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建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东南沿海混交海防林的现状,目前混交林型海防林主要是木麻黄与湿地松、相思类树种与桉属等树种混交形成的混交林。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混交林型的生长效果、防护效能和改土效果,提出合理的混交类型。此外还提出采用乡土树种与木麻黄混交,为建设混交林型的海防林体系提供更多的混交树种选择,为我国沿海防护林的管理、低效林的改造以及提高海防林的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中段黄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自60年代以来进行沿海防护林建设,针对不同立地类型采取不同整地造林方法,初步建成海防林体系,产生较好的生态经济效益。本文比较系统地总结介绍了他们营造海防林的实践技术,如选择树种、乔灌行间混交、科学营林等。  相似文献   

3.
在培育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同时,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供给能力,为全力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现辽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该文主要从森林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角度对辽宁省森林进行了区划布局,即东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经营区和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营区。东北中温带针阔混交林经营区进一步划分为经营亚区:辽东山地红松阔叶混交水源涵养林、辽西北阶丘平原松阔混交防风固沙林、辽西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水土保持林、辽河平原北软阔混交农田河岸防护林;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经营区进一步划分为经营亚区:凌河源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水土保持林、辽东湾西部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海防林、辽河平原南软阔混交农田河岸防护林、辽东半岛丘陵油松栎类混交海防林。各经营亚区按照生态区位、森林类型和经营状况,因地制宜地提出各亚区的经营策略,实施森林分类经营。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海防林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福建生态背景,指出建设福建省海防林的必要性。近年来,福建省海防林从防护转向开发,正经受严峻的考验,海防林可持续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实现海防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使福建省海防林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福安市的生态背景和海防林发展现状,提出海防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使福安市海防林从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省海防林建设动员大会后,省林业局迅速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全省海防建设动员大会精神。朱选成局长提出,林业系统要紧紧围绕海防林建设目标和任务,在全省率先掀起建设海防林的高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南京郊区典型人工林分空间结构及间伐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角尺度等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参数分析了南京市郊区3种不同人工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与杉木的混交林分平均混交度达0.61,接近较强度混交,群落的组成较复杂。而间伐前杉木林和麻栎林的混交度较小,分别为混交度为0.25和0.15,处于较弱度混交以下,群落组成较简单。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和麻栎林混交的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50和0.49,处于随机分布状态,而间伐前杉木林的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5,林内所有树种均属于聚集分布状态。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麻栎林和间伐前杉木林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61,0.5和0.54。在麻栎林中,麻栎的生长占较优势状态;在间伐前杉木林和马尾松与杉木混交林中,马尾松生长占绝对优势。杉木林间伐2 a后,林分的平均混交度由0.25上升到0.38,达到了较弱度混交以上,而林分的平均角尺度和平均大小比数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仙浴湾镇地处渤海复州湾岸段,由于历史性的破坏,全镇森林植被曾消失殆尽,生态防护林建设也十分艰难.但仙浴湾镇20多年来,坚决保护、积极造林,因此海防林建设取得很大成功,其典型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该文在对仙浴湾镇海防林建设工程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仙浴湾镇海防林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海防林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为有效打击破坏海防林及非法占用海防林地资源违法犯罪活动,海南省林业厅决定自2016年10月底至2017年1月20日,在全省统一开展打击破坏海防林及非法占用海防林地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日前,临高县森林公安局破获东英镇陈某吉滥伐海防林木案,并于11月4日移送起诉至临高县人民检察院,该案系海防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首起侦破并已移送起诉的案件。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海防林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南四面环海,海防林体系在防风和抵御海啸等方面作用巨大,加强海防林建设,构筑良好的生态屏障,是海南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海防林体系建设还能给海南提供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和建设海防林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建设具重大意义。近年来,由于人们过于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海南省海防林屡遭破坏,保护和建设海防林已成为海南省当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海南省海防林防护效能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通过案例分析对熵权法、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赋权方法进行了选优,确定层次分析法(AHP)更适合海防林防护效能的综合评价,同时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权重分配的有效性。用层次分析法对文昌、万宁和昌江3个县市的海防林进行了6因素25个评价指标和沿海12个市县海防林5因素17个评价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海防林的防护效能方面文昌海防林达到了良好水平,万宁为中等水平,昌江为不合格;沿海12个市县中,有6个市县的评价分值未达到合格标准,占评价单位的50%,2个评价单位达到了良好标准,占17%,2005年海南省海防林整体防护效能不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东省龙口、海阳、蓬莱和日照4个地区的海防林不同群落样地土壤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海防林的濒海灌草带、防护林带、混交林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盐碱含量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表现为混交林带〉防护林带〉濒海灌草带,土壤容重表现为濒海灌草带〉防护林带〉混交林带,从土壤物理性状指标上来看,混交林带的土壤物理性状优于防护林带和濒海灌草带;不同群落的土壤pH值变化无规律性,但濒海灌草带的pH值高于其他两种群落;土壤盐碱含量规律为混交林带〉防护林带〉濒海灌草带,濒海灌草带具有较低的盐碱度。  相似文献   

13.
沿海防护林防护效能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主成分分析,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海南省海防林防护效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样本聚类分析对3种评价方法进行了选优,确定层次分析法中的分值评价是海防林防护效能综合评价的有效方法。用层次分析法的分值评价对海南省沿海12个市县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05年文昌市和万宁市海防林防护效能达到了良好状态,儋州市、昌江县等6个市县海防林的防护效能较差。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文昌与万宁沿海防护林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海南省海防林现状,对文昌和万宁两地海防林进行了大范围的踏查和典型抽样调查,共计调查了37个临时样地。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文昌与万宁海防林在龄级结构、群落层次结构,生长状况,林分密度,海防林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文昌海防林龄级结构合理,群落层次较复杂,海防林模式多样化,但枯梢、枯死现象严重;(3)万宁幼龄林比例高,群落层次相对简单,滥伐现象较普遍,但林分长势良好;(4)文昌与万宁具有防护性能的海防林密度低,林分稀疏,具有良好防护性能的海防林不足25%。  相似文献   

15.
沙岸黑松海防林防护成熟期及更新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山东省黑松海防林进行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应用典型调查和定位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沙体岸黑松海防林的调查研究。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对黑松海防林立地质量进行了数量化评价,划分出11种立地类型;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将研究区的黑松海防林划分为3种林分生长类型;其中生长类型Ⅰ的林分生长表现最好,生长类型Ⅱ的次之,生长类型Ⅲ的最差。在综合分析黑松海防林防护成熟和数量成熟的基础上,提出黑松海防林的防护成熟期;生长类型Ⅰ为33-57a,生长类型Ⅱ为14-32a,生长类型Ⅲ为13-28a;确定黑松海防林的更新期;生长类型I为33-57a,生长类型Ⅱ为23-32a,生长类型Ⅲ为21-28a;确定黑松海防林的合理更新年龄;生长类型Ⅱ为32a,生长类型Ⅲ为28a。  相似文献   

16.
海南:三年恢复海防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长:用三年时间恢复海防林日前,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落实“用三年时间恢复海防林”的有关措施。罗保铭指出,海防林建设对于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维护海南人民的长远利益、保障海南岸线的长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一定要把海防林建设作为生态工程、安全工程来考虑,一步一步地实施,确保海防林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三亚林场海防林是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的海棠湾国际休闲度假区海防林的组成部分。该文根据三亚林场海防林的现状及其功能定位,引入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提出了以多树种、多功能为目标,集防护、景观、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几种生态景观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比较分析紫色土侵蚀区马尾松老头林混交杨梅后混交树种的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差异,试图揭示混交的营林模式对混交树种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老头林混交杨梅后,马尾松的胸径和树高分别增加45.55%和35.90%,其叶片叶绿素 a、b 和叶绿素 a+b 表现为略有增加,而叶绿素 a/b 比值从2.246减少到2.181;马尾松老头林混交杨梅后,马尾松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和量子效率均表现为显著增加,光的补偿点表现为略为减少,而光的饱和点表现为略为增加,表明混交杨梅后增强了马尾松的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经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辽宁沿海防护林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辽宁省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管理与规划、树种选择、造林技术等相关对策与措施。从政策、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剖析辽宁省海防林经营工作,旨在推动海防林经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海防林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林业科学》2021,57(8)
【目的】探讨贵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林分土壤中有机酸的分布特征,以期为野生杜鹃林分土壤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采集常绿混交马缨杜鹃林、常绿混交露珠杜鹃林、常绿混交迷人杜鹃林、常绿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表层土壤,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土壤中的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乙酸、乳酸、丁二酸、甲酸的含量。【结果】不同林分类型土壤有机酸总量分布情况为: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混交露珠杜鹃林常绿混交马缨杜鹃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混交迷人杜鹃林;土壤有机酸的分布差异显著,有机酸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草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乳酸乙酸甲酸丁二酸,草酸为优势酸,乙酸、甲酸和丁二酸含量较低;土壤有机酸与pH呈负相关,其中酒石酸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柠檬酸与pH呈显著负相关;聚类结果显示,落叶阔叶混交林明显区别于其他林分类型,且草酸含量最高。【结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中有机酸分布受到优势种的影响,百里杜鹃的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土壤有机酸含量远高于常绿阔叶混交林和常绿混交杜鹃林,森林土壤有机酸分布特征应成为森林林分管理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