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保护草原资源,实现草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对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在草原管理和建设上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建立草原承包管护和禁牧工作的长效机制。1推行承包模式是开展草原禁牧工作的根本2005年3月末,全县8个乡(镇)3个牧林苇场完成了10.2万  相似文献   

2.
李学武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7):15-15,25
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是通过围栏建设、草种补播以及禁牧、休牧、划区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协调发展而实施的一项基本建设性草原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草原围栏禁牧、休牧、草场补播为主要措施的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项目,达到天然草原植被盖度明显增加,产草量明显提高,“三化”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人为破坏草原的行为得到有效遏止,基本实现草畜平衡,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天然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初步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草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支柱产业,草原的永续利用是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为超载过牧和乱开滥伐,致使草原生产力严重下降,草原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推行禁牧休牧制度,是依法治草、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使草原资源更好地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4.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强草原禁牧舍饲力度,加快草业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禁牧舍饲就是用现成的草料来维持牲畜生命和成长需要,笔者现对切实加强草原禁牧舍饲,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草原资源丰富,总面积584.22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37.9万公顷,林间、林下草地及田间隙地288.36万公顷。这些丰富的草原资源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加快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颁布和“退耕还草”、“天然草原保护与建设”、“草原禁牧和牲畜舍饲”等重大工程的实施,我省的草原畜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现就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现代化草地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近年来,随着生态省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省的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草原禁牧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夯实发展畜牧业基础的保障。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积极落实草原禁牧相关政策,从2005年初开始运作,到2006年年末效果已显现出来,达到了预期目的。1思想观念的转变1.1由抵触到理解的飞跃禁牧工作刚开始时,多数群众不理解,认为牛羊是放养的,草原是集体的,不让放牧怎么发展畜牧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故意滋事,有的偷着放牧,个别农户把牛羊卖掉。后来经过镇、村干部反复做工作,群众思想有了转变,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1.2由理解到支持的飞跃对禁牧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后,群众不再趁着早、午、晚空…  相似文献   

7.
草原监理工作是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的主要手段,是草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我省实施生态省战略及西部治碱工程以来,我省草原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逐年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也对草原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确保退牧还草和禁牧舍饲工作能够做到退得下、禁得住、不反弹、能致富,是摆在各级草原管理部门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5):72-72
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在吉林省延边州组织召开了全国草原禁牧及草畜平衡工作座谈会。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徐百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副局长李南钟、吉林省延边州政府副秘书长邓昆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9.
《新疆畜牧业》2012,(6):4-5
第一条为建立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机制,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办法》及农业部《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超载过牧现象日趋严重,使草原面积逐年减少,植被密度降低,生产能力下降。草原生态作用的减弱,迫使人们重视建设和保护草原。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发[2002]19号)《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地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等措施,积极推行牲畜舍饲半舍饲饲养,在有效保护草场的同时,有力推动了传统草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关于对划定禁牧区和休牧区所存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禁牧和休牧是退牧还草的主要内容,是退化草场得以休养生息的基本措施之一.随着各地禁牧和季节性休牧的实施,草原植被迅速恢复,产草量明显增加,草地退化的势头得以遏制,其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格局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下面就目前禁牧区和休牧区的化定所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浅谈禁牧与休牧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牧和休牧是退牧还草的主要内容,是退化草场得以休养生息的基本措施之一.随着各地禁牧和季节性休牧的实施.草原植被迅速恢复,产草量明显增加,草地退化的势头得以遏制,其草原畜牧业的格局和经营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以阜康市草地资源现状为研究对象,查清草原分布特征及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为确定草原保护建设重点,合理划定草原平衡区、禁牧区,确定基本草原功能区、草原监测点和综合评价草原生态状况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荒漠化特点最为鲜明的苏尼特左旗为例,对苏尼特草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草原建设的现状,对苏尼特草原禁牧、休牧区,草场相对完好的建设区,急需改良的退化区分别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指出了苏尼特草原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畜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具有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全国草原工作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总结了2007年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工作主要进展,草原保护力度加大、建设速度加快,草原植被总体长势偏好.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加速.草原利用状况有所改善.具体表现:草原法制建设不断深入,草原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经国务院同意后已印发各地,退牧还草等工程项目成效显著.草原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草原监测和草原防灾逐步加强,草原火灾受害面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牧草新品种选育和种草养畜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草原地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中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为防止草原出现"沙化、碱化、退化"现象,提高生产能力,使草原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草原开发利用政策.黑龙江省草原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休禁牧和草原改良工作,草原生态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恢复,但在开发利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使草原真正发挥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作用,增加牧民经济效益,本文就我省草原利用状况及经济开发进行剖析,为草原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围绕生态建设、实行禁牧舍饲发展集约型畜牧业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草原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是我国加快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时期,草原畜牧业发展事关国家生态屏障的稳固,事关牛羊肉和绒毛等特色畜产品供给,事关牧民增收和边疆稳定,必须同步建设,全力推进。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1]17号),8月份又召  相似文献   

19.
许晴  许中旗  王英舜 《草业科学》2012,29(3):364-369
为了定量评价禁牧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采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价方法对放牧及禁牧时间不同(2、7和17年)的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禁牧可以显著提高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碳吸收、氧气释放及物质循环功能的价值量;物质生产功能价值量随禁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禁牧17年典型草原为最高;碳吸收、氧气释放及物质循环功能的价值量则以禁牧2年的典型草原为最高。禁牧可以显著提高典型草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但长期禁牧不利于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高和维持。  相似文献   

20.
声音:努力使退牧还草工程真正成为生态富民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是本世纪初期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旨在通过围栏建设、补播改良以及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力,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协调发展。该工程自2003年开始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当前,必须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政策、强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