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建省松溪县境内河道纵横交错,全县溪河水域面积约1270公顷,全县河道总长133.1公里,其中主干河道自东流向西南,贯穿全境,全长43公里,三条支流河道93.1公里。由于沿河两岸分布着近百个自然村,从事溪河渔业生产的渔民众多,给渔政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电、炸、毒鱼现象曾一度屡禁不止,捕捞无度、无序、无偿现象难以控制和杜绝,导致溪河渔业资源呈逐年衰退的趋势,溪河中主要经济鱼类如倒刺■等濒临绝迹。面对渔业资源日益衰竭的严峻局面,保护松溪县溪河渔业资源已迫在眉睫。 为此,从1992年开始,松溪县便…  相似文献   

2.
渔业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如果没有合理地开发利用,将导致资源的衰退,甚至鱼种的灭绝。近年来,由于海洋捕捞强度的提高和渔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得渔业资源衰减,许多经济鱼类形不成渔汛,渔船单产大幅度下降,渔获物的组成呈低龄化和小个体化。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去寻求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缓解过度捕捞给渔业资源造成的破坏,保障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客观上要求…  相似文献   

3.
溪河水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其价格较传统养殖方式生产的水产品要高出20-50%。开发溪河渔业是实现保护和合理利用溪河渔业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垫江县从2002年起,在不改变溪河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改变管理体制和人工增殖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渔业资源是一种生物资源,它的盛衰除受自然条件制约外,也受着人类活动的影响。由于没有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我市的渔业资源现状不容乐观。一、造成我市渔业资源逐年下降的原因:1、渔政控制不力,渔业捕捞强度过大。我市的渔政管理机构虽然是《渔业法》授权的执法机构,但是其经费来源是自收自支,为了维持渔政执法队伍自身的生存,放宽了渔业捕捞许可证的发放条件,导致捕捞生产力居高不下。由于渔业捕捞的比较效益下降,从事捕捞的船只从1990年的1000艘自然地减少到2002年的400艘,但是捕捞的网具却有增无减、网目越来越小,对渔业资源的…  相似文献   

5.
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南海三省(区)拥有渔船74175艘,2000年南海区渔船普查结果初步显示,“三证不齐”和“三无”渔船占其中的40%。由于渔船管理不善,捕捞强度的盲目增长,使南海区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渔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渔船单产下降,渔获组成低龄化,个体小。而捕捞生产效益的下降,又促使渔民千方百计通过革新捕捞技术来提高捕捞能力,从而使得捕捞能力不断增长,更进一步加速了渔业资源的衰退。捕捞能力的不断增长与渔业资源的快速衰退的矛盾已十分尖锐,迫使我们在渔业管理上寻求新的管理制度,以缓解由于捕捞…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渔业资源缺乏的问题不断加剧。IUU捕捞破坏了渔业资源的恢复和再生产能力,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对IUU捕捞的管制措施还不够完备,不能有效地制止IUU捕捞现象的发生。综合他国管制IUU捕捞的措施及办法,提出我国规制IUU捕捞行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近况浅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渔获产量统计和鱼类生物学资料对东海区海洋渔业资源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东海区海洋渔业捕捞产量虽连年增长,但主要是靠大幅度提高捕捞强度等措施获得。渔获物中增加的主要是经济鱼类的幼鱼和低值小杂鱼类,渔获物小型化、低龄化等过度捕捞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渔业资源结构日趋恶化,渔业资源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渔业限额捕捞是指渔业资源的利用以资源监测和科学评估为依据,以确保资源的再生量与资源利用的平衡为前提,对一定水域,一定时限内(一般为一年),对所有可利用的渔业资源或某一品种的渔业资源确定总可捕捞量,并采取有效控制手段保障其执行的一种渔业管理制度。过度捕捞及浪费造成我国渔业资源的危机,水域生态平衡也遭受严重破坏。通过渔业限额捕捞,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渔业资源,科学管理渔业生产,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在南海区实行捕捞限额制度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实行捕捞限额制度的意义 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的新《渔业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实行捕捞限额制度。”它标志着我国的渔业管理特别是捕捞业的管理,已从过去商品短缺时期通过大力发展捕捞业,解决吃鱼难问题,逐步过渡到现在的鱼产品已达到供需平衡,并日益注重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渔业资源实行量化管理这种国际上通行的、行之有效的渔业管理制度上来。其意义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淡化产量意识,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强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控制捕捞强度,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使捕捞生产建立在与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的基础上,我省对天然捕捞渔业作了有关规定,并以渔业法规颁布实施,其主要内容是:  相似文献   

11.
(上接2006年第二期)第三部分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行动渔业资源是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针对目前捕捞强度居高不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捕捞生产效益下降、渔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严峻形势,为有效保护和积极恢复渔业资源,促进我国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农业部《关于2003-2010年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参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任渔业守则》的要求,实施本行动。本行动包括重点渔业资源保护、渔业资源增殖、负责任捕捞管理三项措施:通过建立禁渔区和禁渔期制度、水产种质…  相似文献   

12.
渔业资源的连续衰退,究其原因,笔者分析认为是由于海洋捕捞强度的盲目增长。作者根据分析,提出要切实有效地控制海洋捕捞强度,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渔业生产主要以捕捞为主,由于多年来过度捕捞致使渔业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并引发许多问题,如何协调渔业资源保护与适度开  相似文献   

14.
到 2010年,世界对鱼产品的需求量将达到 1.1亿~ 1.2亿吨,供求之间将短缺 1000万~ 4000万吨。在 1.1亿~ 1.2亿吨鱼产品中, 70%将来自海洋捕捞, 30%由水产养殖业提供。  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资源部主任加西亚认为,尽管合理管理渔业资源的问题已得到公认,但在保护这一资源免受过度捕捞方面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因为在调整拥有渔业资源权和捕捞时缺乏政治意愿,存在直接和间接补贴,沿海国家缺少对渔业船的监管控制。今后几年世界鱼产品面临短缺  相似文献   

15.
南海渔业资源丰富,可持续开发和利用南海不仅是我国渔业面临的现实选择,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需要。改革开放以后,南海渔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捕捞能力过剩、捕捞作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环境污染严重、远海渔业资源利用不足等诸多问题。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加大对近海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渔业立法执法力度,整合捕捞力量,引导开发远海资源,同时还需要加大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加大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16.
解放以来,山东省的海洋渔业有了很大发展。1986年海洋捕捞产量已达59.9万吨,是解放初期(1949年)的7倍。然而,也就在这个高额统计数字下,出现了深重的渔业资源危机。捕捞力量迅猛发展的结果,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使区域性渔业资源陷入了严重衰退的恶性循环中。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海洋渔业的主要矛盾(一)海洋捕捞强度过大,大大超过渔业资源的承受能力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品需求量剧增,使海洋渔业成为高利润产业。1999年南海区海捕产量达到334万吨,比1985年增长了340%。但是,根据专家估算,南海北部的可捕量只有220-240万吨。由于超强的捕捞强度,使南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环境日益恶化。表现为渔获个体小,优质品种所占比例下降,渔汛不成汛,渔船经济效益低下等。特别是捕捞生产的效益下降,使渔民渴求通过技术革新,提高捕捞能力。由于捕捞技术的更新,增强了捕捞的强度,使…  相似文献   

18.
《水产养殖》2012,(1):47-47
2011年11月23—24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联合广东省海洋大学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召开南海渔业资源与开发研讨会,有关专家围绕南海渔业资源保护与开发技术展开研讨和交流,探索新时期的渔业发展和管理模式。有关专家认为,南海渔业资源丰富,发展外海捕捞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溪河渔业资源,重庆市垫江县农业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重庆市拍卖中心于2003年8月22日对溪河的养殖使用权进行了公开拍卖.  相似文献   

20.
建立配额捕捞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额捕捞制度是依据各种渔业资源的最大可捕量并根据捕捞能力合理分配渔获量份额的一种管理方式,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定有关鱼类捕捞量的上限,并在这个限度内发放捕捞许可证,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它是目前世界上的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它变过去渔业资源管理普遍采取的限制渔船数量、设置禁渔区、禁渔期等被动式的非科学管理,为根据渔业资源量来确定捕捞量主动式的科学管理。目前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已实行这种管理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本国的渔业资源。但是实施配额捕捞制度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较强大的监察、监督执法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