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玉米种业包括新品种的研发、种子生产和加工、销售和推广,以及对农民的售后服务等4个主要部分。该文阐述了跨国种业以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品牌国际化和服务人性化等优势引领全球种业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玉米种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明了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对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2012年2月14—15日,中国种子协会在三亚玉海国际度假酒店召开玉米种业三亚年会和玉米种业分会年会。会议由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和玉米种业分会承办。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刘艳、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杨军、李立秋、常宏、李登海、于艳杰、徐福春,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出席会议;玉米育种界的知名老专家许启凤、姜惟廉、郭日跻、堵纯信、徐家舜、徐尚忠应邀到会。会议注册代表323人,实际到会人数超过400人。  相似文献   

3.
从先玉335现象看玉米种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种业作为玉米产业链顶端的子行业.随着玉米面积种植的扩大以及对优良品种和种子需求的增加.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在多如牛毛、竞争激烈、鱼目混珠的中国玉米种业界谋足优势、占得先机.获取更大的发展.是摆在种业同仁面前的一项共同课题。作者从事种业工作二十多年.亲历了民族蔬菜种业的沦陷。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产、高效农业的飞速发展,对玉米单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以先玉335为代表的美系玉米杂交种,以制种产量高、种子发芽率高、杂交种产量高、用种量少的“三高一少”优势迅速扩大了在我国杂交玉米种子市场的份额。美系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对我国传统种子生产企业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种子企业优化重组,  相似文献   

5.
先玉335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先玉335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吉林省玉米产量和质量,耐密品种得到全面普及,精量播种技术得到农民认可,品种广适安全的概念被强化。先玉335促进吉林省玉米种业建立工程化育种体系,提升企业育种技术与方法,种子质量全面提高,玉米品种示范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的玉米杂交种子是保证玉米高产稳产的关键。在杂交种生产利用过程中,长期以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种子整齐度差、纯度差、芽率低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杂交制种各个环节把关不严.质量意识差.以及市场管理不得力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切实认识到制种质量的严肃性,在杂交种制种过程中.真正掌握和严格落实杂交种制种技术.严格把好亲本种子质量及播种、去杂、去雄、收获、晾晒等重点技术环节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2004年,某种业企业生产的玉米杂交种,农民种植后出现大面积的空秆、秃尖现象,导致大面积减产,给农民带来严重损失:2005年,许多杂交水稻种子应用在生产后,大面积感稻瘟病,造成严重减产;2007年,某上市种子企业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在川中、川东、川北大面积出现严重结实不良现象:2008年重庆某公司的水稻杂交种出现大面积感稻瘟病,给农户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2001~2013年品种推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剖析1979~2013年吉林省审定的640份玉米品种及其双亲遗传基础,总结归纳吉林省玉米种质类群的划分及衍生系谱。研究2001~2013年吉林省玉米品种推广情况,对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及玉米生产进行综合评价,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玉米种衣剂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卢宝慧  杨丽娜  高洁 《玉米科学》2021,29(3):63-69,75
综述国内外种衣剂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介绍我国当前玉米种衣剂登记产品及防治对象,分析种衣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的保产增产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玉米种衣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毒农药的替代使用、生物型种衣剂的应用、多功能复配型种衣剂的开发以及成膜剂和助剂体系的改进等方面探讨玉米种衣剂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区域广,单产高。现在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是杂交种,杂交种除拥有优良的亲本组合,种子的纯度尤为重要。纯度差的种子,品种的杂交优势就会减弱,产量就会降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证种子纯度,提高制种产量,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从市场推广探讨玉米杂交种选育及种业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现阶段玉米育种的一些状况,普通玉米育种仍占育种的主体地位。总结了近些年育种者对普通玉米育种关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的市场推广对育种目标的要求,玉米育种目标应该同市场需求紧密相联系,论述了玉米种业产业化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彪 《玉米科学》2001,9(4):084-088
目前,四川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遇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南方生态和生产条件的突破性杂交种少,玉米育种缺乏管理、研究秩序混乱,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不力、市场混乱,重品种、轻投入、忽视因种栽培,部分区试点条件和人员素质差,新品种知识产权难保护.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做到政企分开,加强对育种和生产经营的管理,加快国有育种科研和种业体制改革,组建大型种子企业集团,彻底实现育、繁、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胚乳裂纹对玉米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杂交种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胚乳无裂纹、胚乳单裂纹、胚乳双裂纹和胚乳龟裂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结果表明,24 h内的吸水率表现为龟裂纹种子的吸水率最高,无裂纹种子的吸水率最低。随着胚乳裂纹数的增加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降低的变化趋势。胚乳无裂纹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胚乳龟裂纹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种子胚乳无裂纹的幼苗干重显著高于胚乳龟裂纹的幼苗干重。胚乳龟裂纹是导致种子活力降低的原因之一,在种子生产中应该减少胚乳龟裂纹产生。  相似文献   

14.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广占63-4S为母本、具隐性浅褐色颖壳的爪哇稻材料M95为父本,杂交育成颖壳具浅褐色标记性状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稃色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并以新安S为母本,配组了多个带有浅褐色标记的防伪稻新品种。这项技术在全国尚为首创,能够快速、简便、直观、准确鉴别杂交水稻种子的真假,同时为机械化制种混播色选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制种产量,降低了成本,且可有效杜绝假种子坑农现象,在杂交稻制种上具有重要意义。其配组的新两优6号、新两优106、新两优901、新两优343、新两优香4等高产优质新两优系列防伪稻,商品属性突出,或耐肥抗倒,适应性广,或口味佳,带有香气,或粒型较大,适应了不同生长环境的需要,满足了不同农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玉米商业育种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商业育种理念是将公司的整个研发体系视为一条或多条生产流水线,将功能联系密切的研发过程集中起来,形成相对独立的研发管理模块,实现研发流水线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工业化,从而极大地提高研究效率,为公司获得市场份额和赚取利润提供基础。在这样的管理理念下,一套功能健全的育种技术体系能够确保研发流水线的顺利实施。综述玉米商业育种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体系基础上,结合中国种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米商业育种体系,即集中有限的资金建立面向全社会的、高起点大规模的研发和服务平台,实现中国种业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作为全国重点粮食主产省,良种选育推广工作一直享誉国内,该文从种业管理部门角度对辽宁省今后种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分析了辽宁种业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优势,对种业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2019年河南省年种植面积0.67×104hm2以上玉米品种的种植面积及育种单位信息,分析河南省玉米品种利用及育种单位推广情况,为河南省玉米生产选种及种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0-2019年河南省年种植面积0.67×104hm2以上的品种200个,累计种植年数4年以上的品种73个,累计种植面积33.33×104hm2以上的品种19个,其中,16个已过种植高峰期,生产上面临品种更新换代压力。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是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随着年份更替,种子企业选育品种数量及种植面积占比不断攀升,远超科研院所。外省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呈上升趋势,外资进入对河南省玉米种业造成一定冲击,河南省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本省种业品牌。近几年,河南省先后建设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及神农种业实验室,积极推进现代种业强省建设,努力为我国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杂交大豆育种方法和制种技术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阐述了杂交大豆“三系”选育、杂交种选育、制种技术等内容,“三系”的选育采用已育成的品种或品系与RN型稳定的大豆不育系进行测交和回交转育进行选育,大豆杂交种是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行大规模配制杂交组合,经过F1产量鉴定,筛选出强优势组合,而制种要求选择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有灌溉条件、野生昆虫种类多、群体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甜玉米种子发育、贮藏及萌发3个重要阶段,分别综述影响种子活力形成、活力维持及活力表达的关键因素及其生理生化机理,探讨甜玉米种子活力的调控策略,为我国甜玉米品质育种及其种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俊 《玉米科学》2007,15(3):144-146
系统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五十年在农家品种、综合种、品种间杂交种的鉴选与应用。讨论了杂交种的选育和应用、自交系的选育和基础材料的创造、基础理论研究、专用玉米育种方面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回顾了育种目标的变化发展、育种技术方法的变化与进步、杂交种的选育推广、种质创新与自交系的选育取得的重要成就,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