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卢方方 《北京农业》2012,(3):237-238
农民工市民化对城市化发展水平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十分缓慢。针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原因,制度层面,包括土地、户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学层面,包括职业、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2.
宋雅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332-18334
基于我国"半城市化"问题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发展目标,从农民工市民化概念及社会保障制度在其中的功能意义角度,探讨了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现行制度显露的问题,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目标下社会保障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不仅同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本文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居住问题以及他们的自身素质这五个方面出发,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难以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张伟青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72-3074
制度设置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最主要的深层次制约因素.因此,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创新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工会管理机制,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在推进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日益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遇到就业难、住房难、子女教育难和社保难等突出问题。应从加强教育和培训、制定相应住房政策、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4个方面来解决问题,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除了受制度客观因素的制约外,更应与农民工市民化能力这种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制度是外因,能力是内因,内因是关键,起决定作用。农民工市民化要想成功实现,必须注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农民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已经成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农民工市民化的能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必须要遵循农民工市民化能力的提升路径,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杨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81-22782,22786
阐述了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难题,并提出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优化: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消除根本性障碍;打破二元社会就业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搭建平台;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工市民化创造条件;转变政府观念,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动力;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为农民工市民化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1):250-25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我国新时代城市化建设进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民工在转移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出现诸多制约因素。从农民工市民化转移的重要性视角出发,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制、完善农民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民工子女教育融入机制、重视对农民工的市民教育培训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我国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受到各种制度障碍的限制,以至于他们还无法真正融人到城市中来.作者在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障碍基础上,探讨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政策,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探索了农民工“二重收入”所反映的本质,揭示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和制约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提出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职业教育的举措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从而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  相似文献   

11.
徐大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54-14056
对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两者之间的联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镇化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其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并不协调,需要在户籍管理体制、农民工就业体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破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李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75-8079
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民工的权利保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面对的困难较多,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差。指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完善农民工的社会救助机制,加快完善全面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改革力度落实平等的受教育权,建立多层次的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涪陵的个案分析,发现: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仍以沿海就业为主,但本土就业、本地就业的比例逐年上升;转移人口返乡流趋势明显,新一代农业转移人口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本土落户、就近落户意愿,但过高的房价、就业困难与不稳定、教育资源不合理及各类入学限制、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随迁父母不愿意舍弃乡土等制约了意愿的达成。基于此,欠发达地区应该统筹推进就地城镇化、就近市民化、产业集群化、农业现代化,化解欠发达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困局。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秀艳  邓楠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2):139-141
现实中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障等权益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其难点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及城乡二元结构,企业的社会责任尚未到位,农民工工作的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承担不起社会保险和维权费用,农民工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是主动维权的内在制约因素等。只有综合解决这些难点,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广东模式和上海模式为例,从非缴费性社会保障项目、保险缴费率、社会保障供给模式、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与接续方面,探讨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针对不同类型农民工的性质,分层、分类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制定合理的个人保险基金转移办法,建立合理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筹集途径的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型社会群体。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磨炼,农民工从整体上已具备中国产业工人的基本特征,是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大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大力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的深度转化,从本质与表征上将农民工融入中国工人阶级队伍。  相似文献   

17.
基于符号互动视角,讨论了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探讨了市民化路径选择。农民工的市民化是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需要农民工提高城市适应能力,构建新的符号体系,正确解读城市文化符号,并主动增加与城市居民的交往频度与深度,扩大自身社会支持网络;另一方面,需要城市居民的包容和接纳,减少对农民工的歧视与排斥。此外,政府应开展“去标签化”行动,改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角色转变,助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研究非参数异方差回归模型的局部多项式估计问题.首先利用局部线性逼近的技巧,得到了回归均值函数的局部极大似然估计.然后,考虑到回归方差函数的非负性,利用局部对数多项式拟合,得到了方差函数的局部多项式估计,保证了估计量的非负性,并证明了估计量的渐近性质.最后,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实证研究,说明了非参数异方差回归模型的局部多项式方法比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法的拟合效果更好,并且预测的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范文国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6):232-235
分析了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主要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市民化任务越来越重,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格局没有调整到位,农民工落户政策存在较大的社会隐患,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建议把增进农民工幸福作为市民化的宗旨,把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作为市民化的前提,把推进城乡区域常住人口基本服务均等化作为市民化的核心任务,把科学测算农民工市民化成本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的基础,把科学评估市民化能力作为制定市民化政策依据,把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政策作为增进农民工幸福的重要路径,把建立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举措,把建立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外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抓手,把加大对落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作为推进全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着力点,把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考核机制作为推进苏北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20.
马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502-1502,1506
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对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是由于制度不健全,他们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的边缘.提出通过土地所有权拆分解决资金来源问题,从而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