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浙江省丽水市中高海拔山区利用特定山地夏季凉爽气候,高山冷水灌溉技术栽培发展单季茭白——“美人茭”。所产茭白品质上乘,肉质细嫩,口味鲜甜,表面光洁,呈象牙色。茭白7月中旬开始上市采收直至9月底,较平原单季茭提早上市2个月,是缓解大中城市蔬菜“秋淡”供应重要蔬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高山冷水茭白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庆元高山冷水田茭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洲 《浙江农业科学》2014,1(12):1847-1848
以庆元县高山蔬菜的反季节冷水田茭白为研究对象,针对庆元高山茭白主要发生的二化螟、长绿飞虱、锈病、纹枯病、胡麻斑病、瘟病等病虫害,建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云和县街道高山茭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相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云和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夏季凉爽气候为茭白创造了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使得茭白能提早上市20~30天,而且高山单季茭白平均产量达到1600~2000kg/667m~2。这个上市时间差既丰富了居民菜篮子,实现了质优价高,还增加了秋季蔬菜品种。因此推广种植高山单季茭白对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缙云县地处浙江南部山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生态农业示范县,境内“山青、水秀、土净、空气清新”,有“浙江绿谷”之称,是种植优质茭白的理想基地。尤其在海拔500m以上的中高山地带,夏季气候凉爽,十分适宜茭白的生长发育,为茭白优质高产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我县充分利用高山夏季气候冷凉这一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茭白生产,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同时也缓解大中城市蔬菜秋淡的市场矛盾。为充分发挥我县高山自然环境优势,促进茭白生产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增加山区农民经济收益,2005-2007年实施了“万亩高山茭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通过两年时间的实施,基地产品质量和产销效益得到全面提高,基地环境进一步净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取得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高山茭白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姚市高山茭白采收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此时平原无茭白采收,又是夏季蔬菜淡季,茭白销售价格看好,大力发展高山茭白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在生产过程中,严重的病虫危害成为高山茭白无公害生产的重要障碍。现将高山茭白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山冷水茭白是景宁县重要的水生蔬菜,近几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2009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到9719亩,总产量达1.6万吨,总产值达4810.4万元,平均每亩产量在1500-2500公斤,产值可达4000—6000元。在景宁县海拔800米以上的冷水田种植茭白可比同纬度的平原茭白提早上市20—30天,且质量好,很受市场欢迎。因此,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景宁县高山冷水茭白产业发展的利弊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以期为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迪轩 《新农村》2014,(6):20-21
通常在海拔500~1200米山区种植的茭白称为高山茭白,主要利用夏季高山气温相对较低,能保证茭白正常孕茭。高山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4—0.6℃,而山区又通常采用溪水和泉水灌溉,田间温度可明显降低,特别是7-9月的平均气温在海拔500~1200米的山区,可比平原低3~6℃,而田间水温则可降低5~10℃。  相似文献   

10.
高山茭白无公害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茭白是我县重要的水生蔬菜,近几年种植面积迅速发展,仅大际乡2006年种植面积已达到lOOhm^2。在海拔500m以上的山区,因夏季气候凉爽,十分适宜茭白生长发育,可比同纬度的平原茭白提早上市20~30d,既增加“秋淡”蔬菜品种,丰富居民菜篮子,又可达到质优价高。高山单季茭白平均667m^2产量在1500~2000kg,产值可达2000~4000元,推广种植高山单季茭白对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现将高山单季茭白无公害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因地制宜发展高山蔬菜,促进山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是振兴山区经济,实现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浙江省新昌县立足山区实际,充分发挥山区独特的气候优势,把高山茭白作为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使之成为该县农业的一大特色产业。该县自1998年以来,在海拔400m左右的山区台地区域发展高山茭白,使单季茭孕茭时间比平原提早1个月以上,产品享誉省内外的上海、武汉、杭州、宁波、绍兴等大中城市。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连作障碍是生产上常见的普遍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某些种植产业的连续发展和规模化生产,为了消减连作障碍给当地茭白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笔者在通过当地生产实践观察调查、探索试验,明确了某些自然现象和农作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消减茭白连作障碍技术集成示范应用试点工作,经示范应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为巩固当地高山冷水茭白优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化建设越来越规模,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对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浙南山区蔬菜无工厂污染再加上农业部门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为此对山区的高山蔬菜发展从次要位置逐步走向主要位置。现将浙南山区景宁县高山推广种植“春马铃薯-四季豆-盘菜”三熟蔬菜的新特点与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伟民 《新农村》2006,(1):12-13
近年来,景宁县高山茭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品远销杭州、上海、温州等大中城市作为补淡蔬菜。发展高山茭白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现将其无公害化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茭田选择和准备应选择具有高山气候特点,海拔为600~1050米的区域,光照好、土地平整、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15.
据调查,浙南山区缙云县茭白病虫害有胡麻叶斑病、锈病、纹枯病、长绿飞虱、二化螟,严重影响茭白的优质高产。要控制茭白病虫害,应实行合理轮作,清洁田园,调酸增钙,健身栽培和选用对口药剂等综合措施相配套的优化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地处浙南山区的泰顺县素有"温州小西藏"之称,当地利用高山地区夏秋季节自然凉爽的气候优势发展高山蔬菜,十年历程,方兴未艾。探索发现、综合分析、归纳总结高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因势利导抓好高山蔬菜基地建设,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高山蔬菜,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相似文献   

17.
地处浙南山区的泰顺县素有"温州小西藏"之称,当地利用高山地区夏秋季节自然凉爽的气候优势发展高山蔬菜,十年历程,方兴未艾.探索发现、综合分析、归纳总结高山地区的气候特征,并因势利导抓好高山蔬菜基地建设,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高山蔬菜,是本文的意旨所在.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庆元县岭头乡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高山茭白种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山区夏季凉爽,降雨偏多,田间湿度大,且连年种植,锈病发生较严重,影响了产量与品质。通过改善栽培管理条件,平衡施肥,合理轮作,及时对症用药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有效地防治茭白锈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精口农业转化,地处浙西南的缙云无公害高山茭白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本文对高山茭白立地条件和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发展无公害高山茭白优质高效生产的对策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泰顺县地处浙南山区,其中海拔 500-700m的高山上,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多为沙壤土,较为肥沃,加上高山夏季独特的气候优势, 适宜于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泰顺三魁镇卢梨海拔 680m,自1998年以来开始发展高山夏甘蓝蔬菜, 成为温州市高山蔬菜发展基地。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