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发展中,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依靠科学技术、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控农业生产和消费活动,将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物质流动方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地降低污染排放和资源利用损耗,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雷庆勇 《新农业》2008,(4):12-13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废弃物、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发展理念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该模式能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品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歆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143-2147
新乡市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河南省重要的畜禽养殖基地,农业废弃物产生量大.在分析新乡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理念,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核心,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提出了构建新乡市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和模式,从发展节约型农业、实施养殖业清洁生产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鹤壁市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农业循环经济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一定成效,2005年被河南省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市。一、鹤壁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一)畜牧产业循环体系初具雏形。鹤壁市畜牧业的发展已由数量扩张转入质量效益提升阶段,由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增长模式,逐步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过渡,构建了以肉蛋生产加工为主线的畜牧业循环经济体系,实…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非常重要的途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要遵循4个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和再思考,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本文分析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就上述4个原则进行了详述,展望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姜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04-7605,7634
分析了青白江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即从生态农业园的建设、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以及农村沼气池建设等方面着手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以便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8.
绿兰 《福建农业》2013,(10):35-35
水稻秸秆、蘑菇脚料、芦笋母茎、畜禽粪便……作为农业发展的附属品,如何才能将其变废为宝,在保护环境、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实现双赢?浙江平湖市新仓镇立足现有农业生产实际,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改变“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单向单环经营格局.以多向多环的链式化循环发展农业,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9.
农业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农业资源投入、农产品生产,消费及其废弃物的全过程中,把传统农业生产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基本地为准则,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目的是实现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气候变暖的形势下,休闲农业开发要坚持"低碳理念",利用低碳技术,开发低碳能源,设计低碳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以生态农业为开发基础,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高效农业,打造"低碳农业园区",在全社会构建低碳消费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持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将逐渐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近年来,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改变了过去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应用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指导农业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循环农业是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生产生活无害化为基本特征,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方式,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循环农业发展,2006年、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都提出了积极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07年9月洛阳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十个循环农业示范市之一。市政府成立了洛阳市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3.
开发沼气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纽带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卓理  耿鹏旭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913-1915,1934
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运用到农业,利用农村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产生显著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生态农业类型。以沼气开发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在介绍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开发利用沼气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探讨了沼气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循环农业,又称循环型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和体现。即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自然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最终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发展模式,达到资源的低开采、低消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甘肃省临夏县北塬灌区农业废弃物沼气化资源的潜力及以农业废弃物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效益。【方法】在对临夏县北塬灌区9个乡镇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临夏县北塬灌区农业废弃物沼气资源的开发潜力,并对该区典型的“沼气池畜禽圈粮(果、菜)”三位一体的沼气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结构和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临夏县北塬灌区具有丰富的沼气资源,年产农作物秸秆8.90万t,畜禽排放物191.5万t,粪尿产气量占总发酵原料沼气潜力的84.4%,具备建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条件。【结论】在临夏县建立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能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循环利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并可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然性及战略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世界循环经济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农业循环经济雏形在我国传统农业、生态农业中就有所体现.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劳动力、传统技术、物质、能量以及土地、环境、水、气候等资源,生产出供人类享用的农产品.随着世界循环经济理念、思维、原则、方法的诞生,高层次的农业循环经济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天津农垦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理论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的产物,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根本变革,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经济增长中的具体应用.天津农垦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和节约资源这一总体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通过强化管理、增加投入、引进推广适用于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的配套技术和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8.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整个社会实现大循环的必要环节;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9.
凉州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现状及发展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永宏 《甘肃农业》2009,(12):59-60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这是一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循环农业及其实施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循环农业"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原则,探讨了在农业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技术措施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循环农业实施效果量化,有助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