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营养钵育苗法首先是挪威在1956年开始实行的,挪威现在仍保有专利权。十年后即1965年日本开始引进营养钵育苗法,大力推行。挪威是地处北欧的高纬度国家,气候寒冷,进山移植的一般树苗多因苗弱,根系发育不健壮,御寒能力弱而枯死。为了培育健苗,移植后减少枯苗,挪威首先创立了营养钵育苗法。日本北海道带广营林局为了防止树苗枯死引进了挪威的育苗法。以带广营林局为中心在北海道及各地国有林迅速推广此法。带广营林局以椴松、虾夷松为主初步推行营养钵育苗体系。对柳杉、桧树的营养钵育苗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樟子松营养钵育苗的成功经验,详细阐述了樟子松营养钵育苗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为樟子松育苗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晒烟营养钵育苗是将母床中的幼苗假植以塑料营养钵中育成苗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育苗的特点,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4.
柳河县在开展红松阔叶林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成功经验,详细阐述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通过红松营养钵育苗,既能缩短红松苗木培育周期,又能有效地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业生态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柳河县在开展红松阔叶林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成功经验,详细阐述了红松营养钵育苗的技术要点及其管理措施。通过红松营养钵育苗,既能缩短红松苗木培育周期,又能有效地保证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业生态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侧柏是山西省荒山造林中最常见的树种之一,笔者从选地、整地、营养钵准备、插种育苗、栽植育苗、苗木出圃及运输等几方面介绍了侧柏营养钵育苗技术,以期为提高侧柏造林成活率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基于苗圃育苗试验和造林效果的观测,研究了黑松冷棚营养钵育苗及其雨季造林效果。结果表明,与常规春季裸根苗造林相比,营养钵冷棚育苗可使当年造林成活率提高35.9%;第3年观测,苗高生长量提高23.5%,地径生长量提高28.6%,造林保存率达到84.8%,节省了苗木补植费和造林材料费。黑松营养钵冷棚育苗技术可在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山皂角采取营养钵和苗床两种方法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山皂角采用营养钵育苗,无论是树高还是地径生长量,均较对照苗床育苗高,出苗率达到96.4%,平均苗高达到59.3cm,平均地径达到0.41cm。山皂角的营养钵育苗有利于生产高品质的苗木,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以蒙古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nculata)、四川扁桃(Amygdalus tangutica)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营养钵、大田3种方式进行播种育苗,通过比较3种扁桃在不同育苗方式下的生长特性,旨在筛选3种扁桃的最佳育苗方式,为其人工种植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蒙古扁桃、四川扁桃在穴盘育苗中的出苗率最大,分别为92. 4%、88. 8%,长柄扁桃的出苗率仅为85. 8%。(2)蒙古扁桃、长柄扁桃的株高和地径分别在营养钵、大田育苗下有最大值,而四川扁桃的株高在营养钵育苗下显著高于穴盘132. 9%(P0. 05)。(3)相同育苗方式下,3种扁桃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随育苗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不同育苗方式下,蒙古扁桃的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表现为:营养钵大田穴盘,四川扁桃的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表现为:大田营养钵穴盘,长柄扁桃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在营养钵育苗下有最大值。综合考虑经济和生态效益,在宁夏进行推广应用时,蒙古扁桃应以营养钵育苗为主,其它2种扁桃以大田育苗为主,营养钵育苗为辅。  相似文献   

10.
美登蓝莓的嫩枝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登作为蓝莓的矮丛栽培品种,适宜在吉林东部高寒山区栽培。本文从扦插育苗前准备工作、扦插作业、扦插后的日常管理、上营养钵等方面介绍了在高寒山区美登的嫩枝扦插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详尽地阐述了桤叶唐棣营养钵育苗方法及苗木生长各阶段的管理技术,实验表明:采用营养钵育苗,具有生根速度快、出苗率高等优点,苗木存活率可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张大龙 《绿色大世界》2011,(6):192-192,195
详尽地阐述了桤叶唐棣营养钵育苗方法及苗木生长各阶段的管理技术,实验表明:采用营养钵育苗,具有生根速度快、出苗率高等优点,苗木存活率可达到9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农、林业生产中普遍推广容器育苗,对营养钵的需要量也随之增加,而人工制做营养钵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为此我所设计了“辽丹1号育苗制钵机”(见图1)  相似文献   

14.
蒙古黄榆结实率低且在沙地栽植苗木成活率也很低,采用营养钵播种育苗的出苗率高且移栽苗木的成活率可以达到96%以上。文章介绍了蒙古黄榆种子采集及种子处理、营养钵播种育苗过程中的育苗池修建、基质准备、播种、苗期管理及移栽等关键环节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15.
黑荆树是当前的主要栲胶树种,也是珍贵的鞣料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省份广泛栽培。由于幼苗主根发达,侧根少,实生裸根苗造林成活率较低,只有采用营养钵苗造林才能保证造林成活率。本文从采种、种子贮藏、育苗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黑荆树营养钵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平底育苗盘、营养钵和温室苗床等3种移栽方式移栽的贴梗海棠试管苗成活率和生根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平底育苗盘育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93.1%,生根速度最快;营养钵育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8.2%,生根速度较快;温室苗床育苗的移栽成活率达84.7%,生根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在省、地、县委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活动,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群众性的大搞黑松营养钵育苗造林的运动蓬勃开展,有力地加快了荒山绿化的步伐。1974年全县搞黑松营养钵育苗两千多万个,营养钵造林2万多  相似文献   

18.
葡萄扦插快速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农业的发展对育苗繁殖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加快葡萄育苗繁殖速度,出现了利用营养钵育苗,地膜覆盖育苗等方法,这种方法在提高成活率的同时,加快了优良苗木的繁殖推广。作者根据实践,总结出了葡萄扦插快速育苗法,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文章总结了紫叶小檗营养钵播种育苗技术。从种子采集、催芽处理、播种方法,钵苗管理等都做了关键技术的阐述,可作为紫叶小檗育苗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国外松采用营养钵育苗,既省种、省工、省肥、省水,又能提供壮苗,提高林分生长指标。营养钵,是用配制好的营养土,经过加水潮湿后和成泥,通过启钵机(见图一)人工定型后呈圆柱体,上端有一小孔(点种穴)的湿泥土混合固体培植基(见图二)。营养钵育苗,最好在造林地附近就地取土加工营养钵,严格技术要求就地培育成国外松幼苗。一、圃地选择在造林地附近,选择朝阳坡地,要求土质疏松,理化性状良好,土壤呈微酸性。在取走表层肥土后,将圃地铲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