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仕钧 《中国蜂业》1999,50(4):14-14
自从我国饲养的西方蜂群感染了白垩病以来,在防治过程中,我摸索到此病发生的一些规律及不用药物防治的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1密集群势。从实践中发现,春繁第1张子脾一般不发病。因为第1张子脾是在蜜蜂高度密集的情况下繁殖的。在蜂群的繁殖过程中,哺育蜂的哺育...  相似文献   

2.
大黄碳酸氢钠能控制蜂群白垩幼虫病我的蜂群患了白垩幼虫病后,曾反复试用过灰黄霉素、麝香草酚、多菌灵、“402”等药物,但效果均不理想。1992年春繁,第二代子还是有白垩幼虫病,并且十分严重。3月下旬~4月初阴雨低温,为防并发爬蜂病,我连续给病蜂群饲喂了...  相似文献   

3.
2004年我的蜂群第一次染上白垩病,当时我用了各种药物没能把病情控制住,最后没办法只能忍痛烧毁。2006年我的蜂群又发现白垩病,经过几次治疗,放在一边没管它,等喂越冬饲料时竟然病情好转。2007年春,蜂群出窖后,患白垩病的蜂群没有病症,第一批幼蜂出完,其中一箱蜂加到第六张脾时,蜂群不长也不降,20天后在边二脾上见到患白垩病幼虫。为什么蜂群大多在边  相似文献   

4.
我的蜂群于 1993年在浙江省转地放蜂时染上了白垩病 ,当时损失惨重 ,用了几种药物都无效。经过几年的摸索 ,总结了几点防治经验。1 蜂箱消毒法 蜂群出窖后把蜂箱用喷灯消毒一遍 ,一则灭菌 ,二则可将潮湿的蜂箱烤干。空箱消毒后把出窖的蜜蜂换在灭好菌的蜂箱里。蜂箱消毒一遍即可使用。2 加花粉喂药法 春季喂第一批花粉时 ,在45 0g花粉中加 2片灰黄霉素 ,15 0g白糖加少量水将花粉溶解松散后灌入脾内做好春繁准备工作。3 春繁紧脾法 将每箱 4框蜂紧脾后放入 3张脾 :1张花粉脾 ,1张空脾 ,1张蜜脾 ,让蜂多于脾进行繁殖。4 冷热区管理法 …  相似文献   

5.
林贤华 《中国蜂业》2010,61(7):40-40
我业余养蜂八九年,刚养蜂时正赶上囊状幼虫病流行,我的蜂群又患上烂子病。我爱好中医,有一些中药知识,自己选了三味常见的中药治疗,用药1星期病情得到控制,又用了3天基本治愈。后来经常预防,病群当年没有复发,同时也治好了烂子病。第二年春繁又预防几次,病情6年没有复发。  相似文献   

6.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2,53(4):28-28
蜜蜂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 ,是由蜜蜂子囊球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真菌病。患病蜂群子脾零乱 ,轻者影响生产 ,重者弱不成群。 1 992年枣花后期 ,乐陵蜂场蜂群 ,均不同程度地患上白垩病 ,我 60群蜂有 8群发现白垩病 ,几经用药喷治 ,幼虫虽呈饱满鲜亮 ,待幼虫老熟时白垩病又复发。在一次偶然思索中我发现 ,首发此病的都是浆王。引起我用换王防病的想法 ,于是我就移没患白垩病的喀王幼虫育王。待新王产卵后 ,将 3脾蜂紧为 2脾 ,幼虫孵化的特别好 ,没发现一例白垩病。从培育新王再繁过程中我体会到 ,蜂群患白垩病并非浆王之故 ,而是养蜂员管理失误…  相似文献   

7.
欧洲幼虫腐臭病(以下简称欧幼病),是蜜蜂幼虫的一种恶性细菌传染病。传播迅速,对蜂群的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蜂群很快会削弱,从而影响了蜂群的发展和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认为,不论温度高低,湿度大小,群势强弱都容易引发欧幼病。1991年春,在雨水...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群中蜂 ,患顽固性烂子病 ,小幼虫三分之二死亡 ,三分之一成活。先后用土霉素、磺胺噻唑钠、青霉素等药物轮换治疗和联合治疗都未治愈。致使蜂群发生飞逃 ,被我收回 ,抽去病脾化蜡 ,换入健康子脾 ,不久仍旧病复发 ,蜂群日渐衰弱 ,由五脾减为不足三脾。这时 ,一位蜂友告诉我蒜叶放在框梁上可以治这种病 ,我又想起有人介绍过奖饲时加蒜汁可以预防蜂病 ,于是我就决定用大蒜进行治疗 ,不料效果特别好。我的具体作法是 :每脾蜂用蒜瓣 2 -4克 ,捣烂 ,加水搅匀 ,用细布滤出汁液 ,加适量糖水喷脾 ,每日一次 ,3 -5次即可。五日后我提脾检查 ,发…  相似文献   

9.
赵正虎 《中国蜂业》2007,58(10):22-22
2006年春繁较早,经过1个多月的春繁,我的60群蜂达到6脾蜂群势,蜂数密集。春繁时一直喂天然花粉和糖浆,子脾成片,发育正常。从3月2日发现有几群蜂患白垩病;3月4日外界有粉源(柏树),停止饲喂花粉,蜂群出现爬蜂现象(主要是成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期长达6个月之久,越冬后期蜂群普遍发生下痢病,严重危害蜂群,很多养蜂者深受其害,越冬前很好的越冬群,因越冬期的下痢病,到早春全成了一些弱小群,无法繁殖,只好花钱再购买强群来补助蜂群进行春繁。即使是老养蜂员,在东北蜂群越冬管理上抓不住要害,稍有不慎,越冬后期便会发生下痢病,轻者蜂群群势削弱,重者所剩无几,到早春时无法春繁。 为使以后在高寒地区的养蜂者免受其害,根据我多年的实践经验,造成蜂群越冬后期下痢的原因,除《蜜蜂杂志》2001年第10期刊登的《高寒地区越冬期蜂群下痢病多发原因及其预防》一文中介绍的越冬饲料中含甘露蜜和越冬蜜没有全部酿造成熟封盖外,还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1.春繁时,蜂群须在气温达到12℃时才紧脾、喂粉,巢脾进行严格消毒,换箱换脾,合并弱群,做到蜂多于脾,并适当保温,人为组成小强群。群势强弱应根据当地第一个大蜜源流蜜的时间来确定,并不是越强越好。人为制造的小强群,大大提高了蜂群的清巢能力,感染白垩病的蜂群清巢能力弱,以致白垩病重复感染。而小强群增强了蜂群的哺育能力和调节巢温能力,寒潮来临时,蜂群有足够的蜜蜂护子护脾,增强了防寒能力,为第一代子提供了优越的生长和生活条件,提高了第一代幼蜂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其寿命延长,哺育力提高。2.在蜂群没有交替过…  相似文献   

12.
1972年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全国暴发。1972年冬季我的蜂场在岳阳采冬桂花时传染上此病,当时我有500脾中蜂,第二年春季感染中囊病,染病后逃亡了20多群蜂。当时治病无方,蜂群所剩无几,此后在《中国养蜂》杂志上刊出过很多治疗中囊病的中草药我都用过,但这些药物只能起一些抑制作用,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到头来蜂群越搞越少,始终没有对付中囊病的特效药。我想,中囊病这么严重,中蜂并没有绝种,还是归功于大自然的生存法则。中蜂感染中囊病是难免的,于是我利用自然淘汰生存法,加上人为管理更进一步地加以控制,收到良好效果,使中囊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现将我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养蜂至今已有30余年。刚开始养蜂的十多年间,年景好,蜂群很少发病,蜂螨也好治,管理蜂群的主要任务是造脾、加脾和取蜜。随着养蜂时间的积累,由于外来转场蜂群的干扰和自己的几次小转地,蜂群染病了。其中有2年几乎“全军覆没”。那些年,我买了许多关于蜂病防治的书籍和光碟进行学习,又将病蜂寄往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化验,结果是细菌、病毒、孢子虫3种病菌都有。在此后的这些年里,养蜂的主要任务就是与蜂病作斗争了。  相似文献   

14.
目前,蜜蜂幼虫病有所抬头,下面就幼虫病的防治作一简要介绍. 1检测 幼虫病的发生和发展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幼虫病早期的症状是封盖子脾不整齐,出现间虫插花子脾.因蜂群带有致病原,只要内外因某一条件适合于致病原繁殖,蜂群就开始发病.  相似文献   

15.
蜜蜂卷翅病 ,是一种生理性病害 ,多发生在芝麻花期。卷翅病对蜂群的损失很大 ,既消耗饲料 ,又育不成蜂 ,也采不到芝麻蜜。严重时 ,还会给越冬蜂的培育带来困难 ,影响来年的收入。蜜蜂卷翅病的发生很普遍。为了使更多的蜂友更好地预防蜜蜂卷翅病的发生 ,我谈谈以下几点防治措施。蜜蜂卷翅病通常发生在夏季 ,发病地区在此时大多是没有任何蜜粉源。蜂群群势下降 ,子脾减少或停产。因为天热 ,大都采用脾多蜂少的管理方法。7月份 ,有了新的蜜粉源———芝麻花。芝麻花蜜粉俱佳 ,蜂群经过1个多月的停产后 ,工蜂特别兴奋 ,蜂王产卵上升 ,20多天…  相似文献   

16.
蜜蜂白垩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北京市林业局蚕蜂管理站(100029)刘进祖一、预防措施白垩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加强蜂群饲养管理1、饲养强群,尽量缩紧巢脾,使蜂多于脾,增强蜂群抗御病害的能力。2、选用抗病力强的蜂种,选育抗病力强的蜂王,淘汰易...  相似文献   

17.
蜜蜂孢子虫病和恙虫病[美国]斯坦德利,G.L二十五年前或更久,在明尼苏达大学专门从事昆虫研究的B.弗格三博士曾说过,蜜蜂孢子虫病可能是遍及全国的各种蜜蜂疾病中,对蜂群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二十年前,明尼苏达州发起了一个全国性的蜜蜂孢子虫病在蜂群中情况的调...  相似文献   

18.
正白垩病,又称"石灰子病",是蜂群中一种真菌性传染疾病。白垩病对蜜蜂春繁非常不利,蜂群难以复壮,并且持续时间长。笔者曾是白垩病的受害者,在治病过程中虚心请教过养蜂能手,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至今蜂群再未发生过白垩病危害。一、传播途径蜜蜂白垩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抗病蜂群与患病群蜜蜂在外界采花过程中相互接触传染疾病,也有购买带病菌花粉被感染上白垩病的,平时在蜂场乱用病脾扩巢是白垩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振英 《蜜蜂杂志》2001,(10):20-20
下痢病是东北地区蜂群越冬后期常见病 ,发病初期蜜蜂腹部膨大 ,蜂群骚动不安 ,散球 ,最后 ,不到排泄期便将稀粪便排泄到巢脾上及蜂箱各处。轻者 ,排泄后即可治愈 ,但使工蜂寿命缩短 ,造成春衰 ,蜂群很难恢复发展 ;重则全群死亡。1 .诱发该病的因素(1)“甘露蜜”的影响秋蜜歉收或秋蜜提前结束年份 ,无论是蚜虫分泌的甜液还是植物叶茎流出的甜汁 ,工蜂大量采回酿成“甘露蜜”。蜜蜂取食了掺有“甘露蜜”的越冬饲料是越冬蜂群患下痢病的重要原因。(2 )越冬蜜脾封盖面积小越冬饲料饲喂过晚 ,对水比例较大 ,多余水分未全部排出 ,寒流来临 ,蜂群被…  相似文献   

20.
冰硼散治垩病就是好去年6~7月,山区阴雨天多,我的蜂群白垩病严重,我把病脾抽出,换上好脾,抽紧巢脾,用《中国养蜂》介绍的冰硼糖水喂蜂四五次(每公斤糖水加冰硼散2克),喂后病即好了。今年早春在四川眉山放蜂,我用同样方法喂蜂,在喂粉时加上大黄苏打片;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