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阜新地区温室大棚冬茬尖椒栽培覆盖面积广.效益可观。重点介绍苗期管理、定植管理。从2012年起笔者与同事走访棚户,参加技术培训,结合外地生产经验,总结出一套温室大棚秋冬茬尖椒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农技中心科技人员会同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不断研究总结,摸索出一套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平均亩产达5000kg左右,高产农户亩产达6000kg以上,亩产值7000元,净收入达4000元。2003年共种植大棚西瓜2000多亩。  相似文献   

3.
正一、茬口安排1、大棚西瓜—甜瓜、秋菜(茄子、尖椒、豆角等)。一般西甜瓜在1月20日开始育苗,2月上旬嫁接,3月上旬定植,5月上中旬收获,西瓜常年亩产在3000—3500千克,效益5500—8000元左右;甜瓜亩产3000公斤左右,亩效益1.2万元左右。秋菜6月中旬育苗,7月中下旬定植,9月下旬上市,效益5000—10000元。2、中小棚西瓜亩产量为3500—4000千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棚室选择、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及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青冈县37-74尖椒棚室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青冈县大棚尖椒栽培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农技中心科技人员会同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不断研究总结,摸索出一套火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平均亩产达5000吨左右,高产农户亩产达6000吨以上,亩产值7000元,净收入达4000元。2003年共种植大棚西瓜2000多亩。  相似文献   

6.
西瓜反季节无公害大棚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金梅 《福建农业》2008,(10):16-17
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农户生产效益,2001年长乐币开始示范推广西瓜大棚生产栽培技术。2007年全市大棚西瓜种植面积200公顷,采用大棚加地膜覆盖、塑料软管园艺设施进行灌溉与施肥等先进栽培技术。最早在翌年春节前上市,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广运用西瓜嫁接技术,克服了轮作的困难,稳定了规模种植,但大多品种以春西瓜为主。在种植方式上以双膜及地膜露地栽培,形成面积广、数量大、产量低、品质差、上市集中、价格低及效益差的局面。为了促进小西瓜大棚春秋二茬西瓜的发展,平衡西瓜供应期,经过3年的实践。在一块田1年能种2茬,每亩产量超5000千克,现总结一套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棚西瓜栽培已在自贡地区大规模发展。为充分利用大棚地力,提高生产效益,经多年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了大棚多茬西瓜复种条椒栽培技术。西瓜采收期从5月中旬持续到10月上旬,采收3~4批瓜,产量达3890kg/亩,纯收益7000多元/亩;西瓜采收后复种条椒,产量可达1600kg/亩,纯收益5000多元/亩。一、品种选择1.西瓜品种早佳8424。经多年品比试验,该品种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且耐热性好,能在不揭膜的大棚内安全越夏,为最适宜本地区大棚西瓜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沂水县大棚西瓜茬夏花生产量,提高种植效益,对大棚西瓜茬夏花生直播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了一套适宜大棚西瓜茬夏花生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肥力条件、用肥、品种选用、精细播种、科学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简易大棚前茬西瓜后茬青椒栽培模式,前茬西瓜亩产早熟西瓜4000-5000千克左右,成熟期比露地西瓜早1个月,后茬青椒亩产4000千克,采收比露地青椒延迟1个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棚西瓜一茬多收嫁接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西瓜一茬多收是我区西瓜生产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具有产量高、效益好、质量优等特点。大棚西瓜一般亩产量可达5000kg以上,亩产值可超1万余元;又因采收批次多,上市时间长达6个月,故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由于我区土地资源有限,轮作的空间已越来越小,部分农田由于连茬种植而造成不可逆转的枯萎病危害。近年来,通过采用以葫芦为砧木的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有效地防止了枯萎病的发生。但在盛夏(7~8月)葫芦砧嫁接苗不耐高温,容易早衰,已不能适应目前推行的一茬多收的栽培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曹东贺 《新农业》2007,(4):24-25
近年来,辽中县引进了“东方绿剑”尖椒品种,在日光温室秋冬季栽培亩产量可达5000公斤,亩产值在5000元左右,亩纯效益在4000元左右。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棚苦瓜和小尖椒连作,不仅科学安排茬口,而且种植效益十分显著。苦瓜亩产量3000kg,亩产值6000元,扣除生产成本1000元.土地上交费150元,亩净效益4850元;小尖椒亩产量1500kg.亩产值5000元,扣除生产成本800元,土地上交费150元,亩净效益4050元,每亩年净效益达890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目前,该种植模式已在本市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已成为本市蔬菜产业的一大新亮点。  相似文献   

14.
<正>西瓜栽培在青浦地区具有较悠久的历史,但西瓜产量长期徘徊在1500kg/667m2左右。所以,西瓜生产得不到发展。自从利用大棚栽培西瓜以来,青浦区朱家角镇科技人员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大棚西瓜“一茬多收”高产栽培技术,使大棚西瓜面积不断扩大,2003年全镇种植西瓜133hm2,平均单产在5000kg/667m2。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大棚西瓜"四膜一苫"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高瓜农的西瓜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6.
胡繁荣  罗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3):131-132,110
介绍了大棚草莓—厚皮甜瓜—小西瓜种植模式的效益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水、土和光热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复种指数及种植效益,近年来,本地区示范推广了大棚西瓜复种秋玉米高效栽培技术,平均每hm^2产西瓜52500kg,获利4.2万元,玉米6450kg,获利9030元。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8.
我地西瓜栽培历来都以露地栽培或利用小拱棚栽培为主,大棚保护地早熟栽培在2000年后才得到很大发展,亩效益可达3500元以上。而利用原有大棚设施进行西瓜秋延栽培,既可延长供应季节,增加中秋节和国庆期间的瓜果种类,丰富市场,又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2年起我们进行了大棚西瓜秋延栽培技术研究,秋西瓜在国庆节前后上市,价格一般都在5元/kg左右,效益十分可观,在不增加其它设施成本的前提下可获亩效益2000余元。通过几年试验,初步摸索出一套大棚秋西瓜延迟栽培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不同茬口轮作大棚蔬菜高效栽培试验,其中以大棚草莓/西瓜、后季稻栽培模式效益最好,既能减轻连作障碍,又能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西瓜不同皮色和瓤色、不同大小、无籽有籽等,都有一定的消费市场。近年来湖南新邵县陈家坊镇黄家桥村开展大棚礼品西瓜(即小果型西瓜)栽培,一般亩产2000~2500千克,亩产值5000~6000元,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