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地老虎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1、形态特征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2、生活习性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  相似文献   

2.
正1地老虎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1.1形态特征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1.2生活习性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  相似文献   

3.
正1地老虎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1.1形态特征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1.2生活习性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  相似文献   

4.
<正>1地老虎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1.1形态特征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1.2生活习性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以  相似文献   

5.
正一、地老虎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1、形态特征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2、生活习性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  相似文献   

6.
<正>二点委夜蛾是近几年来新发生的一种夜蛾科害虫,目前在禹州市夏玉米田部分地块发生较重,对玉米苗危害较大,严重地块出现缺苗断垄。一、形态特征二点委夜蛾属于夜蛾科,成虫体色呈灰褐色,个体小,体长10~12cm,环纹为一小黑点,肾纹小,外侧中凹,有1个白点,翅外缘有1列黑点,约7~8个,非常明显。幼虫灰褐色和黑褐色,体长20cm左右,腹部背面侧背线为2条灰白色纵带,每节对称分布有4个白色中间有黑点的毛瘤,每节有1个倒v字斑。二点委夜蛾喜群居,玉米苗周旁一般有多头,在土表或土缝内,为害玉米茎基部。二、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7.
甘蓝夜蛾又叫甘蓝夜盗或甘蓝夜盗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害虫.以幼虫危害甜菜叶片,除危害甜菜外,还为害甘蓝、白菜、油菜等多种蔬菜均可危害.一般年份,它可使甜菜块根减产10%-20%,含糖下降0.8-1度.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5-25毫米,翅展30-50毫米,翅和身体为灰褐色,复眼为黑紫色,在前翅的中间部位,靠近前缘附近有一个灰黑色的环状纹和一个相邻的灰白色的肾状纹,后翅灰白色.  相似文献   

8.
正在黑龙江大豆种植广泛,但经常受其虫害的影响,致使农民收入减少,可见,掌握了大豆的虫害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虫害一:地老虎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1特征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  相似文献   

9.
<正>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毫米,翅展13~14毫米,暗褐至灰黑色,下唇须灰褐色向上翅,触角丝状,前翅灰黑色,前翅前缘有白色斜短纹8~10条,翅面散生灰白色鳞片而成许多小白点,近外缘有10个小黑点,中室端部有1明显的小白点,后缘有些条纹。后翅茶褐色,各跗节末端灰白色。腹部灰褐色。幼虫:体长10~13毫米,淡红至桃红色,头褐色,前胸盾片黄褐色,前胸侧毛组3毛,臀栉4~7齿,腹足趾钩单序环25~40个,臀足趾钩15~30个。小幼虫体白色,头和前胸盾片黑色。  相似文献   

10.
一、芝麻地老虎1、形态特征:(1)小地老虎。成虫是一种灰褐色蛾子。体长17~18mm,翅展40~50mm。前翅棕褐色,有2对横线,并有黑色圆形纹、肾状纹各1个,周围有一黑边。在肾形纹外,有一尖端向外的楔状黑斑,外缘有2个尖端向内的黑斑,3斑相对。幼虫形较大,为50~55mm,黑褐色稍带黄色,体表密布黑色小颗粒突起,腹端肛上板有1对明显的黑纹。(2)黄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约40mm。黄褐色,前翅横线不够明显,中部外侧有黑色肾状纹及2个黑色圆环。雄蛾触角为双栉齿状,雌蛾触角为丝状。幼虫体长40~45mm。黄褐色,体表多皱纹,颗粒突起不明显。腹部末端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成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北票地区每年中等程度发生,面积在70万亩左右。1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0~30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甜菜夜蛾在我县夏大豆田已上升为新的主要害虫,危害特别严重.该虫成虫的体色和前翅灰褐色,前翅外横线与内横线均为黑白双色线,肾状纹和环状纹均为黄褐色,有黑色轮廓线;后翅白色,略带粉红闪光,翅缘灰褐色,故又名白菜褐夜蛾.该虫幼虫体色变化大,有绿、暗绿、黄褐、黑褐色等,幼龄色偏绿,高龄后体色变深.以幼虫取食大豆叶片危害,严重时食光大豆叶片,造成大豆减产.  相似文献   

13.
斜纹夜蛾是一种暴发性杂食害虫.它能危害甘薯、大豆、棉花、花生、瓜类和多科蔬菜. 一、形态特征 斜纹夜蛾成虫深褐色,前翅灰褐色,杂有很多灰白色斑纹和线纹,翅中部由3条灰白色横线组成的宽带状斜纹.卵数10粒排成2~3层一块,有灰黄色疏松绒毛覆盖,老熟幼虫体长35~37毫米,腹部各节背面均有1对似半月形或三角形的黑斑,以1、7、8三节黑斑最大.蛹长15~20毫米,腹部4~7节.背向及5~7节腹面的各节近前缘处,密布圆形小刻点.  相似文献   

14.
种蝇又叫种蛆、菜蛆、根蛆。能为害蔬菜、棉花、花卉、树木等多种植物。 1形态特征 1.1成虫。比家蝇略小,体长4~6mm,灰黄色,雄虫稍小。头部银白或银灰色,复眼暗红色,翅灰色透明,翅脉黑褐色。胸部背面有3条明显的黑色纵带纹,足黑色。1.2卵。长椭圆形,长1mm左右,稍弯,乳白色。  相似文献   

15.
一、玉米螟玉米螟又名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1玉米螟的形态特征玉米螟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幼虫、蛹、成虫、卵。1.1幼虫共5龄,末龄幼虫体长20-30mm,黄白色,体背有3条褐色的纵线。1.2蛹体长12-14mm,红褐色,腹部第1-7节背面有横皱,第5-7各节前缘有突边板,臀黑褐色。上有钩刺5-8个1.3成虫体长10-15mm,翅展20-40mm。雄: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的横线,两线间有2个暗斑,近外缘有一褐色横带。雌:前翅淡黄褐色,后翅线纹模糊或消失。2危害特征玉米螟以第一代幼虫蛀茎危害为主,  相似文献   

16.
斜纹夜蛾又名莲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俗称夜盗虫、乌头虫等。幼虫共6龄,有假死性。4龄后进入暴食期,猖獗时可吃尽大面积寄主植物叶片,并迂徙他处为害。成虫体长14—20mm,翅展35~46mm,体暗褐色,胸部背面有白色丛毛,前翅灰褐色,花纹多,  相似文献   

17.
一、地老虎地老虎俗名截虫,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幼虫为害大豆,将茎基部咬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1、形态特征白边地老虎成虫体长15~18mm,翅展42~45mm,灰褐色。前翅有明显的灰白色宽边,环形纹、肾形纹皆为灰褐色。幼虫体长43~46mm,腹部背面毛片后面2个比前面2个稍大,臀板黄褐色,体表光滑无颗粒。2、生活习性地老虎幼虫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1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卵壳内越冬。第2年4月幼虫被壳而出,先取食荠菜、灰菜、刺菜、苣买菜等杂草。待大豆出苗后为害大豆,6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盛期,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上中旬为化蛹盛期。3、防治方法①毒饵诱杀。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0.5 kg、豆饼50kg、水50kg配成毒饵。先将豆饼粉碎、炒香,然后用水溶化敌百虫,再与豆饼混拌均匀,于傍晚撒在被害田,用量15~20kg/hm~2。幼虫夜出活动  相似文献   

18.
1 二点委夜蛾形态特征 二点委夜蛾是近年在隆尧县夏玉米上新发生的害虫,属鳞翅目的夜蛾类害虫.成虫体长1 ~1.2cm,灰褐或黄褐色.前翅上有两个黑点,外缘黑点外侧还紧邻一个小白点;卵多散产,或几个卵产在一起,馒头状,宽0.50mm,高0.4mm左右,上有纵脊.初产乳白色,后变黄白色,快孵化时暗褐色;幼虫主要为6个龄期,少数为5龄,甚至7龄.老熟幼虫体长1.4~2.0cm,灰褐色或深褐色,各体节有一个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纹,重要特征是腹部上两条褐色亚背线到胸节消失.气门黑色,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白色.幼虫受惊扰缩成"C"字型;蛹黄褐色,老熟幼虫入土或与麦秸或麦糠做一丝质土茧,在茧内化蛹,为被蛹.少数蛹没有被土茧包被,为裸蛹.该虫主要对夏玉米苗期生长危害极大,轻则缺苗断垄,重则田间整片整片死苗.  相似文献   

19.
种蝇又名地蛆、种蛆、根蛆,属双翅目花蝇科。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为害月季、榆叶梅、仙客来、玫瑰、桂花、夹竹桃、马蹄莲、松、柏、银杏等以及禾本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影响观赏价值。1形态特征1.1成虫成虫比家蝇略小,头部银白或银灰色,复眼暗红色,体灰色、灰黄色、暗褐色,胸部背面有3条明显的黑色纵带纹,翅透明,翅脉黄褐色;腹部背面中央全长有1条黑色纵纹,各腹节间均有1条黑色横纹;足黑色。1.2卵卵为长椭圆形,稍弯,弯内有纵沟陷,乳白色,透明,表面有网状纹,长约1毫米左右。1.3幼虫即蛆,老熟幼虫长7~10毫米左右,无足,形似粪蛆,乳白而略带淡黄色,…  相似文献   

20.
形态特征 成虫:黄色,体长10~12mm。前后翅散生黑斑;卵椭圆形,表面粗糙,有细微圆点,初期乳白色,后期变为橘黄色;幼虫体色多样,和取食寄主有关,多为暗红色,也有浅灰、淡褐色等,各体节毛片明显,第1~8腹节各有6个灰褐色斑点:蛹长约14mm,褐色,外被灰白色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