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筑节能制度在我国制度体系中起重要作用,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介绍了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建筑节能制度现状,提出我国建筑节能制度工作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扶贫制度的变迁符合制度变迁的演进过程,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对扶贫制度变迁的动因、路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获利因素是扶贫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技术因素降低了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非正式制度为扶贫制度变迁提供了心理和意识基础,扶贫制度变迁的实施路径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强制性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法治层面的制...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因及经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我国最重要、影响最为深刻的制度变革之一。本文首先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作了理论探讨,接着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说明农地制度变迁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与轨迹,最后根据已有的分析成果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变迁具有重大理论指导价值。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审计制度供求变化进行分析,挖掘影响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变迁的成因,提出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的变迁方式将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改变以往只对制度进行静态研究和比较研究的传统方式,以动态的视角对我国高等学校审计制度进行研究,以期能对现阶段我国的高校审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寻求最佳的绩效一直是制度变迁的终极目标。50多年来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直在实践着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中国未来农地制度的变迁必须遵循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稳定性和资源最佳配置效应原则、激励机制健全原则、农地制度安排的渐进式原则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原则。  相似文献   

6.
关于文化对制度变迁影响研究的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学者关于文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直接影响,即文化本身即对经济增长有贡献。一种是间接影响,即文化影响制度变迁。而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文章认为文化是通过对制度变迁影响经济增长的,并回顾了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文化与制度变迁关系理论和区域制度变迁理论。在此基础上给出文化对制度变迁的传导机制,并形成文化对制度变迁产生影响的整体框架。关键词:文化;制度变迁;文化类型;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7.
积极探索经济增长与制度选择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制度经济学家的相关论述及马克思关于制度变迁理论,并应用农业产业化制度绩效加以实证,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内因,提出了制度变迁的四个动因,即减少不确定性,创造新的获利机会;技术变迁诱致;降低交易费用。总结出必须积极探索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从制度和制度变迁这个视角研究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视角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权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文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历史阶段进行了初步划分;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变迁的主要特点;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目前存在的林权主体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林权流转不规范和配套政策不完备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改革思路、做好确权发证、确保林权收益、落实经营主体和完善配套政策等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变迁-- 路径依赖理论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径依赖概念是在对技术扩散的研究中首次提出来并被复杂化的,由于收益递增和随机事件的影响,增加了非效率技术出现的可能性。这种特征引起了制度变迁研究者的兴趣,自从他们把制度变迁过程中的阻力以及非效率归结为制度的路径依赖以后,路径依赖理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根据路径依赖理论的演进轨迹,分析了该理论从技术领域向制度领域的转变过程,从而说明了在研究制度变迁问题过程中揭示制度内在机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唐爽  王亚飞  王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795-6797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形成的"供—需"非均衡性矛盾及其产生的制度缺口是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具有典型的路径依赖,其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基础演变引发国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重新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力和路径,可以看出内部利益相关者利益驱动和外部因素共同形成的改革动力源,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和需求诱致性变迁分别成为改革主辅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粮食流通制度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初步引入了市场机制,但行政干预依然很强。如何深化粮食流通制度的改革,进行新一轮的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提出了粮食流通体制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主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基本上属于强制性变迁。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教育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养老制度经历了3个阶段:1949-1956年家庭养老时期;1957-1979年集体社队供养时期;1980年至今多元筹资结构的养老制度.文章用制度变迁理论和交易成本诠释了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发展历程,得出导致农村养老制度发展曲折的原因是制度设定的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多次冲突、制度变迁的执行者动力不足、相关联制度政策滞后发展等.农村养老制度要进一步发展就应协调整体目标与阶段目标,提高执行者动力,完善关联制度政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潘武林  赵猛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87-20189
介绍了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的发展背景,表明当前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已进入全面和深化改革阶段,但由于未考虑到该区域自身需求及条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现了配套措施及相关政策运行效率低下、深化改革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应严格区分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变迁类型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基于深化改革的目的,根据我国的林农或者林业团体组织所在区域的状态及其自身对制度的需求和该区域改革条件的状况,对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变迁类型进行了严格划分,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隐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型制度变迁3种类型,将并强制性制度变迁细分为弱强制性制度变迁和纯强制性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下的中国粮食安全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世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977-5979
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的论述来探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并提出有益于我国粮食安全的制度决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制度变迁理论,教育制度不仅仅是教育行为的外在框架,既具有外源性,也具有内生性;教育制度本身既具有寻利性,也具有寻租性.近代中国,各种历史事件错综复杂,高等教育发展有高峰也有低谷,其制度变迁应该成为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随后的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几经变迁.其制度变迁的路径便是高等教育前行的痕迹,在制度学的意义上,有着深刻的历史缘由与自身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41-4944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老农保到新农保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产物,政府的干预起关键性作用。在设计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环境、社会意识的因素,要充分考虑制度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特点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供给具有"先试点,后推广"的特点,并且在此过程中,政府将作为正式制度供给者的身份发挥作用,而农户、企业、一般个人和社会团体将以非正式制度供给者的身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制度变迁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源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变迁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经历了5个演变阶段,改革开放后高教体制发生了5个方面的变迁,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制度还将面临进一步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