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南美白对虾死后组织自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区别生前病变和死后变化,确定南美白对虾病理组织取材的有效时间,对南美白对虾组织自溶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分别于死后0,0.5,1,2,3 h和 4 h取材作常规组织学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死后 2 h脑、触角腺以及肝胰腺的自溶较为明显,而其他器官在死后 4 h 仍未见明显的自溶现象。研究表明南美白对虾病理组织取材时间在死后2 h内为宜。  相似文献   

2.
酸奶生产中温度,菌种组合,菌种比例与时间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酸奶前发酵阶段温度,菌种组合,菌种比例与时间之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发酵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菌种组合,再次是菌种比例;试验采用39℃发酵温度,以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按2:1比例的组合较为理想。酸奶在其发酵过程中,酸主时间呈现y=ae^b^x(p<0.01)的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家蚕幼虫眠时形成新表皮以及重新合成黑色素分布于新表皮上形成固有体色斑纹等特点,用4龄入眠后的家蚕幼虫体壁组织为材料,观察离体培养体壁的色素代谢变化,探索适宜的家蚕幼虫体壁培养基及培养温度条件,眠蚕体壁的取材方法及取材时间,色素代谢观察的外观标志性状等。实验结果表明:含10%优等胎牛血清的Grace培养基适于家蚕幼虫体壁组织培养,培养温度为26℃;取4龄期入眠11~12 h后剥去旧表皮的体壁组织更容易观察色素代谢的外观性状变化;体壁培养24 h后,刚毛再生和色素沉积是易于观察的色素代谢变化标志性状。通过对家蚕4龄眠蚕离体培养体壁组织的黑色素合成抑制试验,观察到体壁外观性状变化,证明酪氨酸羟化酶催化酪氨酸转化成多巴是家蚕黑色素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方法取粪样分别置于4℃~8℃冰箱,28℃和37℃恒温培养箱中,观察记录虫体数量,统计不同温度条件下滋养体生存时间。28℃恒温条件下,将粪液加入不同稀释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及洛克氏液)中,观察滋养体的活力及数量;采用同样的观察方法,统计滋养体在双相培养基以及免血水培养基内的生存时间。在28℃和37℃恒温条件下,分别观察滋乔体在RSS培养液(Ringer液+血清+米粉)及不加米粉的RSS培养液内的生存时间。结果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在体外的最适生存温度为28℃,在洛克氏夜中生存时间明显长于生理盐水和蒸馏水,在RSS培养基及双相培养基中可在培养24h时达到高峰。在含有诺氟沙星的兔血水培养基中,滋养体的数量可在培养后96h达到高峰,生存时间可达到180h。结论结肠小袋纤毛虫体外培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桑白皮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用活性。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桑白皮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比较华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4个广东桑桑品种及采用3种取材方法获取的桑白皮的总黄酮提取率。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原料质量浓度25 g/L,浸提时间45 min,提取次数1次。桑品种及桑白皮的取材方法对总黄酮的提取率影响十分明显:同一桑品种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和整根切片2种方法获取的桑白皮中总黄酮提取率都明显大于除去外表黄皮及木质部取材的桑白皮;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和整根切片2种方法取材时,不同桑品种间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差异较大,但用除去外表黄皮及木质部的方法取材时,不同桑品种间桑白皮总黄酮的提取率差异不明显。桑品种塘10和粤椹大10分别用去木质部保留外表黄皮及整根切片2种取材方法获取的桑白皮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分别达到6.87、7.37 mg/g。  相似文献   

6.
给小白鼠背部按一定剂量浇泼阿维菌素浇泼剂及倍硫磷浇泼剂,于8h、24h、35h将用药小鼠处死,背部(用药部位)取材,分别进行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阿维菌素浇泼剂按0.004ml/10g浇泼,约有20%的表皮上皮细胞角化及脱落,而按0.1ml/10g浇泼,约有40%的表皮上皮细胞完全角化及脱落、坏死,真皮胶原纤维减少、疏松、染色较浅泼有充血和出血现象;毛囊外根鞘上皮细胞浆内出现大量空泡、间质细胞内质网有轻度的扩张。倍硫磷浇泼剂按0.0413ml/10g浇泼,可见上皮细胞轻度角化、真皮胶原纤维淡染、疏松并有空泡变性及散在的红细胞;毛囊外根鞘及内根鞘细胞浆内有大量空泡、间质中胶原纤维染色不均。按0.1ml/10g背部浇泼透皮吸收促进剂,经不同时间取材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未发现明显的组织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7.
温度、静置时间对鲜牛乳比重影响规律的研究四川省阳平种牛场(612360)段利君,朱孝弟,冯文富,白伦秀温度对鲜牛乳的比重的影响,已有众多学者研究过,而且得出了温度在10~25℃范围内,以测定时乳温20℃为标准,温度每增减1℃,乳比重相应加减0.20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品种、温度、光照强度三因素完全试验得出,温度是影响草毯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品种和当照,品种和温度之间成正互作(P〈0.05);各处理关联度、成卷时间和盖度的大小顺序均一致。  相似文献   

9.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有众多干扰因素,如组织取材、固定、制片、抗原暴露及修复、液体及抗体的配制、修复温度、显色等因素。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定位准确等优点,因此其应用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H.E.切片染色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组织学和细胞学等学科中最常见的切片染色方法。染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细胞观察的科学性和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经过长时间的组织胚胎学 H.E.染色切片的制作实践 ,对影响石蜡切片 H.E.染色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分析。1 取材固定 取材要新鲜、迅速、避免机械损伤、大小适宜、厚薄均匀。固定要及时、充分。固定液一般采用10 %中性缓冲福尔马林溶液和 Bonin氏液 ,但是检查糖元、黏液、尿酸结晶类物质最好用无水乙醇固定 ,固定 2 4~ 4 8h,最短不短于 30~ 6 0 min。固定时间应根据取材大小、性质以及…  相似文献   

11.
<正>1温度的观察与调节孵化机的温度调节旋钮在种蛋入孵前已经调好并定温,在采用恒温孵化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出现不要轻易扭动。采用变温孵化,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在规定时间进行调整。一般要求每隔1~2h检查箱温一遍并记录一次温度。判断孵化温度适宜与否,除观察门表温度外,还应结合照蛋,观察胚胎发育状况。观察温度要注意加热指示灯是否长时间亮,如果加热指示灯连续亮的时间超过10min则要检查电热丝  相似文献   

12.
人工授精技术在牛繁殖改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产中影响受胎率的因素很多,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解冻时间对解冻后精子活力做对比试验,寻找最佳的解冻温度、解冻时间,从而提高细管冻精解冻后精子活力和受胎率。  相似文献   

13.
正动物传染病的种类繁多,病情复杂,单靠临床诊断常难以确诊,往往需要依靠血清学、病原学或病理组织学检验等方法协助诊断。为了达到早期确诊,应采取病料送兽医检验部门检验。1采取检验病料的原则(1)取材动物的选择。如有多数动物发病或死亡,应从症状和病变明显的病例采取。(2)取材时间。为了提高检出率和防止污染,应自发病初期、症状明显且未经抗生素治疗的动物机体采取;取材时间应在死后数小时内,尤其在夏季不应超过  相似文献   

14.
抗应激药物对热应激肉鸡免疫器官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张乐萃  张刚 《中国家禽》1998,20(8):11-13
200只14日龄健康艾维茵肉仔鸡随机等分为四组,A、B两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225%的抗应激Ⅰ号和抗应激Ⅱ号,C组为热应激对照组,D组为常温对照组。A、B、C三组鸡舍温度为28,32~36℃,49日龄时称重、杀死、取材作石蜡切片,观察免疫器官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C组体重明显低于A、B、D组,A、B组鸡体重与D组间差异不显著。热应激对各免疫器官有明显的损伤性和免疫抑制样变化,而抗应激药物对免疫器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组织学角度看,抗应激药物可明显地对抗热应激所造成的免疫抑制,使免疫器官组织学结构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乳清蛋白浓度、温度、加热时间、pH值、金属离子等因素对乳清蛋白凝胶形成的作用。结果显示,乳清蛋白形成凝胶的基本条件是乳清液浓度大于0.133g/mL,温度高于85℃,当温度在85—90℃之间,凝胶形成时间随乳清蛋白浓度变大而减少,在沸水中乳清蛋白浓度对凝胶形成时间影响不大;酸性条件下乳清蛋白形成凝胶的最适pH为5.3,pH小于1.2在沸水中加热30min,乳清蛋白形成碎块状凝胶,碱性条件下形成凝胶的最适pH为83,pH大于12.8在沸水中加热30min,乳清蛋白变为红色;钙离子的添加可使乳清蛋白形成凝胶所需时间减少到6min。  相似文献   

16.
中药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器官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只星杂288雏鸡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15只,A组只应用中药;B组在应用氢化可的松的同时使用中药;C组只使用氢化可的松;D组为空白对照组。4组鸡均在9日龄,28日龄时ND弱毒疫苗免疫,35日龄称重,剖解,取材做石蜡切片,观察鸡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浅谈影响饲料添加剂中维生素A的因素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崔洪超,张书香影响饲料添加剂中维生素A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饲料的种类及含水量、贮存时间、温度、湿度、光线、矿物质、载体(稀释剂)的种类以及加工工艺等。下面分别加以表述。一、温度和时间温度和时间是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1~1994年在洛阳市奶牛场连续观察散养与栓系饲养体制下奶牛的发情表现、发情地点及每日的发情时间分布,统计每月的受胎率和奶牛的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结果表明,在散放饲养条件下,奶牛发情明显,发情行为期长;夏、冬季的受胎率低于春、秋季,明显地受温度的影响和五项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五项气象因素对产后首次配种时间的综合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两种披碱草属种子萌发检验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萌发力检验是牧草种子检验的一大内容,近几年来,萌发检验逐渐趋向于标准化,因此,这里选择了《国际种子检验规程》中没有涉及的、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尚需修正或没有涉及的二种优良牧草种子,即:披碱草和老芒麦,本文对这二种种子进步了萌发检验标准化的研究。探讨了光,温度,发芽床三种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温度设立了15℃,20℃,25℃,30℃恒温,25/15℃,30/20℃变温,共六个水平。这些试验内容通过两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以纸上为发芽床,找出最佳温度、光条件、及光温最优组合。第二阶段找出最适发芽床,与此同时,试验过程中观察了种苗发育进程,结合断主根实验,确定了幼苗鉴定标准,初次计数时间以及末次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20.
苋菜,马唐出土对温度,分水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于1995~1997年在中国农业大气杂草研究室完成,研究结果表明,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苋菜(Amaranthusetrofexus)室内出土的温度极限点,最低温度5℃,最高40℃,适宜温度是30~35℃,5~50℃温度段内,在相邻温度间杂草出土率显著变化的段是20~25℃和35~40℃,出土最快的温度是40℃,这两种杂草出土的水分极限点是在20%,适宜水分是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