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自然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2-1983年间,该地区自然保护区从96个增加到292个。印度1984年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数量达275个,面积1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3%;泰国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5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10%。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越南的自然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介绍了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自然保护的目标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三江源国家公园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同时也是第一批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之一。从1872年全球首个国家公园设立开始,目前全球已经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家公园。虽然在文化和政策背景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国家公园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但对于建立国家公园的目的是共同的,即实现代际保护,以及通过提供良好的自然教育和体验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深化改革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更是明确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5年,国家确定了包括北京长城国家公园在内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市政府于2016年底成立了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管委会筹建办。为了积极推进试点区体制机制改革,保护自然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筹建办组织专门人员,对"北京长城国家公园生态系统连通性"进行了研究。从自然—  相似文献   

4.
新西兰国家公园绿色管理经验及对云南的启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国家公园建设经验的精髓是绿色管理,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1)在国家宏观层面的保护管理,新西兰在法律上颁布《保护法》统管《野生动物法》、《野生动物控制法》、《自然保护区法》、《国家公园法》、《海洋保护区法》法规,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法律体系;在机构上成立统管土地、森林、野生动物、环境委员会的国家保护部门——保护部,专司保护的职能;在行动上,形成了政府和社区民众双向平行参与的"双列统一管理体系"的保护管理模式。2)在国家公园发展战略中观层面,将国家绿色理念全面融入国家公园,将国家公园作为国家的绿色旅游品牌,全面提升国家的绿色健康价值理念;3)在国家公园管理的微观层面,全面推行绿色规划和设计技术,实行强势保护下的特许经营以及社区公众全方位参与保护的机制。这些经验,对中国大陆首批国家公园——云南滇西北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本文作者每年都会到那里进行多次生物多样性科考。文章讲述了作者与几种罕见的昆虫、蛙类、蛇类的相遇故事,小切口大视角的叙事风格让我们对海南热带雨林充满无限遐想。2021年10月,中国发布一条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磅新闻:正式成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这5个国家公园的总面积之和不仅已超过了美国60个国家公园总面积,而且还各具特色。这无疑是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公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公园起源于美国,是国际社会广泛采用的一种保护区类型。"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在中国一经提出,就引发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大讨论,产生了不同解读。针对一些认为建立国家公园的主要目的是开展大众旅游等脱离了国家公园本质属性的观点,本文对国家公园是什么?我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公园属于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范畴,还是属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范畴?国家公园开展生态旅游和大众观光旅游有什么区别?有了自然保护区就不再需要国家公园吗?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就是在原有的保护区上挂上国家公园的牌子吗?国家公园究竟应该是谁来主管?我们想象中的国家公园应该是什么样子?等8个问题进行了深度辨析,阐述了国家公园作为自然生态保护区域的核心价值,以期为正确理解国家公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是我国最严格保护的自然保护地,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那么普通公众是否能够去国家公园里深度游玩?答案是肯定的,国家公园是人民的公园,坚持全民公益性是国家公园重要的理念之一。国家公园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美好家园,是最好的生态产品、最美的自然课堂,也是最有吸引力的生态体验胜地,绝不能将国家公园建成无人区。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国家公园概念和阐述百山祖国家公园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理念与目标、管理体系建设等问题,以创建百山祖国家公园为载体,促使龙泉、庆元和景宁三个县(市)区域的相关部门、单位与乡镇村之间精诚团结、协同合作,全面推进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可为今后乃至全国其他省市地跨区域创建国家公园提供蓝本.为此,对龙泉、庆...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保护地是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和珍贵自然资源的精华地区,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建成立,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统一行使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改变了多年来自然保护领域"九龙治水"多头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吊罗山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揭开新篇章。省长沈晓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揭牌。省委副书记李军、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讲话。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区,总面积4400余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陆域面积的七分之一,范围涉及9个市县,包括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1.
1872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黄石国家公园,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诞生。自然保护从此有了新的保护形式。2006年,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建立,中国自此开始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我国为何要建立国家公园?建立国家公园有什么意义?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中扮演什么角色?我国在建设国家公园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国家公园在我国未来将如何发展……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司长张希武。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公园建设的背景和实践出发,探讨林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对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梳理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在根基保护、科学布局、管理优化3个方面为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良好机遇;而林业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国家公园中的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以及社区和谐,进而可以促进国家公园健康发展。国外国家公园建设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主要包括进行文化遗产清查和评估、支持传统林业产业发展、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原住居民权益融合以及借助国家公园名片塑造林业文化遗产品牌。在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林业文化遗产保护可结合实情并借鉴国外经验,从制度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生活性保护以及教育性保护4个方面入手和实施。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台湾地区自然保育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世界上设立国家公园的趋势也影响到台湾。台湾地区在1937年公布了3处国家公园的设立范围,但由于二战而搁置。直到1961年,台湾地区开始起草"国家公园法",并于1972年6月13日公布。但由于自然保育的概念并未得到普遍认同,"国家公园法"公布后并未成立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家公园的概念、功能、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现状,论述云南省进行国家公园建设应关注的可持续利用,展示性保护,采取政府主导、管经分离、多方参与及分区管理的管理模式以及科学、合理规划等方面问题.并对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家公园设立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梳理和借鉴国际上主要国家国家公园设立条件和遴选指标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新要求,结合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践,提出了我国遴选国家公园的原则、设立条件和认定指标体系。从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和管理可行性3个方面确定了我国国家公园设立的10项评估指标,讨论了国家性、公益性、生态性、完整性、原真性等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国家公园以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为主体的可行性,确保我国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的三大理念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以期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早在1872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以保护自然为目的的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从那以后,自然保护事业有很大发展,到本世纪中叶,美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规模庞大、内容全面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按其保护对象、专业性质及保护目的,分为六大系统。一、国家公园系统。全国已经建成200多个国家公园,遍布50个州,总面积为12,534,939公顷。其中有81个国家纪念物公园,52个国家历史遗址公园,38个国家森林公园,16个国家娱乐公园,14个国家海岸和湖岸公园。国家公园在不影响园内自然资源永续生产的前提下,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既要严格保护,也允许适当地利用。为了管理好国家公园,使各项工作科学化,各个国家公园都开展自然和社会科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公园是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自然保护地类型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是继《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公布之后,对国家公园定位和作用的进一步明确,指明了新时期我国生态保护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成。目前,我国正在开展10个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探索完善自然生态保护的新体制、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国家公园是把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目前,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8%。今年,我国10个国家公园试点将完成验收,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本刊将在本期开始开设"国家公园"专栏,以散文诗的形式展现国家公园的风采。  相似文献   

19.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早成立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之一,且具有相对较为完善的保护地管理体系,新西兰国家公园作为保护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历时130多年的新西兰国家公园运动在管理体制、法律规制、资源利用、资金机制、规划设计、社区参与机制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西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自2004起,有关部门就开始运用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文章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划方法进行研究.认为保护行动规划方法中的保护对象的确定、威胁因子的分析、制定并实施保护策略、成效评估4个关键步骤是实现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逻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