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茶叶科学》1989,9(2):4
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爱国民主人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五届中央咨议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吴觉农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89年10月2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吴觉农同志1897年4月14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早年,他就对茶业发生兴趣。1919年在浙江省甲种农业专科学校毕业后考赴日本学习,在日本农林水产省茶叶试验场研究茶叶,收集和研究了不少有关世界各国茶叶生产、制造和贸易方面资料,撰写了《中国茶叶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茶叶科学》1987,7(1):1
吴觉农先生是一位强烈的爱国者,也是我国当代茶叶事业的创业者和奠基人。70年来,他不仅为振兴祖国的农业而奋斗,而且为发展祖国的茶业而拼搏。他为发展我国的茶叶生产、贸易、教育、科研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不愧为“当代茶圣”的誉称。因此,在吴老九十大寿和从事茶业工作70年之际,应各省茶叶学会和茶叶界知名人士的要求,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刘润涛先生(1907-1960),中国农业/茶叶经济学家,1930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经系,是美国农经学家卜凯教授的学生。1930年,刘润涛留校任教,1934年二月他参加了金大农经系的四省农村经济调查,写出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安徽屯溪、祁门、湖北羊楼洞和江西宁州的四份茶业调查报告。到今天为止,这四份报告仍对二十世纪茶业经济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常常被研究茶史和茶业经济的学者们参考和引用。1949年,吴觉农先生邀请刘润涛到北京中国茶叶公司任副总经理,以后的十年里,他为中国茶业的规划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刘润涛在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西北。1960年因脑溢血在西安去世,年仅53岁。  相似文献   

4.
王郁风 《茶叶》2004,30(4):249
惊悉我国知名老茶人吕增耕先生 ,于 2 0 0 4年 7月 2 3日在他家乡绍兴不幸病故 ,享年 89岁。吕增耕先生是浙江嵊县人 ,1 936年在浙江金华实验农业学校农艺科毕业后 ,同年即考入上海商品检验局 ,任我国首批茶叶检验员 ,得到我国茶检首创者吴觉农先生振兴中华茶业的谆谆教导 ,是吴老的好学生。吕增耕同志先后在吴觉农创办或策划成立的浙江茶业改良场、方翰舟筹办的江西省婺源茶场、浮梁茶场及河口实验茶场工作。于 1 940年投入茶界吴觉农先生创办的我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工作。1 845年抗战胜利 ,台湾光复回归祖国怀抱 ,吕先生去台湾省茶业改良…  相似文献   

5.
吴宁 《茶叶》2012,(3):187-191
刘润涛先生(1907—1960),中国农业/茶叶经济学家,1930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经系,是美国农经学家卜凯教授的学生。1930年,刘润涛留校任教,1934年二月他参加了金大农经系的四省农村经济调查,写出了具有历史价值的安徽屯溪、祁门、湖北羊楼洞和江西宁州的四份茶业调查报告。到今天为止,这四份报告仍对二十世纪茶业经济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常常被研究茶史和茶业经济的学者们参考和引用。1949年,吴觉农先生邀请刘润涛到北京中国茶叶公司任副总经理,以后的十年里,他为中国茶业的规划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刘润涛在1958年被划为“右派”下放西北。1960年因脑溢血在西安去世,年仅53岁。  相似文献   

6.
《茶叶科学》1987,7(1):2
吴觉农先生是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学会顾问。他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更是当代最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为祖国的茶叶事业奋斗了70年,与我国近代茶业发展共命运,为振兴我国茶叶事业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贡献了自己最大的力量,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当代茶圣”,在我国茶业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7.
丁俊之 《茶叶》2007,33(3):129-131,132
吴觉农茶学思想的精髓是:"爱国、奉献、团结、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吴老的《中国的农民问题》就提出了"三农问题"。现处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要继承好并发扬光大吴觉农茶学思想和他倡导的茶人风格,要密切联系实际,做强做大中国茶业。  相似文献   

8.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1897.4~1989.10)为中国茶业的复兴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受茶界人士的崇敬和爱戴,被列入浙江省十位文化名人之一,与鲁迅、巴金、矛盾等文化名人齐名;目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社科院正组织专家为吴觉农先生撰写传记。 为缅怀吴觉农先生的爱国精神,继承与弘扬吴觉农茶学思想,在吴觉农先生亲友的大力支持下,由吴觉农思想研究会、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省茶叶学会共同举办的《吴觉农先生生平与业绩展》,于2002年11月15日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幕。吴觉农先生的儿子吴甲选先生及夫人,吴觉农先生的女儿、吴觉农思想研究会  相似文献   

9.
我国茶业界泰斗,现年九十三高龄的吴觉农先生,曾在崇安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茶叶研究所。 吴老于1941年3月从四川重庆带领中茶公司技术处大批人员,来到浙江衢州万川,又在东南茶区招聘了许多茶叶科技人员,筹设东南茶叶改良总场。当时主要人员有朱刚夫、庄晚芳、钱梁、庄任、许裕圻以及已故的方君强、余小宋、林熙修等人。笔者亦由费鸿年先生介绍参加工作。茶叶改良总场成立后,把当时的东南茶区(安徽、浙江、福  相似文献   

10.
张天福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茶学家,载入《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叶卷》中现代十个茶学专家之一.他为中国现代茶学的形成和发展、振兴中华茶业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茶业产业现状,分析了茶业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以茶业科技迎接新世纪茶业的发展之路,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茶业产业组织制度、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提高茶叶制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扩大行业范围,引导茶叶消费、完善管理机制,加速茶叶流通等四个方面指明了中国茶业在入世后的突破口以及实施茶业科技先行战略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晚期,中国的茶业由盛转衰。为了复兴华茶,以吴觉农为代表的一代茶人奋斗不懈,历经不同历史时期,在茶叶生产、对外贸易、茶学教育和茶叶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推动了中国茶业的现代化进程。回顾近代茶人的事迹,有利于进一步发扬茶人精神。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中国茶业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艳 《茶叶通讯》2005,32(1):33-35
根据中国茶叶产业现状,分析了人世对茶业经济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茶叶产业组织制度,提高茶叶科技含量、扩大行业范围,引导茶叶消费、完善管理机制,加速茶叶流通等四个方面;指出中国茶业在人世后的突破口以及实施茶业科技先行战略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05,27(2):1-1
吴觉农先生(1897年4月14日-1989年10月28日),浙江上虞丰惠人,我国著名农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国农业,尤其是茶叶事业。他为改进我国茶叶生产制造、开拓对外贸易、培养专业人才、发展科学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被誉为"当代茶圣"和农学界一代宗师。觉农先生毕生追求真理,向往社会进步,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事变,他和胡愈之等联名严正抗议反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屠杀,周恩来称之为"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大无畏的壮举"。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人民民主,他参加了"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革  相似文献   

15.
吴宁 《茶叶》2011,37(3):190-193
何耀曾先生(1920—2010)是重庆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的第一届毕业生(1944),从那时起,他为中国茶业的兴盛工作了六十多年。在他去世前的三年里,我曾多次访问他,记下了他的回忆和他与张志澄、钱梁、吴觉农先生的往来。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28日是我国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逝世14周年的纪念日。为此,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在北京举行了“吴觉农茶学思想论坛”会。王郁风先生在会上介绍了吴觉农先生的生平事迹。会议还研究部署了吴觉农《茶经述评》修订工作。本文为王郁风先生的发言内容,有删节。  相似文献   

17.
《茶叶》2014,(2)
正4月14日,纪念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诞辰117周年系列活动暨"首届上海全民饮茶活动周"于上海百佛园正式启动。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杭州联络处代表团一行16人在联络处王建荣主任率领下赴沪,全程参与了相关活动。吴觉农先生为茶产业、茶文化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被誉为"当代茶圣"。吴老曾向茶业同仁号召:"中国茶业如睡狮一般,一朝醒来,不会长落人后,愿大家努力吧!"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上午参观了吴觉农纪念馆,并举行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联络处主任扩大会议。北京、上海、杭州、云南、江苏及吴老家乡上虞的联络处主任相继发言,介绍了近年来各联络处开展的相关活动。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兼杭州联络处主任王建荣,介绍了杭州联络处在宣传觉农思想及普  相似文献   

18.
吴宁 《茶叶》2011,37(4):260-263
蒋芸生先生(1901—1971)与吴觉农是终身好友。从1942年在福建崇安参加茶叶研究所的工作起,蒋芸生先生为中国茶业的教育和研究奉献了他的全部精力。蒋先生去世之后,蒋师母从杭州搬到了北京,吴觉农、陈宣昭与蒋师母常常聚在吴家回忆蒋先生,这里记下的是他们提及的几件往事。  相似文献   

19.
中国茶业在加入WTO前后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芝南 《茶叶通讯》2000,(1):47-47,F003
茶叶源于中国 ,传播于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WTO)指日可待。中国加入 WTO一方面给中国茶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一方面外国茶叶将进一步挤占中国市场。因此 ,我国茶业发展将进入一个非常时期 ,发展与困难同在 ,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就中国茶业经济现存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加入 WTO对我国茶业经济的影响作些剖析 ,并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战略提出几点浅见。1 中国茶业在加入 WTO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中国茶业自改革开放至 2 0世纪 90年代初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产量逐年增加 ,出口量逐年上升 ,无论是…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当今世界一个茶叶主产国。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给日本茶业带来了现代化气息和色彩。目前 ,无论茶树栽培管理还是茶叶加工利用 ,其科技水平都属世界领先。因此 ,考察日本现代茶业科技 ,研究、探讨日本现代茶业科技的发展和经验对促进中国茶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1 日本茶业现代科技一览公元 80 5年 ,日本高僧最澄氏首次从中国带回茶种 ,并将其撒播在比睿又山一带(今京都、滋贺境内 ) ,从而揭开了日本茶叶史话的篇章。公元 1 1 2 1年 ,荣西禅师著成历史名著《沏茶养生记》而流芳千古 ,它虽比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