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种植环节的机械化是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目前全国范围的水稻种植方式仍然以人工插栽为主,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成为推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在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围绕"高效、低碳、生态"的总体发展方向,找准薄弱环节、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领域谋发展、求创新。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现状在水稻生产中,上海市耕整地和收割的机械化率已近100%,目前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机械种植。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湖北黄冈种植面积最大的传统优势主导产业,现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但其种植环节的机械化发展较慢,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如何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湖北黄冈市县各级农机管理、推广部门一直以来不断研究、探索、寻求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为此,以基层调查资料为依据,对大力推进黄冈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要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机插秧新技术的培训、推广力度,努力提高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水平,以加快机插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中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生产具有作业环节多、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的特点,尤其在育秧、栽植环节.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水稻播种面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比较效益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水稻是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浙江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凸显.因而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加之省内各级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使全省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浙江省水稻主产区的耕作、收获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在种植环节,机械化育插秧在经历了起步阶段较快发展后面临新的"瓶颈",发展势头明显减缓,总体水平尚处低位,水稻种植仍然以直播方式为主,严重制约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推进.究其原因是机械化育插秧中农机农艺融合程度较低,影响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鉴于此,本文从农机农艺融合角度分析制约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因素,探讨当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南郑区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6.3万亩。为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提升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能力,南郑区农机推广中心扎实开展了2020年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项目完成情况1.确定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在全区范围内遴选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要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找到育秧和插秧环节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所在,分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制定发展规划、强化示范推广、实施重点突破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范畴,也就是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转化、普及、运用到水稻生产过程中,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因此,推广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是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的环节之一。水稻种植环节作业工序多,用工量大,农户劳动强度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中的难点及薄弱环节。首先分析常见的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及应用效益,并提出目前水稻机械化种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的主要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研究结果对于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种植对开原市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针对开原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找到育秧和插秧环节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所在,分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强化示范推广、实施重点突破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种植对开原市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针对开原市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找到育秧和插秧环节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所在,分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强化示范推广、实施重点突破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多年来阻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文章详细阐述了金湖县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工作过程,并结合实践,提出了该县水稻机械化种植长期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广东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短板.水稻机械化种植存在的农艺技术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因此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与农艺相互融合.本文根据不同水稻机械化栽种模式的特点,分别阐述各类型水稻机插秧、精量穴直播和农用无人机直播的机播用种量和栽种技术要点及其作业效率,为水稻机械化种植提...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河南信阳地区主要秋粮作物,近年来已基本实现了水稻收获环节机械化,但水稻生产过程中用工量最多、劳动强度最大的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4.
中央提出"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是"四化"同步推进的重要内容.就粮食而言,最主要是面积约占我国粮食作物80%,产量约占我国粮食产量90%的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2002年,我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第一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如今,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3%以上,正向更高水平、优质、高效、环保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第二战役正主攻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近年来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最薄弱的滞后环节玉米机收和水稻机械种植都取得了突破性快速发展.但水稻机械种植难度更大,从2009年起已沦为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环节中,机械化水平最低的"瓶颈"环节.  相似文献   

15.
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机械化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中种植机械化又是水稻机械化的难点,因此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分析研究十一五这五年水稻种植机械化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十二五期间要面临的问题,认为要实现2015年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必需依靠行政推动,充分发挥农业部水稻专家组的作用,解决双季稻区的机械化种植农艺与农机结合的问题,加快农业装备的研制与改进.  相似文献   

16.
湖北是我国水稻生产的大省之一,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效率。为此,以湖北省水稻种植区域划分为基础,结合各区域地形地貌、水稻种植模式、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及机具技术等,从江汉平原的深泥脚、鄂东北低山丘陵机具的适应性、再生稻机收技术和机械化秸秆处理机具方面分析了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并从建立江汉平原单季稻-冬油菜轮作模式、鄂东北丘陵机械化直播水稻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建设湖北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一、建设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的背景和必要性潜山县地处皖西南,长江北岸。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潜山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水稻是该县主要粮食作物,水稻长年种植面积60万亩左右,水稻生产环节中耕作和收获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但水稻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制约着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1.水稻机械化发展状况 木兰县水稻种植面积为48.2万亩,近年来随着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认识逐步提高,从而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肥东县地处江淮之间,是全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常年种植面积6.23万hm^2.目前,水稻生产的收获环节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近年来,肥东县农机推广部门在安徽省农机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加大力度引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力求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两年来的推广示范,肥东县农机推广站探索总结了一套适宜本县应用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0.27亿hm^2,产量超过1800亿kg,全国居民口粮消费结构中,稻谷占65%左右。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目标。综观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情况,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仅7.1%(包括机插、机播、机抛秧等),又成为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个瓶颈。下面就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谈4点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