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提高广东茶叶质量安全,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技术和管理是制约茶叶质量安全的最重要因素。建立广东茶叶质量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是提升广东茶叶质量安全的战略途径和支持体系。但广东茶叶质量安全技术和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需要各部门、各主体协同推进的长期任务。在现阶段,产业技术主导和产业政策的导向,关键在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作为。在提升广东茶叶质量安全的途径和支持体系中,政府是个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十年来,福建茶叶生产、加工、内销及出口均有很大发展。全省茶叶产量1988年高达5.5万吨,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1978年茶叶出口创汇仅1676万美元,1988年达到3500万美元,增长了一倍多。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茶叶产量增长,质量却普遍下降,茶叶专家对福州8家茶叶商店73号茶叶(其中花茶52号,乌龙茶19号,红茶、白茶各1号)进行审评,发现品质符合  相似文献   

3.
《广东茶业》2007,(5):37-37
"中国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都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茶叶产品的总体质量安全水平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喝茶是安全的,茶叶产业的发展是健康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陈萌山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陈萌山是在福建省安溪县出席全国茶叶产业发展座谈会时作此表示的。他说,"十五"以来,我国茶叶生产标准化进程加快,到目前为止,已制定的茶叶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4.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5.
近日,从福建省农业厅获悉,福鼎市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优秀示范基地创建县。福鼎市现有茶园面积20万亩,位列福建省第三位,2003年被农业部列入全国第二批无公害农产品(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市已建立了11个有机茶生产基地,面积达1.1万亩;5个无公害茶叶生产认证基地,面积达3.8万亩。  相似文献   

6.
邱源 《福建茶叶》2023,(4):56-58
茶叶在中国具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从神农氏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茶叶的踪影。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我国在茶叶的种植、生产中蕴育出了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与此同时,我国在茶叶种植、生产以及加工等产业中,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密切的来往,保证茶叶质量、提高茶叶加工安全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现阶段的茶叶加工存在着一系列质量安全问题,对我国茶叶销售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要重视茶叶加工中的质量安全问题,针对性采取应对措施。本文在探讨茶叶加工流程的基础上,从茶叶种植、质量监管、硬件条件等三大方面探讨茶叶加工中所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后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我国茶叶加工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1月1日起,国家对茶叶等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对规范我国茶叶市场,稳定和提高茶叶质量,全面提升茶叶产业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它无疑是提高了进入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门槛,广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面临重新洗牌的现实挑战。  相似文献   

8.
危珊  高俊  周育辉 《福建茶叶》2016,(12):11-12
通过对茶叶的测试点实行质量安全标准,创建计算机风险管理系统,来完成对风险的辨别、评定、预防、应对(处理)、掌控、监督等功效,通过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在茶叶中的运用,可保证茶叶的质量及在生产中的风险预防,使茶叶及茶产品的生产质量保证在合格之上,从根源上保障茶叶的生产质量,为以后茶质量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生产无公害、绿色的茶产品,可使人们饮用到健康的茶,从而把茶叶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关注茶叶卫生标准变化提高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新 《中国茶叶》2005,27(5):6-7
近年来我国茶叶生产和出口稳步增长,2004年中国茶叶总产量和出口量分别为84万吨和28万吨.在农业部开展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也不断提高.据2005年对全国168家企业抽取277个样品调查,按NY 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标准判定,卫生指标合格率达到极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江苏省茶叶产业的质量安全现状进行概述,同时对潜在的茶叶质量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加快技术推广、完善茶叶质检体系建设、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等方面保障江苏茶叶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广东茶业》2009,(1):36-36
为深化茶业结构调整,发展名优茶生产,培育企业品牌,引导和促进广东茶叶向优质、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加快广东茶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提高生产经营效益,增加茶农收入,广东省茶叶学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拟定于2009年8月中旬联合举办“广东省第八届名优茶质量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广东茶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在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近年来,我省茶叶生产在稳步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发展,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名优特茶增多,产销两旺,茶叶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3年底,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6.36万亩,总产量6.9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10.6%.各茶类产量:乌龙茶3.33万吨,绿茶2.84万吨,红茶0.2万吨,黄茶8吨,其他茶类0.6万吨.从今年我省春茶的生产情况来看,整体产量增加,品质稳定,价格“高降低涨”,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茶叶的生产加工已成为漳州市的一大产业,而茶叶质量的规范和农药残留的问题已经严重困扰漳州市茶叶出口和国内市场的销售,茶叶市场存在巨大隐患,近日,漳州供销社与漳州茶厂人员到漳州市的各产茶县和福州、安溪等地调查,结果认为,只有尽快建立茶叶质量监督检验站,对漳州茶叶生产加工和经营依法进行质量指导、管理监督,才能使茶叶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贸易发展策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东 《茶叶通讯》2007,34(4):32-33,36
去年,在欧盟、日本相继对进口茶叶实施了更加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的情况下,我国茶叶出口依然保持增长.全年茶叶出口量达28.7万吨,出口额5.47亿美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尤其是茶叶出口额历史性地突破了5亿美元大关[1].这也是茶产业继2005年我国茶园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排世界第一后,取得的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汪春园 《中国茶叶》1993,15(5):28-29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岳西县,属江北茶区,是安徽省的重点产茶县和名优茶主要产区之一。该县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所产的岳西翠兰、岳西翠春、兰花茶和石佛炒青等名优绿茶,品质超群,闻名遐迩,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茶园基础薄弱和粗放经营,制约了茶园单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现在岳西县已将以名优茶开发为龙头的茶叶产业列为全县发展山区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充分发挥茶叶质量上的优势,尽快改变茶园低产低效的状况,必须在改造低产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因地制宜地建设起多种类型的高产优质高效茶园,使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当今消费市场的主导饮料之一,也是与人相伴的重要饮用食品,其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系数高低,事关市场导向和人类保健与产业兴衰的大局,因而茶叶的卫生指标和质量安全已成为贸易、消费两大市场最为关注的问题。鉴此,在茶叶生产实践中,着力推广应用综合治理措施是现阶段破解茶叶质量安全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世界茶叶出口大国,多年来位居世界第三.据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出口茶叶达28.02万t,出口金额4.3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45%和18.92%,2004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和总金额再创历史新高.近年,茶叶进口国卫生标准越来越严格,贸易技术壁垒日益高筑,对我国出口茶叶生产企业挑战越来越大,茶叶出口检验把关的重心也由过去的注重产品质量等级向注重安全卫生方面转变.因此,面对当前我国茶叶出口面临的新形势,分析和研究国内外茶叶安全卫生要求,针对出口茶叶的卫生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出口茶叶安全卫生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治理的本质是指食品产业链上市场的各个主体如何履行产品质量合约的过程。将食品安全治理引入茶叶的生产及销售管理,可以提高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推进茶叶生产、销售的可持续发展。基于食品安全治理背景,本文探讨茶叶生产、茶叶销售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茶叶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福安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依山傍海,耕地面积约2万公顷,山地面积15.06万公顷。全市拥有茶园面积10420公顷,年产茶11.5万吨,名列全省第一。茶叶产值12860万元,为全省第二位。产量在全国百强茶叶基地县中位于第四位,仅茶叶这项就使全市每农户平均增加收入769元。可见茶叶生产在发展我市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态势并不容乐观。1984年、1989年、1993年茶叶市场的三次大滑坡,使我市茶叶产业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福安的名优茶从夫五年的“皇帝女儿”身价,到1995年“跌入深谷”这种大起大落严重制约…  相似文献   

20.
湖北咸安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为了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步伐,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振兴茶叶经济,使咸安的有机名茶品牌进入湖北省的第一方阵,并在全国打响知名品牌,推动全区茶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制订咸安茶产业近期发展规划:一、产业现状1.生产现状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800亩,绿色食品茶园1300亩。2012年全区茶叶产量1400吨,茶叶产值9500万元。近年来,全区茶产业呈现面积逐年扩大,质量逐步提高,效益明显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