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利用自然资源优势促进威宁种薯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雷尊国 《种子》2008,27(11)
马铃薯作为一种主要农作物,已发展成为贵州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从1995年到2008年,我省马铃薯种植面积从35.6万hm^2扩大到59.28万hm^2,增长66.5%;总产量从452.5万t(鲜薯)增加到772.8万t,增长70.8%。近几年,我省已成为全国马铃薯面积增加最快的省份,到2005年,种植面积已居全国第1位。在本省粮食作物中,马铃薯面积、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居第3位,2006年种植面积已占粮食播种面积310.85万hm^2的19.1%,  相似文献   

2.
<正>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海拔在1000~2100m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1℃,年平均降水量491.7mm,年均日照2100h,可耕地面积39.3万hm~2,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较大,光照、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于马铃薯生产,群众也有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但种薯来源一般为自留自用或者以商品薯代替种薯,造成马铃薯病毒常年积累引起品质退化,马铃薯产量低、品质差,种植效益低下。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我国第六大粮食作物,2003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达450万hm^2,产量超过6680万t,居世界第2位。其中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30万hm^2,产量约为400万t,居全国第4位。我国马铃薯的发展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过去50多年我国培育了170多个马铃薯品种,其中5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特别是近年培育的新品种在薯块性状、食用品质、加工品质以及早熟性等方面,比过去以产量为主的品种有了显著的改善。目前,我国马铃薯加工生产企业有100多家,年生产淀粉量在300万t。我国马铃薯产业正处于一个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从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从低层次的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转变的过程。马铃薯产业是我国的朝阳行业,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有数据表明,虽然我国马铃薯淀粉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年全国马铃薯淀粉产量以年均20%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马铃薯深加工技术研究也已被列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然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使我们看到当前商品薯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一是优质专用马铃薯品种推广速度慢,种植比例小,尤其是油炸型、淀粉加工型、鲜食和出口型专用品种;二是单产水平低,尤其是我省,平均产量只有14t/hm^2左右,比马铃薯高产的国家低1~2倍。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健全马铃薯种薯生产体系,规范种薯生产程序,标准化生产种薯,提高种薯的质量和数量,对加快优质专用品种的推广,提高单产和效益,促进马铃薯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产业发展概况 种植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分布极广,种植面积和总产不断增长.据统计,2007-2010年期间,全国年均种植面积为501.65万hm2,总产量8 056.6万t,分别比"十五"期间增加了33.93万hm2和1 037万t.2011年全国马铃薯种植统计面积为542.4万hm2,产量8 829万t,比2010年分别增加21.89万hm2和675.5万t,平均产量为16 275 kg/hm2.加上未统计在薯类作物中的山东省和河南省的面积,2011年的全国总种植面积为568.73万hm2,总产量为9 754万t,平均产量达17 145 kg/hm2.2011年鲜薯总产量在900万t以上的地区有甘肃、四川、内蒙古和贵州,700万t以上的有云南和山东,300万t以上的有黑龙江、重庆、湖北和陕西.  相似文献   

5.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6.0万、6.75万、7.5万、8.25万、9.0万株/hm~25个密度处理,研究不同密度对淀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陇薯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和单株主茎数呈增高趋势、主茎粗呈下降趋势。不同密度对马铃薯单株薯块数、单株产量和商品薯率有一定影响,而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陇薯9号在张掖市种植的最佳密度为7.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平均产量达62674.4kg/hm~2,单株结薯数达到7.7个,单株产量0.98 kg。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马铃薯生产与种薯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40%左右,年种植面积达200多万hm2。受立体气候的影响,马铃薯在该地区内一年四季都有种植和收获。自留种薯仍是该地区最主要的种薯来源。不同生产季节马铃薯种植面积、种薯需要量和种薯来源各不相同。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四川省马铃薯生产方式、种薯需要和种薯供应的特点,为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者和种薯供应者合理安排生产和贮运种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早春马铃薯霜冻和干旱带来的灾害问题,提高马铃薯单产,以当地品种‘合作88’与引进品种‘青薯9号’为主体作物,采用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大垄双行滴灌、大垄双行覆白膜、大垄双行、大垄双行稻草包芯、大垄双行覆黑膜、常规栽培7种栽培模式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合作88’产量最高的栽培方式是常规栽培(57.18 t/hm~2),其次是大垄双行覆白膜(53.76 t/hm~2),产量最低的是大垄双行覆黑膜(33.23 t/hm~2);‘青薯9号’产量最高的是大垄双行(64.26 t/hm~2),其次是大垄双行白膜下滴灌(61.14 t/hm~2),大垄双行覆黑膜的产量(40.46 t/hm~2)最低。(2)除常规栽培外,其余6种栽培方式下‘青薯9号’的产量均高于‘合作88’。(3)大垄双行覆黑膜栽培下的纯收入(‘合作88’6.30万元/hm~2,‘青薯9号’8.45万元/hm~2)和产投比(‘合作88’2.95,‘青薯9号’3.58)最低。常规栽培下‘合作88’马铃薯的产投比(5.82)和纯收入(14.27万元/hm~2)最高;大垄双行栽培下‘青薯9号’马铃薯的产投比(6.11)和纯收入(15.81万元/hm~2)最高。因此,在建水县甸尾乡试验区,‘合作88’马铃薯最佳的栽培模式是常规栽培,‘青薯9号’最适宜的种植模式是大垄双行,且在栽培方式和管理措施适宜的情况下‘青薯9号’马铃薯是一个高产的品种。研究结果可为早春马铃薯种植方式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郸擎东 《种子》2003,(5):112-112,115
甘肃省定西地区是全国马铃薯种植比较集中的主产区之一 ,2 0 0 2年全区马铃薯面积已达到 19.4 4万 hm2 。该区以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雨热同季、土层深厚而著称 ,具有种植马铃薯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 ,生产出的马铃薯个大、质优、色泽光洁 ,在市场上极具竞争优势。近年来作为定西地区“四大支柱产业”之首的马铃薯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以甘肃金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科技型企业已初具规模 ,现已具备年生产脱毒苗 2 0 0 0万株 ,微型薯 30 0 0万粒 ,原种5 0 0 0 t,一级种薯 5 0 0 0 0 t的生产能力。但同时随着马铃薯生产…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不同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枣庄市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万hm^2,已成为鲁南地区乃至中原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2000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同年引进了全国先进的微型薯气雾法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微型薯不仅薯形好、品质优、产量高,而且可人为控制其大小。为探讨不同粒度、  相似文献   

10.
试验研究了5个密度水平对淀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陇薯8号农艺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呈增高趋势,商品薯率呈递减趋势,密度对淀粉含量影响不明显。陇薯8号在张掖市种植的最佳密度为7.5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平均产量达62674.4kg/hm~2,单株结薯数和单株产量表现最优,其田间种植垄株距为110cm×24cm。  相似文献   

11.
王娟 《中国种业》2020,(5):53-57
为探明半干旱区全膜覆盖垄上微沟种植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0号为试材,采用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种植方式,研究了两种种植方式下种植密度分别为45000株/hm~2、52500株/hm~2、60000株/hm~2、67500株/hm~2时马铃薯生育期、生长指标、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播和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两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主茎数、分枝数、株高无明显影响。全膜覆盖垄上微沟播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全膜覆盖垄播6.5kg/hm~2·mm,产量比全膜覆盖垄播平均增产8.5%,两种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以6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滕州市是山东省最大的马铃薯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二季作区,每年需商品种薯近 4000万千克,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量高低.本试验旨在通过对脱毒微型薯在枣庄市种植与东北高纬度种植的对比试验及在自然条件下脱毒种薯再退化速度试验,为大面积推广自繁种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属于中原二季作区。由于马铃薯生育期短,并能在较低气温条件下播种,是理想的间作套种作物,发展马铃薯与粮、棉、菜作物套种,变1年2种2收为3种3收,甚至是4种4收,显著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河南省春薯一般在1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4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秋薯8月上旬播种,11月上、中旬收获,春秋两季马铃薯都处于市场淡季,价格高而畅销。为了提早抢占市场,河南局部菜区已广泛利用两膜(拱棚+地膜)保护栽培,使马铃薯提前15~30d收获,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产值,较大田马铃薯的纯效益增加了1~2倍。2000年马铃薯栽培面积9万hm2,2011年为125万hm2。河南省内马铃薯的结薯期正处于高温季节,蚜虫的发生和传播病毒病频繁,造成种薯退化速度快,脱毒种薯在不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2年4季就退化到未脱毒前的产量水平。因此,需要每年更换种薯。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马铃薯品种演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芳  王舰 《作物杂志》2003,19(3):49-50
马铃薯是青海省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我省贫困山区群众的主要口粮之一,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为3.085万hm~2,总产量为7.445亿kg,2001年达到5.918万hm~2,总产约13.3亿kg。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广,适宜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是一种粮菜兼用,高产、稳产的抗灾作物。  相似文献   

15.
正1现状1.1种植结构变化1.1.1大田作物种植面积急剧减少2016年,房山区大田作物种植面积1.2万hm~2,比2015年减少3.12%。冬小麦种植面积2 066.7hm~2,比2015年减少21.72%;大豆种植面积600hm~2,与2015年基本持平;中草药、甘薯、花生、谷子、高粱等其他大田作物种植面积合计约1 133.3hm~2,与2015年基本持平。1.1.2蔬菜作物种植面积稳步增加  相似文献   

16.
1现状分析马铃薯一直是我县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及饲料来源,常年种植面积1.3万hm2左右,占汉中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34%,占我县粮食总产的37.6%。近年来,通过农业部门全面推广以脱毒种薯、化控和高垄栽培为内容的三项技术及配套冬播、平衡施肥等一系列先进实用技术,推广"马铃薯+玉米+红苕"、地膜马铃薯+玉米+蔬菜等多种规格间套种植模式,大大提高了我县马铃薯产量水平和种植效益。2006年,我县马铃薯平均产量  相似文献   

17.
正马铃薯俗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查统计2014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681.77万km2,产量达到12 722.6万t。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马铃薯是青海省的一大优势作物。大通县作为青海省粮油菜主产区,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全国500个粮棉大县和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之一,为了使大通马铃薯更加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就  相似文献   

18.
王亚平 《种子》2012,31(12):124-126
黔西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3万hm2左右,随着市场的需求量及价格的上涨,面积逐年上升,2009年黔西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7万hm2,但脱毒种薯的覆盖率不足35%,生产上存在品质不优,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等因素,严重制约黔西县马铃薯生产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促进黔西县马铃薯生产的健康发展及马铃薯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具有本县特色的马铃薯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9~2010年度,贵州省农委将黔西县列为脱毒马铃薯一级种薯扩繁基地建设项目县之一。该项目的实施,目的是为了加快黔西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和推广的应用步伐,加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提高种薯质量及统一供种能力,全面推进马铃薯产业化发展进程,确保大田生产用种安全。承担任务后,黔西县认真组织实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得到项目区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之农技人员的努力,圆满完成了项目的实施任务,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河北省曾是棉花生产大省,高峰时期常年种植面积可达80万hm~2。自2010年以来,受价格、产量均偏低以及田间用工过多的影响,棉花面积呈现断崖式下降,2015年已不足30万hm~2;在2016年国际皮棉期货上涨,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双重作用下,河北省主棉区棉花种植面积已止住下滑趋势,且有明显复苏迹象。1 2010~2015年棉花面积下滑的原因1.1植棉经济收入过低  相似文献   

20.
<正>山西作为马铃薯的主产区之一,马铃薯在许多地方既是传统种植作物玉米、小麦以外的第三大作物,也是山西广大贫困山区的主要食物和重要的种植收入来源,但近年来,由于受周边省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势头的影响,山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减缓,马铃薯种植面积、产量、单产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导致马铃薯单产低的主要原因是由病毒引起的种薯退化,脱毒种薯应用则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