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陵市为例,探讨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及植被恢复技术与方法,为废弃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为石质山场造林提供参考。铜陵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性城市,近年来,随着矿山资源逐渐枯竭,传统主导产业资源紧缺,并且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浪费严重,特别是矿山生产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等环境问题一直是制约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通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技术的实施,将有效抑制不规范矿山开采的不良势头,加快矿区周边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系统修复,最大限度地减少、避免因矿山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从而保护和改善矿山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大力节约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2.
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为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寻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地质环境有效治理和土地综合利用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资金投入机制,介绍了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产业化的建议,提出了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途径,主要包括:建设用地、农田开发、旅游景观和旅游用地、仓储用地和废弃物存放地、养殖用地、园林景观绿化用地等。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铜陵的产业转移,利用AHP法,根据铜陵矿山旅游资源特点,建立了针对矿山旅游资源类型的评价体系模型,向专家征询问卷,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分值和综合评分,进而实现了铜陵市矿山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铜陵市矿山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性,具有很好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矿山复垦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俊  魏俊浩  毕志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00-10101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的实施、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资源需求将持续增加,矿产资源开采日益增多,由此所带来的矿山复垦压力将越来越大。在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形势下,应足够重视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矿山复垦问题。本文在简要概述我国矿山复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山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矿山复垦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随之而来,对矿山土地进行复垦再利用尤为重要。该研究以云南省某小型灰岩矿为例,对西南山地小型矿山土地复垦进行研究。在分析矿山气候环境条件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复垦区范围、复垦土地利用方向及复垦技术标准:矿区复垦面积为2.863 4 hm2,复垦后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有林地,复垦率为91.62%。结合矿山实际情况设计了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达到了矿山建设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稳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矿山原有植被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剥岩废料、尾矿沙等矿山废弃物压占、破坏了宝贵的土地和植被资源,矿山粉尘又污染了水源、土壤及空气。因此为了改善矿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矿山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搞好以造林为主要措施的矿山植被恢复工程。  相似文献   

7.
众多矿山面临资源枯竭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矿山公园是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矿业遗迹资源,加强矿山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通天坪金矿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在项目解读与资源梳理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按照黄金风情体验与山水生态游览两大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并通过完善景区步行系统、重新建构景观格局和凸显人文生态特色,力求从黄金工业旅游开发与山水生态景观两方面融合,探索矿山公园规划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革 《农业与技术》2014,(3):253-253
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恶化问题主要表现为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而矿山地质灾害作为一种非常典型的自然灾害类型,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对当前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地质与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其保护与防治工作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经历几十年的矿产资源开发,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和诱发日益频繁的次生地质灾害,已经影响到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该文概述了重庆市矿山环境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对策和建议,并提出具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程丽 《农业与技术》2022,(5):100-103
本文以岫岩县某理石矿为例,分析了非金属矿行业的资源特点、发展过程及绿色矿山建设现状.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矿山及企业管理和企业形象5个方面阐述了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内容,提出非金属矿绿色矿山建设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应从源头加强控制,合理设置探矿权和采...  相似文献   

11.
为泥炭藓属植物的种间系统关系、泥炭藓种群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研究提供参考,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个居群泥炭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共有12条,其中,泥炭藓有酶带4条,卵叶泥炭藓有酶带9条,加萨泥炭藓有酶带8条,多纹泥炭藓有酶带4条,尖叶泥炭藓有酶带5条;POD-5、POD-8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所共有,是其特征带;通过系统聚类,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中泥炭藓、多纹泥炭藓与其余3个种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2.
张春  张以忠  骆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61-11162
[目的]分析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以期对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6个居群的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结果]酯酶同工酶带共6条,其中EST-1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所共有,是其特征带。泥炭藓有酶带2条,毕节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4条,贵阳采集到的卵叶泥炭藓有酶带3条,加萨泥炭藓有酶带2条,多纹泥炭藓有酶带1条,尖叶泥炭藓有酶带2条,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泥炭藓属植物5个种种间有明显的遗传差异。[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泥炭藓属植物种间关系及种群保护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附肢形成之前的蜘蛛胚胎细胞为材料,经秋水仙素处理、纸渗、固定、制片及染色,对拟水狼蛛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拟水狼蛛的染色体数为:雄性2n=26,雌性2n=28,性别决定机制为X1X2O.C-带分析表明,所有染色体都为端着丝粒染色体,端部有特异性染色质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实现小球藻大面积推广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翔实的技术参数。[方法]通过721型分光光度计,对不同浓度的小球藻藻液在不同波段光照下的透光度进行测定,确定测定小球藻的最佳照射波段,得到最佳照射波段时小球藻藻液的浓度。[结果]在不同光照对不同浓度小球藻藻液透射的吸光度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出小球藻的最佳透射波段为670 nm。同时,得出670 nm光照下吸光度与小球藻浓度的回归方程为:y=-1.479 7+0.987x,相关系数为0.991,说明相关性较好。推导了当量浓度(C)与透光度(I)的公式,C=-ln(I/I0)/(LK),式中L为光径长度(比色皿宽度),K为小球藻细胞的平均截面面积。[结论]用分光光度计间接测量小球藻的浓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Approaches to an elementary landscape unit are outlined as a result of the established significance of condensation of transpiration and advective water vapors in soil under a herbaceous stand, role of windbreaks, hydraulic structures, and other hydrological barriers.  相似文献   

16.
定义和研究了1类新的正规纯正群并半群,即WLR-正规纯正群并半群,并且给出了这类半群的一些性质和结构的刻画.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分类中OLI影像合成最佳波段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将Landsat8_OLI遥感影像应用于土地利用分类中,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Landsat8_OLI遥感影像为试验数据,在对试验数据进行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最佳指数(OIF)法对Landsat8_OLI遥感影像合成最佳波段组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ndsat8_OLI数据各波段中,Band5包含的地物信息最丰富;Landsat8_OLI最佳波段组合为OLI457,其结果具有较好的目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NIR及PLS-PCR-SVR预测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是表征林地土壤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该文建立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并比较了偏最小二乘法(PLS)、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主成分回归(PCR)3种建模方法及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Savitzky-Golay平滑+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二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5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定标模型精度的影响,同时进行了波段优选。结果表明:当光谱区域为1 380~1 450 nm,1 800~1 950 nm,2 050~2 300 nm,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预处理,采用PLS的建模方法,主成分数为8时,建立的校正模型预测效果最佳。校正模型的R、RMSE、SEC分别为0.805 2、0.512 2、0.512 5;预测模型的R、RMSE、SEP分别为0.768 1、0.514 3、0.514 6。因此,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快速估测,为林区实时、大面积、快速测定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锡金海棠Giemsa C带诱导及带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锡金海棠 ( Malussikkimensis)的 Giemsa C带的诱导技术改进及带型分析表明 ,其带型公式为 2 n=3 4 =3 CIT 1 CI T 1 CIT 2 CI T 1 IT 3 CT 4T 6CI 7C 4I 2 ,主要特征以着丝粒带 ( C)为主 ,依次是中间带 ( I)和端带 ( T)第 9号染色体无带 ,2 ,3和 1 7号染色体带纹呈杂合态 ,Giemsa C带的异染色质含量为 3 2 .62 %。本文还介绍了获得木本植物小染色体 Giemsa C带的技术关键是带纹处理前的高温 ( 90℃~ 1 0 0℃ )处理。此外还探讨了其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图形可视化技术,计算生成加筋边坡的剪切破坏带,模拟边坡破坏的渐进过程,结合与加筋土平面应变直剪试验以及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研究加筋边坡的滑移带形态.结果表明加筋边坡呈现出与素土边坡不同的破坏形态,筋材拉伸模量和加筋密度不同,剪切滑移带形态也不相同.随着筋材拉伸模量和加筋层数增大,边坡的滑动屈服带宽度增宽并向边坡内移动;加筋层增加到某一密度时,剪切屈服带将出现在地基中;与未加筋边坡相比,加筋边坡上部较难出现塑性破坏,顶部不易出现裂缝;同时,加筋边坡延性提高.坡顶塌滑程度趋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