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象虫(Baris deplanata Roeloffs)俗名桑象鼻虫、桑象甲、姬象虫,属鞘翅目,象鼻虫科,是一种体形较小,以成虫为害桑树冬芽及萌发后的嫩芽嫩叶的害虫,尤以夏伐后为害最甚,是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减轻其为害,笔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桑螟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钱祥明,洪志英,王卫明,管小康(吴江市蚕桑指导站)(吴江市多种经营管理局)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是江苏省秋期为害桑叶的主要害虫。一九九○年秋期,吴江市大面积遭受桑螟的为害,损...  相似文献   

3.
桑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桑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钱祥明,洪志英,王卫明,管小康(吴江市蚕桑指导站)(吴江市多管局)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俗名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江苏省秋期危害桑叶的主要害虫。1991-1993年吴江市开展对桑螟的...  相似文献   

4.
杨培  贺光伟 《蚕学通讯》2001,21(2):3-4,12
本试验采取在同一饲育环境条件下给桑次数不同,探讨不同的给桑次数对家蚕虫质、茧质以及对制种量的影响,探索少回育合理的给桑次数,以提高养蚕制种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小蚕期(1-3龄)给桑次数的多少,对家蚕虫质,茧质以及制种量影响不大,大蚕期给桑次数的多少,其成绩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5.
桑螟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螟(DiaphaniapyloalisWalker)俗称青虫、油虫、卷叶虫等,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广泛,为害严重。同时该虫能将多种病菌如微粒子病、僵病、脓核病、猝倒病等传染于家蚕,降低蚕种质量,影响蚕桑生产,致使蚕茧减产欠收。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探明了桑螟的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詹根祥  徐俊 《蚕业科学》1994,20(3):182-183
桑皱鞘叶甲成虫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詹根祥,魏洪义,徐俊(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桑皱鞘叶甲Abirusfortunei(Baly)又名夏叶虫,是桑园春叶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江西修水、全南等县危害日趋严重。其成虫咬食桑树嫩叶、顶芽,常群集叶背...  相似文献   

7.
桑瘿蚊的发生与防治方法刘游海(遂川县衙前乡蚕桑站)桑瘿蚊是一种危害桑芽梢嫩叶,致使卷曲凋萎,顶芽枯死,侧芽丛生,叶片变小,产叶量减少,采叶工作量增大,亩桑养蚕张数及效益下降的一种恶性害虫。杂交桑较之湖桑的危害性更大。1994年,我乡桑园大面积发生此虫...  相似文献   

8.
以香蕉假茎象甲为研究对象,采用浸香蕉假茎接虫法和点滴法研究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和室内药效,为生产上选药提供参考依据。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敌百虫>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24 h的LC50值分别为24.6249、42.6853、100.1624、162.3865、185.6267和228.8425 mg/L;室内药效结果表明,药后14 d,除敌百虫外,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100%,且高效氯氟氰菊酯和异丙威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而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表现出较长的药效持续期。高效氯氟氰菊酯、异丙威、吡虫啉、啶虫脒和阿维菌素均可作为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潜力药剂,供田间选择试用。  相似文献   

9.
1999年秋盐城市的射阳、盐都、建湖、城区四县(区)发生了多年来罕见的桑螟大暴发。射阳县的特庸、盘湾、兴桥,城区的永丰,盐都县的葛武5个乡(镇)桑园亩虫口密度达7~11.4万头,其它乡镇桑园每667m2达4万头左右,最多枝条有虫137头,片叶有虫18头,最多田块667m2虫量达15.2万头,危害猖獗成灾。许多蚕农担心无叶饲养秋蚕,部分蚕农将已订的蚕种退掉。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一步加强测报工作,及时采取得力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虫情,减轻了危害,保证了秋蚕用叶。二 桑螟的发生规律 桑螟卵块太小,幼…  相似文献   

10.
1、清理桑园有很多桑树害虫(如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等)和各种落叶病菌(如炭疽病、污叶病菌等)在枯枝、落叶及杂草中越冬,可将这些枯枝落叶和杂草收集,集中烧毁。2、翻土金龟子、黄叶虫、金针虫、桑尺蠖、桑瘿蚊、桑刺蛾等害虫冬季在土中越冬,冬季桑园翻土20...  相似文献   

11.
桑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青尺蠖(AscolisslenariacretaccaButler)又名桑灰翅尺蠖、杂食烟尺蠖、菜尺蠖,是桑园常见害虫。近年来在浙江桑南区发生量较高。1/15hm2虫口量高达5600条;冬季在桑苗圃调查每平方米越冬蛹多达8头,笔者于1993年开始,对桑青尺蠖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蛹期保护和成虫羽化调查于1993年2月初从桑苗圃收集越冬蛹200头,放入室内养虫盒内,盒内下垫白纸上盖细士,观察成虫羽化进度、雌雄性别比,成虫寿命等。设3区重复,每区(盒)放50头蛹。1.2幼虫发育进度和食叶量调查每养虫盒为一个小区,每小区养…  相似文献   

12.
计宏伟 《蚕桑通报》2009,40(3):60-61
桑螟(Maroayollia pylodis Wolker)是桑树常见害虫,俗称卷叶虫、油虫、青虫,属鳞翅目,螟蛾科。在嘉兴蚕区桑园常年发生、局部为害较重,曾经暴发成灾。特别是蚕种场,桑螟已成了蚕种生产的大敌之一.一旦桑螟成灾,往往要发生微粒子病.严重影响蚕种生产的质量和蚕种场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我们原蚕区桑螟的持续高发已严重威胁到蚕种生产的安全。因此,防治桑螟成为桑园管理的重点之一,笔者就本单位自1999年以来,桑螟发生情况作一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桑蟥化性的调查江西农大植保系詹根祥,尹益寿,魏洪义,吴德龙,沈荣武桑蟥RondotiamencianaMoore是一种重要的食叶性桑树害虫,分布国内多数蚕桑省(区)。该虫的发生世代,历来认为分一化性、二化性和三化性,没有见到其发生3代以上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周全宽  童永红 《四川蚕业》2020,48(1):42-43,48
桑象虫,俗称象鼻虫、桑象甲,属鞘翅目,象鼻虫科。其危害主要是在春季,其成虫咬食冬芽和萌发的芽芯,也吃嫩叶、叶柄和新梢基部,从而降低发芽率,影响春季桑叶产量。有些虫口数量很多的老树,桑象虫可食光冬芽,而使其发不出芽来,使人误认为该株老桑树已死亡。  相似文献   

15.
桑天牛预测预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10,30(2):43-44
桑天牛(AprionagermariHope)别名褐天牛、盐贩子,幼虫称钻心虫、老母虫等,属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天牛科(Cerambycidae),分布广泛,是桑树和多种经济林木之严重蛀干害虫,素有“十桑九空”之说。据调查,桑天牛被害株平均条长减少20%左右,每只成虫啮食树皮可导致春叶减产1.5kg左右,秋叶减产5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桑白蚧生活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泽林 《蚕学通讯》2009,29(2):30-31
桑白蚧(Pseudaulacspis pentagona Targioni)别名桑盾蚧,俗称桑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分布广泛,食性复杂。据调查,桑白蚧导致桑叶减产31.99,6~51.19,6,用严重虫株叶养蚕,1龄就眠率降低24.5%~32.4%,幼虫生命率下降13.1%~37.9%,  相似文献   

17.
桑蓟马生活习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桑蓟马(Pseudodendrotrips mori Niwa)俗称举尾虫,属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科(Thripidae)、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中的渐变态(paurometabola),是我省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全龄使用桑蓟马被害叶与全龄使用正常叶相比,全茧量下降30.0%、茧层量下降37.5%、茧层率下降5.769/6、产卵量下降18.0%、良卵率下降12.0%、孵化率下降8.0%,严重影响蚕农利益及蚕种生产。经多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探明了桑蓟马在我场桑园的生活规律及防治对策,现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8.
1 鞘翅目桑树害虫的种类。鞘翅目害虫种类繁多,其总的特征为:体壁坚硬,质地角质。主要的害虫有桑象虫、桑大象虫、桑小灰象虫、黑绒金龟子、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桑黄萤叶甲、中华桑萤叶甲、桑天牛、桑虎天牛、黄星天牛、桑梢小蠹虫等,其中桑园中常见的害虫有桑象虫、暗黑鳃金龟、桑黄萤叶甲、桑天牛和桑梢小蠹虫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部分乡、村由于养桑增加以及劳力不足,桑园不采叶、不施肥、不除草、不治虫的现象屡见,桑虫危害成灾。目前湖州市为害最严重的桑虫主要有:野蚕、桑蟥、桑螟、桑尺蠖、桑虱、桑天牛、桑蚧壳虫、桑蓟马、桑红蜘蛛等。  相似文献   

20.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白沙枇杷近年发生了一种毁灭性枝干蠹虫,经鉴定确定为一昆虫新种,即枇杷梢小蠹(Cryphalus eriobotryae),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小蠹亚科(Scolytinae)。枇杷梢小蠹寄主目前仅知为枇杷,无论20~30年生的大树或3~4年生的小树均受害。被害树枝干树皮上出现直径约0.8mm的成虫钻出孔和1mm左右的疮状伤口(成虫蛀入处),皮层中形成3~4层交错分布的立体蛀道,里面充满虫粪,以后变黑褐色失去输导功能,导致植株死亡。在发生期4~11月对被害树枝干喷5%吡虫啉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对水稀释100倍液,每10天左右1次,连续喷2~3次,各虫态皆可被杀死,早、中期被害韧皮部没有全部变黑褐的植株,能重新长出新的皮层实现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