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张华 《山西林业》2023,(2):46-47
山楂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广泛。山西省有不少面积山楂都在丘陵或山地种植,介绍了山地山楂栽培的基本情况,对山地山楂综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根据沙地葡萄的栽培实践,提出关于沙地葡萄的从整地到品种选择、栽培技术以及水肥管理等一整套技术措施,为沙地葡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平原沙区土壤、光照、降水等不同于山区的诸多立地因素,根据核桃在沙地不同发育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结果习性,研究总结了沙地核桃密植栽培的丰产树形结构、各类枝条的处理措施、不同树龄的整形修剪技术,提出了沙地核桃密植丰产栽培的配套整形修剪措施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辽宁西北部,分布着大面积沙地,合理开发利用这片沙地,是改善风沙地区自然面貌,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是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途径。在50年代开始,我们所在进行固沙造林研究工作的同时,开展了沙地综合利用的研究,引种苹果、梨、葡萄、山楂等达百余个品种。20多年来经过观察试验和集约经营管理,有些树种(或品种)在沙地生长良好,连年丰产。例如,1975年小面积试栽的山楂,栽后3年见果,8年生单株最高产量达65kg,  相似文献   

5.
绿竹是福建省广泛栽培的乡土竹种之一,是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兼优的竹种.通过对福鼎市秦屿镇蒙湾沿海沙地绿竹栽培结果的分析表明,绿竹在沿海沙地上种植可以发挥防风固沙、防浪护岸等多种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还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将绿竹在沿海沙地栽培技术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柳树是吉林省西部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了筛选出适宜在干旱地上栽培的柳树品种,我们进行了干旱沙地柳树品种对比试验。经过10年的生长观测,垂爆109柳在干旱沙地上生长良好,且有较强的速生性,适宜在我省古部地区的干旱沙地上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西北部,分布着大面积沙地,经过固沙造林,这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怎样综合利用这块沙地,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当地人民脱贫致富创出一条新路,是很值得探讨的。我们于1984年在沙地开始栽植山楂,5年共栽植9000株,面积300亩。这个山楂园土壤为风沙土,沙粒细度0.25—0.05mm占80%以上,而粘粒<0.001mm在4%以下。地下水位3—4m。土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这是对山楂树生长的有利条件。但沙地土壤结构松散易于流  相似文献   

8.
结合制定的河北省地方标准《山楂生产技术规程》、《优质山楂果》,对无公害山楂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作一总结。无公害山楂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产地生态环境要求、栽植技术、栽培管理、果实质量要求、安全质量要求、包装运输贮藏等6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山楂受精能力与其花粉和雌蕊生理生化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受精能力强的野生山楂的花粉给受精能力差的3个栽培品种‘面楂’、‘敞口’、‘大金星’授粉,并对野生山楂和栽培山楂花粉与雌蕊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野生山楂的花粉能显著提高栽培山楂种子含仁率。栽培山楂与野生山楂花粉生活力无显著差异,但栽培山楂花粉萌发率较低。花粉管生长速度较慢,其中‘大金星’花粉在25℃培养24h不能萌发。栽培山楂雌蕊提取液对栽培山楂和野生山楂花粉萌发都有抑制作用。与野生山楂相比,栽培山楂花粉中类胡萝卜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较高,其中‘大金星’花粉中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酚类化合物含量和POD活性最高。雌蕊中IAA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野生山楂,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野生山楂。‘敞口’、‘大金星’和‘面楂’雌蕊中POD同工酶分别比野生山楂多2、3、4条酶带,而花粉POD同工酶谱无区别。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自樟子松引进栽培成功以后,其种植面积得到了快速发展,对我国三北地区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一树种引进历史不长,种植技术和经验有限,沙地樟子松的成活率、保存率还有待于提高。基于此,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为研究样本,对这一树种的种植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选苗、栽培、喷灌等技术要领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了栽培造林技术的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楂又叫红果、山里红,是原产我国的古老果树树种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尔雅》、《本草纲目》等古书中均有关于山楂的记载。山楂野生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很多,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1984年,林州市(当时为林县)曾被列为全国七大山楂基地县之一。 历史上,山楂以野生为主,栽培零星,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70年代中后期,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组织5省、市的生产、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成立了全国山楂生产、科研协作组,推动了各地山楂生产的发展,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有的地方产量甚至翻番,果实品质也较前大有改善。特别是80年  相似文献   

12.
山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特别适于制成各种加工品。但是目前由于山楂品种杂乱,管理粗放,其栽培技术与管理急需规范,本文介绍的山楂栽培与管理技术,可以提高广大林农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省栽植的山楂多是从北方(如山东、河北等地)引进的嫁接苗,其砧木多为北方野山楂。北方野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为栽培山楂的野生种,以此为砧木进行嫁接,属于本砧嫁接,二者不存在亲和的问题;但南方野山楂(C.cuneata)与栽培山楂是同属中的两个种,以此为砧木嫁接栽培山楂,其亲和力如何,有关试验研究资料不多。我省丘陵和山地的野山楂资源极为丰富(大别山区分布密集者每亩达3000株以上),为此,开展了以野山楂为砧木、栽培山楂为接穗的嫁接试验,通过对二者的亲和力的了解,能准确有效地开发利用本省的野生山楂资源。  相似文献   

14.
12 沙地衬膜葡萄栽培模式12 .1 模式概述  通过地下衬膜措施 ,达到节水、节肥生产价值较高的经济果树葡萄 ,不失为沙区群众一条致富门路。12 .2 模式适宜条件  有一定灌溉条件的贫瘠沙地。12 .3 技术思路  贫瘠沙地水肥俱缺 ,虽有一定灌溉条件 ,但因沙地漏水漏肥极为严重 ,要大量栽植需要大水大肥、经济价值较高的葡萄是很不现实的。地下衬膜 ,可以防止沙地漏水漏肥 ,使沙地发展葡萄成为可能。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多 ,但因可以多年受益 ,不失为贫瘠沙地发展高效经济的一个好办法 ,节水栽培的有效措施。12 .4 主要技术措施   ( 1)…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景电二期灌区沙地自然特征及对衬膜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栽培和樟子松苗木培育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该试验区沙地衬膜的工程规划和技术规程,包括选地、渠系与农田的布局、衬膜与整地、效益核算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为沙地衬膜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出了一套简单易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山楂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盾  袁媛 《防护林科技》2016,(7):126-127
介绍了山楂丰产栽培的选地建园、园地管理、树体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为山楂的丰产栽培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楂早期丰产栽培技术程高芳(博爱县阳庙乡林业工作站)山楂在生产上多沿用大冠稀植栽培,结果晚,因此,我们从1988年开始连续5年进行了山楂密植、拉枝等早期丰产栽培试验。3年结果,4年亩产1300~1500kg。1试验材料和方法试验在阳庙乡梁陈村进行,品...  相似文献   

18.
山楂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又称山楂果、山里红、红果等。属蔷薇科,为我国特有的果树,通常栽培的有三种:云南山楂、北方山楂、湖北山楂,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食品科研部门分析,山楂营养成份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硫磺素、核黄素、尼克酸、山楂酸、柠檬酸、维生素丙等成份。山楂栽培一般位于东北南部、华北以至江苏一带。野山楂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等地。山楂的全身都是宝,叶、果、核、根、茎等都可供食用或药用。1山楂的营养成分山楂几乎含有水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常用草药白花蛇舌草的药用概况及栽培、加工技术。为提高沿海沙地创值提供又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土丘陵沟壑区樟子松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50年代初期,我区红花尔基和辽宁省章古台就开始进行樟子松沙地造林;以后黑龙江、吉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也都先后在沙地引种栽培樟子松,并已积累了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的成功经验。我区伊克昭盟东胜市丰场壕黄土丘陵,乌兰察布盟察右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