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女贞和桂花都属木犀科 ,用女贞作砧木嫁接桂花 ,嫁接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 ,当年苗高可达 15~ 30厘米。女贞嫁接桂花 ,最好在 3月至 4月中旬进行 ,也可在秋季 9~ 10月嫁接。砧木选取一年生的健壮女贞 ,干茎粗 0 .6~ 0 .8厘米 ;接穗选取 1~ 2年生的健壮桂花枝条 ,芽要完整 ,不留叶片。嫁接方法 ,可用短枝搭接 (块状切接法 ) ,也可用一般切接法或腹接法。其中以短枝搭接法操作较简便 ,接口愈合好 ,生长快、成活率高。短枝搭接法的操作步骤 :把砧木离地 2~ 3厘米处截平 ,从截口向下连皮层削一刀 ,长 2~ 3厘米 ;接穗取 3~ 5厘米长 ,顶部…  相似文献   

2.
我省自1964年大规模引种油橄榄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引种驯化,现已初步选育出适合我省土壤气候条件的油榄橄优良品种和单株。这些品种和单株,采用无性繁殖扦插的方法,一般是头年9至10月扦插,第二年3至4月生根,翻床移植后,第三年夏季苗高40一50厘米才能定植。用嫁接的方法(以尖叶木樨榄幼树为砧木),当年一般只能生长20—30厘米,第二年高50—80厘米。为了促进油橄榄扦插苗、嫁接苗快速生长,缩短苗期培育时间,提前出圃,我们采用塑料大棚育苗,并根据幼苗生长的特点,采取增温、  相似文献   

3.
白榆是我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培育苗木的常规方法是播种育苗,所培育的苗木生长缓慢。采用嫁接方法所培育的白榆苗木生长极快。据调查:当年生嫁接苗的高生长达3.5米,地径达3.2厘米;二年生嫁接苗高生长达4.2米,地径可达6.6厘米。而当年生实生苗高生长仅为0.56米,地径仅为0.69厘米;二年生实生苗高生长为1.30米,地径为1.3  相似文献   

4.
薄壳山核桃砧木不同处理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大田本砧嫁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砧木进行断根处理,控制伤流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采用挖骨皮接,容器苗断根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达74.2%,3-0苗断根移栽并短截处理嫁接保存率72.5%。砧木的断根程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影响差异显著,顺序依次为移植苗铲根断根容器苗断根移栽苗,2-1移植苗铲根并短截处理的嫁接苗生长量平均达到77.34 cm。砧木粗度对嫁接苗当年生长量也有较大影响,砧木地径40-50 mm嫁接苗当年生长量最大为34.09 cm。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提高日本落叶松嫁接苗成活率技术措施,主要做好精选砧木、熟练掌握嫁接技术与科学合理组织嫁接、精细栽植与管护三个方面所有技术工作;嫁接苗成活率为91.3%,当年接株平均高为26.8 cm。  相似文献   

6.
山茱萸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茱萸(Macrocarpium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实生苗造林要10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适应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采用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达到推广优良单株和提早开花结果的目的.但是,山茱萸种子有长达1年以上的休眠期,且嫁接技术历来是个难题,所以培育山茱萸嫁接苗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为了能在短期内快速培育优质的嫁接苗,我们从1984年开始这项技术的调查研究。现已掌握了当年播种出苗,当年嫁接,当年出圃造林的快速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7.
营建杉木无性系种子园和采穗圃,过去主要用髓心形成层对接法。我们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近3、4年来开展了杉木芽接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有以下优点:(1)嫁接成活率高。1976年春我们嫁接1,243株,12月份调查成活率92%。(2)生长较好。嫁接当年一般高生长40-60厘米,最高140厘米,粗生长1.1-  相似文献   

8.
以苟椒、油椒和猴头椒作砧木,以优良品种大红袍花椒作接穗,在春季用劈接法、夏季用 T 字形芽接法进行嫁接,成活率在75%以上。嫁接苗生长快,长势好,翌年秋季即可出圃栽植。若在荒坡上用野椒嫁接大红袍花椒,当年高生长在45厘米以上,第二年即可开花结果。采用此法可为开发山区野生花椒资源,提供有效的途径。1.劈接法:宜在春分前后进行。接条于前一年落叶后或当年2月初,从一年生粗0.8—1.0厘米的枝条上剪取。先剪去枝条前端1/3半木质化部分,再将条子剪成约为40  相似文献   

9.
对薄壳山核桃17个无性系进行同一无性系2年生播种苗砧木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各无性系间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成活率最高的是YLJ23,达88.17%,最低的是YLJ6仅为24.20%;嫁接苗新梢当年生长量差异也极显著,新梢最长的是YLJ6,为87 cm,最短的是YLJ27,为42 cm;嫁接苗接穗基部直径最粗的是YLJ6和YLJ35,为1.21 cm,最细的是YLJ27,为0.94 cm。  相似文献   

10.
<正> 尖叶木樨榄(Olea cuspidata, Wall.)又称印度木樨榄(India Olea)是云南省乡土树种,分布较广,适应性强。昆明地区栽培油橄榄多年的实践证明,尖叶榄用作油橄榄的砧木(以下简称尖砧),在酸性土壤、冬春干旱的情况下,植株生长健壮,且具有早实矮化的趋势。为弄清尖砧嫁接苗的特性,探讨尖叶榄用作油橄榄砧木的实用价值,我们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这项调查研究工作。一、尖砧嫁接苗的特性1.嫁接成活率高。我省与油橄榄同科同属(或异属)的乡土近缘树种有尖叶木樨榄、云南木樨榄、腺叶木樨榄、尾叶木樨榄、女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我山一九七一年引种的中阿友谊树——油橄榄,在党委和革委的正确领导下,经广大职工的辛勤培育,生长良好,有的开花结果。在引种栽培的同时,为了适应大力发展种植油橄榄对苗木的需要,克服种子繁殖种源缺乏等困难,从去年开始进行了油橄榄扦插繁殖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九七二年在登庐公社插扦5,000株枝条,到目前(五月六日)止,有3,719株愈合生根,成活率达到74.3%。于去冬11月20日移出988株苗子,全部扎根抽梢,生长良好,平均发根长17.8厘米,最长达21厘米;平均新梢长2.8厘米,最长达3.8厘米。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阿尔巴尼亚油橄榄在我省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我所于1966年播种尖叶木樨榄培育砧木,从1968年开始,逐年用阿尔巴尼亚油橄榄米扎、佛奥、爱桑、卡林、贝拉等几个品种进行嫁接试验。在71年至74年之间共定植嫁接苗143株,长势良好,生长都较健壮。74年有二株开花,一株结果,品种为佛奥。这株结果植株5年生(71年嫁接,72年  相似文献   

13.
红松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十余年对红松本砧嫁接和红松异砧(樟子松)嫁接技术及苗期管理等试验研究,总结出红松选优、采穗、砧木苗的选择与定砧、嫁接时间的确定、嫁接方式和嫁接苗的管理等一整套红松嫁接技术.结果表明:红松本砧硬枝(5月)嫁接成活率达96.3%,高于6月10日嫁接成活率的5%,当年接穗生长量高于6月10日嫁接2.2cm.红松本砧嫩枝(8月)嫁接成活率达79%,红松异砧(樟子松)硬枝嫁接成活率可达85%,嫁接苗上山定植的成活率可达80%~85%.采用红松嫁接苗营建的红松果林示范林早期所结果实性状表现良好,其结实株率在12.1%~40.2%之间,平均单株结实量在388~778 g,单株最多结果数10~15个.其中无性系L18、L7和L189的结实株率达30%以上,平均单株结实量超过700 g.红松的嫁接苗较红松实生苗早结实8~10 a.  相似文献   

14.
费县五圣公社周家庄大队的2.049亩板栗实验园,是1976年3月份新开垦的河滩地。当年四月上旬,分2×1.5米(0.964亩),2×3米(1.085亩)两种密度定植嫁接,完成了建园任务。第二年就有结果;第三年(1978年)2×1.5米园片折合亩产689.4斤;1980年是建园的第五年,据九月份栗树长势调查,2×1.5米园片的210株,平均干高2.96米,干粗7.46厘米,冠径2.44米,叶面积系数为4.41,单株平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金太阳""凯特"2个杏树(Armeniaca vulgaris)品种进行规范化设施育苗、冬季嫁接技术的研究,结果显示,杏树设施栽培冬季嫁接苗综合性状较优、生长旺盛、病情指数较低,嫁接苗生长期长,当年嫁接成苗,第2年就可结果。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所于1975年开始营建杉、檫、松、油茶等林木种子园200亩,现已嫁接杉木种子园65亩,3200株.1976年嫁接的植株生长良好,平均树高198厘米,地径4厘米,最高的258厘米,地径5厘米,有40%以上的植株开花结实.1977年嫁接的当年植株平均高117厘米,正冠率达85%,比1976年嫁接的提高6.2%.  相似文献   

17.
我省各地正日益广泛地建立良种刺槐无性系种子园,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加快建园进度,我们于七五年春天在胶县苗圃进行了刺槐无性繁殖试验。用六种嫁接方法对比,选择最好的嫁接方法。共嫁接2399株,平均成活率达71.4%,当年平均高244.4厘米,年平均根径3.04厘米,年生长量最大的苗木高达390厘米,根径4厘米,尤以袋接法  相似文献   

18.
我所杉木嫁接种子园1975年12月开始定砧,1976年3月选用两年生留床苗(基径在0.8—1.2厘米之间)定砧仅3个月的二小区进行嫁接,经过一段的一般性经营管理,据同年11月的调查,成活率达92%,接株平均高35厘米,最高71厘米,平均基径0.8厘米,最粗1.2厘米。根据这一结果,1977、1978两年春,先后在定砧几个月至一年的九个小区(面积65亩)里普遍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我场自1976年开始引种栽培油橄榄,山地定植261株。1977年,以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后的第一个春天,又营建油橄榄品种园34亩,定植442株。我场职工怀着对敬爱的周总理无比崇敬的心情,对油橄榄精心培护管理,认真开展科学实验,栽植的油橄榄目前长势良好。1976年定植的现存247株,保存率94.2%;平均高已1.59米,最高2.27米;离地20厘米处平均茎粗2厘米,最大3.1厘米,其中部份已定干修剪过。品种园固定植时间短,尚未调查统计。 总结引种试栽的实践,在栽培技术措施方面,我们主要抓了下面几条: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油橄榄产量,在丽江市玉龙县大具乡头台村三全油橄榄基地采用高枝换接的方法引进莱星、科拉蒂、小苹果等10个油橄榄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莱星、科拉蒂、小苹果3个品种嫁接成活率达100%;接穗生长7个多月后,软阿斯、皮瓜尔、豆果的平均高生长量在80 cm以上;嫁接后3年,城固32、软阿斯、柯基的平均树高均在200 cm以上,油橄榄的结果株数为嫁接成活总株数的44.6%;嫁接后4年,油橄榄的结果株数为嫁接成活总株数的85.1%,7个品种的开花结果株数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