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燚  朱积余 《广西林业科技》2003,32(4):169-174,196
对广西6县(市)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49株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经苗期物候观察,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4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确定东兰D02号等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容县R08号等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其余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总体上生长指标问均呈正直线相关,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6个种源可分成3类,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2.
红锥天然林生长规律与生物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华安金山林场红锥天然林调查表明,红锥生长快,34~38年生树高可达21.9~23.7m、胸径可达20~30cm。全林保存密度572株/hm2,蓄积量366m3/hm2;Ⅱ级立地级保存红锥600株/hm2,蓄积量高达483m3/hm2,生物量500.87t/hm2,材积年生长量可达13.4m3/hm2;Ⅲ级立地红锥蓄积量342m3/hm2,生物量354.65t/hm2。林分生产力很高,树高速生期为4~18年生。胸径速生期为6~14年生,材积速生期为10~27年生,34~38年生的红锥尚未达到数量成熟。表明红锥适应性强,不苛求立地,生长潜力大,极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3.
广西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期变异性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对广西 6县 (市 )经初选的且有结实的 4 9株红锥 (Castanopsishystrix)优树进行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各优树子代间在种子千粒重、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方面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优树子代内部也存在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经苗期物候观察 ,各家系发芽始期、发芽终期和发芽率均存在一定差异。综合 4 9个红锥初选优树子代苗木高生长和地径生长等指标 ,确定东兰D0 2号等 7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快的优树子代 ,容县R0 8号等 11个优树子代为苗期生长慢的优树子代 ,其余 31个为苗期生长中等的优树子代。同时对其种源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为 :总体上生长指标间均呈正直线相关 ,生长指标与主要地理气候因子间呈负直线相关。 6个种源可分成 3类 ,浦北和容县种源生长较好 ,凭祥和东兰种源生长中等 ,鹿寨和博白种源生长一般。  相似文献   

4.
对来自闽南的红锥24个初选优树子代和1个母树林子代进行苗期生长测定与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遗传变异均较大,遗传力均较高。从种源变异看,来源华安金山林场和安溪的优树子代苗木生长量和遗传增益较高,1年生苗高、地径平均可达31.5~33.1cm和0.30~0.31 cm,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达8.16%~11.84%和9.24%~11.52%;从参试的优树子代中初步选出优良家系有华安2号、华安3号、华安4号、华安5号、华安6号、华安7号、池塘底A326和安溪A311、安溪A316和安溪A320,其中尤以来自华安的优良家系遗传增益最高,苗高、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达17.30%~28.53%、13.56%~26.00%。初选出的10个优良家系苗木生长的增产效果较好,1年生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可达32.0~40.0 cm和0.31~0.37 cm。  相似文献   

5.
榉树优树子代苗期及幼林期生长变异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榉树(大叶榉)43个优树子代苗期和幼林期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榉树苗期优树子代间苗高、地径、分枝数等生长性状均有极显著差异。造林2 a和4 a时,优树子代间造林保存率、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也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变异受中等以上遗传力控制,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造林4 a时,以树高遗传增益大于5%和胸径遗传增益10%以及保存率90%以上为选择标准,从供试的43个榉树优树子代中初选出81,3,60,11,22号和43号等6个速生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6.
珍稀速生树种翅荚木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湖南翅荚木人工林进行了生长测定。结果表明:翅荚木在湖南丘陵红壤土年均胸径生长量可达2.0cm以上,年均树高生长量可达1.5m以上,蓄积年生长量为16.1m^3/hm^2以上。对翅荚木材性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木材密度为0.314g/cm^3,5a生翅荚木纤维长度1010μm,纤维宽度19.6μm,纤维长宽比为52。其木材材性与杨树、桉树相比十分接近。因此,翅荚木是一优质纸浆原料。由于其生长快,又可作为胶合板、家具用材定向培育。提出了相应的苗木培育与造林技术,并建议今后加强翅荚木优树选择、子代测定、良种基地建设等遗传改良的力度,加强其栽培技术研究,为我省营造翅荚木人工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优树选优6个因子及其9年生子代生长量3个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子代生长量与优树绝对生长量不存在相关。但与优树大于5株优势木百分比存在显著相关,第1对典型变量相关系数可达0.6981至0.9635,其中起主要作用是优树大于5株优势木平均单株材积及胸径百分比,对子代林的单株材积及胸径生长量影响最大。按照5株优势木对比法选优的测定结果,其入选率可达71.43%,表明选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广西红锥种源/家系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通过对广西红锥5个种源32个优树子代的造林试验表明,在其幼树期(3年生)不同种源、家系的红锥林木生长差异显著,由此初步评选出4个种源及7个优良家系。此7个优良家系,与最差家系相比较,其平均树高增加12.60%~32.33%,平均胸径增加31.385%~38.72%,单株材积增加102.30%~235.77%。  相似文献   

9.
民勤绿洲杨树林带生长特性及更新年龄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民勤绿洲二白杨和新疆杨林带生长状况调查及单株解析木分析表明:杨树林带生长迅速,高生长进程具有前期速生性,5年生树高可达10m左右,15龄树高生长已稳定在14~19m,平均连年生长量为速生期的1/3,基本达到了防护成熟状态,径生长和积生长都具有后期速生性,速生期可延长到20年以后,平均径生长量为1.0~1.5cm,年均樯积生长量为0.1~0.3m^3;最后以林带的防护成熟、经济成熟和数量成熟综合分析确定新疆杨和二白杨林带更新年龄分别为25年和20年。  相似文献   

10.
我所从七三年以来,在本所六四年营造的雷林1号桉母树林中初选出三十株优树,为了鉴别、筛选出有发展前途、适应于雷州干旱瘦瘠的沙壤土的速生丰产的优良单株,七五年我所第一次从三十株优树中选出16个树号进行了第一批子代鉴定,生长情况表现良好。继之七七年又进行了第二批十六个树号的子代鉴定,现将生长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山杨主要分布区,从5个产地选择36株优树,通过采种和无性繁殖苗木,采用定位对比试验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种源、家系、无性系测定林。根据子代林调查资料再查原优树无性系进行生长量与纸浆材性分析。结果表明,子代林种源,家系与无性系高,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平均表型值无性系>家系>种源。无性系年均高生长量1.70m,年均地径生长量2.16cm;新选山杨优良无性系材色浅、纤维平均长1.2115mm。纤维长宽比平均为67.1。纤维素平均含量为48.95%。通过物候观测和生长节律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数量化统计方法,对生长、材质性状及成活、保存率等进行综合分析,选出优良种源、家系、无性系  相似文献   

12.
对马尾松优树子代从地点间、性状间、早—晚期间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①马尾松优树子代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性状间保持高度的相关性, 试验点间呈中度以上相关; ②树高、胸径生长早—晚期均能保持相对一致, 用 8 年生时马尾松优树子代的生长表现来预估 13 年生左右时优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③造林成活率、虫害与生长性状呈中度、显著的负相关, 选择速生马尾松优树子代造林需解决造林成活率、虫害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营建及其优树子代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园与子代测定相结合的方式,在位于滇中的石林林场建立了含102个优树(家系)的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从中探讨了墨西哥柏实生种子园的营建途径。对该种子园的52个墨西哥柏自由授粉优树子代测定的结果表明,墨西哥柏速生,10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04 m、1.43 cm、0.009 6m3和0.22 m。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家系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冠幅、结实量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76、0.66、0.68、0.74和0.65,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7、0.16、0.18、0.23和0.16,其生长性状和结实性状呈显著的负相关。从该种子园中评选出了9个优良家系,22个优良单株,其材积遗传增益平均为13.47%和25.2%。此外,还揭示了墨西哥柏10年生期间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4.
红锥人工林生长规律及6种生长模型拟合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5株28年生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人工林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对其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形数生长规律进行分析。并采用6种林木生长经验模型对去皮胸径、树高、单株材积进行回归分析,选取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28年生红锥在第8-15年为速生期。胸径在第8-15年处于生长高峰期,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1-1.11 cm/a;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在第6-15年间处于较高的阶段,连年生长量范围为1.02-1.16 m/a;单株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增长幅度在第6-17年之间和第24-28年间较大,连年生长量在第14年后均大于0.01 m^3/a。坎派兹(Compertz)方程对去皮胸径的拟合效果最好,韦布尔(Weibull)方程对树高的拟合效果最好,苏玛克(Schumacher)方程对单株材积的拟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红锥是广西重要的乡土珍贵、速生的造林树种。本文在论述红锥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相似优选比的方法,选用对红锥生长影响较大的年均温、≥10℃的年活动积温、年降雨量、水热系数、极端最低温等五个气候因子进行相似分析,将全区划分为最适生区、适生区、较适生区和较次适生区等四类栽培区域,并分区简要地论述了生态条件,红锥的生长水平,预测其发展前景,为推广红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优良种质资源基因库营建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收集了广东、广西、福建马尾松优树子代经测定分析后筛选出的186个最好的家系,建立了第一个多省区、高层次的马尾松优良基因库。两广马尾松优良家系在福建龙岩异地栽培表明,优树无性系当代及后代都能保持明显的速生特性,优良家系的群体异地栽培是可行的,闽西马尾松优良家系前期生长量仅次于两广优良家系,但后期生长速度较快,表现出较大的生长优势,特别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通过"马尾松高产无性系再选择研究",筛选出58个速生、高产无性系,平均遗传增益达51.29%(最高达116.82%),可用于营建马尾松高产种子园。在"马尾松遗传测定林配置设计"中提出了3种改进型模式,其中"约束随机区组设计"模式的试验精度高、用地省,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17.
对杉木初级种子园17个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的测定表明,优树子代间在苗期和幼林期存在着显著的生长差异.造林3年时,庆元10、遂昌1、三明74—55、桐庐104个子代高生长显著高于当地优良林分子代(对照),可获得8.69%的平均遗传增益.并反映出湘、闽中心产区优树子代一般优于本省子代,本省优树子代经度愈西,纬度愈南,生长愈佳的地理效应趋势.  相似文献   

18.
高脂马尾松子代与优树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高脂马尾松优树林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年均生长量,单刀产脂量及其增益,产脂力及其增佃8个因子,以及其13年生子代林的产脂力、树高、胸径、单株材积4个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子代产脂力随着优树单刀产脂量、年胸径生长、产脂力和产脂力增益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优树单刀产脂量是主要因子,另外,胸径年生长与子代产脂力亦密切相关,以上结论可供今后选优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广西红锥人工林生长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利用广西在不同时期栽培的红锥人工林的地理气候因子和生长因子,对其适应性、栽培管理水平、生长效果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红锥在广西现人工种植范围内具有较强地适应性;同时红锥人工林栽培管理水平对林分的生长量有显著影响;可以初步确定纬度、年均温、≥10℃积温、最热月均温是影响广西红锥人工林生长最主要自然、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红锥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锥博白、浦北、东兰3个种源苗高和地径生长率2年生苗木生长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种源Logistic方程拟合效果都显著,均呈"S"型生长模式。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方法将苗木的生长过程划分为4个时期:生长初期、速生前期、速生期、生长后期。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个种源苗木生长量存在显著差异,博白种源和浦北种源较好,东兰种源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