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苦竹叶制茶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苦竹叶制茶发酵工艺的研究 ,比较不同发酵时间苦竹叶主要化学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 ,48h的发酵时间制成的苦竹茶口感及有效化学成分的保留最为理想。按最佳制茶工艺制成的苦竹茶可溶性糖含量为 1 4 0 0mg·g-1,多酚类总量为 0 91mg·g-1,游离氨基酸含量为 1 2 6 4mg·g-1,黄酮类化合物总量为 2 1 6mg·g-1,灰分含量为 60 4mg·g-1。表 1参 1 0  相似文献   

2.
王海平  黄和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511-7513,7567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海红啤酒,以扩大海红果的市场应用前景。[方法]以海红汁、大米和麦芽为主要原料,利用小型啤酒生产线,通过无压高温发酵-低温后熟工艺研制海红啤酒,并对麦汁制备的糖化条件、生产啤酒的发酵条件和海红汁的添加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麦汁制备的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温度65℃,糖化酶添加量100U/g,糖化时间85min,糖化pH5.2;生产啤酒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5%,主发酵温度13℃,主发酵时间9d,主发酵pH5.2;海红汁的最佳添加方式为:后发酵前添加3%的海红汁,后发酵时间20d;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可制得具有海红风味的营养保健啤酒。[结论]该研究为海红果的市场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工业废弃物剑麻茎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剑麻酒酿造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将高温蒸煮过的剑麻茎打碎后,添加0.4%的α-淀粉酶,在65℃、pH 6.4条件下进行液化处理2 h;然后添加0.4%的糖化酶,在60℃、pH 4.5的条件下进行糖化处理4h;最后添加0.8%的安琪酿酒曲和0.8%的安琪高活性酿酒酵母,在pH 6.5、28℃下进行发酵20 d,一次蒸馏得到15.左右的独特香味的剑麻酒.  相似文献   

4.
通过均匀设计试验优选出最佳酿造工艺条件:复合糖化发酵剂接菌总量1.5%,固态糖化发酵温度31℃,糯米添加量40%(质量分数).此外,固态糖化发酵时,薏米饭含水率60%-65%;糖化发酵剂包含糖化酶(180 U.g-1)、Q303纯种根霉曲+仙游酒曲(两者质量比为2∶1).在此工艺条件下酿造的产品的酒精度为6.3%(体积分数),产酒率660%左右,产品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分别研究酶解糖化法和生物糖化法的糖化效果,以找出最优糖化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糖化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40h、纤维素酶量1 400U/g、温度30℃、pH值4.8,在此条件下的产糖量为73.4mg/g;黑曲霉糖化玉米秸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48h、接种量13%、发酵温度35℃、pH值4.8,在此条件下的产糖量为69.7mg/g。2种方法产糖量相差不多,从成本考虑,建议采用生物糖化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板栗乙醇发酵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可知,板栗乙醇发酵的较优工艺为板栗粉碎颗粒大小为60目,料水比为1∶3.5,液化酶(耐高温α 淀粉酶)添加量为20 U/g原料,液化温度90℃,液化时间60 min;糖化酶添加量为120 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30 min,糖化pH为5.0;使用酵母为耐高温酿酒高活性干酵母,接种量为0.02%,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板栗含有40%-60%的淀粉,用板栗淀粉发酵生产乙醇,不仅开拓了板栗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经济价值,促进山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乙醇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原料资源,为生物质能源利用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相似文献   

7.
木薯酒精浓醪发酵液化糖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优化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中液化糖化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对液化糖化工艺中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的影响主次为:糖化酶量>糖化时间>糖化pH值>糖化温度。根据各因素的水平K值大小,确定了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中最佳液化工艺条件,即:料水比为1∶2.3,液化温度105℃,液化酶用量为10 U/g木薯粉,液化时间为2 h;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pH值4.5,60℃时加入糖化酶150 U/g木薯粉后,直接将醪液冷却至33℃进行发酵,即糖化与发酵同时进行。在该条件下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酒精终浓度可达16.9%(V/V)。[结论]该研究为后续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100 L的放大试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双酶法生产玉米酒精液化及糖化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在双酶法玉米酒精生产的液化和糖化工艺条件。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g玉米粉: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2.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相似文献   

9.
木薯粉浓醪酒精同步糖化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粉为原料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的糖化酶活力及糖化规律,并比较了同步糖化发酵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的发酵效果。[结果]在40~65℃范围内,糖化酶的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高于65℃时,酶活力开始降低。60℃时糖化效果最好,0.5h糖化率为48.2%,8h醪液中葡萄糖含量达27.5%,已完全糖化。发酵前4h,同步糖化发酵工艺和先糖化后发酵工艺的发酵速度差别不大,4h后同步糖化工艺的产酒精速度明显优于先糖化发酵工艺。同步糖化发酵工艺中残还原糖、残总糖含量明显低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发酵效率达90.3%。[结论]采用同步糖化发酵工艺进行木薯粉浓醪酒精发酵的效果优于先糖化后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以陕南豆薯淀粉浆液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其液化和糖化工艺。结果表明,陕南豆薯淀粉浆液最佳的液化工艺为α-淀粉酶添加量75 U/g,液化pH值5.0,液化时间90 min,液化温度90℃;最佳的糖化工艺为糖化酶添加量200 U/g,糖化pH值4.5,糖化时间120 min,糖化温度60℃。在此优化条件下,糖化液的葡萄糖值(DE值)为16.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麦芽的糖化工艺条件,探究麦芽的水解作用规律,获得发酵优良的麦汁。[方法]以还原糖、总糖、α-氨基氮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为指标,探究麦芽蛋白质休止温度、糖化的温度、时间、初始pH等工艺参数对麦芽淀粉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结果]糖化温度是影响麦芽淀粉水解的主要因素;蛋白质休止温度、时间及初始pH是影响麦芽蛋白质水解的主要因素。麦芽糖化工艺优化结果:50℃蛋白质休止1 h,65℃糖化40 min,72℃糖化20 min,初始pH为5.0。该工艺制备的麦汁15℃发酵的酒精度达6.2%,实际发酵度达75.3%。[结论]该研究可为不同类型啤酒酿造制备特定的麦汁提供生产依据。  相似文献   

12.
普鲁兰酶在生产玉米淀粉全糖粉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产品的转化率。[方法]研究普鲁兰酶在酶法生产玉米淀粉全糖粉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探讨最佳的生产工艺。[结果]结果表明,在糖化过程中,加入0.10 U/g淀粉的普鲁兰酶后,能缩短糖化时间,提高糖化的程度,提升产品的DE值。糖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糖化温度60℃、pH值4.5、糖化时间60 h、葡萄糖淀粉酶用量250 U/g淀粉、普鲁兰酶用量0.13 U/g淀粉,产品的DE值达98%以上。[结论]该研究为玉米淀粉制备高品质的全糖粉生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静  郝记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4,(9):2726-2727,2734
[目的]调配研制出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紫菜发酵饮料.[方法]将干紫菜进行加热浸提,考察浸提料液比、pH、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紫菜浸提效果的影响;然后进行除腥处理,加入不同用量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不同时间,测定所得产品的各项指标.[结果]加热浸提干紫菜的较佳工艺为:紫菜与水配比为1∶50 g/ml,调pH 3.0,经90℃提取60 min.发酵工艺为:浸提液调pH至6.5,添加1%的β-环糊精进行脱腥处理,加入保加利亚乳杆菌1%,40℃发酵60 min.再将发酵液加3%蔗糖,用柠檬酸调pH 4.0后,于100℃,20 min恒温水浴锅中杀菌得紫菜发酵饮料成品.[结论]试验制得的产品酸甜可口,口感润滑,质地均匀,保留了紫菜独特的香味,同时兼有酸奶香味,营养均衡,符合GB 19297-2003微生物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4.
葛宗昌  孟宪刚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566-13569
[目的]制备出适合西北酸菜发酵的复合直投式发酵剂。[方法]前期筛选出3个菌株:产酸速率快的东方醋酸杆菌AC5,降解亚硝酸盐高的干酪乳杆菌L5,醇香味适中的东方伊萨酵母Y7。对这3种菌分别进行高密度培养研究,确定菌体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结果]确定增殖培养基的成分是马铃薯汁、番茄汁、葡萄糖、蛋白胨和磷酸盐。通过正交试验和培养条件优化得出,AC5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40 g/L、番茄汁含量80 g/L、葡萄糖含量20 g/L、胰蛋白胨含量10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5.5、30℃、150r/min下培养24 h活菌数达到3.42×108cfu/ml;L5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40 g/L、番茄汁含量60 g/L、葡萄糖含量5 g/L、胰蛋白胨含量15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6.5、30℃、120 r/min下培养24 h活菌数可达到1.93×109cfu/ml;Y7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汁含量60 g/L、番茄汁含量60 g/L、葡萄糖含量20 g/L、胰蛋白胨含量20 g/L、磷酸盐含量10 g/L,在pH 6.0、35℃、150 r/min下培养24h活菌数可达到2.74×108cfu/ml。[结论]该研究使单位体积的活菌数有很大提高,为制备西北酸菜直投式发酵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草莓低醇饮料生产工艺并优化其参数,为我国草莓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及草莓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速冻草莓为原料,利用酵母对酶解获得的草莓汁进行厌氧发酵,并对发酵温度、酵母用量、含糖量、发酵时间、初始pH、振荡频率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后的最佳草莓低醇饮料发酵工艺参数为:草莓汁初始pH 3.5,含糖量9.0%,葡萄酒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05%,发酵温度20℃,发酵时间60 h.[结论]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获得的草莓低醇饮料色泽亮丽、醇厚甘冽、果香浓郁、风味独特,其糖度3.4%、pH 3.55、酒精度3.26%vol、感官质量评分95.0分.  相似文献   

16.
木薯淀粉酶解糖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淀粉的水解程度(DE值)为指标,对木薯淀粉糖化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糖化温度、时间、酶用量、pH和转速等单因素范围分别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化温度在60~65℃,反应时间在105~115min,酶用量在1.5~2.5 mL,pH在3.5~4.5,转速约为180 r·min-1时淀粉水解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  相似文献   

17.
双酶法水解板栗淀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板栗中的淀粉能被人体更有效利用,减少板栗饮料生产中的分层和沉淀现象。采用双酶法(耐高温α-淀粉酶、糖化酶)对板栗浆液中的淀粉进行水解。以淀粉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最终确定了制取板栗淀粉水解液的糊化、糖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加酶量8U/g、95℃、pH6.0、时间60min以及加酶量80U/g、60℃、pH4.0、时间50min。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的适宜条件,为紫苏梗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用质量比4:25:12的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为复合酶制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以还原糖含量(Y)为响应值,建立紫苏梗水解糖化的数学模型和优化其工艺参数,并探究复合酶制剂投加量(A)、酶解时间(B)、酶解温度(C)和pH(D)4个因素对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组织纤维的影响.[结果]建立的紫苏梗催化水解二次多项回归方程为Y=107.28+7.26A+6.88B+3.09C-1.68D-20.57A2-19.41B2-18.42C2-28.26D2-3.63AB-4.98AC-2.93AD+1.93BC-1.20BD-1.33CD,其中复合酶制剂投加量对紫苏梗还原糖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酶解时间影响显著(P<0.05).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复合酶制剂投加量1.0 g、酶解温度45℃、pH 5的条件下酶解5.4 h,可水解产还原糖108.8 mg/g,与预测值相差0.1 mg/g.[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复合酶制剂催化水解紫苏梗产糖工艺,具有试验周期短、耗能低等优点,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优化工艺具有可行性,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