished in labs with poor experiment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非酶法分离荠幼胚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所用荠的花和幼嫩果实,于2009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采自河南省洛阳市。采集后,在花序中、上部选取花已开败的幼嫩果实进行解剖,或将其浸泡于60%的乙醇溶液中备用。解剖前取出,再将其浸泡于蒸馏水(或自来水)中除去乙醇,以减缓花、果在解剖过程中的干缩进程。  相似文献   

19.
探讨椰乳和香蕉泥、胚龄以及杂交组合对百合幼胚离体培养的影响.以东方百合的6个杂交组合、3个胚龄的幼胚为试材进行离体培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胚龄60~65d的幼胚离体培养成活率最高,其次为80~85d的幼胚,再次为70~75d的幼胚.不同杂交组合的幼胚离体培养的平均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罗蒂娜×马可波罗,罗蒂娜×法兰西,罗蒂娜×索蚌,提拔×法兰西,提拔×康斯坦萨,提拔×马可波罗.在60~65d胚龄时,在培养基中加入50mg· L-1椰乳使幼胚的成活率提高8%,加入100mg· L-1椰乳可使成活率提高5%,但加入香蕉泥使成活率大幅降低;在70~75d胚龄时,加入香蕉泥效果稍好;在80~85d胚龄时,加入椰乳和香蕉泥的培养基效果都较差.不同胚龄的幼胚离体培养成活率存在极显著差异,刚刚固体化的幼胚成活率最高.杂交组合不同幼胚离体培养成活率不同.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椰乳能提高刚刚固化的幼胚的成活率,添加适量的香蕉泥能提高固化程度稍高的幼胚的成活率,对发育到胚乳完全硬化程度的百合胚,加入椰乳和香蕉泥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薇甘菊组织培养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4种外植体、10种不同浓度激素组合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离体再生的影响,并对胚性愈伤组织中的体细胞胚发生发育过程进行了组织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所用不同浓度激素组合的培养基均能诱导薇甘菊外植体产生愈伤,培养基以MS+6BA 1 mg/L为最宜;不同种类的愈伤组织再分化结果有明显差异,生长良好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可诱导体细胞胚的发生.薇甘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式为单细胞内起源.体细胞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胚性细胞,胚性细胞经过一次不均等分裂产生两个细胞,即胚细胞和胚柄细胞.然后依次经过具胚柄的多细胞原胚,再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阶段,发育成具有子叶的成熟胚状体,然后长成为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