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鸭儿芹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野生植物,集药用、食用、观赏于一身。简要介绍了鸭儿芹的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病虫害的防治以及药用、食用及园林应用,为鸭儿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鸭儿芹花芽分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播种期鸭儿芹花芽分化的动态过程,将鸭儿芹花芽分化分为三个时期:花轴分化期、花序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并对各期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梵净山荠菜和鸭儿芹为材料,对二者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为梵净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梵净山荠菜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为(15.84±0.02)g/100g,粗脂肪含量较低为(2.55±0.06)g/100g,氨基酸总量达15.217 g/100g,EAA/TAA为43.46%,EAA/NEAA为89.45%,矿物质元素中以钾和镁的含量最高,分别为12935.2mg/kg和8250.9mg/kg。而梵净山鸭儿芹中粗纤维含量最高为(19.18±0.15)g/100g,粗多糖含量最低为(3.29±0.19)g/100g,氨基酸总量达14.385 g/100g,EAA/TAA为39.88%,EAA/NEAA为77.08%,矿物质元素中以钾和镁含量最高,钙次之,其中K含量为12333.2mg/kg,Mg含量为11028.85mg/kg,Ca含量为1232.7mg/kg。可见,梵净山荠菜是一种较好的高植物蛋白、低脂肪的野菜,而鸭儿芹是一种高维生素、高纤维低糖的野菜,同时二者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具有较强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林下仿生栽培、露地遮阳网栽培和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对鸭儿芹栽培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质地和色泽以林下仿生栽培为最佳;株高、株幅和产量以大棚设施遮阳网栽培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种期对鸭儿芹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 ,在广东佛山 ,收获的鸭儿芹种子以 9月 14日至 10月 14日播种的质量较佳 ,其种子的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及外观形态特征显著好于 10月中旬以后播种的鸭儿芹种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不同颜色鸭儿芹中花青素的含量及其调控基因CjDFR,为进一步开发鸭儿芹中花青素及不同品种鸭儿芹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圆叶鸭儿芹(RL,绿色)、浅裂叶鸭儿芹(LL,绿色偏浅紫色)和深裂叶鸭儿芹(DL,绿色偏紫色)3种鸭儿芹为材料,比较分析三者花青素含量,并对其花青素合成调控基因CjDFR进行研究。【结果】花青素在DL叶片和叶柄中的含量最高,LL次之,RL中含量相对最低。经测序3种鸭儿芹材料的CjDFR长度均为1 005bp,均可编码334个氨基酸残基;3种材料的CjDFR序列同源性为99.54%,有14个位置不同,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90%,存在11个位点不同;经进化分析,鸭儿芹的CjDFR与其他伞形科的DFR处在同一分枝上,其他科植物的DFR也处在各科分枝上。DL和LL中CjDFR在叶片、叶柄中表达量显著高于RL。【结论】3种不同颜色的鸭儿芹材料花青素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花青素含量与材料颜色呈正相关,CjDFR的表达量也与鸭儿芹花青素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鸭儿芹种子为对象,研究其在浓度为0、50、100、150、200 mmol/L的NaCl、NaNO3、CaCl2 3种单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这3种单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增加,鸭儿芹种子的发芽率、相对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对盐害率升高,种子开始发芽时间推迟并且发芽过程延长.鸭儿芹种子耐盐适宜范围为NaCl 97.78 mmol/L、NaNO3 103.38 mmol/L、CaCl2 69.12 mmol/L,耐盐半致死浓度为NaCl 162.04 mmol/L、NaNO3 176.05 mmol/L、CaCl2 113.76 mmol/L,耐盐极限浓度为NaCl 264.87 mmol/L、NaNO3 292.33mmol/L、CaCl2 185.19 mmol/L.通过建立不同盐分处理的种子相对发芽率(Y)与盐浓度(X)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CaCl2盐胁迫对鸭儿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NaCl次之,NaNO3最弱.试验结果对盐渍化土壤推广鸭儿芹栽培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型蔬菜资源鸭儿芹属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鸭儿芹属(Cryptotaenia DC.)的鸭儿芹(C.japonica Hassk.)、深裂鸭儿芹[C.japonica Hassk.f.dissecta(Y.Yabe)Har]、紫叶鸭儿芹[C.japonica var.atropurea(Makino)Ohwi]和北美鸭儿芹[C.canadensis(L.)DC.]的不同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林下仿生栽培和无遮阴的露地栽培方法对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进行人工栽培,结果表明,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4种鸭儿芹属植物栽培性状均优于露地无遮阴栽培。在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的产量高于无遮阴露地栽培。说明鸭儿芹、深裂鸭儿芹、紫叶鸭儿芹和北美鸭儿芹更能适应林下仿生栽培条件,明显增产;林下仿生栽培条件下北美鸭儿芹产量最高,且远高于其他种类。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北美鸭儿芹产量高,紫叶鸭儿芹植株紫色,两者均可周年多次收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热处理技术应用于鸭儿芹保鲜的可行性。[方法]以新鲜的鸭儿芹为材料,采用前期研究出的漂烫条件对鸭儿芹进行护色处理,研究漂烫前后及贮藏期间鸭儿芹品质和生理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漂烫能使鸭儿芹保持较好的色泽,降低鸭儿芹的失重率;漂烫还可以钝化鸭儿芹组织中的酶活,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都大幅度降低;同时,漂烫也导致了鸭儿芹组织中的维生素C、叶绿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大幅度减少。[结论]研究可为鸭儿芹的贮藏保鲜和商业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鸭儿芹药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维丽  赵兵  高昂  贾旭  巩江  倪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0996-20997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综述了鸭儿芹的科属、成分、药理、临床应用及保健价值,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