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的根本途径。现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关系,力图探寻影响农村消费的关键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较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格兰杰原因,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途径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是关系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生活与就业条件的改善、以及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海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分析影响海南农村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因素,提出提升海南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增幅持续低迷,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普遍性的问题。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本文就从古田县农民收入的现状入手,分析农民增收趋缓的原因。并对促进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曾智  何蒲明 《玉米科学》2020,28(2):184-190
利用我国17个玉米主产区省份2005~2017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政策性玉米价格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国家价补分离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发现,玉米综合收入补贴政策、临储收购政策、价补分离政策下,玉米价格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小,玉米生产率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玉米土地规模对农民收入有差异性影响,城镇化率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城乡收入比对农民收入的抑制作用越来越小,消费物价水平对农民收入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大。从价补分离政策实施效果看,显著地促进了农民收入,推进了种植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出引导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开展规模经营,建立有效物价调节机制,加强市场动态调控力度,建设对称信息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深入分析湘南山区农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适合湘南山区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力求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促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世凯  高慧 《福建茶叶》2022,(1):98-100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就业创业、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在茶乡旅游领域,衡阳市注重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深度融合,全面保障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有效衔接,切实推进旅游产...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镇近年来种植规模较大的"早稻-晚慈菇"高效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栽培技术,透析出其推广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长远目标和“十五”规划中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中的头等大事,也是众说纷坛的焦点问题。我们认为发展农村经济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9.
茶叶是潮安县最有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发展名优茶生产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消费、增加出口创汇具有直接重要的意义。为使我县的茶树资源能更好地应用于发展茶叶生产,现将多年收集的资料和近年对茶树资源调查研究所得的结果整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科技的深入推广和农业市场信息交流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按照各自的区域特色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农业产业,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甘肃河西地区在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形成了制种产业、脱毒马铃薯产业、油菜产业、洋葱产业、大蒜产业等.这些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宫炳含  曾智  米锋 《玉米科学》2021,29(5):184-190
运用我国19个玉米主产区省份的2004~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价补分离政策抑制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农民种粮收入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生产效应机制对农民种粮收入增长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和市场联动机制对农民种粮收入有促进作用,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建立农民合理增收机制,加大玉米产业链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开放玉米市场化收购资金筹集方式,是促进农民种粮收入增长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受主客观因素制约,我国农民长期无权、无钱、无力分享经济增长。重新思考农民阶级的政治定位,以土地国有化为突破口,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建立农民教育体系,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全面分享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概述我国农业“四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的实施现状,评价实施效果,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我国农业“四补贴”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fresh potatoes has decreased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A continuation of this trend could pose severe economic difficulties for firm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marketing, and retailing of fresh potato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actors that will influence future fresh potato consumption is essential. This study examined anticipated fresh potato consumption of Northeast consumers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it. Expected consumption was analyzed with regard to purchasing patterns, usage, problems encountered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predominate factors influencing anticipated fresh potato consumption were age, family composition, and income. A large percentage of those families anticipating increased consumption tended to be younger, have children 13 years old or less, and be in the lower income brackets as compared to families planning decreased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居民茶叶消费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曦  杨江帆 《茶叶科学》2015,35(4):397-403
基于CHNS 2011年的数据,本文利用Double hurdle模型,从参与消费和消费多少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的茶叶消费。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中分别有2.61亿和1.67亿的饮茶者,日均饮茶量分别为3.19杯和2.81杯,城乡的茶叶消费普及率分别达到46.5%和33.0%,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茶叶消费收入弹性分别为11.19%和7.9%。城镇居民参与茶叶消费受年龄和收入影响,农村居民参与茶叶消费受收入和家庭规模影响,城乡居民中男性消费者的饮茶量更多,在茶叶消费量的影响上,年龄、收入、家庭规模和受教育程度对城乡居民茶叶消费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推动中国国内茶叶消费的政策建议是考虑政策的适用性、加快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和准确寻找缝隙市场。  相似文献   

16.
姜友雪 《茶叶》2013,39(3):146-148,152
为了研究当前哪些因素影响城市居民茶叶消费行为,为茶产业产学研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采纳城市居民茶叶消费行为的调查数据,使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3.1,运用线性模型,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月总收入、家庭人口数、饮茶年份与消费者的茶叶消费支出成正相关,教育水平与茶叶消费支出成负相关,收入是影响茶叶消费支出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茶叶消费现状的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曦  杨江帆 《茶叶》2014,(2):75-79
利用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对中国不同省份和不同收入阶层的茶叶消费与收入和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茶叶的消费额会上升,但是茶叶价格的上涨制约了茶叶消费,高收入阶层的茶叶消费量没有受到显著影响,但中低收入阶层的茶叶消费量受茶叶价格上升的影响出现明显的下跌,据此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Crop Improvement》2013,27(1-2):661-690
SUMMARY

Crop yield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much of the world over the last 30 years, in large part due to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rrigation, and rural infrastructure. However, recent declines in yield growth are major causes of concern for future food security. Especially in Asia and sub-Saharan Africa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food production are problematic. Both regions must meet strong growth in food demand–driven mainly by income growth in Asia and by population growth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 production challenges in the two regions are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much of Asia is facing post-Green Revolution challenges of how to sustain crop yield growth following widespread adoption of modern varieties while dealing wi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some high intensity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Sub-Saharan Africa has yet to experience a Green Revolution, and must boost crop yield growth in the face of less favorable agroclimatic environments than in Green Revolution breadbaskets of Asia.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past and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s in yield growth in Asia and sub-Saharan Africa, the possible causes of the current yield growth problems and the management challenges both regions face to overcome them.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对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相关性作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以验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影响,并据此对提高荆州市农民收入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模型分析得到结论:在农业内部结构中,农业生产结构累计变动率每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1%。其中,种植业产值的比重和牧业产值的比重增加将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减少;而渔业产值的比重增加将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在种植业内部结构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增加会导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增加会引起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