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东北相关林下人参培育技术要求,选择人参生长适宜的林地、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摸索后期管理技术,总结出在青海高原培育林下人参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庄河市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近几年,着重发展以林下人参为主的林业产业,并逐见成效。在项目实施中不断总结,形成了高标准林下人参种植技术。本文阐述了种植林下人参的几个技术要点:既合理的区域划分;掌握选择林地的主要条件;合理清理林地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人参种植过程中传统的种植模式进行了集中的探讨,对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农田栽培、林下护育山参的优势,明确了农田栽培人参是我国人参种植产业发展的首要方式,而林下护育山参是人参重视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在人参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老参地问题,切实保证人参产业健康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4.
在新形势下,林业部门研究的重点是科学合理开发自然森林资源,对自然森林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开辟出一条林下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其中林下人参的种植是林下发展非常重要的经营方式,而人参中最珍贵的品种就是野山参,主要种植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山林地带。本文主要对林下参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人参是我国重要的一味名贵药材,在我国药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一直是我国人民所钟爱的药材。野生的人参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随着人们对人参进行不断的采摘,使得野生人参数量在逐年锐减,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的药物生产需求。在树林之中采用人工种植人参是培育人参的主要手段,可以为我国的人参市场提供一定的支持。为了提高我国的人参产量,我国相关地区的种植者必须要努力研究林下人参种植技术,为我国的人参种植产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林下参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参是在森林内种植并经较长年限的人参。本研究探讨了长白山林下栽培技术,采用自然生长模式,即不施化肥和农药,从人参林地、播种时间的选择,浸种消毒、灭菌、播种及管理方面介绍林下参栽培技术,将其辅以近自然化的诱导性人工干预。本研究可为长白山林下参的栽培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辽东地区林下人参常见的病害,对其发病时期、危害症状、病原菌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林下人参病害的预防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辽宁东部地区林下人参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人参种子在适宜的林下土壤条件下的人工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包括林地选择、林地管理、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指导山参的人工培植。  相似文献   

9.
辽东山区林下人参种植地草本层片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下人参种植地的伴生植物对人参生长很重要,因此,研究种植地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特征对林下参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使用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生态优势度等多项指标,对不同林分类型林下人参种植地块草本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杂木林林内的草本植物分布均匀,且层次结构明显,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的均匀度比较高,生态优势度比较低,此林分类型下的人参长势明显优于其它林分类型,这种群落特征可能给林下人参的生长创造了适宜的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人参都以"东北三宝"驰名中外。而山参是人参中的珍贵品种,主要在东北地区的山林地带种植。近年来,长春的多个地区在林下参的栽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因此,本文对长春地区的林下参栽培技术展开了分析,为其他地区的林下参种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集安市是东北注明的人参产区。近年来,随着我市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人参种植模式正逐步由以园参为主向以林下参和非林地栽参为主转变,特别是林下参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去世林下参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但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林下参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对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亟需进行规范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造成后续资源匮乏。由于大部分林下参种植采取林下挖穴点播方式,种植区域内大量的幼苗、幼树遭到破坏,林相  相似文献   

12.
随着森林资源的紧缺,国家对森林资源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人参种植将会因森林资源的保护受到更大的限制,这对人参产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这种环境下,为了缓解种植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适时地孕育出了人参的种植新技术——林下人参种植。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虎林市北药开发已具备一定条件,同时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依托林区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人参种植项目,是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林区职工收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人参种植不断上规模,上档次,形成产业链,即可以拓宽林区职工就业渠道,又可以依托自然优势,增加职工经济收入。1项目区概况虎林市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林下参种植基地示范项目,示范区位于虎林市示范林场施业区内,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长白山区林下炭疽病病害种类及其病因,本研究从发病林下参叶中分离纯化病原,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对病原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病害由人参生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panacicola Uyeda Takimoto)侵染所致,是人参炭疽病。炭疽病一般侵害栽培人参(园参)的叶片、果实和茎,这是首次在林下参上发病的报道,提醒广大种植户在林下参种植护育中注意防控。  相似文献   

15.
谷杨 《农民致富之友》2014,(12):101-101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盛名于国内外,其独特的疗效和昂贵的价格令人神往,从古至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本篇文章主要讲述林下人参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15,(7):16
<正>一是科学调整优化人参种植结构。在2015年全面停止长白山林区天然林主伐的影响下,切实加强参地资源管理,合理确定人参种植规模,充分利用人工林皆伐迹地种植人参,规范发展林下参,加强人参重茬轮作技术研究,加大非林地栽参技术普及推广。对全县的农田进行普查,确定适宜种植人参的农田资源总量,制定非林地栽参种植规划,积极推进规范化种植,在保持总体年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实现可持  相似文献   

17.
人参是名贵中药材,有消除疲劳和补元气的功效,在药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人们对人参需求量的增加,野生人参的采摘量逐渐增加,导致野生人参量逐渐减少。本文主要介绍林下人参的种植技术,以为广大人参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参号称"东北三宝"之首,自古以来享有"百草之王"的美称。因其具有回阳散逆、滋阴、益血、生津、强心的功效,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人参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自古以来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紧缺状态,这也是人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的研究证明野山参和林下参之间主要药用成分之间的差别,这就说明林下人参的人工种植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周洋 《乡村科技》2023,(9):89-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药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中药材原材料的快速繁育、田间常态化管护逐步转向林下仿野生种植、药园零残留管护,其原生态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贵州省仁怀市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实践,从种植地块选择、林间清理及整地、采种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间苗、移植、后期管护、采收和贮藏等方面对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进行总结,以期进一步深化成熟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技术,促进黄连林下仿野生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人参种植业发展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传统伐林栽参模式的缺陷及农田栽参、林下护育山参的优势,明确了农田栽参是我国人参种植业发展的首要途径;林下护育山参是人参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时提出解决老参地问题是目前人参种植业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