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樟子松容器苗沙地造林是一项高效的林业造林生产技术形式,适合应用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地。为此,文章结合甘肃沙地林业造林发展实际情况,从培育和造林2个方面具体分析樟子松容器苗沙地造林技术措施具体实践,旨在能够提升樟子松容器苗的成活率,为甘肃地区林业长远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
樟子松是榆林常见的树种,该树种具有抗旱、抗寒以及喜光等特点,适合种植于沙地环境,因而被广泛用于荒沙造林。本文主要试析榆林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与荒沙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3.
因为水资源不足,地表植被脆弱,容易遭到破坏,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成为了重要的生态工程。在北方沙区人工造林的过程中,沙地樟子松成为了首选树种。但是,在种植过程中,早期引种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出现了衰退现象,导致人们对于樟子松人工造林工程产生了怀疑。通过分析水分胁迫对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幼苗存活与光合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樟子松是沙地造林先锋树种,耐寒、耐旱、耐贫瘠。探讨樟子松营养袋育苗技术,大量培育樟子松苗木是治理毛乌素沙漠及绿化西北地区的迫切需要,快速成功的培育樟子松优质种苗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成恩 《花卉》2020,(22):172-173
樟子松的主要特征是树干挺拔、适应环境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决定了樟子松被选为干旱地区造林工程的首选树种之一。在抗旱造林工程中,当地气候少雨干燥,多为蒸腾耗水的沙地环境,这种环境对造林植物提出了一定的抗旱要求。根据干旱地区共通的蒸腾耗水规律,尤其是“热岛效应”现象,如何增强樟子松的抗旱造林效果,为抗旱造林工程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将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树种多种多样,其中抗旱性良好的树种非常多,而樟子松就是乔木树种中抗旱性比较强的一种,并且在防风固沙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樟子松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在环境比较恶劣的地方也能很好的生长,并且寿命也比其它品种要长。樟子松在三北地区的造林中是使用最多的树种,为了更好地进行樟子松造林工作,必须对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进行研究。因此,下面根据以往的樟子松育苗和造林经验,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樟子松的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冀北山地的自然特征、冀北山地樟子松整地造林技术的具体实施,探究了樟子松的栽植技术,以促进冀北山地地区樟子松造林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沙地造林,风蚀、沙埋沙丘移动是制约造林成活和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沙地搭设障蔽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技术办法。此法在北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应用较广,解决了沙地造林难、成活难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榆林市沙地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在不同的立地类型上,造林密度、栽植深度、造林地、造林季节、苗木类型等技术措施对引种栽植樟子松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势的影响,总结出适应我市樟子松造林技术,解决了在榆林沙区樟子松大面积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樟子松是毛乌素沙地广泛应用的造林树种之一,本文在总结樟子松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从栽植前准备、栽植、栽植后管理3个方面,提出毛乌素沙地樟子松造林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樟子松生命力顽强,耐贫瘠,在山地或沙土中均可成林,对风沙和严寒有显著的抵御能力,是我国北方地区营造城乡绿化和防护林的核心树种之一。着重探究樟子松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的选择、造林整地以及造林方法等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是塞罕坝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近几年试验,塞罕坝机械林场已研究出适合本地区的樟子松容器苗灌装技术,包括苗木的选择与处理、圃地选择与作床、基质准备及苗木罐装、苗期管理等。该方法现已成为坝上地区樟子松造林更新的主要方式,并且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因其具有耐寒、抗旱、耐瘠薄及抗风等特性,是三北地区防护林及固沙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也是木兰林管局培育绿化苗木的主要树种之一。北方冬季寒冷,樟子松防寒技术尤为关键,本文就樟子松纱网覆土防寒的优点和相关技术进行了论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樟子松的特性及育苗技术,樟子松(Pinus sylvestnis var.mongolica Litv.)又名海拉尔松(日)、蒙古赤松(日)、西伯利亚松、黑河赤松,为松科大乔木,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东北)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树干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嗜阳光,喜酸性土壤。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草原固定沙丘上有樟子松天然林。解放后,人工林有很大发展。东北(吉林,辽宁)和西北(西蒙、宁夏、甘肃、青海、陕北)等地区引进栽培的樟子松,长势良好,并且已经开始造林。  相似文献   

15.
陕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子松是毛乌素沙地中用材林、草场防护林、水土保持林以及防风固沙林和农田最主要的树种之一,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如喜光、耐寒、耐贫瘠、抗寒等诸多优秀品质,适合用于毛乌素沙漠地区,广泛应用于荒沙造林。从实际出发,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风沙危害是全球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宁夏对这一问题的感受则更为深切,植树造林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根据宁夏灵武地区沙地造林实际情况,从树种选择、整地、育苗、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总结沙地造林技术以及提高造林质量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受环境破坏、水土流失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我国榆林地区的土地沙化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治理,但很多问题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樟子松作为最适合在沙区种植的植物之一,其相关栽培技术在沙区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为此,以榆林地区生态环境为基础,分析了沙地樟子松育苗技术与栽培技术,以期能够为沙地樟子松在榆林地区的大面积栽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樟子松是一种常绿乔木,能适应土壤水分少和贫瘠的土地以及干旱的地区生长,容器育苗可以提高苗木质量以及育苗成活率,近年来在国土绿化中应用广泛,分析樟子松容器育苗及造林技术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积极作用,本文采用文献查找方法分析樟子松容器育苗的管理技术和造林技术,对樟子松容器育苗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管理及造林技术进行研究,旨在为相关林业建设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建国 《现代园艺》2014,(24):57-57
首先分析了樟子松成活率、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然后详细分析了樟子松造林技术,最后指出了樟子松在北方沙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林万春 《现代园艺》2013,(16):218-218
沙地的自然条件极为复杂,为了能在固沙造林时正确地选择树种和因地制宜的拟定造林技术措施,必须把环境条件近似的沙地进行归类,也就是先要进行划分森林植物条件类型的工作。本文从沙地森林植物条件气候因子、肥力因子、水文因子、流动性因子4个方面对沙地森林植物条件类型划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