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培两优 99是我中心将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引进的培矮 64S与自选的优质恢复系桂 99配组育成的两系优质米组合。米质 5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 ,4项达部颁优质米二级标准 ,米饭松软可口 ,该组合于 1998年 11月通过省级审定。 1994~1999年在广西区内试种推广累计面积达 6.75万hm2 ,普遍获增产 ;按每公顷增产稻谷 388.5kg计 ,共增产稻谷 2 .62万t,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 培两优 99的产量表现培两优 99为两系优质组合 ,较耐肥 ,一般单产7.5 0t/hm2 左右 ,高的达 8.2 5t/hm2 以上。 1998年早造广西上林县 68hm2 ,验收…  相似文献   

2.
培两优特青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两优特青 (培矮 64S×特青 )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势强、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性强、米质好的两系杂交中、晚稻新组合 ,1994年 1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从 1991年开始示范栽培 ,在湖南省 1992年种植约 666.7hm2 ,1993年约1333hm2 。表现高产、优质、多抗。湘乡市种植 3年 ,表现均好 :1991年晚稻种植 0 .3hm2 ,平均单产10 .0 4t/hm2 ,比汕优 64增产 2 .2 2t/hm2 ,增产2 8 4 % ;1992年种植 1.4 1hm2 ,平均单产 9.19t/hm2 ,比威优 4 6增产 930kg/hm2 ;1993年新塘村种植 2 3.4hm2 ,平均单产 8.4 0…  相似文献   

3.
金优桂99是湖南省常德市农科所用金23A与桂99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组合,其米质综合指标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是安徽省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的优质米组合。该组合制种产量高,夏制平均单产4.0t/hm2,最高单产达4.5t/hm2。现将金优桂99在我区高产制...  相似文献   

4.
两优培九是江苏省农科院用核不育系培矮 6 4S与恢复系 9311配制的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好等特点 ,较好地解决了水稻生产中高产与优质、高产与倒伏、大穗与结实率等三大矛盾 ,于 2 0 0 1年通过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福鼎市于 1999年引进试种 ,单产比“汕优 6 3”增产 10 %左右 ,深受农民欢迎。2 0 0 1年 ,福鼎市引进亲本在秦屿农场首次试制 180 0m2 ,平均单产 2 32 5kg/ 6 6 7m2 。1 亲本主要特征特性1 1 母本培矮 6 4S株高 70~ 75cm ,株型集散适中 ,叶色浓绿 ,稻尖紫红色 ,主茎叶片在福鼎…  相似文献   

5.
两优培九 (培矮 64S/ 9311)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究的两系杂交稻 ,是由袁隆平院士主持的“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中的一个新的重要组合 ,199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999年湖南农平种子公司在绥宁、洪江、溆浦、中方等县市制种 ,面积达 5 3hm2 ,在气候条件反常的情况下 ,获得了平均单产 3.5 7t/hm2 的较好产量。现将有关制种技术总结如下。1 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培矮 64S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粳质、籼核、广亲和、低温敏”四合一的两用核不育系。叶片较窄厚直立 ,叶色较深绿 ,分…  相似文献   

6.
Ⅱ优216系福州市农科所以Ⅱ-32A为母本,重穗型恢复系榕恢216(红脚粘∥IR24/圭63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稻新组合。经罗源、闽侯两县区试及福州、三明、龙岩等地试种,该品种已展露出优质、高产、抗病的苗头。1 产量表现Ⅱ优216在罗源县1998年杂交晚稻区试中,产量668t/hm2,比汕优63(ck)增产100%,增产达极显著水平。1999年继续参加区试产720t/hm2,比汕优63增产87%。1997、1998年在福州市农科所的品比试验中比汕优63平均增产56%。1998年在闽侯县试种067hm2,平均产731t/hm2;在罗源县试种06hm2,平均产767t/hm2。2 特征特…  相似文献   

7.
李中希 《作物研究》2002,16(1):35-35
两优培九系用培矮 6 4 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的两系杂交水稻组合。该组合在岳阳市作中稻栽培 ,已有 3年。1999年引进 ,2 0 0 0年小面积示范 ,2 0 0 1年达 1万公顷 ,2 0 0 2年可达 2 .2万公顷 ,占岳阳市中稻面积的 4 8%。该组合表现适应性强、产量高、米质优、抗白叶枯病和抗稻瘟病等优点 ,深受广大农户欢迎。1 两优培九的表现两优培九在本市作中稻栽培 ,从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种植 ,都表现产量高、米质好。我市地处湘北 ,土层深厚肥沃 ,适合两优培九的生长。 2 0 0 1年 ,随机调查 9.5 hm中 稻两优培九 ,平均单产为 9.2 1t/ hm,随机…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 ,安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两系优质杂交早稻示范现场会于2 0 0 0年 7月 6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召开。来自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和安徽 5省有关政府、科委、农科院、农业局的专家和领导及种子公司负责人近 2 0 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现场会上 ,领导和专家们实地考察了两系优质杂交早稻组合香两优 6 8的 2个 6 6 .7hm2 示范片 ,即安庆市怀宁县皖河乡同福大畈和三桥乡金闸大畈示范现场。其中 ,同福大畈连片种植 10 0hm2 ,经测产平均产量 6 .75~ 7.50t/hm2 ,最高单产 8.2 5t/hm2 ;金闸大畈面积为 6 6 .7…  相似文献   

9.
培杂山青系广东省茂名市两系法杂交水稻攻关协作组用培矮 64S与山青 11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籼稻感温型中、晚稻兼用组合 ,1996年由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当地作早稻栽培全生育期 12 3~ 12 5d ,作晚稻栽培 10 6~ 10 8d ,与汕优 63相同。我区于 1994年引进试种 ,取得中稻 9.3t/hm2 、晚稻 8.5 4t/hm2 的高产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1995年为 2 67hm2 ,1996年为 1867hm2 ,1997年为2 14 0hm2 ,3a累计 4 2 74hm2 ,加权平均产量 8.16t/hm2 ,比同熟期三系杂交稻高 95 .5kg/hm2 ,最高产量达 12 .4 9t/hm2 。…  相似文献   

10.
D优 5 2 7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用D6 2A与蜀恢 5 2 7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 2 0 0 2年 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D6 2A分蘖力强 ,米质优 ,蜀恢 5 2 7穗大粒重 ,花粉量大 ,米质优 ,较抗稻瘟病 ,配合力好 ,杂交优势强。1 产量表现该组合 1999年四川省区试 ,平均单产5 85 3kg/ 6 6 7m2 ,居首位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9 0 3%。 2 0 0 1年晋江市种子公司从福建省农林大学杂优研究室引进 ,分别在晋江市陈埭中和种养场种植 0 15hm2 ,平均单产 5 0 3 5kg/ 6 6 7m2 ;市国营良种场种植 0 2 3hm2 ,…  相似文献   

11.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利用SE2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 0 0 0年 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将乐县 1998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获得成功 ,2 0 0 0年作为烟后栽培高产组合进行较大面积推广 ,3a累计种植 16 5 2hm2 ,并对其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观察和总结。1 产量表现1998~ 1999年作烟后稻引种示范 2 6 6hm2 ,单产 7 86t/hm2 ,比对照组合汕优 6 3增产 6 74 % ,达显著水平。2 0 0 0年推广种植 786hm2 ,单产 7 8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5 6 2 % ;2 0 0 1年推广种植 6 4…  相似文献   

12.
T优 78 89系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院遗传育种研究所与省种子总站合作 ,用不育系T78A与早恢 89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稻新组合 ,2 0 0 0年早季首次引进建瓯市示范栽培 ,地点设在福建省水稻新品种中试基地小松镇湖头村成片种植 ,示范面积2hm2 ,示范种子 4 5kg ,平均产量 4 88 5kg/666 7m2 ,比对照威优 77增 4 83% ,比对照优质早稻品种佳禾早占增 2 1 2 % ,米质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检测中心鉴定 ,12项指标中有 11项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 ,是一个高产、优质、综合性好的杂交早稻新组合。1 特征特性1 1 农艺性状 T优 7889…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对大米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1998年建阳市良种场引进省稻麦所培育的优质稻组合“福两优2 186” ,试种示范 6 67hm2 ,获得成功。为了进一步摸清该两系优质稻组合特性及在建阳市适应程度 ,探索农业优质 ,高产 ,高效的产业化新路。1999~ 2 0 0 0年良种场又连续两年大面积试种示范。现将 3a示范结果总结如下 :1 种植表现1 1 产量 福两优 2 186,1998年双晚试种6 87hm2 ,经验收平均产量 537kg/667m2 ,比汕优63增产 56kg ,增产率为 10 4 %。其产量结构为有效穗 16 14万 /667m2 ,穗粒数 …  相似文献   

14.
Ⅱ优 16 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Ⅱ 32A作母本 ,与利用花药培养育成的恢复系蜀恢 16 2作父本配组而成 ,1993年定型。宁德市于 1998年引进该组合参加本地区试。经 3a试验、试种 ,表现产量高 ,米质较优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等特点。 2 0 0 2年 1月通过宁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8 13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8% ,达极显著 ;1999年继续参加宁德市中稻区试 ,平均产量 7 6 7t/hm2 ,比对照汕优 6 3增产 10 7% ,达极显著。 1998年在古田县湖滨乡西山村中稻简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两优2186在新罗山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两优 2 186是福建省农科院杨聚宝博士及其研究人员应用“生态压力法”选育成有光补性能的核不育系SE2 1与明恢 86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 ,2 0 0 0年 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新罗区于 1999年引进 ,作中、晚稻试种获得成功 ,2 0 0 0年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种植 ,全区种植面积达 5 0 0hm2 。该组合在生产中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好、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 ,很受群众喜爱。 2 0 0 1年该组合在新罗区迅速推广 ,落实种植面积达 10 0 0hm2 以上。1 主要特征特性1 1 丰产性1999年在新罗区大池镇 (海拔 5 70~ 5 90m)中稻试种 …  相似文献   

16.
特优 175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与南平市农科所联合选配的晚稻新组合 ,该组合是用龙特甫A与恢复系 175组配而成。 1998~ 1999年平和县初次引进试种 ,同时与平和县几个推广组合对比 ,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增产 ,其中最高产量达 9112 5kg/hm2 ,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1 产量表现1999年晚季在平和县五个乡镇种植特优 175,并与特优 6 3、特优 70、特优 77、特优多系 1号等组合对比 ,均表现增产。其中增产幅度较大的是芦溪点 ,平均单产比特优 6 3增产 35 8%。 1999年晚季在文峰镇文美村示范 2 7hm2 ,平均产量 836 2 5kg/hm2 ,比特优…  相似文献   

17.
培两优288是湖南农业大学培育的两系杂交水稻 ,1998年安徽省桐城市引进作双季晚稻种植 ,表现出产量较高、米质好等特点。随着轻型高效农业的发展 ,再生稻栽培面积近几年不断扩大 ,为了掌握培两优288再生稻栽培技术 ,2000~2001年桐城市进行了试验示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一、示范情况1.示范面积与产量2000年示范安排在桐城市文昌翻身村 ,示范面积2.1hm2,经市、县两级专家组测产验收 ,头季稻平均单产8.15t/hm2,再生稻平均单产2.78t/hm2,两季合计单产10.93t/hm2。2001年扩大示…  相似文献   

18.
(1 )培 S2 75: 系广西农科院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两系感温型中迟熟组合。 1 998年北流市试种2 57hm2 ,抽样验收平均单产 52 4 .1 kg/ 667m2。全生育期 1 30天 ,晚稻翻秋栽培 1 1 5天。株高 1 0 5 cm,株型紧凑 ,分蘖力中等 ,千粒重 2 3g。米质优 ,饭味可口。抗性鉴定 :穗瘟 5级 ,白叶枯病 3级 ,稻飞虱 9级。(2 )枝优 0 1 : 系博白农科所育成的感温型中熟组合。据统计 ,到 1 997年止全广西种植面积达 1 3.2万 hm2 ,一般单产都在 40 0 kg/ 667m2。全生育期桂南稻作区早稻 1 1 5天 ,晚稻 1 0 0~ 1 0 5天 ,桂中稻作区早稻 1 1 7~ 1 2 0天…  相似文献   

19.
1999年 3月农业部在南昌召开全国早稻优质化座谈会 ,提出到 2 0 0 3年 ,全国优质早稻面积达到 533万hm2 ,其中全国食用优质早稻达 4 0 0万hm2 ,基本实现早稻生产优质化 ,经营产业化目标。福建省早稻种植面积每年平均达 53 33万hm2 ,总产平均达 2 70万t。目前食味较好的中质稻仅占 12 5% ,米质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以上优质稻则更少 ,仅占 3% ,据统计 ,福建省粮食库存中有 2 0 0万t左右的早稻低质谷难以销售[1] 。随着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百姓对市场迫切需求优质稻米 ,而另一方面 ,优质稻种植面积又是如此少…  相似文献   

20.
香型优质两系杂交水稻黔香优2000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温敏型两用核不育系360S与自育优质抗病恢复系Uni2000配组,育成香型优质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黔香优2000.经2002-2003年贵州省杂交水稻区试鉴定和在不同生态区进行生产试验,黔香优2000平均产量分别为7 955.55和7 319.25 kg/hm2,与高产对照相当,且米质优,12项指标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二级以上,其中9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一级.稻瘟病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该组合抗稻瘟病.抗寒性亦强于对照.黔香优2000于2004年4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贵州省中高海拔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