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山 2 1 34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农科所合作 ,育成的核质杂种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 1 99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定名为小山 2 1 34,2 0 0 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认定。该品种的选育是以粗厚山羊草 ( Aegilopscrassa6x)为细胞质供体 ,与普通小麦品种阿芙乐尔杂交 ,幼胚经过组织培养获得远缘杂种 ,从中选择具有野生种优异性状、遗传性稳定的中间杂种类型 ,再以春小麦品种晋2 1 48为核亲本回交 ,最后育成具有粗山羊草细胞质的核质杂种小麦。小山 2 1 34是我国首次通过品种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核…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长春 7号是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所 1 987年以“761 1 0”为母本、“垦北 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成 ,该品种 2 0 0 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长麦 7号”,2 0 0 4年 1 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长春 7号”。1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春性 ,叶片浓绿 ,幼苗直立 ,株高 1 0 0 cm左右 ,白壳、长芒、红粒 ,穗纺锤型 ,穗长 1 0 cm ,穗粒数 3 8粒左右 ,千粒重 40 .9g,硬质。出苗至成熟 80~ 85 d,抗病、抗倒伏能力强 ,中抗叶锈病和根腐病 ,生育后期灌浆较好 ,较耐旱。2 产量表现1 997~ 1 999年参加吉…  相似文献   

3.
薛国典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2):U004-U004
豫麦70号(内乡1 88)是河南省内乡县农科所以绵阳84- 2 7与内乡82 C6的杂种F1为母本,以豫麦1 7号(内乡1 82 )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早熟、广适小麦新品种。2 0 0 0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2 0 0 3年通过国家审定。1 特征特性1 .1 植物学特征 该品种幼苗半匍匐,叶色青绿,旗叶上举,株型适中。株高80 cm左右,茎秆粗壮,弹性较好,抗倒伏力强。穗长方形、长芒、护颖白色、无茸毛、椭圆形、斜肩、嘴锐形、脊不明显。穗长1 0 cm左右,每穗结实小穗2 0个左右,不育小穗1~3个,中部小穗结实3~4粒,平均…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济宁 1 7号 ,原品系代号济宁 9944,该品种是山东省济宁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以大穗大粒、抗性好、农艺性状优的莱州 95 3为母本 ,以丰产性好、分蘖成穗力强、籽粒品质较好的石 90 - 40 0 5为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优质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 2 0 0 4年 9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济宁 1 7号。1 特征特性1 .1 基本特征 济宁 1 7号半冬性 ,幼苗半匍匐 ,叶色深绿 ,株高 75 cm左右 ,分蘖力较强 ,成穗率高 ,一般每 667m2 有效穗数 35万~ 40万 ,株型紧凑 ,叶片中宽上冲 ,冠层结构合理 ,茎秆强壮 ,耐…  相似文献   

5.
优质强筋春小麦新品种—宁春5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春51号(原代号永1623)是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用永3002(永良15/永060)和宁春4号杂交,经连续多年北育南繁,系谱法定向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0年12月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宁审麦2010002). 1特征特性 宁春51号幼苗直立,叶色中绿,茎秆细韧,叶片窄而上举,株型紧凑,株高85 cm.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穗长9 cm左右,小穗排列适中,每穗小穗数14~16个,每小穗着粒3~4粒,穗粒数30~35粒.籽粒小,卵圆形,千粒重43.0g,红色、硬质、饱满. 宁春51号为春性,生育期94~98 d,比宁春4号早熟2~4 d,属中熟品种.分蘖成穗率中等,中抗条锈、叶锈、白粉病.  相似文献   

6.
科农213是由小麦品种高优503经化学诱变,结合系统选育和生化标记选育而成的面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生物学特性该品种半冬性,中早熟。幼苗深绿,半匍匐,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株高75 cm,抗倒伏性强;叶片上挺,通风透光性好;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叶枯、纹枯、叶锈病。抗干热风,耐阴雨,落黄性好。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穗层较整齐,成穗率高。每亩穗数43万~48万,千粒重36~38 g;穗长方形,长芒,穗长8~9 cm;籽粒白色,角质,卵圆形,腹沟浅,籽粒饱满。2产量表现科农213于2003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优质组冬小麦区域…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小山9659(系号9659MO-12-0-5)是张家口市农科院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1996年以含有粗厚山草细胞质的D2型核质杂种小麦品种小山2134为母本、普通小麦品种中81449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二次回交、多年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核质杂种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3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2004-2005年参加两年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8年参加河北省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同组生产试验,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9001号.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甘肃省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以甘肃省2004-2022年审定的284个小麦品种的基本情况和抗条锈病性进行了分析,并统计了生育期、株高和产量水平。结果表明,甘肃省近19年审定的小麦品种数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育种单位主力为省内科研院所,联合育种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表明科研工作者对小麦品种选育具有较高的积极性;通过高使用频率直接亲本统计分析,发现甘肃省审定的小麦品种亲本配置组合主要来自主栽品种和人工创制的种质资源,并发现5个高使用频率直接亲本,表明近19年甘肃省审定品种遗传基础较窄;育成品种主要采用的育种方式为杂交育种,且育种方式趋于单一,表明今后要加强创新育种方式;审定的小麦品种以冬小麦为主,其中80.2%集中在陇东泾河上游川塬山地冬小麦区和陇南渭河上游河谷山地冬小麦区,而审定的春小麦97.9%则集中在河西内陆河灌溉春小麦区和陇中干旱川山春小麦区;小麦抗病性方面,审定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水平相对较好,但年际间波动较大;春小麦生育期年平均增加0.15 d,而冬小麦生育期年平均减少0.46 d;株高年平均降低1.10 cm,平均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47.25 kg·hm-2,其中2012年产量最高,为8 136.2 kg·hm-2;千粒重、穗粒数和有效穗数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穗粒数变化不大,年均增加0.08粒,千粒重年均增加2.71 g,有效穗数年平均增加1.29个。综上,在后续的育种工作中,可结合不同育种方式,更进一步选育出高产、优质和高抗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远丰175是以抗条锈,白粉病的小麦-簇毛麦易位系92R149与大穗材料咸87(30)的杂种F1代为母本,小偃6号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8月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陕审麦No.2005006),2005年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2403E)。  相似文献   

10.
西安522是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东亲庄农民育种家郭志坤以7081作母本,陕农7852作父本进行杂交选育成功的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1999年通过陕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西安522属弱冬性中熟品种,苗期匍匐,成株期叶片上挺,株型紧凑,叶色深绿,旗叶短而中宽。株高80 cm左右,茎杆弹性好,根系发达,抗倒伏。穗层整齐,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穗长10~12 cm,小穗较密。籽粒白色,椭圆形,千粒重42 g左右,籽粒饱满度较好。该品种有效分蘖较多,成穗数可达600万/hm2。2突出特点(1)抗病性好:该品种1996~1998年经原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  相似文献   

11.
中梁24(原系谱号中梁90304)是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以远缘八倍体中间偃麦草中四为抗源亲本,与普通小麦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抗条锈、丰产、高蛋白冬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中四×钱保德)×82WR(96)-22-1-2-1。1998~2000年参加了甘肃省天水市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4年1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1.1植物学特征该品种幼苗生长匍匐,叶片披垂,绿色,株型紧凑。株高平均79.2 cm。穗长方型,顶芒,穗长6.6 cm,穗白色,每穗结实小穗11.8个,平均穗粒数25.9粒,籽粒红色,卵圆形,千粒重33.1 g,容重745 g/L,生长整齐,落黄正常。1.2生物…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济南1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 1 7号 (原代号 92 4 1 42 )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临汾 50 64为母本、鲁麦 1 3为父本有性杂交 ,经系谱育种法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面包小麦新品种 ,1 999年 4月由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审定命名。1 特征特性 济南 1 7号为冬性 ,幼苗半匍匐 ,抗寒性好 ,分蘖力强 ,成穗率高 ,属多穗型品种 ;株型紧凑 ,叶片上冲 ,长势和长相好 ;株高 75cm左右 ,秆强抗倒 ;中早熟 (较对照鲁麦 1 4早熟 2 d) ,熟相好 ;穗纺锤型 ,穗粒数 3 0~ 3 5粒 ,顶芒 ,白壳 ,白粒 ,角质 ,千粒重 3 8~ 4 2 g,综合农艺性状好。2 产量表现 该品种适应…  相似文献   

13.
“泉麦 3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用“尼泊尔矮 //晋麦 2 1 48/宁 7840”进行有性杂交 ,按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 1 998年 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综合了尼泊尔品种矮秆、晋麦 2 1 48(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适应性广、“宁 7840”抗赤霉病的优点 ,在福建生育期 1 2 8~ 1 35 d,比晋麦 2 1 48早熟 6~ 7d;株高 90~ 1 0 5 cm,比晋麦 2 1 48矮 1 0 cm,茎秆富有弹性、较耐湿 ,后期转色好 ;穗层整齐 ,穗纺锤型、白壳、长芒 ;穗长 9~ 1 0 cm,每穗 37~ 42粒 ,千粒重 39.4~ 47.1g。籽粒…  相似文献   

14.
中梁2 2号是天水市农科所小麦抗锈育种中心于1 988年以(中5×S3 94) F1为母本,以当地抗旱耐瘠品种咸农四号为父本,采用亚远缘杂交、回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条锈、抗旱、丰产冬小麦新品种。1 995~1 997年分别参加品比,1 997~1 998年参加天水市区试和生产试验,2 0 0 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 0 0 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 特征特性中梁2 2号属冬性,中晚熟品种,生育期2 66d;幼苗生长匍匐,叶披垂,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株高80~1 1 0 cm,株型紧凑;穗纺锤型,无芒,白壳,穗长6.0~9.0 cm,穗粒数32粒左右,籽粒红色,卵圆形,千…  相似文献   

15.
伊春1号系新疆兵团农四师农科所从83N20筛选的大穗角质单株培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抗病抗倒,优质,高产,2004年12月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为伊春1号,品种审定编号为伊州审麦字(2004)004号。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春性,中早熟,生育期115~127 d,株高82 cm左右,拔节后苗情表现较好,叶色浓绿,叶片宽大下披,茎秆粗壮有蜡质,孕穗后叶色转淡绿,叶脉较清晰。该品种轻感锈病,高抗赤霉病,抗旱,抗倒伏。该品种穗纺锤型,白色,长芒,长10 cm左右,结实小穗16个左右,穗粒数36~42个,角质,千粒重42g以上。伊春1号田间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亲本组合为"京单96-3619×京冬8号"。该品种2006年秋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区域试验预试,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连续两年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麦2010002。1特征特性该品种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京411晚2d,幼苗半匍匐,株高85cm左右,穗纺锤型,长  相似文献   

17.
科农 92 0 4是由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以 89- 60 2 1作母本 ,SA5 0 2 (八倍体小偃麦×普通小麦杂交后代 )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该品种 2 0 0 0年、2 0 0 1年参加河北省小麦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河北省小麦生产试验和国家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小麦区域试验 ,2 0 0 2年 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半匍匐 ,叶色淡绿 ,叶片较小、上冲 ;分蘖力中等 ,成穗率高 ,亩穗数 40~ 45万 ;株高 75 cm,株型紧凑 ,穗层整齐 ,长相清秀 ;茎秆粗壮 ,基部节间短而坚硬 ,弹性好 ,抗倒伏性强 ;穗大、粒多 ,…  相似文献   

18.
沈免 96(原代号沈免 960 85 )是沈阳农业大学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杂交组合为沈免 91 / 3克 74- 686/远中 4/ /辽春 1 0 / 4/川农 82 - 1 /沈免 81 2 964/ /铁春 2 ,于 2 0 0 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2 0 0 3年通过国家审定。1 特征特性  春性 ,生育期 82 d左右 ,幼苗直立 ,分蘖力强 ,成株高约 75~ 85 cm。株型紧凑 ,叶色深绿 ,叶面微有蜡被 ,剑叶略下披。根系发达 ,分蘖力较强。茎秆强壮 ,韧性好 ,抗倒伏能力强。穗近长方形 ,长芒 ,白壳 ,穗长 8~ 1 0 cm,小穗数 1 6~ 1 8个 ,中部小穗结实 3…  相似文献   

19.
陇鉴9343(原系谱号93-4-14-2-1-1)是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以贵农22为母本、普通小麦兰天1号为父本经常规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抗锈、丰产冬小麦新品种。2002~2004年该品种参加甘肃省天水市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05年1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2005013)。  相似文献   

20.
正太麦101(试验名称为晋农1101)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9年以济麦20为母本、作物所自育冬小麦品系V15作父本人工杂交,采川系谱育种法对杂交后代选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80010。1特征特性太麦101为冬性品种,全生育期247 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平均株高72.2 cm,株形紧凑,抗倒性强。茎秆较粗,韧性好。后期有蜡质,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熟相好。穗长方形,平均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