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奶粉可作代用花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向无王群介绍蜂王在养蜂生产中是常事。但有时不管用什么方法 ,无王群就是不接受新蜂王 ,对新蜂王非围而杀后才痛快。因此 ,一群蜂垮掉也是常事。2 0 0 2年 ,我用王笼向一失王群介绍蜂王时又遇到蜂群不接受新王的情况 :十多天中 ,新王放了三四次都被围攻 ,幸亏每次都被及时发现 ,将蜂王重新关于王笼中才没被杀。最后一次 ,我把围王蜂团的工蜂全部杀死 ,把蜂王关入王笼重新吊入蜂群 ,后发现王笼上只有部分工蜂对蜂王怀有敌意 ,就把这些工蜂也捉住杀了 ,再把王笼吊回蜂群 ,反反复复三四次 ,当王笼上再没找到对蜂王怀有敌意的工蜂时 ,才把蜂王…  相似文献   

2.
正中蜂养殖中常常会出现蜂王无缘无故死亡,导致工蜂开始大量产卵的情形。失王1周内的蜂群可以通过介绍老王给失王蜂群,让工蜂的情绪快速稳定下来,积极外出劳动。如果失王较久、工蜂产卵严重,连续介入蜂王都会被围杀。下面介绍失王很久蜂群的处理办法:从其他蜂群中抽取1张较多幼虫的子脾放入失  相似文献   

3.
较长时间失王蜂群的诱王方法较长时间失王的蜂群多数会发生工蜂产卵,“浆蜂”更甚。生产王浆的失王群,工蜂不筑造王台,也不产卵。这样的蜂群,诱入蜂王的成功率极低。据观察,诱入时蜂王似被接受,但数小时之内几乎100%被围杀或驱逐出巢,且巢前不出现围王的迹象,...  相似文献   

4.
<正>有王的蜂群,工蜂情绪稳定,蜂群失王就会造成蜂群内部混乱。养蜂新手缺乏经验,无法准确判断蜂群异常现象,难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蜂群一旦失去蜂王,只要几十分钟的时间,蜂群便会出现不安情绪,会有几十只工蜂出巢寻找蜂王。蜂群失王12小时,蜂巢内便会出现急造王台。而失王3天以上就见  相似文献   

5.
浙江莫允功先生曾在《蜜蜂杂志》1994年第5期提出过“中蜂不攻王”的原理。我通过很多次的实践发现,我地的中蜂群在失王情况下,除大流蜜期可随意介绍中蜂王外,其他时间经常会发生工蜂围王,甚至围王致死的情况。我在多次给失王群介绍蜂王的实践中,得出了一种比较可靠的介绍蜂王的方法,在失王群失王1天以上,工蜂尚未出现大面积产卵时进行,过程如下:1捉王从要提取蜂王的巢箱中提出巢脾寻找蜂王。当发现蜂王时,用拇指粗长5cm以上的空心铁纱圈轻快、准确地罩住蜂王,注意绝对不能弄伤蜂王;蜂王受到突然袭击后会往纱圈上部窜,这时可快速将纱圈的敞…  相似文献   

6.
<正>蜂群失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会经常遇到,摇蜜误伤、查蜂飞逃、疾病伤害、盗蜜围王等现象都有可能造成蜂群失王。养蜂人手头上没有余王,又不想并群,让蜂群自行造王或介入成熟王台是积极的补救办法。下面就造王、介台失败后蜂群工蜂产卵处置谈谈体会:一、蜂王遗失后蜂群造王失败从理论上讲,蜂王遗失后让蜂群自行造王,时间10~16天(改造幼虫需要8~13天;从筑台基开始不少于  相似文献   

7.
正诱入蜂王是养蜂管理中普通的操作。把涂有蜜水的蜂王放在框梁上,工蜂嗅到蜂王身体上的蜜香,纷纷前来吸食,而其他工蜂各忙各的,无暇顾及新王的到来,蜂王诱入顺理成章,当新王的气味融入蜂群,蜂王很快被接收,诱入成功。如果因失王蜂群处于高度警觉状态,这时蜂王突然降临,工蜂会本能地围上来,诱入蜂王被围,导致诱王失败。  相似文献   

8.
宋延明  刘阳 《蜜蜂杂志》2005,25(5):18-19
围王,指蜂群中工蜂围困、攻击群内蜂王,属不正常现象,多数出现于蜂群诱王时,方法不正确所致。造成围王的原因:一些人认为,如果蜂王与蜂群中工蜂气味没有相通好,则会围王,反之气味相通,则不会围王。据此,养蜂者诱王时,将蜂王先扣一段时间,待蜂王与工蜂气味相通时放王,则诱王成功。这从理论上似乎行得通,其实不然,很多实际情况与此并不相符。比如,蜜源好时,直接从巢门诱入蜂王可一次成功,并未经过气味相通;再如,外界蜜源少,向无王的大群诱王,扣王2~3天后放王,气味已经相通了,仍有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现象都可以说明,气味相通并不一定保证诱王…  相似文献   

9.
<正>蜂王是蜜蜂群体中唯一能正常产卵的母蜂,通常每个蜂群只有1只,它在蜂群中的寿命一般是3~5年,由于其生殖率逐年下降,养蜂人常常利用其生育旺期,一年一换王或半年一换王,及时将其人工淘汰。去年5月中旬,我朋友1箱中蜂不慎失王。6月初,蜂群已失王近半月,奇怪的是蜂群未出现工蜂产卵现象。两次向该群介绍王台均在不同天数内被毁,三次用以往行之有效洒水、沾糖等介王法介王均被围杀。蜂群因长期无子,工蜂消极怠工,情绪低落,群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5月中旬,我家1箱中蜂不慎失王。6月中,蜂群已失王很久,也未出现工蜂产卵现象,可是2次向该群介绍王台均被毁,3次用以往行之有效的洒水、沾糖等介王法介王均被围杀,甚至将该箱分出的原来老王送回也被杀。蜂群因长期无子,工蜂消极怠工,情绪低落,群势急剧下降。问题的结症何在,蜂群内若出现这类情形,可以肯定地说,该蜂群内不是失王,就  相似文献   

11.
<正>在蜂群的饲养管理中,经验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特殊性。下面将其普遍性和特殊性分别叙述。蜂王的介绍,最早采用把蜂王装入诱入器在蜂群中放3天以上,使气味混合,放出蜂王工蜂接受,也安全,但浪费时间。我常用的介绍方法是:无论是产卵老蜂王还是刚开产处女王,把所介绍蜂王装王笼外包蜡片,外部内部都涂上蜂蜜,工蜂把蜡片咬破的过程中气味混合产卵王当日就会产卵,也未见围王,成功率高。但2013年7月我把1只刚开产的蜂王介绍到有5脾蜂的蜂群,头天午后介入,第二天早上发现巢门口有死蜂,我意识到蜂王被围,救出后用同样的  相似文献   

12.
中蜂容易失王,也容易围王,工蜂产卵给蜂群管理上造成诸多麻烦。此种现象多发生在春夏之间(3~7月),这是中蜂个性暴躁、敏感的一种正常反应。当蜂群偶然受到内在与外来刺激之后,蜂王惊恐不安,部分工蜂就将蜂王层层围困,形成一个蛋黄似的小蜂团,使蜂王窒息死亡或残废,如不及时挽救就将成为无王群,工蜂很快衰老,群势下降和发生工蜂产卵,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1工蜂围王原因a.外界蜜源突然中断;b.处女王交尾回巢惊恐不安或误入巢门;c.原有蜂王衰老或残废;d.流蜜期前雨水太多;e.盗蜂入侵,被盗群失去自卫能力;f.冲巢的蜜蜂(天然合并)发生咬杀现象;g…  相似文献   

13.
对无王状态下蜂群的研究表明:无王蜂群烦躁不安,易螫人,出勤率下降36.5—48.3%,采集力降低。成员组配正常蜂群失王后,工蜂改造王台培育新蜂王,与有王群相比群势增长低10.7%。成员组配不正常蜂群失王后16一18天出现工蜂产卵。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后,工蜂产卵即被控制;工蜂产卵时间越长,介绍成熟王台或诱入产卵王越难成功,蜂群群势下降越快。养蜂生产上宜在失王后尽快诱入优质产卵王。  相似文献   

14.
中蜂群失王后工蜂容易产卵。蜂群一旦失王,就应针对群势及时合并或诱入蜂王。中蜂嗅觉灵敏,合并或诱王时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围王,特别是失王已久或工蜂已产卵的群更是如此。我一般是这样合并中蜂群或诱王的:1合并蜂群傍晚,将被合并群巢脾移至蜂箱中央,无子脾群调入一两张子脾,使巢脾距箱壁5cm左右距离。天黑后,打开被合并群及合并群的覆布,让蜂群在露天下静置半小时左右(据温度的高低决定静置时间的长短),等到工蜂护脾结团不动后,将被合并群带蜂的巢脾一一提出,依次放在合并群隔板外侧,盖上覆布、大盖,第二天,蜂群秩序井然,开箱调整蜂群。…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劣小的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而群起围攻这种劣小王,劣小王常被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或其他敌害攻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蜂群围王的解救方法:一是投水解围法:将被…  相似文献   

16.
在与蜂友们的切磋交流中,一些蜂友常谈及遇到的怪现象:有的蜂群已失王很久,工蜂也未出现产卵,可是多次向该群内介绍王台均在不同天数内被毁,多次用以往行之有效的不同介绍蜂王的方法将蜂王介绍给该失王群,蜂王均被围杀,蜂群内长期无子,群势急剧下降而且蜜蜂情绪低落。使人束手无策,不是不管,只是无法管,养蜂者不知到底该怎么办?不知您是否在自己的养蜂生涯中遇到过类似难题吗?那么问题的结症在哪里呢?蜜蜂群内若出现这类情形,可以肯定地说:该蜂群内不是失王,而是该蜂群内有行踪敏捷的劣质小蜂王,它们发育不良,占着茅坑不拉屎,既不产卵也不让…  相似文献   

17.
每年的春、夏、秋季节,蜂群常发生围王的现象,以致影响蜂群的繁殖和生产。蜂群围王的原因:一是受惊,因检查操作不慎使蜂王受惊,行动慌张,类似陌生蜂王,会引起工蜂围王;本群处女王交尾回来,因气味和行动异常,有时也会引起围王。二是异己,发生在直接诱入时不接受,处女王交尾投错群,蜂王诱入时受惊飞逃投错群等情况。三是保护,偶然在继箱上出生的小蜂王,企图钻下隔王板攻击产卵王,此时工蜂为了保护产卵蜂王,群起围攻这种劣而小的处女王,常被其围攻致死。四是混乱,因盗蜂、治螨或者其他敌害侵入,造成混乱而引起围王。解救法:1)投水解围将被围蜂…  相似文献   

18.
杨华 《中国蜂业》2003,54(2):28-28
利用死蜂王检查蜂群有无蜂王 ,即方便又节省时间。方法是 :平常管理蜂群时用塑料代存放几只死王搁冰箱冷存室备用 (死亡时间越短越好 )。检查时 ,用线拴住死蜂王放在框梁上观察 ,如蜂群无王 ,工蜂会立即把头调向死蜂王 ,高高抬起散发信息素的尾部 ,张开有信息腺的尾节 ,使劲地振翅扇风 ,并发出嗡嗡声 ,甚至全群轰鸣 ,此时工蜂不但不围咬死王 ,反而非常亲近 ,这表明该群为无王群。反之 ,如工蜂围咬死蜂王 ,那肯定蜂群里有王 ;应立即拿走死王 ,免得形成围王团扰乱蜂群。去秋 ,我利用此法准确查找了 4个无王交尾群。用死蜂王查无王群$荷泽市王…  相似文献   

19.
王德朝 《蜜蜂杂志》2005,25(10):27-27
王笼在养蜂生产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给无王群介绍1只新蜂王,需要将蜂王扣在铁纱王笼内保护起来,让工蜂咬不到蜂王,待蜂王与工蜂的气味融合后,再放出蜂王。在囚王断子杀螨期、越冬期,均要将蜂王关入竹节王笼内。标准的竹节王笼栅栏孔为4.30m m,工蜂能自由出入王笼,饲喂蜂王,同时将蜂王信息从王笼内带出来,传播到整个蜂群,而蜂王则爬不出王笼。目前市售的竹节王笼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栅栏孔为3.38m m。笔者曾经用这种王笼代替铁纱王笼给无王群诱入1只种王,结果个体小的几只工蜂钻入笼内把种王咬死;后来又用该种王笼囚王断子杀螨,许多工蜂拼命地…  相似文献   

20.
浙江莫允功先生曾在《蜜蜂杂志》1994年第5期提出过"中蜂不攻王"的原理.我通过很多次的实践发现,我地的中蜂群在失王情况下,除大流蜜期可随意介绍中蜂王外,其他时间经常会发生工蜂围王,甚至围王致死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